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通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09:05:20

地质通报

地质通报

CSCD北大核心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2.209
综合影响因子:1.904
官网:http://dzhtb.cgs.cn/
主编:吕庆田
平均出版时滞:474.3666

  地质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四川自贡地区含锂卤水成矿作用与找矿模式研究进展————作者:吴建亮;景阳;徐云峰;刘晓博;邹俊;王鹏;张彤;熊昌利;廖芝华;秦宇龙;马志磊;

摘要:【研究目的】深藏型含锂卤水是重要的锂资源类型,也是卤水型资源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四川自贡地区地下含锂卤水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成矿作用和富集规律,进而指导勘查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二维地震、地球物理测井)、矿床学研究与分析等方法开展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自贡地区含锂卤水赋存于三叠系中统嘉陵江组五段(T2j5)-雷口坡组一段(T...

达马拉造山带纳米比亚德拉斯特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地质特征与锂资源前景分析————作者:曹强;张皓然;代鸿章;刘建龙;魏丰;王登红;刘善宝;王成辉;李鑫;邹振威;文佳豪;高原;

摘要:【研究目的】针对非洲纳米比亚达马拉造山带德拉斯特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资源开发潜力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详细研究揭示其成矿规律并评估区域资源前景,为非洲锂矿勘查及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野外地质调查、岩矿分析、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测试及构造演化对比等手段,对德拉斯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特征进行实测与分析,结合区域典型矿床(尤伊斯、卡里比比等)数据开展成矿条...

川西毛湾里锰矿床中黄铁矿特征对沉积环境及成矿机理的指示————作者:万平益;蔡姬敏;吴春章;陈浩;郎兴海;程文斌;王川;许文丽;金山;李梦林;黄奎;刘清强;周科宇;叶小春;彭建华;

摘要:针对龙门山构造带早寒武世锰矿床沉积环境不清,锰的富集机制不明这一科学问题,以该构造带毛湾里锰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光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系统统计了含矿岩系黄铁矿的形态学特征,初步探讨了沉积环境与Mn的富集机制。研究表明,毛湾里锰矿含矿岩系为下寒武统邱家河组一段(∈1q1),岩性主要包括硅质岩、黑色板岩、白云岩、含锰黑色硅质白云岩、黄铁矿层...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页岩油储层地质力学特征及可压裂性评价————作者:辛红刚;鞠玮;冯胜斌;宁卫科;马文忠;王治涛;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油气产区,其内延长组长7储层页岩油富集,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储层地质力学评价是指导和实现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效益开发的关键。查明长7页岩油储层地质力学特征,并建立定量预测模型,是支撑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甜点区段优选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集盆地南部典型井延长组长7储层岩芯样品,通过实验测试获取弹性模量、泊松比、现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以其为约束,借助BP神经网络构建基于测井数...

中亚造山带东段辽西马家沟伟晶岩型铌钽矿床成矿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作者:戴阳;李立兴;章永梅;李厚民;马玉波;王亿;王小慧;吴玄;

摘要:伟晶岩型铌钽矿床是重要的铌钽矿床类型,在我国主要发育在显生宙造山带中。中亚造山带西段发育可可托海3号脉等重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而在造山带东段罕有报道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辽西马家沟是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与华北克拉通北缘交界部位新发现的铌钽矿床,但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背景尚不清楚。本文对该矿床的伟晶岩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伟晶岩成岩成矿时代及岩石成因。铌铁矿族矿物LA...

川西南马边地区萤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其对区域找矿的启示————作者:张航飞;文俊;陈敏;赵伟;陈东方;杨永;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川西南马边地区建立了磷-铅锌-萤石矿找矿新模型,相关铅锌矿中伴生的萤石矿逐渐被报道,但区内萤石矿在成矿物质来源的系统地球化学研究和成矿模式上仍存在显著空白。本文旨在探讨川西南马边地区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为指导区域找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马边地区萤石矿含矿岩系及下伏磷矿层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萤石呈脉状、...

含水矿物波速以及对俯冲带水含量的约束————作者:张吉凯;王多君;张瑞;陈鹏;蔡闹;

摘要:含水矿物是将水从地球浅部运移至深部的重要载体,因此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水循环至关重要。本研究介绍了近期高温高压下实验室波速测量方法、典型含水矿物弹性性质以及各因素对其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地幔矿物,大部分低压含水矿物P波和S波速度普遍较低,而VP/VS较高,这些性质与俯冲带地区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但一些高压含水矿物的波速与地幔矿...

微生物菌剂对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作者:谌帅;舒枭;李思悦;汪洋;陈雅平;张全发;

摘要:【研究目的】猕猴桃种植过程中长期面临不合理施肥、连作障碍以及土壤pH不适宜等问题,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及土传病害频发,进而影响了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而微生物菌剂的应用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策略。【研究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四种处理:空白对照(T1),施加芽孢杆菌属(T2),施加芽孢杆菌属和固氮细菌(T3),施加芽孢杆菌属、固氮细菌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属(T4),以探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

青海德令哈尕海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汞和砷的赋存特征、生物有效性及其风险评价————作者:高春亮;文进心;成艾颖;李鸿宇;王晨宇;魏海成;安海西;闵秀云;李雷明;晁娜;

摘要:【研究目的】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对于了解其来源、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而针对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泊表层沉积物中Hg和As的赋存形态及其风险性评价相关研究工作几乎没有开展。【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尕海湖泊表层沉积物中Hg和As的含量测定结果及其赋存形态特征,基于富集因子法(EF)、地质积累指数法(Igeo)、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PERI)、风险评...

