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难治性黄斑裂孔羊膜覆盖术————作者:田蓓;闫昕;卢子兴;杨帆;
摘要:术者介绍田蓓,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中华眼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华医学会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第13届卫生与健康委...
双眼周边视网膜多发玻璃膜疣————作者:宗辉;张媛媛;王良雨;
摘要:患者男性, 50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个月, 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8, 矫正视力无提高;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眼底下血管弓周边可见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质地均匀、类圆形黄白色病灶(精粹图片1中A和B);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en face无血管层血流图)检查:双眼周边视网膜可见大量具有明亮高反射中心、边缘较暗的类圆形结节状病灶(精粹图片1中C和D);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
《中国眼底OCT操作及图像阅读报告规范德尔菲法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作者:魏文斌;
摘要:目前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已成为眼底病、青光眼及其他视神经疾病临床检查和筛查的重要方法。为进一步推动OCT在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应用,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和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分会, 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订了《中国眼底OCT操作及图像阅读报告规范德尔菲法专家共识(2025年)》(《共识》)。本文从眼底OCT检查适用人群拓展,...
本期导读
摘要: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底病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魏文斌教授
虎杖苷对视神经损伤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王欣;胡宝琪;牒欣怡;王睿;
摘要:目的探究虎杖苷对视神经损伤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研究。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实施本研究。通过体外取自C57BL/6品系小鼠的视网膜-视神经进行外植体培养以模拟视神经损伤, 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 分为0 d 无培养组(取材后立即进行检测)、模型组(视网膜及视神经离体培养1、3、5 d以构建损伤模型), 虎杖苷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全程添...
单眼近视屈光参差儿童视网膜周边离焦和眼波前像差的临床分析————作者:敖明昕;张钰;王宇桥;赵佳璇;胡斐然;满丹托娅;陈跃国;
摘要:目的探讨单眼近视屈光参差儿童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值(RDV)和眼波前像差与正视眼的差异以及RDV与眼波前像差的相关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3年8月至2024年11月首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的8~15岁单眼近视屈光参差患者。在暗室自然瞳孔状态, 使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采集黄斑偏心0°~<15°(RDV-15)、15°~<30°(RDV-30)及30°~45°(RDV-45)环...
睑板腺癌细胞过表达THBS1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作者:王崴;王鹤潼;刘勋;朱利民;林婷婷;
摘要: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筛选和验证血小板凝血蛋白酶1(THBS1)过表达影响睑板腺癌进展的关键蛋白质。方法实验研究, 于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开展。慢病毒转染后将睑板腺癌细胞分为THBS1过表达组和空白对照组, 分别提取蛋白质后进行4D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 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及其调控的信号通路进行注释。采...
眼眶血管黏液瘤1例————作者:曾慧润;王钰娇;何为民;
摘要:患者女性, 13岁。左眼逐渐突出4月, 加重伴视力下降、双眼视物重影1月余。影像学提示左眼眶内占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左眼眶内肿物切除术,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左眼眶血管黏液瘤。术后4个月门诊随访, 左眼突出明显减轻, MRI检查发现肿瘤缩小, 但部分长入左侧上颌窦, 患者家长选择定期随访观察
真性小眼球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者:罗纳川;左成果;刘杏;
摘要:真性小眼球是一类罕见的眼球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 以眼球生长受限导致的眼球体积减小为特征, 可散发出现或以家族遗传性疾病的形式存在。凡是可影响胚眼正常发育过程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可致病。基于真性小眼球眼轴短、前房浅、巩膜厚、角膜小等解剖学特征, 临床上常常继发葡萄膜渗漏综合征、闭角型青光眼等并发症, 或是出现白内障等合并症。真性小眼球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眼轴长度的测定。本文从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
规范建立眼内生物样本检测及基因检测标准————作者:魏文斌;周楠;
摘要:随着医学生物科学技术发展, 眼内生物样本检测及基因检测越来越多应用于眼科临床的诊疗工作和研究中, 其有助于快速诊断疾病, 但也给临床工作带来新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和论述国内眼内生物样本检测及基因检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强调须以临床诊断作为眼部疾病诊疗工作的关键, 并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建立眼内生物样本检测及基因检测的各项相关标准, 以期在临床应用中合理发挥眼内生物样本检测及基因检测的优势,...
