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乌卡环境下财政补贴何以激励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作者:李烨;
摘要: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乌卡环境挑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原创技术策源地作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引擎,其建设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创新主体协同不足等系统性挑战,亟需公共财政的有力支持。本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采用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财政补贴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的影响,并引入组织韧性作为复合中介变量,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原创...
政务新媒体清理规则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作者:刘启川;
摘要:当前,基层减负背景下政务新媒体清理规则问题亟待理论回应和化解。实证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清理规则存在清理目的不明确、清理依据不统一、清理方式实践偏差大和清理程序正当性不足等问题。化解该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于明确政务新媒体清理规则的性质和制度定位。在性质上,宜将其定性为行政自制,在我国制度体系中,其隶属于内部行政规范性文件。优化和健全政务新媒体清理规则体系应在宏观上确立“功能主义建构模式为主、规范主义控权...
有为型回应:中国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的政民互动————作者:张权;王哲;张楠迪扬;
摘要:及时回应公众诉求是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有别于学界针对话语层面回应的集中讨论,本研究采用关键案例法,基于2018年A市“民生实事”项目的实证分析,从政策层面对地方政府的实质性回应进行系统考察,以推动回应型政府建设及回应理论进一步发展。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面对公众诉求所做出的政策回应具备回响、筛选与引领的复合逻辑,总体上呈现出主动作为的鲜明特征。本研究将此称为“有为型回应”,并...
“科层本位”与“任务驱动”:非对口职能部门应对“中心工作”的组织逻辑研究————作者:包涵川;
摘要:非对口职能部门参与“中心工作”已成为了地方治理的普遍实践。基于科层组织和任务型组织的各自优势与不足,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兼具“科层本位”与“任务驱动”双重使命,即职能部门既拥有科层化的制度结构和组织能力,又可以依据任务要求调节自身运行过程。通过对H县教育局引进食品企业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案例分析,发现“科层本位”构建了行政组织的基础权力架构,“任务驱动”则促成职能部门内部流程重组。“科层本位”塑造了职能...
弱控制情境下基层政府治理的行动逻辑——基于Y地A、B两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案例分析————作者:向良云;
摘要:弱控制情境下的任务治理构成基层政府治理的常态并衍生出多样化的治理策略。本文构建“任务特征—任务认知—治理策略”分析框架,对Y地A、B两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行全程观察和绩效评估。研究发现,面对同一任务,基层政府往往基于要素的显著性进行任务特征的选择性识别,基于偏好的一致性进行任务重要性和结果相关性的差异化评价,最终形成积极认知与消极认知的分化,驱动相应治理策略的选择并在任务认知的转换过程中进行策...
农村生活变迁问题及其治理——基于制度-生活的视角————作者:刘锐;张承文;李丁;
摘要:本研究关注农村生活变迁造就的治理情境,基于“制度-生活”视角构建制度与生活互动的经验分析框架,并用其解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象,发现公共空间价值规范变动、私人空间生活方式变迁、半公共空间行动负外部性,引出农村生活变迁的多元问题。作为治理对象的生活具有系统性、日常性和场景性,制度治理生活问题和塑造生活秩序需要契合生活属性。制度治理生活的关键是构建层级组织转换治理架构,提升生活权威性资源、配置性资源和话...
整体嵌入与治理赋能:超大城市智慧应急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作者:马宝成;赵怀宇;
摘要:在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推动智慧应急管理模式创新备受关注。本文学习借鉴技术嵌入论论、智治融合论、协同治理论的解释路径,基于嵌入性视角,构建“整体嵌入—治理赋能—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并结合C市数字应急应用的实践案例,对超大城市智慧应急模式的创新过程与动力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智慧应急理念受到其所嵌入的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环境的深刻影响,这种整体嵌入的过程通过制度性嵌入、...
