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5:05:0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北大核心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2.573
综合影响因子:1.983
邮发:82-643
官网:https://www.zwyczy.cn
主编:刘 旭 院士
平均出版时滞:60.2209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桃及其主要近缘种花挥发性物质成分的鉴定与香气特征分析————作者:李桂芝;吴金龙;王力荣;

摘要:以‘光核桃029-1’‘红根甘肃桃1号’‘帚形山桃’‘新疆黄肉’‘桃形扁桃’‘中碧早香菊’‘早上海水蜜’和‘探春’为试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EM-GC-MS)检测桃花挥发性物质成分,并通过气味活性值(OAV,Odor activity value)、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

浙江地方小豆种质资源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作者:刘秀慧;刘合芹;邹桂花;郑学强;郑滔;楼巧君;陈小央;陈合云;

摘要:本研究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浙江省收集的85份地方小豆种质资源为对象,系统分析其农艺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这些资源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6.10%~58.26%,单株产量(58.26%)和单株荚数(42.47%)变异系数最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处于0.02~2.43之间,其中粗蛋白含量的多样性指数最小(0.02),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大(2.43)。相关分析...

种质表型和资源评价设备与解决方案

摘要:<正>在种质表型和资源评价研究领域,博普特具有独特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产品用于植物表型特征识别、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评价。Plantarray高通量植物生理表型分析平台Plantarray是一款基于称重的高通量、多传感器生理表型平台以及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通用平台。该系统可持续、实时测量位于不同环境条件下、阵列中每个植株的土壤-植物-空气(SPAC)中的即时水流动。直接测量根系和茎叶系统水平衡和生物量...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原则与策略——以“2024广州园林景观产业博览会”为例————作者:周明亮;周鹏;

摘要:<正>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设计师需要考虑的本质问题,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逐渐成为新时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新趋势和新理念。生态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实现了景观艺术设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展现了艺术美学理念,强调了生态化可持续理念,提高了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拓宽了环境设计领域的实践范围,为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促进城市...

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摘要:<正>“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由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22年投资1.1亿元兴建,依托单位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库前身“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1978年由原农业部投资建设,是当时全国仅有的3座中期库之一。资源库基础保存容量为30万份,总体布局包括实验楼、种质资源中期库、种质资源鉴定设施以及配套田间试验设施。资源库现有各类农作物4.2万份,其中来自非洲、东南亚、欧洲、美...

新疆农科院作物所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简介

摘要:<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新疆特色资源的挖掘,现有在职人员15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另有2人在读博士)、硕士学位8人;硕士生导师3人,柔性引进专家2人,4人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其中1人入选“天山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

作科所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

摘要:<正>3月11-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会。刘旭院士、王汉中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宗友,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马秀勇、作科所副所长郭刚刚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主持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多样性及其地理环境关联性分析————作者:冯学伟;吕佳慧;程浩;石振兴;李诗钰;苏航;顿宝庆;么杨;

摘要:通过营养品质、变异系数、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来自我国16个地区的528份绿豆样品的营养品质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性评价,以期提升绿豆种质资源的品质并优化选育工作。本研究发现,所有受试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脂肪含量、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范围分别是16.14~29.19 g/100 g、34.48~57.68 g/100 g、0.67~1.34 g/100 g、1.63~6.78 m...

四川省82份蚕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作者:杨梅;钟小娟;范元芳;李欣;王娴淑;项超;

摘要:四川是蚕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以82份四川蚕豆地方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定评价了四川蚕豆地方资源的多样性水平,筛选了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82份蚕豆种质资源的株高、百粒重、叶形、鲜茎色、赤斑病抗性与褐斑病抗性遗传多样性丰富;除荚宽和生育日数外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1.70%~38.39%之间,每荚粒数、结荚节...

水稻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作者:姚鑫杰;张风琴;张哲;许冰晗;王敏;胡宁艳;邓子豪;别思源;李培富;

摘要:挖掘水稻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及候选基因,有助于解析水稻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形成的遗传机制,为培育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品种提供帮助。本研究利用139份水稻种质资源作为研究材料,2021-2023连续3年种植并测定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结合255501个高质量SNPs标记, 通过FarmCPU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2个与水稻籽粒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关联的QTL位点,其中qRS-8-8在4种...

