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PCR-RFLP技术鉴别非洲猪瘟病毒基因Ⅰ型和Ⅱ型方法的建立————作者:孙仁杰;徐慧玲;孙思琪;柴娟;虞一聪;谢荣辉;李肖梁;赵灵燕;张传亮;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基因Ⅰ型和Ⅱ型的PCR-RFLP鉴别检测方法。通过对ASFV基因Ⅰ型与基因Ⅱ型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针对B385R基因和B125R基因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PCR-RFLP引物,与其他临床上常见的9种猪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通过该引物扩增获得覆盖B646L基因全长的DNA片段作为检测靶标,结合BmgB Ⅰ...
中间砧对3种杂柑光合特性、叶片理化指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贺世雄;杨蕾;齐安民;程籍;王敏;李英奎;洪林;
摘要:为研究两种类型中间砧对3个杂柑品种光合生理、生理生化、矿质元素及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影响,采用梨橙(单中间砧)和梨橙/爱媛28(复合中间砧)2种处理,测定嫁接其上杂柑探戈、沃柑和春见的叶片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光合日变化、抗逆胁迫相关酶活性、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砧穗组合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光合效...
温州海域水产品的重金属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作者:陈星星;虞雯煊;薛峰;吴越;
摘要:为探明温州海域水产品中铬(Cr)、铜(Cu)、锌(Zn)、砷(As)、镉(Cd)、汞(Hg)、铅(Pb)7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技术对从温州海域采集的11种海洋生物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综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和食用安全性评估等方法全面评价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健康风险。结...
两株新型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作者:丁莹莹;杨林平;杨庆;张子晨;蔡霖颖;杨康;李琛;刘惠文;鲍光彬;王晴;王桂军;
摘要:为确定安徽省两处鹅场的鹅群发病原因,从2023年6—7月收集到的2份疑似新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感染病料(其中一例为70日龄育成鹅)中分离病毒,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2株GAstV,分别将其命名为HR2306/1、MG-23株。这2株分离株的基因组全长均为7 175 nt,其ORF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2016—2023...
柳叶蜡梅多糖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作者:陈琳;顾青;
摘要:通过构建乙醇致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解析新型食品原料——柳叶蜡梅多糖保护胃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柳叶蜡梅多糖的主要成分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海藻糖。大鼠灌胃柳叶蜡梅多糖提取物低剂量组(200 mg·kg-1,以体重计)和高剂量组(400 mg·kg-1,以体重计)28 d可缓解乙醇致急性胃溃疡,显著(
疏花处理对台农一号杧果生理落果与果实成熟的影响————作者:周轶;廖仪菲;倪隽蓓;钱敏杰;周开兵;滕元文;
摘要:为研究疏花对杧果坐果和果实成熟的影响,以台农一号杧果为研究对象,以不疏花为对照,以短截花穗为处理,即在开花初期对花序主轴进行不同程度(1/3、1/2和2/3)的剪除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坐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糖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3种疏花处理对杧果单花穗最终坐果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显著减少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理落果。(2)3种疏花处理组的果实硬度、总有机酸和柠檬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天然气锅炉和地源热泵协同加热连栋玻璃温室的可行性分析————作者:陈同强;徐凤娇;周宝昌;王福林;孟令钊;李友丽;
摘要:为探究地源热泵耦合天然气锅炉协同对玻璃温室加温的可行性,于2022年10月4日—2023年5月15日在山东德州面积25.44 hm2的玻璃温室展开试验,以采用天然气锅炉单一加热方式的玻璃温室作为对照,处理温室采用地源热泵(主)+天然气锅炉(辅)的耦合加热方式,从温室热环境、节能减排、经济性等方面展开分析,探究耦合加热方式在冬季加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耦合加热模式下,加热期间...
胞外聚合物(EPS)稳定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廖燕凤;周家昊;颜昕煜;刘俊垚;李涛;朱海;杨军;
摘要:胞外聚合物(EPS)是微生物分泌到外界基质中的一类高分子量有机聚合物,通过增强土壤颗粒间的黏结性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并通过物理包裹和化学结合作用保护和屏蔽有机碳免于溶解迁移和矿化分解。该文系统综述了EPS的来源、组成及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其在土壤团聚体形成、有机碳稳定及农业生态应用中的多重功能,探讨了EPS的主要来源、化学组成与物理化学特性,分析了环境条件、营养物质和生...