数字平台何以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基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作者:韩兆坤;何俊华;李辉;
摘要:政府数字化转型与政务服务优化之间的场域交映,形塑了数字平台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新实践。本文采用归纳思维,根植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实践过程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拆解数字平台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素与实现机理,并深入挖掘其创新元素与系统集成。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类似于一个包含了能量输入-作用过程-效能输出-(再)能量输入的循环过程。其中,技术嵌入是数字平台助推“高效办成一...
全程网办与政务服务满意度——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作者:唐家蕙;郑毅;李晓轩;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改革不断推进,事项办理过程中全程网办率不断提升,但一些复杂事项网上不好办、老龄群体网上不会办等问题也同样凸显。因此,针对“政务服务全程网办能否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满意度?”这一基础性问题,亟需给出基于实证证据的判断。本研究利用2019-2023年北京市政务服务数据,围绕全程网办政策对提升办事人满意度的净效应开展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全程网办对提升企业与...
“事”“权”整合:“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地方实践————作者:赵志远;彭云;
摘要:“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一项探索性改革,从个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需求出发,将一系列政府相关行政权力事项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件事”的新概念,从而尝试性弥合了“事”与“权”的分离,为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宁夏纵向三级政府改革案例的分析发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过程中,“高配”的议事协调机构形成了组织保障,“上联下通”的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了处理跨部门跨层级问题的技术保障,省级政...
政务新媒体清理规范及其优化————作者:刘启川;
摘要:当前,基层减负背景下政务新媒体清理规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实证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清理规范存在清理目的不明确、清理依据不统一、清理方式实践偏差大和清理程序正当性不足等问题。化解该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于明确政务新媒体清理规范的功能和制度定位。在功能上,宜将其定性为行政自制,在我国制度体系中,其隶属于内部行政规范性文件。优化和健全政务新媒体清理规范体系应在宏观上确立“功能主义建构模式为主、规范主义控权模式为...
公共组织危机学习:理论源流、议题框架与研究展望————作者:沙勇忠;傅全宝;牛春华;
摘要:敏捷、深刻、持续地从危机中学习,对增进应急管理的体系韧性、助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突发事件“学习”领域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引致严重的“发展阵痛”。本文从理论源流上梳理了“从错误/失败/罕见事件中学习”“从(未遂)事件/事故中学习”“从危机/灾难中学习”三组危机学习概念范式的本质特征及其演进逻辑。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考察了公共组织危机学习领域的研究状况,归纳出危机学习的“主体特征”“过程机制...
历史制度、利益格局与村社自主性——兼与《城市化背景下村社自主性的形成》一文商榷————作者:熊彩;
摘要:村社自主性是当前基层治理研究与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重要议题,一些研究者指出它决定了乡村能否实现有序治理以及项目下乡的绩效差异。《城市化背景下村社自主性的形成》一文引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用两个村组的案例详尽展示了历史上偶然形成的事项决策方式如何造成村社自主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其变量设定与因果推断过程中的方法论弱点,进而指出基于利益格局的社会联盟理论的适用性。本文还探讨了历史制度主义与社会联盟理论在...
