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华文化论坛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AMI扩展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复合影响因子:0.459
综合影响因子:0.246
邮发:62-52
官网:http://zhwhlt.publish.founderss.cn/
主编:向宝云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川实践路径及意义————作者:刘立云;李昊;

摘要: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通过创新创造多种形式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展示巴蜀文化,探索出了一条契合文化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文化需要、彰显坚定文化自信的四川路径。四川文化建设的特色经验和有效方法,是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和真理...

音乐地理学视域下巴蜀音乐文化的交融共生研究————作者:王珠峰;

摘要:巴蜀地区不仅是西南文化的中心地带,更是各民族交互往来的重要文化走廊,其音乐文化在多民族互动、地理环境塑造与历史变迁的作用下,形成了鲜明的交融共生特征,体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巴蜀音乐不仅承袭了汉文化的审美体系,还深度吸纳了藏、羌、彝、苗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展现出音调多样、节奏多变、曲式复合的文化特征。音乐作为文化认同的媒介,反映了巴蜀文化的包容性与持续性。在全球化语境下,借用音乐地理学视域...

西汉公府掾史秩级新探————作者:刘晨亮;

摘要:汉初丞相史无秩,高帝元年(前206)至九年(前198)其职级待遇参照六百石,孝惠五年(前190)后调整为比照五百石。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后丞相史始获得五百石正秩,然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前,其秩级复降为四百石。丞相府为强化属吏层级,于元狩六年(前117)前增置秩三百石之“少史”与秩百石之“属”。《二年律令·赐律》及《汉律十六章·朝律》《功令》中比照六百石的御史,实非御史大夫属吏序列中之“御史...

清代前期对酿酒业的管控与妥协————作者:肖俊生;

摘要:清代前期统治者出于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担忧,基本上采取酒禁政策。但禁酒令效果不理想,尤其是遇到粮食丰收之年,以及高粱丰产区域,如何做到不谷贱伤农、创造更高的价值,是朝野共同关心的话题。在发现酿酒业“虽欲禁止,势所不能”后,清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态度,允许高粱丰产之地申请牙贴(酒类生产许可证)酿酒,并照章收税。另一方面,政府对民间零星制造、家庭酿酒也听之任之。但是政府不允许使用小麦进行大规模踩...

赋名的确立与南北文化的交融————作者:邓稳;

摘要:《荀子·赋篇》的篇名不为荀况自题,传世文献也看不出赋家继《赋篇》作赋的依据,实不能证明赋体得名于《赋篇》。因为“赋”字具有献纳的形式而逐渐脱离与物相关的本义限制,使“赋政”“赋诗”得以成词,最终具有了“韵诵”之意。当“赋诗”一词逐渐淡出北方文化时,南方楚人屈原、宋玉却以“韵诵”义大量使用“赋”字,最终在宋玉赋序“试为寡人赋之”的固定使用中使赋体之名得以成立。赋名的确立与阐释是南北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宣汉罗家坝东周墓地族群问题的再检讨————作者:陈卫东;

摘要:关于宣汉罗家坝遗址东周墓葬的族属,学术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巴人,另一种认为是蜀人。之所以产生如此不同的意见,在于理论方法上的差异,执巴人说的学者往往在历史文献中寻找族属,但是其无法说明晚期的历史文献是否对应早期的族群;而执蜀人说的学者则主要通过对比具体的遗迹或遗物来确认族属,但具体哪些遗迹或遗物能够直接对应族群往往看法不一。基于此,本文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和人类学的族群认同...

赵抃散佚诗文辑考————作者:王瑞来;

摘要:经过考察,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北宋名臣赵抃在生前并未全面编纂过自己的文集。后来有了一个收录不全的赣州刊本,到南宋末年,又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增补刊本,成为现存流传的赵抃文集的源头刊本。对于宋刊,明人又有补辑改编,以赵抃的家乡衢州为主,屡加刊刻。不过,在赵抃身后形成的文集刊本,尽管不断有所增补,但依然漏收较多,散见于各类文献中的赵抃诗文在在而有。这些诗文,不仅今人所编《全宋诗》《全宋文》亦有漏收,新近整理...