复硝酚钠对铁皮石斛中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作者:孙凤婷;王旭;韩新雨;许振岚;吴声敢;黄浩;汤涛;盛清;王强;沈国强;赵学平;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铁皮石斛最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为探究复硝酚钠对铁皮石斛中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复硝酚钠处理一年生铁皮石斛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末次施药后0、7、15、22、30、45、60、90、120、150、180 d(采收期)取样,测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QuEChERS的方法定量检测铁皮石斛中17种黄酮...
降解展青霉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动力学研究————作者:周晨阳;陆胜民;杨虎清;
摘要:展青霉素(patulin, PAT)是威胁果蔬产业和消费者健康潜在的风险因素,降解展青霉素的物理化学方法存在污染环境、效果不明显等弊端,而生物降解逐渐成为主流。本研究从发酵产品中分离筛选乳酸菌,探究试验菌株对PAT降解的效果和影响条件。结果表明:从12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1株PAT降解优势菌株,经生物学鉴定为Levilactobacillus brevis。在37 ℃、pH值>3、菌液浓度为4×10...
厚垣普可尼亚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与遗传体系构建————作者:马园;郝陆瑶;张艳妮;李倩楠;王瑞;
摘要:为建立厚垣普可尼亚菌高效原生质体制备体系及其聚乙二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选取厚垣普可尼亚菌菌丝作为实验对象,系统考察菌丝培养时间、裂解酶种类、酶解时间与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类型和pH值等关键参数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原生质体制备工艺;通过PEG介导法进行质粒DNA转化,评价转化子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垣普可尼亚菌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厚垣普可尼亚菌在PDB培养基中26...
小菜蛾V-ATP酶A亚基表达丰度差异————作者:卢莉娜;朱庆;高美静;谢雅晶;刘贤金;张志勇;
摘要:V型ATP酶(V-ATPase)在昆虫体内和Cry毒素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体内V-ATP酶A亚基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取食Cry1Ac毒素后的表达量丰度差异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小菜蛾V-ATP酶A亚基基因CDS区为1 848 bp,编码61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
蟹风味香肠的工艺优化与品质分析————作者:朱媛媛;韩延超;刘瑞玲;邓尚贵;陈慧芝;房祥军;吴伟杰;郜海燕;
摘要:为提高蟹副产物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丰富人体钙摄入的来源,在香肠制作工艺中添加蟹壳粉。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白胡椒粉添加质量分数、蟹壳粉添加质量分数、玉米淀粉添加质量分数、食盐添加质量分数对香肠感官评分的影响;然后利用响应面试验确定蟹风味香肠的最佳配方;最后从感官评分、质地、色泽、水分、蛋白质、脂肪、钙、风味(气味、滋味)、消化率方面,探究添加蟹壳粉香肠和未添加蟹壳粉香肠的品质区别。研究结果显...
一株茶根腐病拮抗真菌的筛选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作者:邓玉莲;谭琳;牛丽;卢前程;周玲红;李桂花;胡秋龙;
摘要: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茶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真菌,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测定其抑菌谱、代谢物质抑菌能力和产胞外水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的菌株FX2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对茶树根腐病原菌Fusarium cugenangense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菌率为72.98%。菌株FX2对碳氮比的响应...
