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最新期刊目录
TiO2/g-C3N5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作者:彭阳;刘人源;梁博宇;黄啟维;周安琪;洪燕;张欣瑶;廖润华;
摘要:利用3-AT制备类石墨g-C3N5,以水热法结合原位煅烧法制备光催化复合材料TiO2/g-C3N5。通过XRD、SEM、XPS、EIS表征方法对其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光电特性进行分析。以500 W氙灯模拟可见光照射2 h后TiO2/g-C3N BN涂层对Si3N4纤维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黄祥贤;张安东;蔡武集;崔冰峡;余熖;杨晓峰;张燕真; 摘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连续氮化硅纤维表面制备了厚度均匀、结晶度高的原位六方氮化硼涂层(h-BN)。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技术分析了BN涂层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并对比研究了未涂覆以及涂覆不同厚度BN涂层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涂层厚度为400 nm的BN-Si3N4纤维拉伸强度为1672 MPa,比无涂层纤维低1... Na+离子掺杂对γ-Ce2S3红色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作者:李润润;张小娜;宋福生;魏红兵;曾祥李;李瑱; 摘要:采用气–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a+掺杂型γ-Ce2S3(记为γ-[Na]-Ce2S3)红色料。系统研究了不同Na/Ce掺杂摩尔比(nNa/Ce=0.05,0.10,0.15,0.20,0.25,0.30)对色料的物相组成、晶体结构、色度性能及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 明成化、弘治、正德朝御窑低温铅釉彩的科技分析与探讨————作者:张红燕; 摘要:采用激光剥蚀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御窑瓷器上的黄釉、黄彩、绿彩、紫彩、红彩、黑彩等低温铅釉彩进行了原位的主、微量元素同时分析。结果显示:明代低温铅釉彩除了以SiO2、PbO为主外,也有在其中加入K2O的创新;黄釉(彩)以Fe为主要呈色元素外,还有少量Sb、Sn元素共同呈色;绿彩除以Cu为主要呈色元素外,还含有少量Sb... Ba(Co1/3(Nb1-xW5x/6)2/3)O3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作者:席晶晶;章沛;陶丽;陈俊文;梅啸;王哲飞;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损耗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开发需满足5G通信对微波器件日益增长的性能要求。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了Ba(Co1/3(Nb1-xW5x/6)2/3)O3微波介质陶瓷材料,重点研究了B位W6+掺杂改性对Ba(Co1/3Nb 题画诗对山水瓷画文人审美特质的影响————作者:岑传论; 摘要:题画诗是山水瓷画构成元素之一,对于山水瓷画文人审美特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分析题画诗山水瓷画文人审美特质形成与表现方式均有深刻影响。在形成方面,完善了“诗画一体”的文人审美形式、深化了含蓄隐晦的文人审美主题、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文人审美意境;在表现方式方面,包括了意象借用与转换、风格互鉴与融合、情感共鸣与联想等 Cu-Cr共掺杂ZnO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分析————作者:王静;于海宁;李建莉; 摘要:利用第一性原理的研究方法,计算了本征ZnO、 Cu单掺ZnO和Cu-Cr共掺ZnO体系的光电性能和磁性。计算结果表明:Cu单掺ZnO体系仍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值变窄,呈现半金属性和一定的铁磁性。Cu、Cr共掺ZnO后,由于Cu离子与Cr离子的协同效应,带隙要比Cu单掺增大,净磁矩为2.68μB,铁磁性显著增强,该磁矩是由sp-d和p-d杂化引起的。进一步光学性质表明,吸收边发生红移,扩大光吸收范... SiC晶须增强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力学性能————作者:张前;任静;陈敏;王振祥;王龙;孙国栋;解静; 摘要:采用微纳米级ZrB2粉末、SiC粉末及SiC晶须(SiCw)作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ZrB2-SiC-SiCw复合陶瓷,探究烧结温度、压力和晶须含量对陶瓷致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和适当增加烧结压力有助于陶瓷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提升,在1600℃/60 MPa烧结出相对密度为96.59%的ZrB2... 碳化硅材料的制备研究综述————作者:任超群;陈超婵;韩刚;何林锋;唐波;吴新锋; 摘要: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具有击穿强度高、电子饱和漂移速率大等优势,在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广泛应用。介绍了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碳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碳热还原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溶胶–凝胶法等。概述了不同方法的制备过程及影响因素,旨在为碳化硅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建议 基于不同坡度的古代龙窑烧成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作者:廖滨;冯青;陆琳;陈子豪;张惠兰; 摘要:龙窑是一种依山而建的窑炉,受其坡度的影响,窑内温差较大,成品率较低。本文通过对复原的4种坡度不同、水平长度相同的古代龙窑在烧窑头时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其内部温度场、速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该长度下,龙窑截面温差、温度标准差从窑头到窑尾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坡度较缓时,抽力不够会导致较大的窑内温差;坡度最合理的是模型1,其前、中、后段坡度分别为20°、15°、11°,占窑床水平长度的比... 