中国眼底OCT操作及图像阅读报告规范德尔菲法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分会;
摘要:眼底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是眼底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但其检查操作、图像阅读和报告以及在筛查中的应用均存在亟需面对的挑战。为规范眼底OCT检查操作以及图像阅读和报告,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和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分会的专家, 基于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 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德尔菲法联合共识会议法)...
儿童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眼底异常血管表现的临床特点————作者:麻婧;刘敬花;李松峰;邓光达;李亮;原铭贞;王天玉;卢海;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患儿眼底异常血管表现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24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并确诊为XLRS的患儿(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眼均行广角眼底照相, 部分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对眼底异常血管的类型、占比及其与视力和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χ...
拉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作者:朱雪梅;叶琼波;龙海赟;罗布次仁;玉珍;韩同英;梁建宏;
摘要:目的探讨拉萨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率、临床特征及高海拔地区ROP筛查标准。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 2022年6月1日拉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66例出生胎龄小于36周的藏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采用第3代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进行ROP筛查, 观察ROP检出率、分区及分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计算...
充分认识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参考价值————作者:才瑜;魏雅慧;王雁;
摘要: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随着生物力学检测技术发展, 活体眼球生物力学研究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本文从掌握角膜生物力学概念和检测技术、关注角膜生物力学与青光眼的关系、深入探讨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因素、辩证理解角膜生物力学校正眼压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应用4个方面进行阐述, 提出应充分认识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参...
应用布里渊光学扫描系统探究近视眼晶状体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变化的研究————作者:宋芬;王雁;常乐;曲诗佳;吴雅楠;徐路路;张蕊蕊;王静;谢睿思;
摘要:目的探讨近视眼人群晶状体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在睫状肌麻痹前后的改变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布里渊光学扫描系统检查的近视眼患者159例(159只右眼)。其中男性82例, 女性77例;年龄21(18, 24)岁。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度近视3个组。通过布里渊光学扫描系统、光学生物测量仪及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仪获取晶状体...
高能量紫外线去上皮A-CXL在青少年和成人圆锥角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尹叶薇;陈雯;龚展德;卢颖;吴小影;文丹;
摘要:目的比较高能量紫外线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XL)治疗青少年与成人原发性圆锥角膜的1年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接受高能量紫外线去上皮A-CXL的72例(110只眼)圆锥角膜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52例、女性20例, 年龄(20.3±5.5)岁。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18岁, 35例, 56只眼)和成人组(>18岁...
C57BL/6J小鼠视敏度发育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作者:王雪纯;刘新龙;郭雅图;张伟;
摘要: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视敏度的发育特点及不同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实验研究。将172只C57BL/6J小鼠按照天龄(P)13或14(睁眼第1天)、15、16、18、21(视觉发育关键期开始)、28(视觉发育关键期高峰)、35(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60 d(成年)分为8个组(分别为18、11、10、21、29、28、25、30只小鼠), 采用视觉电生理、视觉反射任务和视觉水箱任务(V...
不同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公式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准确性的荟萃分析————作者:王泠蓁;高铃;叶剑;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力计算公式在短眼轴(≤22.5 mm)白内障患者中的预测准确性。方法荟萃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 纳入比较≥2种IOL屈光力计算公式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涉及12个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包括Barrett Universal Ⅱ、EVO、Ha...
眼后部生物力学特性与玻璃视网膜疾病及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作者:曹华政;王雁;
摘要:生物组织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其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近年来, 角膜和巩膜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成果颇丰, 眼后部生物力学与眼部疾病的关联研究也持续推进。本综述系统梳理了视网膜、Bruch膜-脉络膜复合体(BMCC)和视乳头的生物力学特征相关研究。视网膜具有各向异性, 从内层到感光层弹性模量递增, 内界膜机械强度和刚度较高且随年龄变化。BMCC刚度随应变增加, 其生物力学变化与衰老、年龄相关性疾病紧密相连。视...
机器学习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王家辉;彭艳丽;
摘要:屈光不正是导致视觉障碍的重要因素, 给社会经济带来较大负担。屈光手术虽为重要矫正手段, 但在临床实践中面临术前精准筛查、个性化方案设计、术后并发症预防等难题。本研究聚焦机器学习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应用, 经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发现, 机器学习在多个关键环节发挥积极作用。术前筛查中, 可有效提升圆锥角膜筛查准确性, 辅助精准选定手术候选人及确定手术方式;手术设计时, 能优化手术方案, 提高手术可预测性;术后...
中华眼科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