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SESN3通过mTOR信号轴抑制HR+乳腺癌增殖和促进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增加的机制研究————作者:汤昊铮;舒丹;刘胜春;
摘要:目的:研究应激诱导蛋白Sestrin3(stress-induced protein sestrin3,SESN3)在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HR+)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中对于肿瘤的增殖能力以及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BC组织和癌旁组织SESN3的表...
超重或肥胖成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作者:申晶;李宁;吴绮楠;
摘要:近年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合并肥胖的临床研究证据日益增多,但缺乏相应的规范诊疗及综合管理路径指导临床实践。基于此,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超重或肥胖成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本共识主要围绕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标准、筛查及评估方法、管理路径、干预策略等方面给出推荐意见,以...
抗人HE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在侧向免疫层析中的应用————作者:杨展;薛孟涵;武晋博;王志增;陈春霞;
摘要:目的:制备抗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单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侧向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assay,LFIA)试剂盒的研制。方法:利用HE4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进行动物免疫,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HE4融合细胞株,并通过动物体内诱生法大量制备抗人HE4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的亚型、亲和力、特异性等进行评价。将制备出的抗体应用于胶体...
中医药调控SIRT1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作者:赵腾宇;潘鹏宇;周禹含;张馨月;宋琳;周妍妍;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n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衰退和神经元退变为核心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且目前缺乏有效治愈手段。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能够通过调控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生成与清除、抑制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及...
深度学习重建优化前列腺小视野DWI图像质量及其对表观扩散系数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作者:万露;张志伟;陈翼;何重阳;郁仁强;张晏华;郁斌;
摘要: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reconstruction,DLR)优化前列腺小视野DWI(focus field-of-view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FDWI)图像质量及其对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60例前列腺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对比DL...
FMEA在降低PACU患者管路滑脱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作者:魏时靖;王心如;王佳兴;柴佳星;苏贤超;尚雄韬;吴宏亮;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降低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unit,PACU)患者管路滑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469例PA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MEA应...
多模态分子成像在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者:赵永乐;杨智程;谭茂婷;陈虹霖;张涵;赵红雲;
摘要:原发性肝癌作为全球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策略优化成为卫生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传统影像技术因分子表征能力不足,越来越难以满足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的临床需求。多模态分子成像技术通过整合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等成像模态优势,实现了肝癌分子生物学信息与解剖结构精确定位的协同增效,对肝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模态分子成像在肝癌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疗效检测的应用进展予以...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风险调查及基于LASSO回归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作者:胡海琼;李莉霞;邵宇;黄媛媛;肖法军;夏可;
摘要: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跌倒风险,建立其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7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7:3比例分为建模组(260例)和验证组(112例)。根据过往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中发现的疑似因素收集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疾病相关因素(帕金森病程、服药种类等)等可能影响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根据患者或其家属报告1年内有无跌倒将模型组患者分...
针刺调控脂肪重塑与中枢稳态协同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作者:薛廷政;黄柳杨;王雅媛;宋燕娟;唐倩;田浩然;梁凤霞;
摘要:肥胖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病理机制涉及能量代谢失衡、脂肪异常堆积及多系统功能紊乱,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风险。现有治疗策略在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存在局限性,亟需探索符合代谢调控规律的干预手段。针灸疗法凭借其多靶点、整体调节特性,在肥胖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代谢重塑优势。研究表明,针刺通过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抑制脂肪组织过度自噬、改善脂肪组织交感神经活性、抑制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调...
氯马斯汀调控少突胶质细胞髓鞘修复的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张晓娟;陈瑶;张超;唐彬彬;陈显军;
摘要: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形成的髓鞘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髓鞘受损会引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氯马斯汀作为一种传统的抗组胺药物,近年来在“老药新用”方面展现出潜力,其能够促进髓鞘修复。本文旨在总结氯马斯汀作用于OL膜上的受体、调控细胞内关键信号通路以及核内表观遗传修饰等方式,在多个层面参与调控OL的分化、...