木薯新选048自交系采后生理腐烂(PPD)抗性评价及其生理变化分析————作者:黄珍玲;阮丽霞;严华兵;王天亮;阮孟斌;何观永;梁振华;李恒锐;杨海霞;李文彬;蔡兆琴;邓清文;黄若兰;兰秀;张秀芬;郭素云;何文;莫周美;李天元;韦婉羚;

摘要:“采后生理腐烂”(PPD, 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是木薯特有的一种逆境胁迫现象,严重制约其商品化进程。而抗PPD种质资源缺乏是限制木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木薯抗PPD新种质的创制、筛选及抗性机理解析,对于有效解决木薯PPD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木薯新选048自交系的166个种质为研究对象,观察评价木薯块根采后贮藏0 d、6 d、1...

福建菜用大豆审定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SSR标记指纹图谱构建————作者:李清华;颜墩炜;刘雨杭;陈盈妹;顾智炜;陈子琳;林海峰;柯庆明;贾琪;

摘要:本研究选用2003~2022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22份菜用大豆品种,基于26个表型性状和43对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22份菜用大豆7个质量性状存在16种变异类型,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0.494,19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为3.44%~50.6%,平均H'为1.9340,表明整体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204个位点,平均多态性比率为...

长6990小麦EMS突变体库构建及重要性状材料筛选————作者:王泽宇;王闪闪;温宏伟;王裕智;张晋辉;单皓;闫金龙;张俊灵;杨斌;

摘要:为加快旱地小麦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丰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构建了小麦长6990突变体库,并对其表型性状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系统筛选。通过对M2群体中20331个单株进行表型性状统计分析,共发现3244个突变单株,涵盖茎秆、叶片、芒、穗型、育性和生育期等10个表型特征,总突变率为15.96%。此外,对收获的2064份突变材...

植物花粉保存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刘晓娜;王培国;贾鸿昌;梁昕;姜丽伟;孙佰全;孙艳辉;夏灵石;张金梅;韩天富;

摘要:花粉作为植物雄性生殖细胞的载体,蕴含该物种的成套单倍体核基因组信息。花粉长期保存对于植物学研究、作物育种、农业生产和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因素及测定方法,探讨了花粉干燥保存、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和有机溶剂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文章还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植物育种和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同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推动花粉保存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太谷区野生山丹分布、种质特征及花色分析————作者:刘鑫如;廖矿矿;郝渊鹏;韩美玲;贾建伟;杜方;

摘要:以山丹为试材,对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的山丹进行深入调查,首次明确了太谷区山丹的分布情况和种质多样性,发现了5种颜色的山丹,并从表型、细胞学、生理学以及分子水平对太谷区野生山丹花色变异的遗传基础与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太谷山丹分布在东经112°39′50″-112°95′64″、北纬37°19′12″-37°42′17″、海拔963 m-1430 m的范围内,除小白乡未发现山丹外,阳邑乡发...

绿豆雄性不育突变体ms2的表型鉴定与基因精细定位————作者:叶卫军;吴泽江;田东丰;周斌;

摘要:单产水平较低是我国绿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雄性不育材料的鉴定对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从中绿5号EMS诱变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ms2 (male sterile 2)。该突变体营养生长期与野生型中绿5号无明显表型差异。ms2花器官形态发育正常,但雄蕊败育,导致ms2表现滞绿。遗传分析表明,ms2的不育性状由单个隐性核基因调控。基于ms2...

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自交分离群体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陆柳英;严华兵;曾文丹;曹升;程冬;肖亮;施平丽;龙紫媛;李祥;尚小红;

摘要:构建自交分离群体是木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研究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遗传差异,筛选优异种质,本研究通过表型性状鉴定、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SSR多态性比例、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等对群体进行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木薯品种“桂木薯11号”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在43个性状指标上表现差异。33个质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7.1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研究团队简介

摘要:<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研究团队从事板栗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团队现有成员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博士1人。“十二五”以来,完成了资源圃380余份板栗资源的鉴定评价工作,并构建了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库;先后培育出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以及“大板红”“燕山硕丰”等多个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简介

摘要:<正>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主要从事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工作。团队科研人员8人,博士3人、硕士2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近年来,团队主持在研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以及江西省重点研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效。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创新利用————作者:刘玉平;孙亚林;王直新;黄新芳;匡晶;周凯;钟兰;季群;刘正位;李峰;李双梅;彭静;黄来春;杨英楠;邢俊浩;钱紫燕;王海宁;王莹;柯卫东;朱红莲;

摘要:我国水生蔬菜主要包括莲、茭白、芋、荸荠、慈姑、蕹菜、菱、芡实、水芹、莼菜、香蒲、豆瓣菜等12类,在我国有着悠久栽培历史,是我国特色水生经济作物。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工作,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保存水生蔬菜种类、资源数量、生态型和类型最丰富的资源圃。截至2024年12月,资源圃收集保存国内外水生蔬菜种质资源3449份,建立了完善的保存体系,筛选出...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