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8:05:37

弹道学报

弹道学报

CSCD北大核心

Journal of Ballistics

期刊周期:季刊
复合影响因子:0.983
综合影响因子:0.843
官网:http://ddxb.paperopen.com/#/
主编:王中原
平均出版时滞:304.4032

  弹道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特性研究————作者:於永硕;刘宁;喻栋;李玮琪;

摘要:针对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时期压力振荡现象及产生发展机理,研制再生式液体发射药半密闭爆发器试验系统,基于大涡模拟(LES)建立点火阶段燃烧室燃气流动模型,数值求解燃烧室声腔模态与瞬态流场,计算燃烧室点火阶段声腔各阶模态频率及压力振荡信号。结果表明,点火阶段燃烧室声腔模态振型主要由切向与轴向组成,点火时期压力振荡呈现多频率特性,振荡频率集中在5kHz-50kHz之间。基于LES计算燃烧室压力振荡频率与...

超参数优化神经网络驱动的弹炮碰撞动力学建模————作者:罗灿;黎科先;马佳;师军飞;尹来容;

摘要:针对弹炮异形曲面动态耦合效应引发的接触碰撞建模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身管-弹丸接触碰撞智能建模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模型性能优化方案。鉴于内膛发射极端环境实测困难性,基于有限元仿真模拟手段构建网络模型训练所需样本库,系统涵盖法向初始碰撞速度梯度变化工况;开发超参数混合智能优化框架,通过试错法筛选确定网络激活函数与隐藏层节点分布域,结合遗传算法精调隐藏层节点数与网络初始权值偏置设置;构建...

气溶胶颗粒抑制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性研究————作者:王雨柔;王希影;高包海;何明键;齐宏;

摘要:气溶胶红外隐身技术是一种通过在飞机排气系统尾喷流周围释放气溶胶颗粒来降低红外辐射强度的高效方法。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轴对称收扩排气系统为对象,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含气溶胶颗粒的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场分布,基于普朗克加权窄谱带模型与MIE散射理论分别计算喷流中气体与颗粒的光谱辐射物性,并运用零碰撞反向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红外辐射传输计算,得到排气系统在不同探测视场角下红外辐射强度分布。研究了气溶胶颗...

多排斜侧孔膛口制退器流场数值模拟————作者:邱明;谢昊;宋杰;陶宇翔;廖振强;

摘要:为精确计算某航炮多排斜侧孔膛口制退器制退效率,综合考虑弹丸对火药气体膨胀的阻碍作用和斜侧孔对气体的加速作用,进行膛口流场数值模拟。首先,对30 mm航炮进行两相流内弹道计算,得到弹丸到达膛口位置时的膛内气流状态;然后,建立膛口流场三维N-S方程,考虑弹丸与火药气体的作用,采用多面体网格静止区域和六面体结构网格运动区域相结合的三维动网格方法,对弹丸经过每排斜侧孔时火药气体三维瞬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

数据驱动在内弹道中的应用与展望————作者:张小兵;李湉湉;

摘要:近年来,数据驱动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数据驱动为内弹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该文总结了近几年数据驱动方法在内弹道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内弹道建模技术,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内弹道性能优化方法。该文还讨论了相关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点传火方案对火药颗粒低温破碎特征的数值分析————作者:林杨淦;刘东尧;

摘要:为提高大口径火炮密实装药发射安全性,在点传火结构上通常采用底火加中心点传火管结构的点传火方案。传火管内传火药的燃烧和流动可以用一维两相模型来描述,结合主装药床的一维两相流模型,可以建立内弹道双一维两相流数学模型。在给定的装药条件下,利用火药颗粒应力模型及相应破碎模型,对点传火过程中主装药床火药颗粒间应力及其破碎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比较传火管结构及传火药质量对主装药床火药颗粒破碎特征的影响。仿真...