瘤内Gemella haemolysans对增强食管鳞状细胞癌荷瘤小鼠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作者:宋清华;卢睿瑾;黄羽棠;陈力;吴兰香;
摘要:目的:探讨瘤内溶血孪生球菌(Gemella haemolysans,G.haemolysans)能否增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荷瘤小鼠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Neoadjuvant chemoimmunotherapy,NACI)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25只4周龄的C57BL/6雌鼠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为阴性对照...
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狭窄率及斑块特征预测心肌缺血的价值————作者:方慧;殷润;金利;方磊;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诊断的狭窄率与斑块特征预测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5月至202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行CCTA检查的资料,共纳入231例患者及其310个斑块。基于斑块分析CT血流储备分数(CT deri...
多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严重产后出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作者:杜霞;吴琦;李佳芮;陈诚;
摘要:目的:构建多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分娩的395例多次剖宫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多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特异性、准确性和临床决策效用。结果:395例多次剖宫产...
基于肿瘤免疫调控作用的胆固醇代谢研究进展————作者:张嘉瑜;朱馨婷;韩冷;张正筠;黄修燕;张靖;李婕;郭澄;杨全军;
摘要:胆固醇作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介导肿瘤免疫调控及药物干预方面发挥着多方面作用。胆固醇代谢失衡时,包括胆固醇代谢中间产物积累、浓度改变和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会促进炎症并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来影响肿瘤免疫。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调控胆固醇代谢可抑制肿瘤生长,重塑机体免疫调控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力。深入地了解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及胆固醇代谢通路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开发靶向胆固醇代谢的新型药物。本文就...
不同病情老年湿疹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作者:廖倩;周水涵;刘欢;张艳;黄时燕;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病情老年湿疹(eczema,ECZ)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老年ECZ患者(n=162)为研究对象;根据ECZ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分为轻度组(n=60)、中度组(n=55)和重度组(n=47);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湿热浸淫证(n=55)、血虚风燥证(n...
线粒体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倪婧璇;李晓玲;
摘要: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能量来源,维持着神经元的基本生命活动。线粒体自噬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或功能障碍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体质量控制和稳态。很多证据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究线粒体自噬途径中作为潜在治疗的靶点。在这篇综述中,本课题组简要讨论了线粒体自噬的3种常见途径,重点阐述了线粒体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和潜在治疗靶点。本综述旨...
陕西地区成年人凝血因子活性参考区间研究————作者:颜楠;齐昕;陈楚;
摘要:目的:探讨陕西地区成年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重建西门子凝血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的成年人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期间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体检或就诊的人员,根据纳入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391例18~60岁健康成年受试者,年龄分段标准分为3组,青年组(18~28岁,n=312)、中青年组(29~38岁,n=70)和中老年组(39~60岁,n=22),均使...
转录因子PU.1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袁怡婷;田艾;
摘要:炎症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炎症疾病和牙周炎等。转录因子富含嘌呤盒1(purine rich box-1,PU.1)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及炎症信号通路,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逐渐揭示PU.1在炎症反应中的核心作用,并突出了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系统综述PU.1的生物学特征与调控机制,...
基于多序列光谱CT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的肺癌EGFR突变预测————作者:沈菁菁;张睿;李琼;高欣;
摘要:目的:探究多序列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于术前无创预测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通过光谱CT增强扫描的236例肺癌患者的数据,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188例)和验证集(48例)。基于常规CT图像及光谱CT的...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作者:陈家祈;徐菁晗;刘添娇;王丽;朴春丽;
摘要:随着肥胖人群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超过五成的T2DM患者合并OSA。合并OSA的T2DM患者有较高的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早识别合并OSA的T2DM患者可改善其预后。本文总结了T2DM合并OSA的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2024年1月投出,7天就送初审,中间等初审意见的时候,发邮件催编辑,编辑态度还是很好,马上换审稿人,一周左右,一审意见就回来了,后面走流程校对排版都很快,和编辑经常邮件沟通都很顺畅,最后两个月采用见刊。
2024-06-13 15:38 -
奔跑的辣椒酱
9月27日首次投稿,10月8日被拒。拒稿非常迅速,没有审稿意见,但是与编辑部老师沟通良好,隐晦提示我需带基金课题。对重庆地区来稿友善,后期如果有合适稿件还会再投。
2023-10-12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