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新型鸭环状病毒的分离与基因组特征分析————作者:刘丽萍;胡峰;刘国发;杨静静;路晓;郭效珍;李玉峰;于可响;
摘要:本研究从河南商丘地区产蛋下降并伴有脾脏肿大的种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暂定名为新型鸭环状病毒(NDORV)。该病毒能在SPF鸭胚中繁殖,但致死率很低,主要导致鸭胚胚肝坏死。该病毒也能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上生长,引起部分细胞圆形皱缩、碎裂。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呈二十面体结构,无囊膜,大小60 nm左右。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其基因组由10个双股RNA节段构成,共编码12个蛋白...
西藏部分地区牦牛乳汁中链球菌的污染情况调查————作者:马弘财;秦浩峰;孟繁星;卓玛;陈建春;王冬经;曾江勇;
摘要:为掌握西藏部分地区牦牛乳汁被链球菌的污染的情况,并检测链球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本试验从来自拉萨市和那曲市95份牦牛乳汁中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PCR法、K-B药敏纸片法对所分离的链球菌开展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95份牦牛乳汁中样品中分离得到19株链球菌,分离率为20%,其中11株为多动物链球菌,5株为马链球菌,2株为停乳链球菌,1...
北极狼源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中和活性单抗的制备————作者:焦国财;梁欣雨;张彦;张博轩;曲明阳;王永志;
摘要:本研究从病死北极狼体内分离并鉴定犬细小病毒(CPV),将该株病毒暂时命名为CPV-JL-23。并制备该毒株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病死北极狼的临床症状、分子检测和病原分离结果为依据,分离鉴定对北极狼为高致病性的CPV病毒,通过序列分析进行亚型鉴定;以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VP2基因,通过原核系统表达VP2蛋白,以纯化后的蛋白为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取免疫后的脾细胞与...
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CPA-CRISPR/Cas12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作者:蒙琦;常亮;杨明;曹映辉;
摘要:为建立一种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CPA-CRISPR/Cas12a方法,本实验基于BVDV的E0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CPA特异性引物,同时基于CRISPR/Cas12a设计原则,设计了crRNA靶向RT-RAA扩增产物,并优化了RT-CPA-CRISPR/Cas12a反应体系,此外,以建立的该方法进行了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BVDV的最低检出限为8.0 copies/μL...
非洲猪瘟病毒K205R蛋白原核表达及免疫检测————作者:田传文;刘英楠;郭伟强;段绪来;王蓉蓉;孙华伟;李遥;周州;王乃东;陈鸿军;
摘要:K205R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获得ASFV K205R蛋白多克隆抗体,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K205R,在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后,使用His-tag亲和磁珠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的K205R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和IFA验证多抗的特异性。结果:...
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牛结核病风险评估与预测研究————作者:雷玮玟;李锦琼;欧阳泽龙;何庆华;
摘要:为了快速评估牛结核病导致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风险,开展了牛结核病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基于WOAH收集的数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聚类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得到牛结核病风险值R的评估公式为R=0.4765×S1+0.2410×S2+0.1200×S3+0.1200×S4+0.0426×S5。而通过系统聚类分析以及K均值聚类分析得到牛结核病风险等级分类为4类:低...
犬种布鲁氏菌BP26蛋白单链抗体的制备————作者:孙鹏翔;尹伊;杨新梅;刘津月;鲍衍清;张广冻;祁晶晶;刘冠慧;田明星;王少辉;
摘要:犬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主要由犬种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其精准诊断是控制该病的重要策略之一。BP26蛋白是布鲁氏菌的一种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其作为靶标在开发布鲁氏菌诊断试剂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首先通过PCR方法将bp26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Cold I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纯化BP26蛋白。随后,将该蛋白免疫接种BALB /c雌性小鼠,采用传统杂交瘤技术制备抗BP2...
伪狂犬病毒VP16蛋白的核定位信号鉴定————作者:李佳佳;梁引龙;闫婉婉;李松楠;王晨;童武;于海;孔宁;单同领;郑浩;徐前明;
摘要:伪狂犬病毒(PRV)UL48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VP16在病毒复制及组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外源表达VP16蛋白,初步发现其能够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定位。通过分析PRV VP16发挥核定位功能的结构,旨在探明其核转运机制和转录调控功能。利用在线软件预测VP16蛋白中存在的核定位信号(NLS),并构建VP16蛋白截短体及NLS突变体与EGFP蛋白重组融合质粒。经IFA技术观察EGFP融合蛋白的亚细...
富氧型等离子空气消毒器对猪舍空气微生物和有害气体消除作用研究————作者:郑家杨;赵乾明;魏建超;赵健;杜波;
摘要:研究一种富氧型等离子空气消毒器对猪舍空气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消杀效果。试验选取上海某猪场,在试验组猪舍安装某富氧型等离子空气消毒器,检测试验组猪舍,使用某富氧型等离子空气消毒器前后,猪舍空气气溶胶及空气沉降菌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量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及舍内有害气体浓度的结果。结果显示:该富氧型等离子空气消毒器连续作用48 h后,对猪舍空气气溶胶及空气沉降菌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量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VP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作者:罗茂青;庞帅赛;田杰;李娜;朱雯琪;王诗诗;李传峰;朱杰;刘光清;付强;孟春春;
摘要:本研究构建了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VP2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并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为FPV的血清学诊断及疫苗效果评价提供基础实验材料。以本实验室分离的FPV-SH0918株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VP2中和抗原表位区,插入pCold I载体,构建重组质粒FPV-VP2-pCold I,并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在16℃诱导表达。纯化后的VP2重组蛋白...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μ1截短蛋白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作者:王杨林;李奥琪;叶宇;汪杰;罗宇航;黄艳华;周雨露;覃一峰;黄伟坚;
摘要:为了进行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将MRV-3的μ1截短基因通过T4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pET-32a-MRV-3-μ1质粒,通过BL21感受态细胞的转化,进行IPTG的诱导表达,成功表达出μ1截短蛋白,通过镍柱纯化的方法将纯化后的μ1蛋白用于昆明小鼠进行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使用μ1蛋白进行抗原包被,建...
