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真三轴深部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研制与初步应用————作者:左建平;马宗宇;蒋一铭;焦卓凯;展帅菲;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深度逐渐增加,深部开采呈现高应力和高地温的特点.针对深部高应力、高地温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及巷道破坏机理,研制了真三轴深部岩石力学试验系统.该系统采用的试件最大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3个方向最大可施加2 100 k N的力和150℃的高温,可模拟高地应力、高地温的复杂环境.针对真三轴试验系统加载难同步、易偏心、试样加热不均匀等缺陷,做了以下研发:设计了同源双作动...
大采高全宽工作面厚硬顶板迁移破断量化与控制————作者:路洋波;闫少宏;周坤友;张智;王元杰;
摘要:随着工作面采深不断增加,赋存有多层厚硬顶板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程度不断加强,为提高大采高全宽工作面多层厚硬顶板控制效果,以内蒙古母杜柴登煤矿30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大采高全宽工作面厚硬顶板破断规律及破断量化特征,揭示全宽工作面多层厚硬顶板破断对大采高工作面强矿压显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采高全宽工作面厚硬顶板破断存在由工作面中部向工作面两侧迁移的现...
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碳基资源协调开发减损地质保障————作者:王双明;耿济世;孙强;侯恩科;袁士豪;王生全;魏江波;师庆民;张卫强;刘亚斌;吕鹏瑞;
摘要: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区,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碳基资源.随着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东部传统能源产区资源日趋枯竭,该区域已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区域.当前,大规模、高强度、长时间的开采活动与区域复杂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碳基资源安全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资源开发过程中地质结构-水文循环-生态环境协同演化机制及损害效应,立足系统科学理念,提...
深部含瓦斯煤岩复合结构损伤失效行为及弹性能作用量化模型————作者:杜锋;王凯;左晓欢;张毅;鞠杨;孙加智;
摘要:探究含瓦斯煤岩复合结构在岩性和围压耦合作用下的能量演化行为对于探究煤岩复合动力灾害机理至关重要.为深入理解含瓦斯煤岩复合结构损伤失效及能量耗散行为的影响,利用GCTS RTR-4600高温高压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对含瓦斯煤岩复合结构进行了不同围压及岩性的声发射-渗流-损伤三轴试验.首先,获取了试样的损伤破坏及力学响应特征,并通过声发射监测的RA-AF裂纹相关性值揭示了裂纹的扩展规律,同时,分析试样渗...
基于元素含量的X射线检测矿浆浓度模拟和试验研究————作者:尹建强;朱宏政;朱金波;闵凡飞;王爽;曾秋予;支亚;夏树伟;
摘要:在矿浆浓度检测技术领域,X射线的强穿透特性能够克服矿浆中的气泡和煤质等问题,是一种潜在可行的检测矿浆浓度的技术.为克服矿浆中气泡、煤质等干扰因素对浓度检测的影响,研究基于X射线成像的矿浆浓度检测机理并建立模型.首先,为了复现X射线光子穿过矿浆的衰减过程,使用GEANT4工具包模拟X射线光子在矿浆中的输运.随后,对不同灰分的煤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评估元素含量对X射线吸收的影响.通过干...
征稿简则
摘要:<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主办,刊登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矿业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被《工程索引》(Ei Compendex)、Scopus、《化学文摘》(CA)、《文摘杂志》(AJ)、《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20多种国内外重要检索刊源数据库收录。1.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来稿应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语言精练,在科学和...
基于激光超快时间分辨方法的纹层页岩CO2作用下断裂特征————作者:杨柳;余哲涵;张征延;鲁云辉;褚占宇;孟思炜;
摘要:大庆古龙页岩发育类型多样的毫米级纹层,前置CO2压裂改造后纹层断裂特征及裂缝扩展规律尚不清晰.以大庆油田古龙纹层页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SC-CO2作用前后三点弯对比试验,研究了水-SC-CO2作用下混合质纹层型和长英质纹层型页岩样品断裂韧性、能量释放率和裂缝扩展变化机制.试验过程采用皮秒脉冲激光超快时间分辨方法进行观测,其极短的脉冲...
