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复杂经济金融形势下保险资产负债管理与逆周期调节研究————作者: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课题组 ;邱晓华;
摘要: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关税战、海外宏观政策调整,给我国带来较大的经济金融压力。内部受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资本形成增速放缓、债务等因素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困难程度加大,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中枢持续下移。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保险资金是否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金融上行周期,保险机构易快速扩张,以至积累过多风险;而在金融下行周期,保险机构的资产优化配置难以抵消负债...
数字金融使用改变农村居民风险态度了吗?————作者:温涛;宫豪;刘渊博;
摘要: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广,为缓解农村金融市场有限参与和释放农村消费内生动力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使用改变农村居民风险态度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改变了农村居民风险态度,但数字金融使用对客观风险态度的作用效果强于主观风险态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健康程度高、创业主导型生计和高收入水平的...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对消费者还款影响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处理裁判文书数据集的实证————作者:许荣;刘灿阳;
摘要:本文基于2005~2023年裁判文书网99136篇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判决书,运用大语言模型(GPT-4o-mini)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抽取合同信息,构建借款人数据集,实证检验贷款综合费率(贷款利率+保费率)对还款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费率与还款比例呈显著倒U型:适度上调费率可提升还款比例,过高或过低反而抑制还款。机制分析发现,综合费率主要通过调节主观还款意愿发挥作用,而非单纯削弱客观还...
重复保险通知义务的反思与重构————作者:施啸波;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对重复保险通知义务的履行规则作出调整,反映出我国《保险法》第56条规定存在不足。当不同投保人进行投保,抑或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并非同一主体时,现有重复保险通知义务规则可能会面临履行障碍。前述规则仅适用于狭义重复保险,适用范围较域外法更窄。同时现行立法也未对通知义务违反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造成这些规则疏漏的主要原因是对重复保险通知义务的功能定位和法理基础存在一定的误解,即重复保险通知...
基于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测算的保险费率厘定研究——以上海、广州、青岛、重庆为例————作者:毕达宁;叶豆;张建浩;张琳;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多状态Markov模型、人口预测模型、利率预测模型和基金测算模型,对上海、广州、青岛和重庆四个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分别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对未来十年的基金结余情况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各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实际结余逐年扩大,理论结余与实际结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算平衡测算,从保额和保障人数两个...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研究————作者:郝君富;吴小丽;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大。为保持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养老金的发放水平应与当前经济及人口发展形势相适应。本文综合考虑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化,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并测算其对基金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本文的指数化调整方案能使基金首次出现当期赤字的时间最多推迟18~20年,累计赤字推迟15~20年,显著增强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若同时兼顾待遇充足性,可...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对农村居民就医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作者:胡冰;杜震;
摘要:本文梳理各省推进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的时间节点,构建理论模型,采用渐进双重差分的方法测度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异地就医行为。研究发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的异地就医选择上升5.9%,表明该政策便利了农村居民的异地就医行为,有效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异地就医需求,而过多的异地就医需求可能会导致县级医院的“空心化”
数据要素发展如何重塑反洗钱风险?————作者:周亚虹;朱显东;
摘要:洗钱不仅破坏金融体系稳定,还助长犯罪、腐败和恐怖主义活动,对国家经济安全以及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义务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面临的反洗钱风险发生了变化。本文在Stackelberg博弈框架下讨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数据要素对洗钱者、义务机构和监管机构行为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3年60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发展对反洗钱风...
论人工智能核保风险的保险监管————作者:吴秀;于海纯;
摘要:人工核保向人工智能核保转变的两大突出表现是数据收集从“投保人如实告知”到“让替代性核保数据说话”的转变,以及数据评估从“数理查定法”到“机器学习算法”的转变,前者可能引致风险评估失真、核保偏见和金融排斥,后者可能加剧前述风险并引致模型风险、保险信任危机和金融稳定风险。因应人工智能核保的风险生成型态,应确立比例原则、协同共治原则、利益平衡原则为规制人工智能核保风险应遵循的保险监管原则。在监管规则层面...
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健康预期寿命差距分解与原因探析————作者:金玥明;王晓军;
摘要: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中国的健康预期寿命已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但与全球领先的日本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为深入研究中国的健康优势和短板,本文采用健康预期寿命差距逐步分解法,对中日和中美的健康预期寿命差距进行年龄别、死因别、伤害和疾病类别、风险类别等多层次交叉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的健康差距主要体现在婴儿和老年人群死亡率偏高,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某些...
照护服务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作者:李民;王震;朱凤梅;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深化,科学识别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协同边界对优化医养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某省2018~2023年医保报销数据,分析了照护服务资源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及其空间与制度调节机制。结果表明:照护服务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互补效应,2公里服务半径内每增加1个照护床位,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天数增加2.394天,但效应随距离增加显著衰减;照护服务资源对二级医院存在替代...
全面风险管理与企业并购风险:基于商誉减值风险的角度————作者:田玲;于翔宇;王正文;徐子雯;
摘要:企业并购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虽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但其伴随的商誉减值风险可能影响财务绩效、市场价值及投资者信心,如何有效管控这一风险成为企业实现稳中求进的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商誉作为风险表征探讨全面风险管理(ERM)在降低企业并购风险中的作用。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ERM实施指标,实证评估实施ERM对并购风险的影响,...
