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07:05:56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CSCDCSSCI北大核心

City Planning Review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4.873
综合影响因子:3.292
官网:http://www.planning.com.cn/WKE/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CSGH
主编:吴良镛
平均出版时滞:234.7777

  城市规划最新期刊目录

感知山水:多维比较中的古代城市形胜评价————作者:袁琳;姚雨昕;许宁婧;

摘要:山水形胜是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概念之一,虽然这一概念的使用颇为广泛,但对何为最优形胜的评判却并不清晰。以都江堰灌区16座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县志中记录的形势评价差异开展研究,通过视域和景感分析反映该地区“形胜之最”的视觉感知特征。研究认为在区域自然资源和军事防御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山水视觉感知对于城市山水形胜优劣的评判起到关键作用,兼有城市近景10公里范围的山岳环绕感和绵延数十至上百公里的山岳...

跨界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竞争与政府博弈——以港珠澳大桥为例————作者:边防;叶嘉安;周江评;周畅畅;

摘要: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下建设的重大交通设施走廊,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尺度重构和再地域化的跨界区域基础设施。本文以跨界区域政府博弈为视角,审视“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下港珠澳大桥规划过程中的政府博弈动机和行动逻辑。研究发现,跨界政府博弈主要聚焦于大桥的主导行动者、线路设计和收入收益分配。在纵向博弈中,中央政府的权威介入可有效降低大桥供应中的不确定性。在横向博弈中,强势政府行动者会采取“尺度上移...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土地政策之演进——地价单一税思想的提出、实践和影响————作者:刘亦师;

摘要:土地所有制和相应的地租问题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是政治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核心议题。在整个19世纪,西方各国的经济学家围绕土地所有权和地租,提出过各种互为补充的土地改革理论,其中尤以美国人亨利·乔治的土地单一税学说影响为最大。土地国有和土地增值归公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也促生出田园城市思想和郊区化运动。虽然存在理论不足,土地单一税理论曾在世界各地进行过不同程度、方式的实践,并于19世纪...

缅甸古代都城空间形态演化及规划特征研究————作者:江泓;周妍;

摘要:缅甸历史都城呈现出独特而多元的空间形态,是当地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载体。基于对都城空间及其形成背景的历史回顾,分析了缅甸古代都城的发展阶段和空间形态,系统总结了都城形态的总体演化特征和规划内涵。研究指出,缅甸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经历了“初始萌芽期”“过渡发展期”与“稳定成熟期”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规划思想多源融合、都城选址向心集中、功能体系单一发展和形式布局规整成型的演化特征,折射了古代缅...

明清时期地方治所城市的建置要素类型————作者:叶亚乐;武廷海;

摘要:从古代地方治所城市的政治性出发,采用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梳理明清时期的府县治理职能,挖掘制度规定设立的建置要素;基于地方志记载开展实证并分析建置要素在县境的分布特征,从而明确城市范围内的建置要素类型。研究发现:明清制度规定设立的建置要素类型包括10大类41小类,部分类型的具体构成与治所等级相关,从明到清总体上保持稳定,个别类型发生变化;建置要素在空间上呈分类集聚特征,城内和城关范围一般存在的要...

规划信息

摘要:<正>2025全国城市规划学会工作会议成功召开3月1日,2025全国城市规划学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学会监事会成员,学会分支机构主任委员、秘书长,地方社团理事长、秘书长,学会地方服务站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本次工作会议围绕“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创新动力、拥抱城市时代、完善规划服务”这一主题,安排部署学会2025年重点工作

福建省漳州市阳下村传统村落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作者:姚子刚;方至谋;庞艳;

摘要:<正>1.村落概况阳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莆美镇东南角,面积约为1.25 km2,村南有连接G288国道的绥阳东路穿过。阳下村坐落于大臣山之南,旧时常有霞光普照,故取“名山之阳,丹霞呈祥”之义,自宋代始称“阳霞”。后来,简写其为“阳下”。阳下村是以“方”为主姓的村落,现今全村常驻人口约6 000人

苏杭模式:一种经济繁盛地区理想人居环境营建模式————作者:张瑶;拜筠柯;李小龙;颜培;王树声;

摘要:<正>1.何谓“苏杭模式”中国本土规划历来注重城市经济发展与美好人居环境营造的协调统一,追求含纳繁华盛景、山川美景、文化意境的“诗意栖居”境界,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诸多理想人居模式。诚如古语所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模式”便可谓一种彰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人居理想的营城模式,对后世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实现城中村高质量改造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42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作者:袁定欢;江建华;林文亿;周望月;

摘要:以广州42个城中村改造案例为样本,从“制度安排-制度环境”的视角探讨我国城中村实现高质量改造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研究发现两条促进城中村高质量改造的组态:(1)提升城市形象的村集体主导改造型项目;(2)发展经济的村企合作改造型项目。另外,研究发现有4条导致城中村非高质量改造的组态,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城中村高质量改造的因果非对称性。研究结果为促进城中村实现高质量改造提供了有...

城市社区生活圈低碳更新模式——基于设施布局形态类型的探讨————作者:张晓荣;杨辉;

摘要:建成于不同时期的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布局相对固化且形态差异显著,折射出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等方面的时代性特征,并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活动及其交通碳排放。研究表明,沿路均质型、局部干路集中型、点状集中型、散点无序型为4种典型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形态类型,其设施的密度、可达性、享有度指标值和其所服务社区的出行碳排放量均有着显著差异,指标值与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相关总体趋势,不同类型特征的成因和现实约束亦有所...