无滚转控制导弹跟踪部位布设位置优化————作者:张鑫勇;王炯琦;何章鸣;周萱影;

摘要:在无滚转控制导弹试验工程背景下,以多波束雷达测量体系为例,提出一种导弹跟踪部位布设位置优化方案,用于提高无滚转控制导弹跟踪部位不一致修正精度。首先,通过外测数据获取跟踪部位信息,利用光学设备或遥测设备等测量数据解算出导弹惯导平台中心位置参数,并以此为基准计算出跟踪部位修正量;其次,运用误差传播原理,分析无滚转控制导弹跟踪部位不一致修正误差,提出了通过布设两个跟踪部位来提高无滚转控制导弹跟踪部位不一...

纯方位目标跟踪中相对距离的估计方法————作者:陈之曦;王健;

摘要:纯方位目标跟踪是仅根据目标相对观测站的视线高低角和视线方位角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及速度。为应对纯方位目标跟踪过程中相对距离的可观测度不足的问题,针对3种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1)若目标静止且相对距离初值已知,可根据观测站速度实时计算出相对距离;(2)若目标匀速运动或相对距离初值误差较大,观测站可通过特殊机动的方式增强相对距离的可观测度;(3)若观测站和目标之间的相对高度已知,此时相对距离...

低速状态下鸭式布局导弹的下洗现象————作者:母雪鹏;陈少松;魏恺;徐一航;

摘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并辅以PIV实验,对低速状态下鸭式布局导弹的下洗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来流马赫数为0.03(10 m/s)和0.1(34 m/s)的条件下,对鸭式布局导弹气动参数以及流场流动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低速状态下,鸭式布局导弹的下洗现象主要由鸭舵的脱落涡随下洗流对下游流场产生影响。在没有舵偏角的情况下,产生对称的影响。探究了当鸭舵进行滚转操纵时(水平鸭舵差动偏转)下洗现象对全弹滚转特性的...

高速钨合金破片速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作者:袁硕;赵东志;程春;郭策安;赵爽;蒋招绣;王紫艺;

摘要:为研究破片形状、质量等因素对预制破片在飞行过程中速度衰减规律的影响,利用25 mm弹道炮对球形破片、长方体破片以及静爆试验回收长方体破片进行了飞行速度测试试验。其中,球形破片直径分别为7 mm和8 mm,质量分别为3.9 g和4.7 g;长方体破片尺寸为8 mm×8 mm×7.05 mm,质量7.94 g。采用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测量了破片在飞行过程中的实时速度数据,分析了破片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爆炸载荷下泡沫混凝土动态响应及吸能特性研究————作者:高一轩;祖旭东;黄正祥;黄灿灿;

摘要:为了研究爆炸载荷冲击下厚度对于泡沫混凝土动态响应及吸能特性的影响,以不同厚度的泡沫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开展了0.8 m/kg1/3比例爆距下,平面尺寸300 mm×300 mm、0~30 mm泡沫混凝土厚度条件下的抗爆数值计算。随后,开展了其中0 mm、10 mm、20 mm和30 mm 4种厚度条件下的泡沫混凝土抗爆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通过数值计算,...

欢迎订阅2025年《弹道学报》

摘要:<正>《弹道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名誉主编为李鸿志院士,主编为国际弹道学会首届理事会成员、中国弹道学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中原研究员。《弹道学报》主要刊载弹道学领域中内弹道学、中间弹道学、外弹道学、水中弹道学、终点弹道学、创伤弹道学、实验弹道学、发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导弹控制系统、弹道设计与弹道控制、弹道系统综合与分析...

《弹道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弹道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主要刊载弹道学领域中内弹道学、中间弹道学、外弹道学、水中弹道学、终点弹道学、创伤弹道学、实验弹道学、发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导弹控制系统、弹道设计与弹道控制、弹道系统综合与分析、弹道测试技术,以及有关飞行物体运动规律等方面的创新性学术论文

基于后效作用的图像末制导炮弹尾翼张开特性研究————作者:蔡灿伟;宁全利;邓海飞;刘闯;许汝耀;

摘要:为准确分析图像末制导炮弹气缸张开式尾翼张开特性,根据尾翼结构特点与作用原理,研究了气缸充放气过程、活塞启动之后的运动过程与尾翼片转动过程,并与末制导炮弹膛内过程和炮口后效过程相耦合量化,构建了基于后效作用的尾翼动态张开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某型图像末制导炮弹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尾翼张开到位前弹底与气缸内压力、弹丸运动速度与位移、活塞运动位移和尾翼片张开角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最大膛压、弹丸炮口...

