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创建5年面临的困难与取得的成就————作者:黄跃生;付小兵;
摘要: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导致的各种慢性创面日趋增多, 不仅迁延难愈, 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 致其生存质量低下, 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实践证明, 建立创面修复科对慢性创面进行专科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国创面修复科作为一个新的外科三级学科已经创建5年, 笔者对创面修复学科创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梳理。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从提高思想认识、建设标准病房及探索多种学科建设模式、推动研究...
未来10年骨科疾病诊疗的挑战与机遇————作者:张元维;陈晓;苏佳灿;
摘要:骨科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健康问题, 发病率逐年上升, 给社会和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其诊疗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综合国内外前沿文献, 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与研究经历, 归纳出未来10年骨科疾病诊疗领域面临的6大国际性挑战, 包括骨坏死、骨感染、软骨损伤、难愈性创面、脊髓损伤和遗传发育性骨病。此类疾病普遍具有高发病率、病因复杂不明、危害严重和治疗手段有限等特点, 在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方面迫切...
基于杠杆重建平衡与支撑牵张效应理论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创新产品研发————作者:付慧娟;熊晨;张殿英;
摘要: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当前认为其主要原因为骨折后局部血运遭到破坏、复位质量不佳和内固定选择不合理等。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 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未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 到底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科学的防治手段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笔者拟从股骨近端骨折的杠杆重建平衡与支...
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诊疗指南(2025版)————作者:王庆德;初同伟;董健;杜良杰;冯皓宇;范顺武;冯世庆;高延征;海涌;何达;蒋电明;姜建元;林斌;刘斌;刘宝戈;李放;李锋;李利;李危石;李方财;刘晓光;刘宏建;刘勇;刘忠军;鲁世保;卢旭华;毛克亚;马学晓;邱勇;戎利民;舒钧;宋跃明;孙天胜;王岩;王哲;王征;王冰;王林峰;王宇;王庆贺;吴继功;夏虹;殷国勇;闫景龙;袁文;杨勇;杨强;杨操;赵杰;仉建国;朱悦;朱泽章;周英杰;张忠民;曾岩;郝定均;贺宝荣;梅伟;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
摘要: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是指临床特征表现为创伤性脊髓功能障碍与影像学无明显骨性结构异常的一种特殊颈脊髓损伤类型, 首诊时易漏诊, 可能导致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甚至完全性瘫痪,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 CSCIWFD的诊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 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缺乏循证标准, 且存在继发性神经损伤风险, 而手术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均存在争议。为此, 中国医师协会骨...
炎症反射在脓毒症器官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周新越;王妍;方向明;
摘要: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异常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预警和治疗技术。近年来, 神经与免疫系统交互作用对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影响颇受关注, 但脓毒症引发脏器损伤的具体机制及器官交互作用等问题仍不明确。炎症反射即中枢神经系统整合传入的炎症信号并对外周炎症反应产生反射性调节, 是中枢神经网络调控外周免疫的重要起点。通过调控炎症反射进而改善其免疫功...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临床实践指南计划书————作者:李律宇;李川;邢丹;王斌;李宁;颜炎;陈卫衡;徐永清;董玮;
摘要: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ODRF)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脆性骨折, 因其高发病率与高致残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中医和西医均在ODRF的诊断、治疗和康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 关于如何将2种体系的优势进行协同整合, 目前尚缺乏具体指导方案。为了规范ODRF的中西医协同诊疗方式, 2024年9月, 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牵头、全国多家医疗单位参与, 共同组建"骨...
O形臂导航辅助与常规肌间隙入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比较————作者:邵哲;姜文涛;苏锴;郭润栋;王龙;李毅力;李骁腾;潘强强;梅伟;王庆德;
摘要:目的比较O形臂导航辅助与常规肌间隙入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OL)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 压迫节段均为C3~C6。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30例采用O形臂导航辅助肌间隙入路CEOL治疗(导航辅助组), 30例采用常规肌间隙入路CEOL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分析————作者:钱玺文;孟晓;孟唯浩;李雨河;韩成华;张子韬;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6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7例, 女106例;年龄63~98岁[83.3(78.0, 87.0)岁]。按照入院24 h内首次血清B型利钠肽(BNP)是否超过100 pg/ml, 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高危组(66例)和非...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作者:万得恩;颜永周;双峰;李浩;曾智;黄牡丹;韩露;彭祥;杨迪;陈明;刘启欣;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20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4例, 女149例;年龄65~100岁[(80.5±7.7)岁]。股骨颈骨折96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AO/OTA分型:31A型107例, 31B型...
全胸腔镜下腔镜接骨板内固定与剖胸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比较————作者:毕磊;晨正宇;邓意平;艾成;杨富瑜;吕忠柱;
摘要: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腔镜接骨板内固定与剖胸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收治的65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2例, 女23例;年龄19~75岁[(51.6±7.0)岁]。33例行全胸腔镜下腔镜接骨板内固定(胸腔镜组), 32例行剖胸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剖胸组)。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卢锴璇;陈丽丽;张静;刘欣茹;魏岚;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9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4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1例, 女13例;年龄20~75岁[(52.7±12.5)岁]。损伤节段:C3/4 8例, C4/5 18例, C5/6 22例, C6/7 16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3例, B级15例...
