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CAJSTCSCDWJCI

China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
复合影响因子:1.832
综合影响因子:1.620
邮发:42-121
官网:http://www.zpwz.net/
主编:王志明
平均出版时滞:179.7009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内镜技术在减重代谢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张翊乔;刘洋;张忠涛;

摘要:肥胖症作为全球公共健康难题,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如Roux-en-Y胃旁路术(RYGB)和胃袖状切除术(SG)可有效改善体质量和代谢异常,但术后并发症的管理仍是临床挑战。消化道漏/瘘是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当前多采用内镜支架置入、双猪尾支架内引流、超范围夹、内镜缝合、组织胶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及胃壁切开等治疗手段,结合腹腔镜操作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对于SG术后出现的扭转或狭窄,内镜下球囊扩张为首选,顽固...

“领带技术”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手术中的应用————作者:薛鹏;马宁;周太成;

摘要:随着食管裂孔疝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手术治疗技术亟待优化以改善患者预后。陈双教授团队基于“解剖优先”理念,构建了腹腔镜七步法标准化手术体系,聚焦“神圣平面”精准分离、膈肌脚三维重建及胃底折叠张力控制三大关键环节。针对术中视野受限、操作重复性差等问题,进一步创新提出“领带牵引技术”,借助红色导尿管构建动态牵拉系统,实现术中视野导向、食管轴向复位与胃底折叠量化控制的同步优化。该技术结合生物力学...

基于多组学孟德尔随机化的胃癌关键血浆蛋白靶标发现与药物预测————作者:房建宇;宋世震;

摘要: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高致死性恶性肿瘤,现有治疗手段疗效有限,亟须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本研究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整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与血浆蛋白定量性状位点(pQTL)数据,系统筛选并验证与胃癌发生存在因果关联的血浆蛋白,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结合胃癌GWAS与血浆pQTL数据开展因果推断,并引入外部独立数据集进行验证。通过多维度敏感性分析(...

胃癌根治术后小肠梗阻伴发腹水的临床特征及血性腹水的诊断指标分析————作者:韩富华;钱雷敏;

摘要:背景与目的:肠梗阻作为临床常见急腹症,其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胃癌根治术后因消化道重建异常、肠系膜间隙形成及腹膜损伤等因素,肠梗阻发生率较高,且常伴随不同性状腹水。血性腹水多提示肠壁缺血性坏死,但现有指标对血性腹水的早期识别效能有限。本研究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小肠梗阻伴发不同性状腹水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重点分析对血性腹水有诊断价值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

局部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完全缓解患者中的应用————作者:邱小原;周皎琳;林国乐;陆君阳;牛备战;邱辉忠;

摘要:背景与目的:对于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c CR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如何在不显著降低肿瘤学预后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肛门功能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探讨在cCR或近cCR的直肠癌患者中使用局部切除术作为保留肛门的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3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51例nCRT后达到c CR或近cCR并行局部切除术的...

胃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分子机制及诊疗进展————作者:罗雨琛;黄秋林;

摘要:胃黏液腺癌(MGC)是胃癌中一种独特但研究不足的亚型,约占胃癌的2.2%~6.8%,特征为肿瘤组织中细胞外黏液含量≥50%。尽管被国际分类标准认定为独立亚型,但MGC在定义标准、临床预后和治疗策略上长期存在争议。本文系统综述MGC的流行病学特征、组织学演变、分子机制及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当前在定义分歧、预后评估矛盾与治疗困境中的关键问题。可为优化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MGC的个体化治疗,为全...

内脏脂肪面积在肥胖症合并代谢综合征预测中的价值————作者:韩宜彤;张佳宇;付晨曦;陈俊航;陈岩;梁晓宇;孙龙昊;

摘要:背景与目的:代谢综合征(MS)与肥胖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肥胖个体均存在代谢异常。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与MS密切相关的关键指标,以期为肥胖人群MS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的肥胖患者基线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MS,将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平衡组间混杂因素,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差异...

VASP、COX-2和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王超;张侠;

摘要: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临床亟须寻找新的分子靶点以提高诊疗效果。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环氧化酶2(COX-2)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被证实与肿瘤进展和免疫逃逸密切相关,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VASP、COX-2和PD-L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术前高脂血症与腹部Ⅱ类切口术后伤口感染风险的关系————作者:龚丽;吴丹;夏博宇;董超;

摘要:背景与目的:术后伤口感染是腹部Ⅱ类切口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康复和医疗系统带来显著负担。高脂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异常状态,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组织修复过程,增加术后感染风险。然而,目前关于高脂血症与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关系的研究证据仍较有限,结论不一。本研究旨在评估高脂血症对接受择期全麻下腹部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风险的影响,为围手术期感染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切除完全内脏移位症并直肠占位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尹少军;杨海龙;王贵宪;李震;袁维堂;夏坤锟;