当量比对富氢燃气旋转爆轰自起爆传播特性的影响————作者:高文佳;白桥栋;韩家祥;邱晗;刘嘱勇;翁春生;

摘要:针对高温富氢燃气旋转爆轰自起爆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典型特征参数,探究了当量比对高温富氢燃气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获得了高温富氢燃气成功自起爆形成旋转爆轰波的当量比范围,分析了当量比对自起爆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起爆形成的初始旋转爆轰波强度较弱,会出现传播方向的改变和传播模态的改变。但通过旋转爆轰的自调节,最终能实现旋转爆轰的稳定自持传播。当预燃氧气流量在8 g/s左右,空气流量...

喷管对水下爆轰发动机推力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作者:顾津;康杨;李宁;黄孝龙;李灿;翁春生;

摘要:为研究水下爆轰发动机的推力性能,本文推导了简化水下爆轰发动机模型的推力计算方法,并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对采用空气为氧化剂,汽油蒸气为燃料的不同喷管构型水下爆轰发动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水下爆轰发动机的推力来源及不同当量比,不同喷管构型下发动机的推进性能。结果表明:水下爆轰发动机的推力来源主要有内推力壁面,环形推力壁面和喷管壁面三个部分。其中内推力壁面推力对总推力的贡献超过67%,环形推力壁...

TPMS结构抗侵彻性能数值研究————作者:谢钟洋;杨春浩;马吴宁;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出色力学性能和多功能特性的结构,点阵结构有高强度、高能量吸收等特点,为了研究三周极小曲面(TPMS)结构的抗侵彻性能,基于该结构的可设计性,建立Diamond型和Gyroid型的点阵结构模型,选择碳化硅陶瓷作为TPMS结构基体材料,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其抗侵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速侵彻下,Diamond结构吸收能量的效果显著,而Gyroid结构在撞击中产生的非对称力及弹头...

三种155 mm口径火炮弹带的磨损研究————作者:徐子晴;秦国辉;张辰涵;李一鸣;张庆;李政;刘瑛;王经涛;

摘要:为深入研究弹带的磨损机制,探索弹带塑性变形的本质,对155 mm口径火炮3种弹带的表面形貌、成分、各部分组织及硬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弹带具有不同的结构设计、成分构成以及各异的服役条件,但在服役后,其组织分布呈现出共性规律,其磨损程度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非导转侧磨损普遍较轻,其组织结构主要为等轴组织;弹带凸起部位顶部因摩擦产生细晶组织,而内部组织形貌基本保持不变;导转侧上部磨损最为严重,组...

受侧向膨胀弱约束边界影响的爆轰波传播特性数值研究————作者:刘劭;翁春生;肖强;

摘要:为研究受到侧向膨胀弱约束边界影响的爆轰波在窄直通道内的传播特性,以H2/O2/Ar混合气为燃料,采用48步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爆轰波的侧向膨胀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膨胀弱约束气体种类、温度以及可燃预混气高度对爆轰波传播速度和波面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氩气或者已燃产物作为弱约束气体不会对爆轰波的侧向膨胀程度和波面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当弱约...

“智能弹道理论与技术”的兴起给外弹道学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作者:王中原;史金光;常思江;陈琦;王旭刚;

摘要:弹道学是兵器科学与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同兵器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智能弹箭的兴起和发展,智能弹道理论与技术将是今后外弹道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但如何理解智能弹道的概念、内涵和功能,智能弹道同已有弹箭的飞行弹道有何差异、所依托的关键技术有哪些、难点何在,以及后续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这些内容尚在探讨中。该文以展望外弹道学发展为着眼点,以外弹道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和梳理,以期为后续智...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