破体为文:袁宏道的文体论————作者:赵玲;

摘要:袁宏道的文体论不拘泥于传统文体规范,常见突破旧习之举。袁宏道崇尚至情,打破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意境,并以女性身体为喻,有意背离传统的价值。他提出“体制无沿袭”之论,强调文章应随“时”与“势”变化,体现“文章新奇,无定格式”的特征。他的诗作突破格律限制,采用“以律入古”的形式,形成了“非近非古”的风格。这种创作展现了他“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的策略,即合理化“变”带来的结果,认同因敝生变,因...

五四时期《沉沦》的阅读与青年苦闷问题————作者:蔡益彦;

摘要:《沉沦》出版后并非一开始就引发阅读热潮,而是郁达夫和创造社同人宣传运作的结果。《沉沦》的阅读热使作品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批评家担心作品对青年产生不良影响,加重了批评的声音,这又进一步促成了作品的阅读和传播。在批评家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沉沦》的文学价值逐步确立

文学性视域下的《四库全书总目》小说观————作者:董宇婷;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提要在文本批评中形成了自成一家的成书观和语言观,分别体现了关于小说生成方式与语态特征的思想理念,是其文学性小说观的集中体现。在成书观念上,《总目》以蒐集传闻、摭拾成编与据书辑之、剽剟熔炼为小说的两种主要生成方式,有逻辑与有择持是保证小说不至流于冗滥的成书手段。《总目》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尚雅斥俗、崇简黜冗,以丰蔚淳实为美的小说语言观。在《总目》对小说的文学批评中,常律小说以史...

信靠与委心:心学思想的宗教精神————作者:洪明超;

摘要:儒家思想本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其中心学思想强调能动的本心既是超越的天理,又是内在的本性,正与程朱理学体系中因缺乏“本心”而被视为存在道德实践困境构成鲜明对比。而在对待此超越者的态度上,心学家(如白沙、阳明)的悟道经验以及对本心良知的态度(信此心、依靠良知),又可与基督教强调皈依过程中彻底弃绝自我、委心超越的上帝的态度相对照。通过揭示心学与基督教两种不同思想体系中存在的信靠委心超越者的相似态度,有助于...

战国时期楚国中枢机构对禄地的司法干预——以包山简中楚邑“?”为例————作者:彭邦本;苏逾辉;

摘要:战国时期楚国存规模不等的禄地,这些田土或聚落的收益由某机构的官吏或其中某个官员享用。当时,楚国禄地的司法事务受其所隶属的官府或官员干预,官府或某官员的属吏具体经办,但上述司法事务的最终裁决权归属楚国中枢机构。上述特点在有关楚禄地“?”的记录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官员禄地,楚国中枢机构借助该官员的属员干涉“?”邑司法事务。楚国中枢机构对于禄地的司法干预和对县邑以及封君封地的干预方式有类似之处。以上...

井上哲次郎与朱谦之日本阳明学派研究的再讨论————作者:戴森宇;

摘要:在近现代日本阳明学谱系研究的著作中,朱谦之所著《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与井上哲次郎《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堪称“双璧”,但现代很多中国学者认为朱谦之完整继承了井上哲次郎的写作思路与观点,这种认知易于让人低估朱著的价值以及对井上著的盲目推崇或质疑,进而忽略两书蕴含的两位哲学史家对日本阳明学的深刻洞见与哲学史叙事中展现的观念与文化上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井上著在写作目的上更强调日本阳明学派与中国的差异,将日...

文学研究如何打造“有用的知识”?——倪伟教授学术访谈————作者:倪伟;刘容天;

摘要:<正>一、文学研究的人文担当刘容天(以下简称刘):倪老师,您好。在《作为视野和方法的文化研究》一文中您曾谈到,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无力解释“我们身边急剧变化的世界”,这是学科发展陷入“委顿”的重要表征(1)。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您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您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如何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所带来的挑战?倪伟(以下简称倪):你提到的是我2001年的一篇旧作

文学地理学之符号地形学刍论————作者:李志艳;

摘要:以文学地理学之符号地形学为研究视角,可以发现语言文字符号是空间审美的文化产物;图像-情境化是文学创作与再创作的基本原则;文学文本的空间构成具有六个基本层次。它贯通了语言文字符号的发展历史,融通了世界、作家、文本、传播、读者接受的全时性活动流程及其运动规律。这能够有效地将文学地理学从诗地互证、文献考据的单一性研究中摆脱出来,消解西方地理符号学的不足,厘清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学性问题,为文学地理学提供...