摘要:背景与目的:完全内脏移位症(SIT)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脏器镜像排列异常,给腹部手术操作带来一定挑战。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具备高清立体视野与灵活操作优势,在解剖变异患者中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报告了1例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的直肠占位合并SIT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为复杂解剖变异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提供参考,推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报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全流程指引对胃癌患者就医体验及术前效率的影响————作者:陈新华;梁杰;李至铄;张妙思;黎梦瑶;胡廷杰;朱满生;郭伟洪;梁延锐;武靖;李风萍;胡彦锋;李国新;余江;

摘要:背景与目的: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是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胃癌患者术前评估流程繁琐、资料准备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探讨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住院全流程指引模式对改善就医体验及提升术前准备效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3年7月—2024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8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及其家属,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话通知入院流程)和试验组(电话联合微信小程序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手术并发症原因及防治:单中心432例分析————作者:马宁;黄浩男;周浩楠;周太成;陈双;

摘要: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是治疗中重度食管裂孔疝的主流手术方式,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单中心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以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并提升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43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按食管裂孔疝...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后行补充根治性手术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作者:李磊;骆大葵;徐楠;王雁军;廉朋;李心翔;

摘要:背景与目的: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内镜切除后需行补充根治性手术。然而,鉴于早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部分患者可能并未从补充手术中获益。因此,精准筛选真正获益的患者,优化补充手术的适应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内镜切除后补充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术前肝肾功能及血脂谱与减重代谢手术后进食紊乱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张惠淋;许听;王晨;张弘玮;狄建忠;

摘要:背景与目的:肥胖常伴随进食紊乱症状,减重代谢手术虽可改善相关问题,但术后疗效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缺乏有效预测指标。肝肾功能及血脂指标与代谢密切相关,或可用于术前风险分层与疗效预测。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相关代谢指标与进食紊乱症状的关系,进而识别肥胖患者术后的恢复特征,为个体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41例(肥...

AI赋能代谢减重外科手术营养并发症防治:技术革新与临床实践————作者:许靖豪;刘丹璐;杜强;万谦益;赵锐;张贵祥;程中;陈亿;

摘要:减重代谢外科手术(MBS)已成为治疗病理性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常见的营养并发症(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等)严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传统的营养管理模式依赖静态检测和标准化补充,难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术后动态变化需求。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如生化指标、影像学信息、可穿戴设备监测)与智能建模,为动态监测、风险预测和个性化干预提供了新路径。本文...

司美格鲁肽治疗减重术后减重不足或体质量反弹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作者:边识博;张翊乔;张萌;刘洋;

摘要:背景与目的:大约20%~25%人群在减重术后出现减重不足(IWL)或体质量反弹(WR)的情况,而有关司美格鲁肽在减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验证。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探讨司美格鲁肽用于减重术后IWL或WR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关于司美格鲁肽在减重术后IWL或WR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

SOX2-OT/miR-409-3p/ANXA2轴对胃癌细胞功能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作者:王虔;贾廷印;彭朝阳;李永坤;

摘要: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SOX2-OT (SRY-盒转录因子2重叠转录本)可参与调控癌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等过程。此外,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409-3p与SOX2-OT和膜联蛋白A2 (ANXA2)存在结合位点。因此,本研究探讨SOX2-OT/miR-409-3p/ANXA2轴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q 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与胃癌细胞中SOX2-OT、miR-409-3p和ANXA...

缬草酸通过激活Nrf2通路抑制胃癌生长及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作者:尚卿;王静;王小磊;

摘要:背景与目的:缬草酸是一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通路的激活剂,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在乳腺癌、口腔癌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然而,缬草酸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缬草酸对胃癌移植瘤裸鼠炎症反应和生存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期望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80只Balb/c裸鼠皮下注射人胃癌细胞MKN-45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

柴胡皂苷D通过调控VEGF/ERK/HIF-1α信号轴抑制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作者:李寅;张婷;王静;

摘要: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血管生成异常是其进展的关键因素。柴胡皂苷D (SSD)作为中药柴胡的活性成分,具有潜在抗肿瘤作用,且其部分作用可能与血管生成有关。本研究探讨SSD对CRC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VEGF/ERK/HIF-1α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于雄性Balb/c裸鼠背部皮下接种人CRC SW480细胞以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生...

腹腔镜胃癌术后近期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单中心1572例回顾性分析————作者:吴兴安;廖新华;仇广林;王海江;朱梦柯;卢婧;樊林;车向明;

摘要:背景与目的: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是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则是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探讨影响腹腔镜胃癌术后近期(≤1个月)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572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2022年6月投稿,差不多2个月左右修稿,中间又修改了一次,版面费8800,今年7月见刊,总体不错

    2023-08-10 11:28
  • 带头大哥666

    当时投的时候是过年前了,差不多3月份退修,中间有事整一个月的最后期限才交上,我是写的甲乳方面的综述,带了五个基金,版面费8800,六月初见刊,中间小修了两次,这杂志甲乳只有五月刊跟11月刊

    2023-06-06 12:00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普通外科期刊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