面向实施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响应路径构建——基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区规划历程的思考————作者:赵庆楠;路林;

摘要: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区以打造站城一体的典范地区为目标,按照定性、定量、定形的路径逐步深化规划内容。构建了以“多场景组合分析+多专业协同攻关+多维度设计验证”为核心的城市空间愿景逐层传导响应机制,力图解决站城融合地区面临的城市文脉传承、人性化场所塑造、城市地标打造和交通系统重构等一系列难题。通过“开展逐级校验、打破无形边界、创新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了从策划、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链条融合,削减了前期规...

社会资本、城乡流动与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作者:程志华;许飞鸿;

摘要:在城乡流动背景下,城市居民社会资本面临“中断”及“重建”的过程,并影响其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本文通过构建城乡流动的调节效应模型,以CGSS2021数据“居委会”类型居民(即城市居民)作为样本,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及城乡流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信任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城乡流动削弱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城市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

当前城乡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东南大学的演进与探索————作者:段进;阳建强;陈晓东;江泓;王承慧;殷铭;

摘要: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从“以面向职业规划师为主体的专业教育”向“以面向多元职业场景的城乡规划专业通识教育”转变,并构建了基于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建...

“智慧”识灾与“韧性”承灾——基于生态水文调节的雨洪安全格局重构及规划方法————作者:田健;曾穗平;曾坚;

摘要: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损失大,提升城市承洪韧性势在必行。针对雨洪调节供给与需求计算的尺度差异性显著、水文模拟与风险评估的复杂性突出、评估结果与空间规划的衔接性不足等问题,引入社会生态系统和“流空间”理论,提出支持跨尺度分析的系统协调理论范式;运用多元水文水力模型、神经网络等智慧技术,建立“供需智慧测算-跨尺度比较-关键区划定”的雨洪安全格局重构路径和“单元识别-图斑提取-格局优化...

内蒙古牧区小城镇空间形态紧凑度测度与功能布局模式识别————作者:李伊彤;荣丽华;张立恒;

摘要:针对牧区小城镇空间利用方式粗放、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紧凑的空间功能布局成为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以内蒙古30个牧区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源数据测度牧区小城镇空间形态紧凑度,评价城镇空间功能,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空间功能对空间形态紧凑度的影响机制,提炼牧区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进而提出紧凑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内蒙古牧区小城镇空间形态紧凑度“核心-外围”结构显著;(2)商...

噪声地图在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作者:张名凤;李朦朦;吴远翔;孟琪;康健;

摘要: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空间品质的高质量发展,亟需从规划层面进行有效管控。噪声地图作为预测与评估噪声分布的重要技术工具,为面向噪声控制的城市管理与规划提供了有效手段。研究运用系统综述方法对中国知网、Webof Science核心集和Scopus数据库进行文献系统审查,从多规划尺度、多声源类型和多问题拓展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噪声地图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从城市形态指标和景观格局指数两个方面深入...

智慧治理:城市政府回应效率测度与空间格局——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数据的中国城市实证————作者:王彦开;

摘要:为了能够实现简单且可靠地评估城市的政府回应效率,开发了一种能够同时结合回应时长与回应数量信息的量化方法:回应效率指数(Response Efficiency Index,REI)。基于REI的优越性能,揭示了中国350个城市政府回应效率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REI在衡量政府回应效率方面优于其他常见的指标,可用于支持智慧治理的评估与监测;中国城市政府回应效率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省会城市的政府回应效...

面向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实践————作者:王兰;张钰彤;贾颖慧;刘晓;

摘要:病媒传染病是一种控制和预防难度较高的传染病,由蚊鼠等媒介生物传播,与城乡空间关联紧密,但当前风险评估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空间要素。我国正在建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可以通过调整空间要素来影响媒介生物的活动,从而减少病媒传染病风险。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计算、以共边率为核心指标、融入多元影响因子的病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需明确不同病媒的特点野外栖息地,基于其与建设用地的交互界面长度计算共边率;同...

历史城市非常态水体的时空演变研究——以北京老城广安门内片区为例————作者:杨玉成;刘祎绯;

摘要:在北京老城及其周边曾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常态与非常态水体,但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已消失殆尽,非常态水体因为难以长时间存续的特点,更容易被忽视。北京老城丰富的古旧地图、测绘、文献等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为历史非常态水体的精确转译与比较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以北京老城外城的广安门内片区为例,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复原与分析清中期至清末、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四个时期非常态水体的形态演变情况,并对其分布与规...

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法框架与模型研究————作者:刘合林;罗梅;李文涛;李莹颖;罗文静;

摘要:准确测定城市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是建立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控规技术的基础前提。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尺度的碳排放测算方法较为成熟,但控规单元尺度的测算方法研究相对缺乏。在梳理全球、区域、城市、控规单元等不同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认为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测算面临着空间要素规模效应、邻近效应和流动效应等复杂影响的技术挑战。基于此,认为控规单元尺度的碳排放测算需要考虑空间、活动和技术三个逻辑以及建造...

  城市规划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10月份初审通过的收到外审消息了吗

    2024-11-18 23:27
  • 带头大哥666

    导师一作,博士生二作兼通讯 投过五次没中过。

    2024-09-25 19:52
  • Yangming_ak

    从投到录用,一个月时间,从录用到见刊大概两个月。城市领域,主题符合期刊要求很重要,选题要新颖,很重要,其他就没有什么大问题。总体来说,性价比较高的C刊。

    2024-08-31 13:56
  • 带头大哥666

    只能通过邮箱投稿,且收不到官网所说的自动回复

    2024-08-16 12:01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感觉很看运气,对编辑胃口应该比较容易。从文章上看,水平是层次不齐的,关系稿应该很多。

    2024-06-12 13:01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