日本相互保险的变迁与启示——基于保险学与法学融合视角的考察————作者:陈昊泽;谭茜元;
摘要:我国相互保险改革面临发展模式抉择,亟需完善规范体系,日本经验可提供参照。战后日本相互保险的繁盛源于经济民主化政策下社会对其社员自治与实费主义等制度禀赋的期待,然而战后型保险系统的强监管模式消解了相互保险优势。二十世纪末,泡沫经济崩坏引发保险公司破产浪潮,暴露出相互保险在财务融资、业务转轨等方面的短板。为此,日本形成了兼顾相互保险特性的保险经营危机应对制度,并开始允许相互保险公司转型为股份保险公司,...
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健康风险与家庭商业保险需求————作者:黄枫;王东辰;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增强家庭的风险保障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最近五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家庭商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风险暴露强度较高的家庭显著提升了商业保险参保的程度和广度,同时降低了投资风险资产的概率。与健康风险紧密相关的保障型寿险和健康保险参保程度显著增加,且增长幅度随着风险暴露强度递增;而投资型寿...
间接经验、邓巴友谊环、风险判断偏差及投保规律————作者:郭振华;戈涵;
摘要:根据风险判断相关研究成果,人们往往会采用“可得性启发式”基于自身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判断出险概率,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个体主观概率分布模型,然后结合情感距离影响风险感知的理论和邓巴的社交网络圈层理论,在界定模型参数和个体同质假设下,对间接经验如何影响风险判断偏差进行量化研究,得到社会群体的风险判断偏差规律,并分析风险判断偏差影响下的投保规律,主要结论是:第一,在客观概率...
面向国际竞争的中国航运保险发展路径:多维挑战与策略研究————作者:许闲;杨宁宁;黄琛淞;
摘要:我国航运保险市场近年来在产品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水平仍与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存在差距,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中,正确认识面临的多维挑战,对于建设高质量的现代航运保险市场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国际航运发展态势,结合PESTEL框架界定传统与新型风险因素,重点分析中国航运保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发现,中国航运保险的发展态势与全国经济贸...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角色演变与制度变迁:基于对比观念的理论分析————作者:马彪;
摘要:本文基于“对比观念—共同认知—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聚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属性定位问题,通过地方法规和中央法规的文本分析,揭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角色演变与制度变迁逻辑。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法规文件中从“农村金融服务”向“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转向,本质上是对比观念由“农村金融”向“农业补贴”的范式迁移。当“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策共同认知时,其不再停留于价值主张...
欢迎订阅2025年度《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
摘要:<正>2025年,同时订阅《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可享受较为优惠的价格,全年定价480元(中国邮政平邮);单订《保险研究》全年定价360元(12期);单订《保险理论与实践》全年定价360元(12辑)。请订阅者仔细阅读征订单中的说明并准确填写,以便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征订单可在中国保险学会网站(http://www.isc-org.cn)、《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投稿系统或中...
“延迟退休”影响生育率的新机制与新证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作者:管国锋;于文广;王璐;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世代交叠模型,从经济和时间隔代抚养的视角,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的行为界定为延迟退休,探讨了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降低了老年人参与隔代抚养的时间,削弱了时间隔代抚养对生育率的正向作用;提高了老年人的收入,增强了经济隔代抚养对生育率的正向作用。但整体来看,时间隔代抚养的“削弱效应”超过了经济隔代抚养的“增强效...
投保人、被保险人不真正义务群的体系化解读与重构——以《保险法》第五次修改为背景————作者:张力毅;
摘要:投保人、被保险人一方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的告知义务、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保险标的安全维护义务、危险增加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如发生的减损义务和事故发生通知义务,乃至于保险人给付保险金后的协助代位义务构成了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法上的不真正义务群。最大诚信原则、对价平衡原则、消费者保护理念为上述不真正义务群规则设计的最重要理论依据。但就现有条文而言,立法者似乎并未用类型化和体系化的思维给予不真正义务群以统筹。现行...
保险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投稿后系统一直为初审状态,三个月满给编辑部打电话询问时候态度挺好的,隔了一周给退稿,没有退稿意见。杂志这些年注重保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对于偏模型创新方面的文章不感冒。
2024-07-26 16:42 -
带头大哥666
快速,专业,靠谱,强烈推荐。
2024-06-05 13:47 -
带头大哥666
根据我自己和同事的审稿、投稿经历,本期刊存在明显的“名额导向”——一些大教授每年配额一到两篇,他们(学生)所投逻辑性、数据可靠性存在明显问题甚至实证方法完全错误的文章,经过审稿人多次拒稿后依然被接受。近期保险研究编辑部在各大配置有保险专业的高校走穴宣讲,似乎打算恢复一下近年来被砸得差不多的牌子,具体效果如何,还待明年分晓。 ps 根据编辑部的说法,送外审比例大约1/5,进了外审的文章有大约2/3可以发出来。
2024-01-01 23:4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之前过了一审二审,终审时候被卡了。审稿速度还可以吧,二审一共用了三个月差不多,供大家参考这个时间。可以说是保险届的最高期刊了。
2023-06-06 10:48 -
奔跑的辣椒酱
初审一个月左右通过,然后一直在评审中,评审了一年多之后,显示编辑部处理完毕(退稿)。评审意见就是告知退稿,没有给出实质性的的论文问题及建议。
2023-04-2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