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论坛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07:05:06

政法论坛

政法论坛

CSSCI北大核心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8.000
综合影响因子:4.641
邮发:82-121
官网:https://zflt.cbpt.cnki.net
主编:霍政欣

  政法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中的公司同意权————作者:龚浩川;

摘要:人合性是有限公司限制股权对外转让的重要理论基础,学界往往以人际信任作为其理论内核,并依此构建与适用相关制度。旧公司法的公司同意权也因此被误认为股东同意权,与优先购买权功能同质,终被新公司法删除。然而,优先购买权难以维系公司内部的信任与合作,也无法替代公司同意权为实际出资人显名、夫妻共有股权分割、股东资格监管等问题提供制度支撑。制度的失灵源于理论的局限。通过检视域外人合性的理论脉络与我国公司法的现实...

财产权对抗视角下有限公司股权变动模式再反思————作者:王毓莹;

摘要:新《公司法》第86条在股权变动问题上新增股权转让时应通知公司变更股东名册的规定,明确受让人可自记载于股东名册时向公司主张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实务中出现的股权转让纠纷。但“通知公司”这一程序的法律效力并不明了,这使得有限公司股权变动模式仍不清晰。通过赋予股权变动过程中不同时点以股权“变动”和“对抗”的不同法律效力,股权变动模式可归纳为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前者包含纯粹意思主义和修正意思主义,后者...

法学科学性的验证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活法”理论为蓝本————作者:连赛君;

摘要:科学性是法学的基础性议题,法学的科学性可分为由理性和经验可验证两类。统计推断基础上的法学研究在此分类中存在争议,具有概然性。道德科学由经验可验证,是法学具有科学性的重要原因。活法作为一种参与社会关系的、有助于达致良好秩序的社会法则,是法律事业实现科学性的原材料。根据道德科学理论,活法因现时经验性和道德性而具有科学性,从而能够赋予法律事业以科学性。广义的法学家都是活法的运用主体,无论是否有法律命题作...

依法行政与权力清单——以县域法治取向为重心————作者:黄鹏航;

摘要:权力清单是县域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的可行性路径之一。其以向社会公布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使法律规范得以进一步明晰。权力清单将法律条文进一步细化,能够更高效地指引行政执法,推动政府职权部门各司其职,是当前行政法治建设的可行性路径选择。权力清单意在对行政权力法律规定进行明确和指引,其与依法行政有联系,但不能同日而语。县域本身发展的刚需乃其“原发性”动力。从国家层面而言,是国家治理的要求和目标;从县域政府本身...

公司归入权规则的反思与重构————作者:岳万兵;

摘要:公司归入权的本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哲学及“不得损害他人获益”的自然法原理,具有坚实的法理正当性。但应认识到,公司归入权作为不当获益处置规则的公司法体现,其规范设计的合理与否及功能解释的恰当与否,既要辨明私法与公法不当获益处置的界限,还必须明晰其与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惩罚性赔偿、损害赔偿等近似规则之间,及其与违约获益交出、侵权获益交出等其它获益交出规则间的异同。长期以来,我国公司归入权的制度设...

刑事一体化视域中单位犯罪“名誉罚”应对模式研究————作者:刘沛泉;

摘要:涉罪单位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或被定罪本身会遭受“名誉罚”,名誉罚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刑罚对单位犯罪的威慑失灵,导致对单位施加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难以实现。降低名誉罚的不确定性对单位刑事制裁一致性影响的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通过对涉罪单位进行适法整改来替代刑罚的“非罪化处理”模式;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类型进行区分,在立法上预先将不同类型的单位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或定罪可能遭受的“名誉罚”进行扣除的“类型化区分...

行政法典编纂的宪法基础————作者:周维栋;

摘要:行政立法者是宪法的直接实施者,行政法典的编纂应当以宪法为依据,接受宪法的价值指引和规范调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宪制实践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宪法精神、行政权力的宪法变迁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宪制转型,都亟待通过行政法典编纂给予整体性回应。行政法典编纂的目的是实现行政法体系化,促成价值融贯的行政法秩序,宪法中的法制统一、人权保障与权力限制价值可以为此提供价值依托。为了推动形成更加系统完备的行政法律知识体系,...

刑行衔接中“重复评价”的生成逻辑与概念辨证————作者:罗建武;

摘要:我国刑事司法的实际特点和法学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进行全面双重评价并不是重复评价,其理论基础支撑乃是坚持刑事不法与行政不法完全差异说、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完全差异说和刑法之功能目的与行政法之功能目的完全差异说,这其中的根本逻辑在于认为立法规定不同,进而主张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同时适用具有合理性。但实质上,无论内在逻辑,还是目的追求,都与刑法上所禁止的重复评价一致。在厘清基本范畴基础上,宜将刑行衔接中的...

脑机接口新发展背景下法律权利体系探析————作者:吴旭阳;

摘要: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对于隐私保护、安全、主体性及责任承担等法律制度和理论构成了挑战,需要我们对相关基本权利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进行一些原则性规定或者软法的治理探索,对“认知自由”等理论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在法学上具有建构相关权利的需求和部分基础。这要求我们要对相关权利及体系进行思考和建构,以期从本源上为未来法律制度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下的法学除了通过数字法学的研究...

