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优化进路————作者:杨勇平;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全链条体系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体系优化需把握好价值性与工具性、个体性与普遍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等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学段贯通—要素重构—数智赋能—机制创新”为优化路径,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以机制创新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作者:章熙春;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是一个跨学段、长周期的复杂过程。高校通过构建“志向+兴趣”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识别遴选及动态评价新机制,以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构建“高本衔接、本研贯通”为路径的拔尖创新人才长周期培养新机制,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课程及有益的学习环境;构建“专业(领域)知识+科研(产业)场景”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为学习者提供锻炼提升机遇,从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输出一大...
人工智能时代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究————作者:王新凤;苏原正;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文科基础学科以人的精神活动、社会行为和制度文明为研究对象,探索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更加凸显了文科基础学科价值,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通过对我国70个文科基地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我国部分高水平大学依托“拔尖计划2.0”建设基地,在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实践探索,为我国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
基于风险审视的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思政进路研究————作者:虞璐;
摘要:基于人工智能精准性、自主性和协同性等技术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加速实现数据化驱动、智能化协同以及个性化定制的范式转型,客观上实现了教育对象精准画像、内容精准供给、过程精准施教。但人工智能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场域中也存在着教育目标偏移、教育伦理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探寻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思政的有效路径,应从价值引领、技术支撑、机制保障和师资建设等层面统筹施策
数智赋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创新路径探析————作者:李倩;
摘要:数字智能技术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创新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客观需要。从创新的现实基础看,数字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对数智技术需求的增加以及数智技术的进步,为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创新提出现实要求。从创新的现实挑战看,高等院校在数据安全与资源监管、教师数字素养与运用数智技术能力以及学生对数智型教学的适应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制约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创新的实践效...
以科技创新生态变革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作者:王凌宇;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纵深融合发展,已涌现出复杂生态系统特征。应用研究型高校亟需改善其与产业前沿衔接不畅之现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构高校创新生态内涵特征,有针对性地布局学科,培育卓越工程师,重铸多元创新支撑平台,系统性改革高校制度,充分发挥应用研究型高校在科创生态系统中的链接效应,激发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强大动能
高水平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研究————作者:陈克正;毛常明;
摘要:产教融合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赋能作用。在高水平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发展是基础性支撑、人才培养是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是核心性要素、产业发展是承载性场域。当前,高水平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着主体协同性不够强、运行机制尚待完善、人才培养适应性不足等现实困境。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企业的主导主体作用、高水平大学的引领作用,形成教育发展...
把握情绪劳动特点构建高等教育新生态————作者:孙浩爽;
摘要:教师是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更高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情绪劳动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高校教职工因其职业特点是高情绪劳动者,需在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中持续调节情绪以满足职业需求。长期“情绪过劳”易引发情绪耗竭、职业倦怠及身心健康问题。因此,应当关注、识别、重视情绪劳动,通过AI技术赋能等积极构建“情绪友好型”高等教育生态,更好地把关心关爱教职...
优化高校食品安全生态需全面再塑管理环节————作者:孙建秋;
摘要:校园食品安全并非高校建设范畴的细枝末节,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健康,也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声誉乃至教育强国的建设水平。在高校食品运营生态中,不断丰富的业态为学生带来了多样的食品供给,改善了校园生活质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隐患,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这亟需引发高校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系统性优化管理环节,切实筑牢高校食品安全防线
充分发挥高校民间外交作用的重要经验与作为空间————作者:周作宇;袁续航;
摘要: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发挥民间外交作用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更具有独特优势。我国高校积极探索,在科研交流、人才流动、文化传播、全球教育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民间外交实践经验。在如期建成教育强国的征程中,高校应制定全球发展战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性、特殊性与发展性————作者:张祺午;周晶;
摘要: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亟需在实现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潜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消弭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性选择。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性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将其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并通过构建产教融合立体布局体系,促进产教融合...
再论教师教育大学化: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选择————作者:朱旭东;徐沛缘;
摘要:教师教育大学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大学化实践可以凝练为国际教师教育大学化的“EME模式”(Evolve、Merger和Establish模式),即升格模式、并入模式和设立模式。基于EME模式,中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可以采取“提升教师培养层次学历基线,引导专科层次院校升格”、“鼓励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推动师范院校合理兼并”、“拓展师范大学基础育人功能,聚焦学士后师范生...
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地见效作出引领性贡献————作者:张东刚;
摘要:<正>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也关系着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篇提出的重大举措,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一号工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必须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因应时代发展优化...
《中国高等教育》“卓越实习生计划”招募启事
摘要:<正>根据发展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面向广大高校招募实习生。岗位与要求如下:1.稿件编辑助理岗位要求: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理论知识储备;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作能力良好。2.美术编辑助理岗位要求:熟悉图片处理和排版软件;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优秀的创意思维和平面设计能力
张一丹作品————作者:张一丹;
摘要:<正>~
《多功能卧室》————作者:郑隆慧;
摘要:<正>~
《干湿分离浴室化妆区》————作者:王瑾文;
摘要:<正>~
《主卧室》————作者:李庆威;
摘要:<正>~
《多功能客厅》————作者:李英;
摘要:<正>~
李玉龙作品————作者:李玉龙;
摘要:<正>~
中国高等教育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收录文章质量高。 经常有大咖的文章 已经投稿, 希望好消息尽快到来。 单位订有此刊, 同事们都经常研学本刊的文章。
2023-09-07 13:37 -
带头大哥666
写的是有关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官网邮箱投稿,一个月的时间收到拒信,没有什么内容和说明,直接拒绝的,感觉很高冷敷衍了事。也许的确如网络上说的需要大卡约稿之类的吧。
2023-07-24 10:00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了,但无音讯,已发表的稿件质量都非常高,但愿有好消息
2023-07-19 10:56 -
Yangming_ak
投了几次都是石沉大海,看已发表的文章都是领导的文章或是学术大咖,普通的硕博、讲师感觉根本没有机会录稿
2023-07-16 10:56 -
奔跑的辣椒酱
秒投秒被拒绝,感觉基本都是博导稿件比较多……硕博想自己投的慎重投稿吧,不过质量奇高的另谈。
2023-06-30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