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杂志投稿格式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14:05:48

一、中文文题

文题用小2号黑体字居左通栏排版。

二、中文作者姓名

1.作者姓名用小4号楷体居左排列在文题下方。

2.姓与名之间不留空格,各作者之间用“,”隔开。作者单位不同时,在作者姓名后的右上角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

例:王明明1,王红2,张三3,李梅梅1

三、中文作者单位

1.“作者单位:”用小5号宋体居左排在作者姓名下方。

2. 单位名称与城市名之间隔以“,”,城市名与邮政编码之间空半字空。作者单位不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加点号依次列出所有作者的单位,不同单位之间隔以“;”,句末不加标点。注意邮编不能都一样,地区为市,不用标注省份。

例:1.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 210003;

       2.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广州 510275;

四、中文通信作者

1.“通信作者”用小5号字宋体加粗居左排在作者单位下方,其余内容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不加粗。与中文摘要空5号字一行。

2.若稿件无通信作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

3.姓名与E-mail地址间用“,”隔开,多位通讯作者时以“;”间隔,句末不加标点。

例:通信作者:王明明,E-mail:wangmin@sina.com

五、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和关键词居左通栏排。摘要排在通信作者下方,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之间不空行,中文关键词与英文题目之间空5号字一行。

2.“【摘要】”小5号字黑体左顶格通栏排版。四要素名称“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均为小5号黑体,后空1字格排;其余文字为小5号仿宋体。

3.“【关键词】”小5号字黑体左顶格通栏排版,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六、英文文题

文题用4号Times New Roman字加粗居左通栏排版,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排在“【关键词】”下方,与英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空行。

七、英文作者姓名

1.作者姓名用5号Times New Roman字左顶格通栏排版,与英文作者单位接排。

2.姓与名之间留一个空格,姓都需要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各姓名之间用“,”隔开。作者单位不同时,在作者姓名后的右上角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

例:WANG Mingming1,WANG Hong2,ZHANG San3,LI Meimei1

 八、英文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字通栏排版。作者姓名后圆括号内用斜体接排作者单位。作者单位不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加点号依次列出所有作者的单位,不同单位之间隔以“;”,句末不加标点。与英文通信作者之间不空行。

 九、英文通信作者

1.“Corresponding author:”用小5号字Times New Roman加粗居左排在作者单位下方,其余内容不加粗。与英文摘要空5号字一行。

2.通信作者仅一人时用“Corresponding author:”,通信作者为多人用“Corresponding authors:”。

3.英文姓名与E-mail地址间用“,”隔开,多位通讯作者时以“;”间隔,句末不加标点。

例: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Mingming,E-mail:wangmin@sina.com

十、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1.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居左通栏排。英文摘要排在英文通信作者下方,英文关键词排在英文摘要下方。英文摘要与英文关键词之间不空行,英文关键词与正文之间空5号字一行。2.“【Abstract】”小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左顶格通栏排版。四要素名称“Objective”“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均小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后空1字格排;其余文字为小5号Times New Roman不加粗。

3.“【Keywords】”小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左顶格通栏排版,其余字不加粗,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十一、基金项目

1.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基金项目:”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用横细线与正文分开。

2.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连排,句末不加标点。

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9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51550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3AA205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2AA2Z3343);科技部基础重大专项(2001DEA30035)

十二、作者简介

1.文章首页地脚半栏排“第一作者:”用6号字黑体顶左排,其余文字为6号宋体。

2.各项间隔以“,”,句末加句号。

3.本刊不标注并列第一作者。

 例:第一作者:王莉(1978—),主管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十三、正文内容

1.标题

1.1 各级标题均左顶格排,序号后不加圆点,空1格排文字。标题序号按“1”、“1.1”、“1.1.1”形式。

1.2.一级标题(“1”形式)单独一行排,用5号黑体,上下行间距各空5号字一行,若文字为2个字,中间空1格。二级标题(“1.1”形式)用5号楷体,后空1字格排正文内容。三级及以上标题均用5号宋体,后空1字格排正文内容。

2.表格

2.1.版式   表格排在相关内容的自然段落后,尽量排在同一页码上。采用三线表,顶线(粗线)、底线(粗线)和栏目线(细线),如有合计行或表达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行,则在该行上再加1条分界贯通性横线。在纵栏头中,可根据分层需求加用非贯通性短横线。

2.2 表题    表格的表题需要中英文双语描述,中文表题编号用小5号黑体,其余内容用小5号宋体;英文表题编号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其余内容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不加粗。表序号与表题之间留1字空,不加标点。表序号与表题居中置于表上方,中文表题在英文表题上方。中文表序号用“表1”“表2”“表3”表示,英文表序号用“Tbl.1”“Tbl.2”“Tbl.3”表示。

2.3表内容  表内文字排6号宋体,栏头项目名称如项目、组别、因素等间不留空格。表内横栏头文字左顶格排,以同层次第1个字为准,上下对齐,非每行居中排。横栏头中第2层次文字应缩1格排。表中纵栏同类项目数字应以个位数(或小数点)或以范围号“~”、区间号“±”等符号为准,上下对齐,各行有效位数应相等。“—”(一字线)代表未发现。表内数据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应一致;小数点前“0”省略;表内不带括号,人数、%应分为两列。统计学符号一律斜体排印。

2.4表注 表格注释排于表格底线下缘,排6号宋体,表“注:”前空2字格,注释结束时加句号。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右上角码的形式,按英文字母小写顺序选用:a,b,c,d……在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

3.图片设计

3.1版式  图片排于相应正文所在自然段落后,即先见文后见图,或根据版面需要移排在相应部位。图片不排在版首或版末。图旁不串文。

3.2图题  图片的图题需要中英文双语描述,中文图题编号用小5号黑体,其余内容用小5号宋体;英文图题编号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其余内容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不加粗。图序号与图题之间留1字空,不加标点。图序号与图题居中置于图上方,中文图题在英文图题上方。中文表序号用“图1”“图2”“图3”表示,英文图序号用“Fig.1”“Fig.2”“Fig.3”表示。

3.3.图注  排在图与图题之间,居中排6号宋体。不同组别间隔以“;”,注释结束时加句号。

3.4.图例  一般排印在图内空白处,也可排在图形与图题之间。

十四、致谢

1.致谢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不与正文的层次标题连续编码。

2.“致谢”2字用5号宋体加粗左顶格排,空1个字,用5号楷体字排具体文字,回行左顶格排,句末不加标点。

十五、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字样左顶格排,用5号黑体左顶格排,句末不用“:”,单独成一行;上下行间距各空5号字一行

2.文献序号外加方头括号“[]”,左顶格排,与文献文字空1字格,不加标点。参考文献文字为6号宋体,英文内容用6号Times New Roman。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