基于相似模型和PBM-FEM-DEM耦合算法的大结构采场爆破参数优化————作者:尤元元;杨仁树;左进京;张西良;杨国梁;崔正荣;马鑫民;张祥;赵勇;
摘要:为解决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大块率高、后排矿体损伤严重等棘手难题,以弓长岭井下矿大结构参数采场为研究对象,借助超动态应变监测系统,捕获了不同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下相似模型后排应变场动态演化特性;通过高斯-高丁-舒曼分布函数描述了块度分布特征;建立了PBM-FEM-DEM耦合数值计算新方法,构建了工程尺度下不同装药结构及延迟起爆方式下的数值模型,揭示了不同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下爆破块度抛掷过程...
川中隆起东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形成机制————作者:赵少泽;谢虎斌;芦凤明;李宜真;郝越翔;李勇;赵亮;徐正;张晨博;刘逸强;
摘要:川中隆起东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龙一段)页岩具有很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但是该地区龙一段页岩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页岩气勘探开发.以扬子板块川中隆起东南部龙一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了龙一段的沉积特征、有机质富集特征,恢复了沉积环境,最后,在分析重力流沉积成因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龙一段包括页岩、粉砂质页岩、细砂岩和中砂岩4种岩性,...
碱激发地聚合物原位治理酸性矿井水微观反应机理————作者:周来;茅恒旗;叶涛;张凯凯;刘迎澳;
摘要:针对高硫煤矿酸性矿井水原位治理中变流量水力和酸性高盐水质的“双负荷”挑战及“提质减量”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水泥-粉煤灰复合组分制备了碱激发地聚合物注浆材料,通过微观形貌表征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综合评估了碱激发地聚合物材料的本构关系与力学特性,并应用PHREEQC软件开展了反应热力学计算,进一步分析了材料的固化减污机理.结果表明:碱激发地聚物模拟封堵高硫煤矿酸性矿井水中C-S-H凝胶及CaCO 含水率与水压裂隙对煤体爆破损伤增效规律研究————作者:王刚;王恩茂;彭守建;王琦;魏宏钊;梁瀚丹; 摘要:水力压裂预处理煤体能够显著增强其爆破损伤效果.为了探究水力压裂对增强爆破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究了含水率与水压裂隙数量对爆破损伤增效的主控规律.通过自制模具制作了含有水压裂隙的500 mm×500 mm×500 mm立方体煤样,结合动态应变监测与超声波损伤分域技术,对比了不同含水率和裂隙数量条件下的爆破效果.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3 g炸药爆破条... 考虑蠕变的连续-非连续方法中可破断锚杆的支护效应————作者:郑一方;王学滨;代树红;陈双印; 摘要:为了探究巷道围岩蠕变破裂规律,在自主开发的考虑蠕变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中能够模拟弹性-理想塑性拉伸和剪切变形(不可破断)虚拟锚杆单元的基础上,发展了其破断功能.通过模拟含锚杆的岩块剪切试验,验证了锚杆剪切破断模型的正确性.为了检验蠕变剪裂模型,模拟了朱仙庄Ⅱ5轨道大巷所在的砂质泥岩的单轴压缩试验.数值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较好,二者均呈现了加速蠕变现象,这说明蠕变剪裂模型引入连续-... 突出过程瓦斯急速解吸诱发颗粒煤二次破碎理论与试验研究————作者:涂庆毅;孙浩宇;袁亮;薛生;程远平;安丰华;李伟;王亮; 摘要:为了研究突出搬运过程瓦斯急速解吸诱发颗粒煤二次破碎,建立了“爆米花”效应理论模型,开展了颗粒煤瓦斯急速解吸数值模拟.采用自主设计的突出过程瓦斯急速解吸诱发颗粒煤二次破碎试验装置,研究了吸附平衡压力、煤的力学强度、结构特征对二次破碎的影响,讨论了瓦斯急速解吸诱发颗粒煤二次破碎对突出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瓦斯压力下,瓦斯急速解吸造成颗粒煤二次破碎存在力学强度临界阈值.煤的力学强度与破碎率呈负相关,... 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过程力-热-流耦合相似准则建立与分析————作者:张冰;王汉鹏;袁亮;杜倩姿;范建国;隋建才;李梦天; 摘要:相似准则是地下工程相似模拟试验中相似材料研发、试验条件确定、试验数据反演的理论依据.为实现废弃煤矿压缩空气储能过程力-热-流耦合相似模拟,本文依据储气硐室的基本构造及工作模式,构建了高压空气和储气硐室所遵循的力-热-流耦合数学模型,并利用方程分析法推导了相似准则.分析结果显示,各相似指标之间无明显冲突,可用于确定力-热-流物理场相关参数、气体和固体物性参数的具体相似比尺.其中,应力、气压、温度和时... 