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软枣猕猴桃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作者:杨思瑜;吕海燕;解潇冬;韩飞;刘小莉;黄文俊;邱栋梁;钟彩虹;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选取64份软枣猕猴桃及12份近缘种质资源,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项果实性状指标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是1.45~2.08、0.59~2.19,前者多样性更丰富。76份种质中果肩形状以方为主、果喙端形状以微尖凸为主、果心横截面形状以椭圆为主,这3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分...
作物叶片形态建成及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王长在;张梦;崔梦杰;许湘茹;祝华帅;董文召;张新友;韩锁义;
摘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关键器官,其形态建成受遗传、环境和进化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其大小也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研究叶片的发育机制、了解环境因素对叶片发育的影响以及明确适宜叶片大小范围,挖掘种质资源中的优异材料,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植物叶片发育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基因互作网络、多环境因子耦合效应、适宜叶片大小范围的划分及育种应用等关键问题仍需突...
植物激素对莴苣种子萌发及PG表达影响————作者:张琪;甘阳英;张爱霞;刘文华;贝锦龙;刘勤坚;王森;吴柔贤;陈兵先;
摘要:本研究通过整合显微形态观察、激素检测、酶活性及转录组分析,系统解析了植物激素调控PG基因家族在莴苣种子萌发中的分子机制。扫描电镜显示胚根在吸胀15 h突破胚乳帽形成撕裂面,24 h完成突破;萌发试验中36 h萌发率接近100%。10 μmol/L GA3和1 mmol/L ETH使萌发概率峰值提前至18~18.5 h,胚根增粗及根毛增多;而1 μmol/L ABA、25 μm...
不同盐旱胁迫下青甘韭代谢差异分析————作者:孙静波;于天宇;张西哲;吴雨晨;关志华;王忠红;
摘要:以野生葱属植物青甘韭为材料,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其在盐胁迫(NaCl)、干旱胁迫(PEG)及盐旱复合胁迫(NaCl_PEG)下的代谢响应差异,旨在揭示青甘韭对盐旱胁迫的适应机制。试验设纯水对照、240 mmol/L NaCl胁迫、12% PEG-6000干旱胁迫、240 mmol/L NaCl+12% PEG-6000盐旱复合胁迫4个处理。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结合...
湖南薏苡种质资源调查及表型评价————作者:张璐;杨学乐;何世才;王艳兰;何录秋;王素华;胡丽琴;李基光;
摘要:为了解湖南薏苡种质资源类型、分布规律、表型性状等情况,本研究对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及“湖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中调查收集的92份湖南薏苡种质资源进行了分类评价及优异资源筛选。结果表明,92份薏苡种质资源分布于湖南省13个市(州)34个县(市、区),其中株洲市、岳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和邵阳市的薏苡种质资源数量较多;所有资源中野生型占89.13%,栽培型占10.8...
热胁迫下莴苣种子萌发的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作者:魏金鹏;张琪;杨乐;周玉亮;陈兵先;
摘要:为阐明热胁迫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耐热栽培品种意大利生菜与热敏栽培品种四季油麦菜为试验材料,对热胁迫下两莴苣品种种子进行转录组、代谢组以及多组学联合分析。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到391种热胁迫下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其中酪氨酸代谢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呈现特异性激活状态,分支酸、L-酪氨酸、L-酪胺、4-羟基肉桂酸等显著富集。转录组分析共鉴定出3127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以下两类遗...
紫花苜蓿低温响应机制的转录组学分析————作者:穆乙鑫;云岚;贾苗苗;李博华;代蕊;杨曌;石凤翎;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温带重要牧草,但在高纬度地区种植,春季返青期低温冷害常导致返青延迟与生长抑制,直接影响饲草产量和品质。为探讨紫花苜蓿对低温胁迫的分子响应,本研究选用耐寒紫花苜蓿龙牧806为研究对象,采用理化分析和转录组测序方法,对不同时间低温胁迫下的生理指标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的8101个差异表达基因经富集分析,筛选到6条与低温胁迫显著相关的代谢通路...
不同倍性苹果种质花器官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作者:倪志华;孙清荣;李林光;王海波;王森;王颖;
摘要:以包括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计4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花器官的14个表型性状进行观察和数据采集,计算分析不同表型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花粉粒数量及形态特点,为苹果多倍体种质资源的评价鉴定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倍性苹果花器官表型多样性丰富,以粉红色花蕾、黄色花药、相对位置邻接花瓣、卵圆形花瓣、花柱基部联合处有茸毛等类型占比最高,分别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
MYB、bHLH、WD40调控兰科植物花色花香研究进展————作者:杨跃敏;罗丹妮;秦梦珂;郭润杰;王媛媛;刘锟鹏;马晓开;
摘要:MYB、bHLH和WD40转录因子在高等植物中发挥核心调控作用,包括次级代谢途径(如花青素与原花青素代谢)、表皮细胞形态发育(如花瓣表皮细胞分化、毛状体形成)及环境响应。兰科植物具有多样花色、丰富花香和特化花部结构,这些性状对吸引传粉者以促进繁殖成功至关重要,也是其观赏价值与经济潜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研究者对兰科植物花色形成及花香合成相关代谢物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系统梳理了MYB、b...