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样品的鉴定及其V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作者:李鑫;杨德全;沈海潇;葛菲菲;王建;鞠厚斌;赵洪进;
摘要:为了研究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FPV)的遗传进化情况,本研究用Nanopore测序方法对3份FPV样品进行了鉴定,比较了Nanopore测序批内批间的重复性;分析了VP2基因用两种测序方法(Nanopore测序和Sanger测序)获得序列的一致性,以及VP2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及关键氨基酸位点信息。结果显示,Nanopore测序同一批次2条全基因...
基于GI-19型S1蛋白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作者:肖倩妮;张高峰;温国元;曾哲;汪宏才;商雨;张腾飞;罗青平;杨宏春;邱银生;姚伦;
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引起的一种家禽呼吸道传染病。IBV基因型众多,本实验室新分离一株GI-19基因型的IBV,该毒株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IBV S1蛋白并纯化,将S1蛋白作为包被液,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IB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蛋白包被浓度为5 μg/mL,与禽流感病毒等常见家禽病毒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表现...
2012-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情况研究进展————作者:罗丹丹;鲁志平;文永平;邬旭龙;吴翠蓉;俞宁;
摘要:沙门氏菌是是肠杆菌科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制品是人感染沙门氏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在农业和医疗领域,随着抗菌药物长期使用甚至滥用、沙门氏菌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变化,导致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就2012~2024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我国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了解沙门氏菌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耐药性变化情况,从而为指导临床...
转录因子SOX2调控宿主蛋白TRIM21表达拮抗JEV增殖————作者:王晨;王兴娅;杨心雨;秦文珍;孔宁;单同领;郑浩;
摘要:日本脑炎(JE)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E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I型和III型干扰素(IFN)被激活,进一步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表达,而部分ISG则作为直接的病毒限制因子发挥作用。宿主因子TRIM21能被干扰素诱导表达,并且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JEV感染后TRIM21的表达上调,而TRIM21过表达能够抑制JEV增殖,我们通过双荧光素...
犬新孢子虫微线体蛋白在疫苗和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刘继隆;金春梅;张厚双;
摘要:新孢子虫病是一种以动物流产和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引发牛流产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我国新孢子虫病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因此,研发疫苗并建立完善的新孢子虫病诊断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线体(MICs)蛋白是一类常见的新孢子虫抗原蛋白,在寄生过程中发挥关键的黏附与入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弓形虫MICs蛋白已在弓形虫病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为新孢子虫MIC...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作者:尤尚尚;王俊娜;罗灵芝;赵培森;虞凌雪;李国新;
摘要:为制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2蛋白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GP2蛋白。用该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筛选到了1株稳定分泌G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G10C3)。IFA结果显示2G10C3能与表达GP2的Marc-145细胞系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且与NADC30、HuN4、CH-1a和VR2332等不同亚型的PRRS毒株也发生反应...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作者:王建;郭洁真;王子涵;孙彤;陈鸿军;孙竹筠;陈丹清;
摘要: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用于检测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基于GenBank中PERV的pol基因序列,本研究设计并筛选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绘制标准曲线,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临床检测适用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质粒标准品Ct值与浓度间呈现优良的线性相关性(R2=0.9995);...
基于Nanopore测序技术的PRRSV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建立————作者:尚玲;彭志;范仲鑫;唐小明;谢怡灵;张坤;王卫国;鲁杏华;刘武函;张梦凡;胡仕凤;胡巧云;
摘要:利用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PRRSV全基因组测序方法,以直接得到临床样本中PRRSV的基因组序列,以适应当下PRRSV复杂的流行趋势。设计并整理适用于我国流行PRRSV(C-PRRSV、HP-PRRSV、NADC30-like和NADC34-like)且覆盖PRRSV全基因组的14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且分为2个引物池(pool)对PRRSV阳性临床样本进行RT-PCR扩增,...
辽宁省鞍山市猫冠状病毒遗传进化分析————作者:符建海;刘佳佳;孙亚杰;许丽文;李双双;胡博;白雪;
摘要:为了解辽宁省鞍山市猫冠状病毒(FCoV)的流行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23~2024年随机采集辽宁鞍山市(辽宁省宠物集散地)宠物医院就诊的87份猫肠道拭子,采用RT-PCR扩增FCoV S基因的S2区域及3c基因,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60份样品扩增出FCoV序列,对其中51份阳性样品测序分析表明,鞍山市流行的FCoV以Ⅰ型为主98.03%(50/51),Ⅱ型仅占1.97%(1/51)。将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