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菌丝分布面积占比的仓储烟叶霉变分级研究————作者:任建新;秦燕华;练文柳;韩星;邹攀;廖红东;黄中原;
摘要:当前烟草行业霉变分级主要依赖感官评定,导致霉变烟叶的评估和管理效率低下且存在较大误差。为建立一套客观、有效和快速的霉变分级体系,本研究依据烟叶霉变可培养微生物主要组成,选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混合菌种为试验菌,制备混合孢子液喷施于片烟表面,在特定温湿度环境下培养,监测了霉变过程中菌丝分布面积占比、烟叶霉菌数和CO2 不同升温速率下绿原酸热分析动力学和热解产物研究————作者:王坤;赵昆;宋新华;宫玮;崔宏伟;于宏晓;陈梦莹;姚彬彬;崔同旭; 摘要:为深入掌握烟草中绿原酸的热解过程及热解成分释放规律,利用热重-红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热分析动力学弗林-沃尔-小泽Flynn-Wall-Ozawa(FWO)法,基辛格-赤平-苏诺塞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及Coats-Redfern法,研究了升温速率对绿原酸热解行为、热分析动力学及其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使用FWO法、KAS法及CoatsRedfe... 适宜机械打顶的烟草品种株型特征研究————作者:何辉;孙延国;时元鲲;王玉华;赵清海;谢庆;赵长星;肖丽霞;张彦;石屹; 摘要:为明确适宜机械打顶的株型特征,本研究分析了我国14个主裁烤烟品种株型特征及其机械打顶效果,解析了打顶效果与株型特征相关性,筛选到适宜机械打顶的烤烟品种。结果表明,株高、株高变异系数、茎围、叶片数、花蕾高度、上部叶长、上部叶茎叶夹角与打顶效果密切相关,以上指标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很好地预测打顶效果;适宜机械打顶的烤烟开花期应相对集中(现蕾期到盛花期≤8天),株型特征为:株高140~165 ... 秸秆源烟水对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屈旭;鲁雪莉;王仁汉;朱海;李荣生;徐宗昌;胡海洲; 摘要:为提高烟草种子萌发质量和培育壮苗,开发新型烟草种子活力增效剂,本文以烤烟主栽品种中烟100种子为试验材料,以水为对照,比较赤霉素、微生物菌剂“海益农”、不同浓度的秸秆源烟水对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800浓度烟水处理的烟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4.30%,3.93%和5.62%,且其发芽指数显著优于“海益农”。种子萌发期间各处理抗氧化酶动态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 外源寡糖对低温胁迫下烟苗生理特性影响及机制研究————作者:荆常亮;张衍杨;张勇;刘江;田雷;杨霞;邹平;马斯琦;高鹏程;李义强;宋德伟; 摘要:为提高烟苗对低温胁迫的抗性,筛选高效安全的寡糖并探究其提高烟苗抗低温的生理及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低温敏感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壳寡糖、褐藻寡糖、甘露寡糖对低温胁迫下烟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究其提高烟草抗低温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与低温胁迫组相比,叶面喷施不同寡糖可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烟苗最大叶面积和生物量,最大叶面积增幅22.45%~62.84%,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 打叶复烤线片烟喷施S-烯虫酯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作者:周汉平;王建伟;许强;李玉娥;杨叡;郑俊祥;任建新;杨萌萌;奚家勤;王桂瑶; 摘要:为明确打叶复烤线喷施S-烯虫酯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实验室内测试片烟喷施不同浓度的S-烯虫酯对烟草甲的生物活性,并采用专用喷雾器在打叶复烤过程在线喷施S-烯虫酯,分析其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及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片烟S-烯虫酯浓度为1.25 mg/kg时,烟草甲羽化率为7.78%;浓度大于5 mg/kg时,羽化率为0。(2)打叶复烤线片烟喷施15 mg/... 海南茄衣烟叶质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性状的关系————作者:高华军;赵世新;邢蕾;柴志顺;李龙科;贺远;蔡斌;陈克玲;耿召良; 摘要:调查海南儋州、昌江、白沙、东方、五指山产区茄衣烟叶质量和土壤化学性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五指山产区茄衣烟叶外观质量加权评分最高,儋州、昌江、白沙产区分别在烟叶均匀性、完整度、成熟度方面得分显著低于五指山产区;五指山产区叶片厚度和叶质重显著高于昌江和白沙,白沙产区烟叶含梗率最高,昌江产区烟叶拉力最大;烟叶中氯、硫、钾、钙、镁等矿质元素含量在产区间存在差异;各产区烟叶感官...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烟田智慧管理应用与挑战————作者:陈天才;张久权;蒯雁;窦玉青;付秋娟;李栋梁;姜光平;李品州;代先强; 摘要:随着农业4.0时代的到来,烤烟种植逐渐向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技术作为智慧农业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烟草大田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我国大疆Phantom 4 Multispectral(P4M)无人机的普及,为该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本研究系统论述了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技术在烤烟大田智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烤烟种植面积监测、烟株长势监测、烟叶产量和质量预测、营养诊... 烟草风味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庞雪莉;孔凡玉;邱军; 摘要:风味品质是烟草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当前国内烟草风味品质研究进展,结合风味科学内涵,总结了烟草风味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与挑战,为基于风味工程技术的烟草产品风味品质提升、基于风味脑科学理论的风味生物学效应调节,以及特色烟草产品和新应用开发提供思路和借鉴 基于图像特征与机器学习的烤烟烟叶产量预测方法————作者:张通;郭仕平;杜欣莲;张永辉;罗添;杨浩;刘雷;艾律;杨峰;刘雅洁;曾淑华; 摘要:为探讨基于RGB图像特征结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预测烤烟产量的可行性,通过无人机获取烤烟中川208打顶后25 d的图像,提取颜色、纹理与形状共35个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优选特征,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NN)、极限学习机(ELM)、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限学习机(PSO-ELM)、支持向量机(SVR)、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R)和随...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香料烟土壤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甄安忠;黄港庆;李光西;唐旭兵;方保;任龙辉;穆春剑;贺晓辉;云菲;符云鹏; 摘要:为探明不同颜色地膜对香料烟种植土壤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香料烟沙姆逊为试验材料,设置无地膜覆盖(CK),黑色(T1)、银色(T2)、透明地膜覆盖(T3)4个处理,研究全生育期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植烟土壤、香料烟发育及烟叶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T1~T3土壤温度和含水率高于CK,土壤电导率低于CK,T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颜色地膜均可缩短大田生育期,烟株长... 