长穗偃麦草5Ag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传递分析————作者:介艺泽;董一龙;王杰;张祖铭;田锐峰;王玉泉;张亚娟;李景辉;茹振钢;张金龙;
摘要:为了解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Ag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本研究利用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DS5Ag(5D),即百农普偃5814(PY5814),与6个小麦品种(系)中国春、百农矮抗58、兰考矮早8、温麦6号、周麦16以及Q03073进行杂交,杂种F1自交,并分别与上述6个品种(系)进行正反交,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F2和...
Wx和PAL6对高直链淀粉含量稻米抗性淀粉的遗传调控————作者:刘丹;梁程;卜月思;胡运高;向珣朝;许亮;
摘要:稻米脂肪和直链淀粉含量调控抗性淀粉亚型5(RS5)即熟米饭中RS的生物合成。分析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合成调控基因Waxy(Wx)和脂肪合成途径中的PAL6基因对不同RS亚型的遗传效应及稻米品质与RS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高RS水稻的分子育种和品质改良。本研究对69份不同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进行熟米饭RS含量(RSc)、回生米饭RS含量(RSr)及蒸煮食味品质测定,同时检测Wx和PAL6功能变异位点,探究其...
水稻JmjC家族成员JMJ715参与调控水稻耐旱性————作者:王潇澈;于之雯;芦佳浩;李想;唐颖;陈昊;徐铨;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会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因此发掘并鉴定水稻耐旱基因对培育水稻耐旱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水稻JmjC家族基因JMJ715表达受到干旱胁迫诱导。转基因实验发现,与野生型(粳稻品种笹锦)相比,JMJ715敲除突变体株系对干旱胁迫处理更敏感,在复水后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处理后的植株相对含水量显著减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JMJ715定位在细胞核。启动...
转录组及代谢组关联分析解析西南草莓果实中关键生物活性物质形成机制————作者:李双桃;孙瑞;常琳琳;吴瑞双;董静;魏灵芝;钟传飞;隗永青;张宏力;王桂霞;孙健;
摘要:西南草莓(Fragaria moupinensis)为我国特有的四倍体草莓,果实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但目前为止,关于西南草莓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及转录组,挖掘西南草莓果实中关键生物活性物质,并探究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解析其合成分子机制。结果表明,西南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桑色素、萹蓄苷、山奈酚3-O-半乳糖苷、圣草枸橼苷、染料木黄酮等多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活性的类黄酮、...
30份木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作者:李月仙;段春芳;宋记明;熊贤坤;周迎春;严炜;肖明昆;车彬;姜太玲;刘倩;刘光华;
摘要:以30份木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40个表型性状,综合运用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木薯种质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系统评估,并筛选优异的木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24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93~2.056,广义遗传力在91.16%~100.00%,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幼茎颜色,最低的是烂根情况,且遗传多样性指数大于1的性状有第一片完全展开叶的颜色、顶端未展开嫩...
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
摘要:<正>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原名“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1990年由原农业部挂牌成立,202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依托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现有科研人员19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1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主要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
基于ISSR标记的朝鲜淫羊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王英哲;武靖涵;任璇璇;周敏;牛元;姜大成;国坤;
摘要: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药用植物,因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锐减,因此研究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解析其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对其保护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前期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筛选出7条高多态性引物,对采集自东北地区14个居群的128份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作者:高志昌;杨梦平;张金鹏;邢金月;娄树宝;李志新;宋继玲;崔江慧;
摘要:为了分析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以197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分段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12个质量性状的Simpson指数介于0.441 ~0.714,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0.752~1.410,薯肉色多样...
山西省谷子种质资源收集与多样性分析————作者:翟海翔;黄蕊;秦慧彬;侯森;穆志新;王海岗;
摘要: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105个县级行政区开展谷子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同时组织专业调查队对各地级市的30个县(区、市)进行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谷子种质资源分布情况,并开展田间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共收集到谷子种质资源406份,晋中地区收集到的种质资源数量最多,为56份,占总资源数的13.97%,阳泉地区只收集到6份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谷子种质资源变异系数在11.67%...
中国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作者:黄婧芬;殷富有;任军方;钟巧芳;唐清杰;云勇;张敦宇;周世圳;严小薇;孙红荧;沈舰帆;刘梅芳;王艳艳;邢梦;陈文熹;郑晓明;邢福能;程在全;乔卫华;杨庆文;
摘要:疣粒野生稻是我国仅有的三种野生稻之一。与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相比,我国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稀缺性和濒危性更为突出,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基础研究都相对滞后。自2021年以来,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粮油作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本研究系统开展了我国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护,查清了我国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分布信息与濒危状况,收集了海南、云南两省38个居群的600多份疣粒野生稻...
《中国种业》优异种质资源登记栏目征稿函
摘要:<正>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中国种业》期刊开辟了“优异种质资源登记”栏目,积极报道我国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促进种质资源交流与信息共享利用。本栏目发布的优异资源,可以是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新发现的珍稀、特色、具有创新开发利用价值的地方品种或特色资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