处理者法律地位流变分析————作者:温昱;

摘要:处理者在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会随着信息生命周期演进而发生变化。处理者的个保义务法律地位是由承担伦理基础作用的负担性义务、个人信息权对应的指向性义务以及法律直接规定的独立义务所组成的义务群。处理者数据财产权法律地位是由其个保义务法律地位转化而来。处理者取得数据财产权法律地位的道德辩护理由在于已经履行了在先的个保义务。处理者数据财产权法律地位的证立要在突破对处理者智慧劳动的事实描述基础上,...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信息错误”的民事责任————作者:郭金良;

摘要: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ChatGPT在生成成果上的创造性特征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信息”是服务的核心要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过程中可能产生“信息错误”,包括训练数据的信息错误、技术缺陷导致的信息错误、服务使用者提示的信息错误以及服务提供者故意造成的信息错误。“信息错误”可能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传统民事责任规则的适用存在诸多法律困境,如ChatGPT是否具有法律责任主体资格的争论、...

已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及其重构————作者:丁道勤;

摘要:已公开个人信息的不当处理易引发隐私保护、不正当竞争、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风险等法律问题,其具体处理与利用规则仍存在诸多有待明晰之处,如个人自行公开的范围和公开主体的判定存在一定难度、其处理是否需要符合“初始目的原则”、是否遵循一般个人信息的知情同意原则、大模型场景下如何维护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和公共利益平衡、未成年人公开信息的二次利用的风险防范等。因此,为促进已公开个人信息...

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中的公司同意权————作者:龚浩川;

摘要:人合性是有限公司限制股权对外转让的重要理论基础,学界往往以人际信任作为其理论内核,并依此构建与适用相关制度。旧公司法的公司同意权也因此被误认为股东同意权,与优先购买权功能同质,终被新公司法删除。然而,优先购买权难以维系公司内部的信任与合作,也无法替代公司同意权为实际出资人显名、夫妻共有股权分割、股东资格监管等问题提供制度支撑。制度的失灵源于理论的局限。通过检视域外人合性的理论脉络与我国公司法的现实...

脑机接口新发展背景下法律权利体系探析————作者:吴旭阳;

摘要: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对于隐私保护、安全、主体性及责任承担等法律制度和理论构成了挑战,需要我们对相关基本权利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进行一些原则性规定或者软法的治理探索,对“认知自由”等理论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在法学上具有建构相关权利的需求和部分基础。这要求我们要对相关权利及体系进行思考和建构,以期从本源上为未来法律制度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下的法学除了通过数字法学的研究...

行政法典编纂的宪法基础————作者:周维栋;

摘要:行政立法者是宪法的直接实施者,行政法典的编纂应当以宪法为依据,接受宪法的价值指引和规范调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宪制实践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宪法精神、行政权力的宪法变迁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宪制转型,都亟待通过行政法典编纂给予整体性回应。行政法典编纂的目的是实现行政法体系化,促成价值融贯的行政法秩序,宪法中的法制统一、人权保障与权力限制价值可以为此提供价值依托。为了推动形成更加系统完备的行政法律知识体系,...

刑行衔接中“重复评价”的生成逻辑与概念辨证————作者:罗建武;

摘要:我国刑事司法的实际特点和法学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进行全面双重评价并不是重复评价,其理论基础支撑乃是坚持刑事不法与行政不法完全差异说、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完全差异说和刑法之功能目的与行政法之功能目的完全差异说,这其中的根本逻辑在于认为立法规定不同,进而主张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同时适用具有合理性。但实质上,无论内在逻辑,还是目的追求,都与刑法上所禁止的重复评价一致。在厘清基本范畴基础上,宜将刑行衔接中的...

依法行政与权力清单——以县域法治取向为重心————作者:黄鹏航;

摘要:权力清单是县域政府依法行政实现的可行性路径之一。其以向社会公布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使法律规范得以进一步明晰。权力清单将法律条文进一步细化,能够更高效地指引行政执法,推动政府职权部门各司其职,是当前行政法治建设的可行性路径选择。权力清单意在对行政权力法律规定进行明确和指引,其与依法行政有联系,但不能同日而语。县域本身发展的刚需乃其“原发性”动力。从国家层面而言,是国家治理的要求和目标;从县域政府本身...

期刊简介

摘要:<正>《政法论坛》是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法学研究成果为主的专业学术期刊。《政法论坛》严格恪守弘扬法治、传承思想、严谨求实的办刊宗旨,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并多次获得国家级殊荣。《政法论坛》为第一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暨2021年度、2022年度优秀期刊、教育部社科期刊“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北京市高校权威社科期刊、中国社科院AMI核心期刊、中文...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再审程序的完善————作者:陈光中;

摘要: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种非常规性救济手段决定了其运行理念应当在“依法纠错”和“维护生效判决、裁定的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受“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理念形成的司法惯习影响,我国刑事再审的司法实践出现两个情况,一是有错必纠,而忽视司法裁判的既判力、诉权耗尽、不区分错的性质及大小等问题,导致法检机关启动再审程序和当事人提出申诉较为随意;二是将启动再审程序与改变原判决、裁定直接关联起来,导致申诉易与申诉启动再审...

财产权对抗视角下有限公司股权变动模式再反思————作者:王毓莹;

摘要:新《公司法》第86条在股权变动问题上新增股权转让时应通知公司变更股东名册的规定,明确受让人可自记载于股东名册时向公司主张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实务中出现的股权转让纠纷。但“通知公司”这一程序的法律效力并不明了,这使得有限公司股权变动模式仍不清晰。通过赋予股权变动过程中不同时点以股权“变动”和“对抗”的不同法律效力,股权变动模式可归纳为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前者包含纯粹意思主义和修正意思主义,后者...

  政法论坛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抢沙发!投稿两个多月,一直在初审,感觉没戏555

    2024-08-20 13:09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