烧结助剂对堇青石–莫来石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及性能影响————作者:林伟河; 摘要:以堇青石熟料、高岭土、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莫来石结合堇青石,添加不同的烧结助剂(二氧化钛、滑石、硼酸),制备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膜支撑体,测试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并采用XRD、SEM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考察不同的烧结添加剂对莫来石复相陶瓷膜支撑体的烧结性能和水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1.0%滑石对样品吸水率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且体积密度明显增加,水通量有大大减少。气孔尺寸为3~4... 紫红色晕彩建筑陶瓷釉的制备与呈色机理研究————作者:萧礼标;聂光临;刘一军;刘杰聪;程科木;张克林;刘少杰;左飞;段小明;庞伟科; 摘要:在辊道窑低温快烧工艺条件下,利用SiO2-Al2O3-CaO-TiO2-ZnO-ZrO2(SACTZZ)体系开发了紫红色晕彩建筑陶瓷釉,并结合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分析阐释其晶化与呈色机理。SACTZZ釉层的呈色、晶化情况与其厚度密切相关,釉层厚度为0.5 mm时,釉面晶化完全,呈紫红色晕彩。... 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枕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作者:沈塔;何建华; 摘要:枕头虽小,但蕴含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枕在造型、装饰和胎釉等方面独具艺术特色,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本文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其艺术特征,总结其美学价值,使其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明清宜兴均陶堆花装饰的演变特征————作者:宁丽娟;唐宇婷;曹春生; 摘要:均陶堆花装饰作为宜兴“陶都三绝”之一,以生动质朴的语言在精致富丽的明清瓷绘艺术之外开辟了独特的陶胎装饰手法。通过对明清时期大量传世作品装饰风格的比较研究,可见宜兴均陶堆花装饰经历了由内容的具象因循到情景叙事、布局的图案性到书画意趣、色彩的本色堆塑到多色融合、工艺的厚堆静态写实到薄贴动态写意的一系列发展演变历程,通过梳理其演变特征管窥明清江南地区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旨趣与创作渊源 15—18世纪意大利牛奶玻璃对中国瓷器的仿制————作者:陈婉婷; 摘要:玻璃与瓷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仿制中国瓷器以先,就已出现用玻璃仿制中国瓷器的范例。这是助推西方仿制中国瓷器生产工艺上的一大重要因素,为当前学术界研究所忽略。随着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风靡,玻璃工艺开始对中国瓷器进行仿制,以期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运用文献法、图像学研究方法和对比研究法,从中国瓷器装饰题材与材料工艺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瓷器对意大利牛奶玻璃原料、技术、造型与装饰等工艺上产... 干燥控制添加剂对二氧化硅气凝胶开裂程度的影响————作者:陈冰;张帆;汪启轩;魏恒勇;程思燕;张璞;陈祖辉; 摘要: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作为干燥控制添加剂对二氧化硅气凝胶开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P和PEG的添加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气凝胶的开裂程度。当加入0.23%分子量为130万的PVP或25.8%分子量为5.8万的PEG作为干燥控制剂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开裂程度最低。然而,PVP的过量添加会导致气凝胶更易开裂。研究表明,PEG的添加使得颗粒团聚更明显,降低了开裂程度,且其效果优于... 银沟遗址出土青白瓷与湖田窑青白瓷的对比研究————作者:马草原;王芬;朱建锋;罗宏杰;王德义;李川;王甜;罗晨琛; 摘要:银沟遗址,地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近年在其区域,出土了一大批种类各异的瓷器标本、素胎和窑具等。其中的青白瓷残片,釉面细腻晶莹,釉色青白洁净,胎体致密,堪比美玉,吸引了古陶瓷研究者与考古学家的高度关注,尤其对其来源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议。为进一步探寻银沟遗址青白瓷的来源,本课题组与陕西省文物勘探公司、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合作,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超景深光学显微镜(OM)、能量色散... 陶瓷雕刻在当代艺术中的融合转型与创新性表达————作者:洪勤浪; 摘要:以陶瓷雕塑艺术中的雕刻为研究对象,探讨它在当代艺术中的融合转型和创新性表达。时代和个体的介入,促使创作者有了创新创意的自省自觉,历经数十年来不断尝试综合运用其他工艺技法、艺术门类的创新性研究,使陶瓷雕刻在当代艺术中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并通过观念、形式、材料三种路径来完成创新性表达 论任伯年花鸟画对刘雨岑粉彩花鸟瓷画的影响————作者:占馨予;余靖; 摘要: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的花鸟画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探讨任伯年花鸟画对刘雨岑粉彩花鸟瓷画的影响。刘雨岑学习任伯年花鸟画,并吸收了其技法、风格和创作理念,推动了现当代粉彩花鸟瓷画的发展。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任伯年花鸟画对刘雨岑粉彩花鸟瓷画的风格、技法以及理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雅俗共赏的风格、形神兼备的技法和中西合璧的理念 CaCu3Ti4O12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作者:唐鹿; 摘要:CaCu3Ti4O12陶瓷不仅具有巨介电常数和优异的非线性I–V特性,而且在较宽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而在超级电容器、高密度存储器等电子元器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CaCu3Ti4O12陶瓷的介电损耗相当高,这直接限制了其在电子元器件上的商业化应用... 中国陶瓷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刚刚投过这个期刊,因为比较着急出文章,这个期刊的审稿速度先前还可以一般1-3个月就走完了整个流程,但是因为这次我是10月份投的,中间修改了2次,所以正好碰上春节,然后就一直到3月份才给录稿通知,对于想着急出北大核心文章的人来说速度还是可以的。编辑部回复还是很及时的,可以网上看流程。
不好的地方,一是我觉得审稿专家不是特别专业,偏科技,人文方面很多概念不是很清晰;再就是这是一个偏理工科的期刊,人文的文章比较少,然后版面费很贵,大概是1000块一页,如果文章字数一多文章一多就很贵,1-2万左右。
Yangming_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