创伤早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治疗急进高原兔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比较————作者:刘圳;聂超;袁梨嘉;杨玲;蒋慧;钱程;蔡凌虎;张翼;刘明华;
摘要:目的比较创伤早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治疗急进高原兔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的效果。方法 2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5只)和急进高原THS组(20只), 其中平原对照组全程不进行THS建模操作, 急进高原THS组置于体积分数10%的低氧模拟仓内饲养3 d, 即于仓内构建THS模型。根据急进高原THS建模后30 min静脉缓慢推注TXA剂量的不同, 将急进高原THS组分...
3D打印微孔钛假体修复股骨开放性骨折后骨感染致股骨中下段大段骨缺损的疗效————作者:张晓艳;徐永清;王毅;黄原宁;
摘要:股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后骨感染导致骨膜破坏、死骨形成, 外科治疗需要彻底清创、切除死骨并消灭死腔, 最终造成大段骨缺损。目前治疗超过临界长度(≥5 cm)的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方法主要有Ilizarov骨搬移技术和Masquelet膜诱导技术, 但这些技术步骤相对繁琐且周期较长, 术后难以即刻修复骨缺损及实现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近年来, 3D打印微孔钛假体为修复股骨中下段大段骨缺损提供了可行且安全的治疗...
推倒阻碍中国创新与转化的“墙”(一)————作者:张英泽;
摘要:实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是我国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创新与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创新生态"活力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科研资金"高投低产"、创新转化"缺乏后劲"。追根溯源, 在于有一堵拦在面前、阻碍科技创新与转化的"墙"。笔者认为, 破局之道, 在于加强基础研究、寻求"源头活水"、树立科技自信、打造"中国原创"、促进学...
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作者:付小兵;
摘要: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笔者就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推进我国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健康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体系构建、创伤救治流程优化、临床创伤治疗专科的制度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突破传统认识和创新救援理论、提升救援技术和装备研发能力、创伤救治成果快速转化、全民创伤救治培训和常态化救援演习等8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为建设好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新中国战创伤医学发展历程与展望————作者:蒋建新;
摘要:新中国战创伤医学起步于革命战争年代, 是人民战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 通过几代战创伤医学人的艰辛努力与奉献, 我国战创伤医学不断得到发展, 历经艰难起步、军地协同、创新驱动和全面提升4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以及包括医学救援、创伤中心、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创面修复科等完善的救援救治体系。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系列国家级科...
中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与发展————作者:姜保国;王天兵;
摘要:中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2005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医院的急诊、创伤、神外、胸外、监护、康复等科室创设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 开展交通伤救治及研究工作。2010年,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牵头科研专项并在多地开展试点, 构建了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 形成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2016年,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立, 推动了...
脊柱骨折脱位患者术中翻身操作规范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边冬梅;孙珂;陈宁波;白彩霞;王苗;乔亚峰;王菲;王红;田峰;严妹;柏蒙;张琳娟;赵丽燕;崔雅清;姜雪;冯乐玲;宁宁;丁俊琴;魏岚;翟永华;曾玉;张增梅;贺吉群;别逢桂;陈红;王曾妍;李丽;张丽;周娅颖;邵兵;王莺;谢彩霞;姚彦凤;安晶晶;师文;刘雄涛;安晓燕;南宁;李兰;苟小慧;李巧梅;吴秀婷;张玉琴;刘静;向富森;徐旭;梅娜;周娇;樊珊;王倩;李水霞;陕西省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
摘要:脊柱骨折脱位是常见的脊柱创伤性疾病, 因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 常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脊柱前路、后路、前后路联合手术, 根据不同术式需要安置患者为俯卧位或术中进行仰卧位与俯卧位转换, 术中翻身成为体位安置的必要操作环节。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损伤、皮肤软组织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尤其因脊柱结构的不稳定性, 稍有不慎即可加重脊髓损伤, 严重者可导致截瘫。现有临...
导航系统与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作者:程新楠;李帅;白胶胶;李庆达;雷育宽;朱雷;昌震;赵志刚;黄云飞;冯铭哲;闫亮;惠华;孔令擘;贺宝荣;
摘要:目的比较导航系统与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9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8例, 女11例;年龄29~61岁[(39.3±7.3)岁]。损伤节段:C3 12例, C4 11例, C5 8例, C6 9例, C7 9例。21例采用S8导航系统辅助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治疗(...
全程可视化系统辅助与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作者:姜文涛;梅伟;潘强强;邵哲;刘沛霖;张振辉;苏锴;康永生;王庆德;
摘要:目的比较全程可视化系统辅助与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骨折(TLB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4例无神经症状型TLBF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1例, 女23例;年龄23~52岁[(42.1±6.6)岁]。损伤椎体:T11 26例, T12 17例, L1 12例, L2 9例。手术均经Wiltse入路, 其中3...
中华创伤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