壳聚糖-壳寡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作者:陈巍;王荣荣;蒋雯静;耿伟淞;陈岑;
摘要:以壳聚糖为基质,加入壳寡糖,利用溶液共混法制作可食复合膜,通过测定复合膜的理化性质、机械性能和抑菌性能,探究壳寡糖添加量(壳聚糖质量的3%、6%、12%、24%)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制备的复合膜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壳寡糖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不透明度增大,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抑菌性能增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发现壳寡糖和壳聚糖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
缙云梅干菜腌制过程中细菌群落与品质的变化————作者:张程程;范涛;章检明;赵风亮;忻晓庭;牛海月;刘大群;
摘要:为探究缙云梅干菜茎、叶腌制过程中细菌群落与品质的变化,对腌制15 d内茎、叶部分的可滴定酸含量、pH值、亚硝酸盐含量、有机酸含量,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缙云梅干菜的叶腌制9~12 d后达到成熟,此时,可滴定酸含量、pH值趋于稳定,亚硝酸盐含量较低(2.02~2.43 mg·L-1),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含量较高,乳杆菌属(Latilactobacillu...
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棘胸蛙脾脏的病理损伤————作者:任思宇;吴春艳;刘震坤;杨延辉;
摘要:为探索败血症病原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胁迫下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脾脏的病理损伤,本研究采用浓度为1×107 CFU·mL-1的棘胸蛙源嗜水气单胞菌重悬液,以每尾0.2 mL的剂量腹腔注射感染体质量为(130±20)g的健康棘胸蛙,复制败血症模型,分别在2 h、4 h、8 h、12 h、16 h、24...
基于多光谱变换和主成分分析的土壤全铁含量随机森林模型反演————作者:江振蓝;陈付勋;罗双飞;罗烨琴;沙晋明;
摘要:目前,土壤全铁含量的高光谱反演研究多采用单一光谱变量作为输入,忽视了光谱变量间的互补性。同时,光谱波段间的冗余信息也影响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为解决以上问题,以福州市土壤全铁含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光谱和主成分分析(PCA)优化的随机森林(RF)模型。通过整合原始反射率及其13种数学变换,构建了组合光谱变量集,并结合PCA与多元回归分析(MLR)、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
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强化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作者:苏扬;商小兰;钱忠明;吴林根;黄佳琦;庄海峰;赵宇飞;党洪阳;徐立军;
摘要:为探讨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作用对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设计5个处理——对照(S1)、单独秸秆还田(S2)、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S3)、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4)、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和生物炭(S5),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酶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2处理相比,腐熟剂与生物炭共同配施处理下,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有效有效磷和速...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矿质氮含量与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林小兵;黎江;成艳红;王斌强;何绍浪;黄尚书;黄欠如;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化肥为对照(CK),研究了减肥条件下配施不同有机物料[葛渣堆肥(PC)、葛渣生物炭堆肥(PBCC)、葛渣蚯蚓堆肥(PVCC)、秸秆生物炭(BC)、牛粪蚯蚓堆肥(VC)]对晚稻不同生育期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还原性物质总量、微生物生物量...
浙江农业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浙江农业学报》还是很值得推荐的。第一次投稿,初审被拒,因为有些参数写法不符合要求。后来打电话咨询了下,可以修改后重投。接着二次投稿很顺利,约两个月直接录用,审稿意见基本都是小问题。前后大约不到3个月。效率很高。编辑也不错。
2024-08-23 11:59 -
带头大哥666
CSCD核心,浙江农业科学院的期刊,审稿较快,一个月左右就出结果,如果赶时间的可以试试投。我是17年10月8日投的,9日就进入了外审,之后过了一个月11月13日收到了邮件通知录用,让交版面费,整体上是比较顺利的,当然这个期刊也不是什么稿子都要,我师兄上学期投过两次都被退稿(都是外审没过),个人觉得外审通过之后希望就比较大了。
2024-07-17 11:34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一星期收稿,外审2个多月,有修改意见,认真修改后复审1个多月后录用,总体4个月的样子。版面费6000左右,不算贵,审稿时间一般,见刊时间一年以上,不过现在杂志都是这时间
2024-01-03 13:47 -
奔跑的辣椒酱
四月份投稿,八月份录用,初审三天,外审复审三个多月,终审十天左右,就是见刊需要一年!整体来说还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祝越办越好!
2023-08-25 16:44 -
带头大哥666
投过两次,一次录用一次外审拒稿。审稿速度很快,编辑也很友好,文章质量也不错,会接收部分农业经济相关论文。唯一缺点就是版面费比较贵,大概花了6000多。
2023-08-08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