又作天南万里游——缪钺先生任教广州学海书院史事钩沉————作者:李南晖;

摘要:缪钺先生一生执教多所院校,但他在广州学海书院的事迹一直湮没不彰。通过报刊和相关日记、书信、回忆录等史料,我们考明了缪先生来穗时间、经过以及在穗行教、旅居的若干关键之点。书院实质上是陈济棠集团的“干部训练班”,为陈氏推行的读经运动和政治斗争服务。这与缪先生传道南天的学术理想大相径庭,加之独在异乡的孤寂生活,使他深陷彷徨和苦闷。从在广州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诗词,可以体察到这一时期缪先生的内心矛盾,理解一个...

《中华文化论坛》注释标引规范

摘要:<正>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注释标引规范如下:一、统一以脚注(页下注)形式标注引证文献。二、注释序号用(1),(2),(3)……标明,每页重新开始。三、注释标引示例:(一)专著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第6页。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

从戏曲到戏歌:《贵妃醉酒》审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作者:郑洋;何胜莉;

摘要:梅派京剧经典剧目《贵妃醉酒》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生动体现,其戏中舞“贵”的形象表现、字情字境的语言艺术、曲牌丰富的音乐结构以及细腻准确的歌唱表演对后世影响深远。《贵妃醉酒》同题戏歌创作形式丰富,对戏曲《贵妃醉酒》进行了多维度演绎,其艺术传承创新表现为三个方面:传统词曲的现代转译、创作形式的灵活多样以及表达方式的古今、中西结合。当代戏歌逐渐成为中国风流行音乐代表,并呈现出鲜明的多元素融合趋势。...

三星堆学术史的三个时间起点————作者:汪志斌;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时期,也是三星堆学术史的开端。但有关三星堆学术史开端的具体时间向来异见纷呈,实际上涉及三类时间起点: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时间、三星堆学术史的起始时间、三星堆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时间。事实上,三星堆学术史的开端不是一个时间点而应是一个时间段,其关键节点在1931年。有记录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时间不早于1927年,但广汉玉石器坑发现的学术意义要到1931年才被注意到,...

《井研廖先生年谱稿》现存篇目、序跋考订————作者:舒大刚;邵莘越;

摘要:《井研廖先生年谱稿》是廖宗泽为廖平所编写的年谱定稿,成稿于20世纪60年代,今存第一、二、三、四、九卷,载咸丰二年(1852)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间事,即廖平出生至“三变”结束。该年谱中保存的部分著述篇目、序跋,记载的若干著述的篇目、卷数、成书时间、保存等情况,为已刊资料所未见或失收,能够补充学者对廖平著述情况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和辑佚价值

  中华文化论坛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投过一次,三四天就回复了,但没有给修改意见只是提了一些问题,给的返修,回复了问题以后四个月内编辑都没有回复,以为无了就转投别刊,结果四个月后又打电话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2024-04-17 16:17
  • 奔跑的辣椒酱

    不管拒稿还是录用,听说审稿快,所以也投了试试,结果三个月了,一直处于初审状态,唉

    2024-03-02 10:38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审稿很快就退了,不浪费时间。非常抱歉,您的稿件未通过我刊审稿。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

    2024-01-02 22:12
  • 带头大哥666

    退稿超级快,一周。编辑部初审完了就退了,唯一的好处:退得快。

    2023-08-02 18:49
  • Yangming_ak

    个人感觉审稿还是挺快的,三周退稿,据一些投过稿的反映,该期刊都是批量退稿,无修改意见。好像是没有外审,喜好更多是看编辑。最好是有基金和导师加持,当然文章质量是最重要的。

    2023-07-18 11:39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华文化论坛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核心期刊推荐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