不同寄主对烟盲蝽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影响————作者:江文慧;孙梅雪;刘英杰;任广伟;徐蓬军;邓海滨; 摘要: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是烟草上自然发生的重要天敌昆虫,可防治烟粉虱、蓟马、潜叶蛾等多种农业害虫。本试验在添加或不添加蚜虫的情况下,研究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盲蝽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的影响,并克隆了烟盲蝽卵黄原蛋白基因(vitellogenin, Vg),利用qRT-PCR测定烟盲蝽雌虫羽化后不同时期Vg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仅取食小白菜或烟草的烟盲蝽若虫均能发育至成虫,存活率分... 回潮用水对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光海;贺晓辉;丁希梅;李薇;夏华昌;李孟霞;姚恒;赵高坤;张体坤;杨万龙;孔光辉; 摘要:为阐明不同水加湿回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工业自来水(RW)和饮用纯净水(PW)对雪茄烟叶回潮后进行发酵,并开展发酵过程中的烟叶理化特性测定、感官质量评价和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木质素、果胶、总多酚和拉力值均逐渐降低,pH和各项感官指标评分值均呈增加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加湿用水和发酵时间对烟叶理化特性和感官质量存在交互作... 根际促生菌的促生和生防作用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作者:张玉芹;周永;邱询学;郭学昌;崔丙慧;薛仁喜;范增博;马强;薛博;刘洋;王新雨;朱承广;曹长代; 摘要: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作为一类具有促进生长和生防效应的微生物,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植物激素、合成铁载体等方式改善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并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PGPR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机制,分析了根际促生菌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合成生长素及缓解非生物胁迫等多种机制在促进烟草生长方面的潜力... 我国烟区产业综合体发展实践与探索————作者:杜毅; 摘要:烟区产业综合体(简称“综合体”)是当前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粮烟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中,建立一个逻辑框架,阐述了综合体的建设方式。基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烟草农业实践经验,结合案例阐述归纳综合体不同阶段的实践路径。从产业发展基础、经营主体、体系韧性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总结综合体发展成效,提出下一步应更加关注综合体的建设内容和质量,... 基于三维点云和改进PointNet++的大田烟株叶片计数方法————作者:南德旺;李军营;梁虹;马二登;张宏;肖恒树; 摘要:烟草植株叶片数是估计烟叶产量的重要表型参数之一。针对传统人工烟株叶片计数困难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三维点云和改进PointNet++的大田烟株叶片计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大田烟株图片进而生成三维点云,然后利用改进的PointNet++算法实现叶片点云分割,该算法应用KAN网络代替MLP提高算法学习能力,减少训练损失;并提出一种融合DGST网络和DBB多元分支块的DGSTD注意力机制提升准... 我国烟叶智慧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徐嫱;过伟民;梁太波;王建伟;吴宝建;戴华鑫;张艳玲; 摘要:智慧农业是将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知识工程、推理决策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场景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应用模式。我国烟叶种植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其智慧生产既有大农业智慧生产的共性特征,也存在一定特异性。为系统梳理我国烟叶智慧生产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剖析限制烟叶智慧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研判烟叶智慧生产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从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慧决策等方面研究了育苗、大田生产、烘烤、分级和醇化等关键环节的烟... 国产雪茄烟叶发酵研究和技术应用现状与思考————作者:赵禹宗;王胜晓;王剑;王以慧;潘勇;郭东锋;齐浩宇;宁扬;戴培刚;胡延奇;方松; 摘要:发酵是雪茄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在提升雪茄烟叶质量和塑造雪茄烟风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产雪茄烟叶生产总体起步较晚,发酵机理和技术不明确,制约烟叶发酵效果和原料应用。本文概述了雪茄烟叶发酵发展现状,从发酵机理、影响因素、常规发酵和特色发酵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发酵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雪茄烟叶发酵的意见建议和研究思路,以期为国产雪茄烟产业发展助力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烤后烟叶品种分子鉴定技术构建————作者:田震;李媛;毛静静;任民;熊党安;张兴伟;殷瑜东;李少鹏;刘国祥; 摘要:为解决烤后烟叶DNA降解严重、难以满足后续分子鉴定要求的问题,综合考虑分子标记所需DNA的浓度、质量以及提取效率、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本文基于SLS法,以加样量、离心时间、水浴时间为处理,以DNA浓度和A260/A280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模型确定烤后烟叶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 烟属40份种质资源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作者:郭凯阳;王仁刚;王自力;林世锋;杨志晓;张洁;刘国琴; 摘要:为探究烟属植物的孢粉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通过电镜扫描的方法观察了烟属36份野生种及4份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烟属花粉的分类学关系。结果显示,40份材料的花粉形态为:单胞花粉,等极,三孔沟或四孔沟,球形至超长球形,P/E=1.66(0.99~2.16),尺寸39.96(26.55~58.08)μm×24.28(17.83~33.79)μm,外壁纹饰有疣状、疣状-褶皱状、褶皱状... 中国烟草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