新型捕收剂聚醚胺赤铁矿反浮选脱硅性能及机理研究————作者:李怡霏;梅光军;程潜;雷泽锐;严强;王君妍; 摘要:为提高阳离子反浮选脱硅技术在矿业中的推广应用,在武汉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醚胺类捕收剂GE-601和GE-609等的基础上,从现有的高分子聚合物中筛选出聚醚胺(PEA)作为新型捕收剂,并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反浮选试验,比较了不同碳链长度的聚醚胺PEA-D230,PEA-D400,PEA-D2000与传统捕收剂十二胺(DDA)的浮选脱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聚醚胺的捕收能力与链长成... 深埋隧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强度理论效应研究————作者:潘锐;任明洋; 摘要:为研究深埋隧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强度理论效应,本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岩土工程中6种典型的强度准则,构建了考虑岩体应变软化行为与非线性关联流动法则的轴对称平面应变力学模型,提出了“渐增支护荷载法”的求解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了中间主应力和不同强度准则对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的考虑程度是导致不同准则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6种准则评估的隧道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外接圆Druck... 褶皱构造区工作面俯仰角对支架与围岩承载特征的影响规律————作者:皇文博;郭军;冯国瑞;白锦文;宁瑞峰;文晓泽;王子;杨龙龙;吴雪瑶; 摘要:煤矿长壁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途经褶皱构造区煤层倾斜方向正角度和负角度相互转变时,易诱发冲击地压事故,为探究地质构造转换对工作面的影响,基于软件SOLIDWORKS,Rhino-Griddle, FLAC3D,建立了在基本动作和支撑原理与实际工况相似的液压支架的支护下褶皱构造区倾斜长壁开采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褶皱构造区内随着煤层倾角不断变化下液压支架和围岩的应力和位移演化... 聚丙烯酰胺-水玻璃-水泥复合浆液流变性能与絮凝特征研究————作者:孟祥喜;岳兵;孙易达;张书磊;张鑫; 摘要:深部地层突水动力灾害具有“大流量、高流速、强补给”的特点,为增强水泥浆液在动水注浆环境中的工程适用性,亟需通过优化浆液配比与性能调控,加速浆液的水化历程,并提高浆液的稳定性.本文以聚丙烯酰胺(PAM)与水玻璃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具有速凝和抗分散特性的注浆材料,通过流变性能测试、单轴压缩试验、光散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与设备,探究了2种改性剂用量对注浆材料流变与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深入研究了PA... 煤气化灰渣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去除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作者:刘倩如;黄淄博;周文静;郝南京;魏进家;张浩;田佰起; 摘要:煤气化灰渣中的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存在严重潜在危害,亟需开发高效的处理方法.碳纳米管(CNTs)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和吸附性能好等优势,通过特定官能团的改性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讨了羧基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CNT—COO-)对煤气化灰渣污染水体中Cu2+和Cd2+重金属离... 基于煤层底板标高控制区水量均衡的矿井突涌水蔓延模拟与应用————作者:武强;王潇;赵颖旺;张小燕;贾明珲; 摘要:矿井突涌水蔓延模拟是水害应急救援与处置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针对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煤层底板标高控制区水量均衡的矿井突涌水蔓延模拟方法.基于矿井煤层底板标高和采掘空间展布规律,分析了采掘空间底板标高的局部高点、局部低点和突涌水蔓延过程中的分叉分流点对突涌水蔓延过程的控制作用,据此对采掘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提出了控制区的概念及其划分方法.依据水量均衡原理,控制区内积水水位与累积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