西藏林周县地下水-地表水化学特征、成因及水质评价————作者:刘沛;张敏;黄峻川;杨丛鑫;肖飞;

摘要:【研究目的】林周县作为西藏拉萨河流域核心区域,其地下水和地表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和生态因子。近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旨在揭示林周县水化学形成机制,评估水质现状,为高原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集37组水样,测定31项水化学指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分析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并采用单指标最高类别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水质评价...

华南地区埃迪卡拉纪成磷作用及其成矿背景————作者:郭川;邓明晨;付勇;宋小军;夏鹏;李燕君;潘忠飞;

摘要:华南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磷矿是新元古代晚期全球性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磷矿资源的重要来源,但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成因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系统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埃迪卡拉纪华南地区沉积-构造格局和海水氧化还原状态,明确了陡山沱组磷矿发育分布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结果显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华南地区整体表现为西高南低和北高南低的沉积格局,同时扬子台地边缘呈现出台盆相间的沉积样式;扬子...

京津冀地区水质净化特征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作者:朱梅涛;李翾;武杰;邢莉圆;顾亚强;吴正超;宋佳欣;门东阳;刘春;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质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本研究有助于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为区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以总磷输出(TP)来测算水质净化功能,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

北祁连造山带西段红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浆演化过程——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约束————作者:李林娜;焦建刚;沈清杰;赵国斌;徐铭池;郭钧桦;王佳新;

摘要:北祁连造山带内的红川铜镍矿床是近年找矿的重要发现。为了查明该矿床的赋矿岩体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岩浆源区性质,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红川铜镍矿床中赋矿岩体主要由强蛇纹石化橄榄岩和黑云角闪石岩组成,主要含矿岩性是强蛇纹石化橄榄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红川岩体主量元素具有低SiO2(39.13%~46.35%),高MgO...

珠海地区隐爆角砾岩的发现及其对中生代火山活动和矿产勘查的启示————作者:吴俊;贾小辉;李响;李出安;卜建军;王晶;周岱;

摘要:隐爆角砾岩是一种在近地表浅成或超浅成、封闭条件下由隐蔽爆破作用形成的角砾状潜火山岩,在时空上与浅成—超浅成侵入或潜火山侵入体紧密伴生,其分布常常受到区域深大断裂的控制。在形成过程中伴随了多期次热液流体改造,为金、银、铜、锰、铀等低温低压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作为寻找次火山岩型金、银、铜等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在珠海地区露头及井下新发现了隐爆角砾岩,其岩性主体为云英岩质隐爆角砾岩和花岗闪长...

中太平洋贾耽海山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成分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过程的启示————作者:高睿宸;叶现韬;王世奇;蒋昊;杨明灿;傅顺豪;吴键;

摘要:贾耽海山是中太平洋海山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对研究洋岛玄武岩岩浆演化和成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系统的矿物化学分析测试,揭示了中太平洋海山玄武岩的岩浆演化过程。岩相学特征显示中太平洋贾耽海山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可以分为四类,I类单斜辉石具有典型的核-幔-边结构,II类和III类单斜辉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IV类单斜辉石显示出均匀无环带的特征。温压计算结果显示I类和...

基于生态系统特性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作者:杜韩初;王军;王金满;马颖;

摘要:生态保护修复是应对生态系统退化、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是衡量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其耦合关系在生态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生态保护修复的研究逐渐从单一功能恢复转向多目标综合评估,而现有研究较少综合探讨生态修复与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三维特性耦合视角出发,梳理了生态修...

基于岩石力学特性的变质岩储层脆性评价及其主控因素——以渤中19-6气田为例————作者:程奇;吴金涛;刘文超;赵雨佳;鲍明阳;

摘要:为明确渤海湾盆地渤中19-6气田基底变质岩储层脆性特征,为该区后续勘探开发中的有利区段优选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基于矿物组成和地球物理资料,利用矿物组分法、静态岩石力学参数法和地震脆性反演方法对渤中19-6气田基底变质岩的脆性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物性测试、压汞实验以及岩石力学实验,探讨了变质岩脆性的主控因素,并明确了变质岩脆性特征对裂缝发育程度和可压裂性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基于石英、长石、白...

秦岭北麓生态协调控制带西安段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作者:徐盼盼;申艳军;钱会;臧永琪;刘宜鑫;彭建兵;

摘要:针对缺乏秦岭北麓洪积平原生态协调控制带地下水质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问题,以北麓主体——西安段为例,基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采集的104件浅层地下水样品,通过Piper三线图、Gibbs图以及主要离子之间的关系,阐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查明地下水质量、超标因子及其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地下水整体呈弱碱性,属于...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碳储量时空演替及预测————作者:万路通;刘小丹;郭汉清;薛万来;刘可暄;李垒;汪丽丽;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替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摸清区域碳储量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结合北京市“双碳”战略需求,提出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途径,为生态涵养区支撑首都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共7期的遥感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研究区...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茫崖河东金矿成矿机制:热液磷灰石U-Pb定年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的制约————作者:李少南;王辉;谢海林;韩玉;魏占浩;陈苏龙;王斌;张得鑫;马海云;马文君;马延宗;杜生鹏;

摘要:茫崖河东金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中部,是近年祁漫塔格地区首个发现的具有找矿潜力的造山型金矿。矿体产于祁漫塔格群火山岩组中,受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但矿床成因研究不足,通过系统的镜下鉴定及TIMA矿物定量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了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对与主成矿期黄铁矿密切伴生的热液磷灰石,开展了LA-ICP-MS U-Pb定年,并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机制。取得认识如下:①成矿阶段从...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