浅谈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4 15:51 热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GIS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推广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本文结合实际经验,对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GIS技术;土地整理;系统管理;设计
  前言
  土地整理是增加土地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最突出的是没有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虽然国家和各地区先后出台了很多项目管理的制度,但是在可执行和执行效率方面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GIS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日趋成熟,逐步由静态数据的管理发展为具备辅助日常业务办公等管理功能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基于GIS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效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分布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一种能把图形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既管理对象的位置又管理对象的其它属性,而且位置和其它属性是自动关联的。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将分散收集到的各种空间、非空间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起有相互联系的数据库。当外界情况发生变化时,只要更改局部的数据,就可维持数据库的有效性和现实性。GIS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它同地图数据库混为一谈。目前,GIS系统已经被应用到环境模型建立、城市规划与管理、社会经济统计与分析、土地管理、地理测绘与管理、交通与管道管理等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
  二.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向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基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空间和时间数据基础设施建立起的与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复垦以及居民点撤并论证与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土地整理项目的地籍管理
  土地整理项目地籍管理包括对土地权属的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等内容,权属调整是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一项重要且困难的工作。地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土地开发整理区内土地的权属、土地利用、土地等级、土地生产能力、地表覆盖、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等各种统计资料及报表进行管理,并具有查询、漫游、分析和统计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区正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服务。
  2.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有关影响和指标的评定,确定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最佳复垦模式。叠加分析是GIS最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诸多因素评价过程的主要辅助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纯数值评价方法,基于GIS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土地评价单元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联结,由计算机来完成复杂的空间分析与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评价效率。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分类系统,制定适宜性标准。
  (2)确定适宜性评价的主导因素。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土地复垦评价应考虑的因素有土壤条件、土地利用方向、地形地貌及坡度等地形条件。根据适宜性评价主导因子稳定性的原则,应考虑因子的变异特性,找出持续影响土地生产力的稳定性因子。
  (3)选取评价单元。以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现状调查的基础制图单元划分土地评价单元。对评价单元的上地属性逐一进行分析评定,确定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类型和质量等级。
  (4)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5)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复垦适宜类型、等级和面积统计。
  3.农村居民点撤并论证
  实践中反映出阻碍村庄撤并的首要客观因素是耕作半径限制,耕作半径的客观限制是农居点分散布局的本质原因,同时决定着农村聚落的适宜规模。撤并规划直接导致农居点集聚,使耕作半径增大,增加劳动出行成本。于是对于部分农民而言,村庄撤并使其劳动与生活的既有权益受到侵害。基于GIS技术,可以对农村居民点撤并的可行性进行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GIS数据库:建立规划区域内的农居点房屋空间数据库,采用CAD文件为基础空间数据;
  (2)拆迁房屋的空间识别: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区域内房屋空间分布密度,位于一定低密度值区域的房屋作为撤并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城镇扩张、交通、环境等因素确定村镇体系空间详细布局;
  (3)耕作半径演变描述:通过GIS空间分析中的距离分析计算规划前后耕地至最近农居点距离的频率分布。
  4.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现有的一些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可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利用的辅助决策,如复垦方案的优化与征用赔偿优化等。其系统结构主要由GIS平台、空间数据库、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库、地籍管理子系统、规划子系统、动态属性管理系统等组成。
  三。总体设计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设计
  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管理的数据信息,主要有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空间信息是对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资源中的点状、线状、面状地物的自身几何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描述。任何一块上地,在某个时间区内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土地之间还存着或相邻或包含的关系。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空间数据包括各种图件资料,如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图、农村居民点规划图等。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的属性信息包括土地权属信息、土地整理单体工程信息等。空间信息根据不同的要素和不同的位置进行分层存储,根据土地开发整理的土地环境的特点把空间信息进行分层管理。其中一些特殊图层有:
  (1)土地利用现状图层;
  (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图层;
  (3)农村居民点撤并规划图层。
  2.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信息系统的功能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可行性分析进行设计。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需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土地信息采集、输入与预处理。能对获得的各种数据、图形、文据资料,输入到系统中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逻辑检查,如数据的图形预览功能、数据格式的检查等。
  (2)查询检索功能。如查询每一个开发整理单元的属性数据。
  (3)图层管理。图形进行分层管理,不同图层应标注清楚,以相应的图层内容予以命名,方便图层的查询与管理。
  (4)信息的更新与修改。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在项目开始之前,应对各地块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项目进行过程中也要对发生信息变化的各地块信息进行更新和修改,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解决项目完成之后权属调整的不方便,直接从土地开发整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属性的调整,方便了调整后地块面积量算及土地质量评价。在开发整理区后期的土地利用中也可以方便的进行土地信息的修改和更新,保证土地的有效合法的利用,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结束语
  总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权属管理、土地质量评价和居民点撤并论证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对系统的需求来看,基于GIS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全能够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国内有学者对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撤并可行性论证的系统进行了讨论和开发,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可见,基于GIS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可行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就是利用一定的语言,在GIS平台上开发设计土地开发整理信息系统,使土地管理工作更加专业,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马荣华,黄杏元,蒲英霞.数字地球时代“3s”集成的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89-96
  [2]王卉,王宗耀.无缝GIS数据生产研究[J].测绘科学,2004(4)
  [3]赵文斌,张登荣.基于移动计算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及应用前景[J]遥感信息,2003(1):31-35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浅谈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dianzijishu/73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