功能型协同:跨区域复杂公共危机处置的新视角————作者:薛泽林;
摘要: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处置需求与科层政府专业独立运作间存在张力。为突破科层条块对应急协同实践的制约,跨区域复杂公共危机处置体系变革需围绕应急处置功能实现,在尊重科层组织“专门负责”功能定位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强化其应急协同功能,构建起功能型协同体系。基于权变理论,应急处置功能型协同体系包含“任务-信息-权责”三重要素,即基于应急处置功能任务,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在横向和纵向两维度根据应急处置需求实时调整...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政府整体智治水平————作者:张定安;
摘要:<正>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来,各级政府部门以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为切入口,以整体性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理念,通过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平台共建、系统通联、科技赋能等举措,深化了行政体制改革,优化了政府管理服务,引领驱动了职能转变和数字政府建设,有力提升了政府整体智治能力水平。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关于征集2025年年会论文的通知
摘要:<正>为深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等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总结提炼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理论与实践,助力国家治理创新和治理效能提升,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会同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和吉林大学于2025年10月在长春市举办2025年年会学术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阈...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简介
摘要:<正>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直管高校,中共中央指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以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围绕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及公共政策作用过程等公共事务管理现象,在学校管理与经济学部的管理学科群结...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机制————作者:王钦敏;
摘要:<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根据统一部署,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
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的治理逻辑和制度改进————作者:林鸿潮;刘辉;
摘要: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的运行实践与既有研究对督办和挂牌的阐释之间存在偏差,需要发掘其更深层次的治理逻辑。在生产安全事故查处中,挂牌督办通过发挥惩戒、激励、回应三重功能,是一种集压力聚焦、压力传导和压力提前缓释于一体的组合式压力处理策略。但在此运行逻辑下,事故与治理被一体看待、查处与整改被一并办理,可能造成不当惩戒、过度整改等问题,长此以往还会使挂牌督办演变成政府在事故发生后的常规议程设置,从而失...
数据生态中的行动者互动——基于杭州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案例的分析————作者:黄梅银;张楠;
摘要:在数据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如何动员、吸引各类行动主体参与并促进其连接互动,是激活数据生态系统运转更新的关键。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行动者互动分析框架,通过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对杭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实践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和准公共机构在当前阶段的数据要素市场中扮演着启动和协调数据要素市场的“召集者”角色。一方面,对平台、算法等技术工具,召集者采取平台界面搭建、基础设施共建、模型行业自建等互动...
中国行政管理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博士一作投递到这个期刊,一审和二审意见都很好,修改完之后进入终审,终审近11个月,这11个月没有任何动静,打电话咨询也是敷衍,说是主编还没看。结果终审被无理由退稿,退稿意见为空。我不理解一个字都没有的审稿意见是怎么让编辑部考虑了11个月的。
2024-11-21 11:00 -
带头大哥666
终审七个月无理由拒稿。 之前和导师一起发过一篇,感受较好。但最近期刊团队似乎水平下降了,审稿速度变慢。但总体来说体验还是不错的。 最近这篇文章花费精力不小,大年初三还在修改,审稿人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们也撰写了上万字的修改说明回应,审稿人也比较满意。 进入终审阶段,期间以邮件形式询问终审意见或是否需要修改均无回复。 近日发邮件提示,打开系统发现终审退稿,历时 7 月,且无任何说明。 我知道学术界是残酷的,我也理解这种事情总会发生。 但当他真的来临的时候,允许我先躺一会。 缓几天再改再投…
2024-10-16 23:28 -
带头大哥666
以前初审都是一个月内,现在怎么40天了还没消息,大家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吗
2024-07-30 19:29 -
Yangming_ak
2021年9月份中旬投稿,全文字数在12000左右,初稿论文格式达到投稿要求即可,不必过于纠结。 2021年10月,大概投稿一个月左右就通过一审进入二审,无修改要求,估计是编辑部对文章格式和主题做初审。 2022年1月中旬,编辑部在系统和邮件回复了二审修改意见,修改意见总体肯定,但提出三、四个修改意见。 修改一个星期后,将修改说明和修改后的文章发回。 2022年4月中旬,编辑部第二次要求返修,估计是第二位二审专家。同样在一周内完成修改后发回。(均为匿名审稿) 2022年6月中旬,编辑部第三次要求返修,估计是第二位的第二次审稿,提出更尖锐的修改意见。 2022年7月,修改完毕发回编辑部,8月系统显示论文进入三审,不过这一环节没有要求修改。 2022年10月中旬,编辑部确认用稿,要求根据论文格式在两天内将论文缩减至N个版面。 2022年11月,见刊。
2024-07-20 18:10 -
奔跑的辣椒酱
2024年1月11日晚上投第一篇论文,第二天下午一审拒稿,审稿速度极快。 2024年5月21日投第二篇论文,目前5.31还在一审中。
2024-05-31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