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论丛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政法论丛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CSSCIAMI扩展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
复合影响因子:8.259
综合影响因子:4.253
邮发:46111
官网:https://xbbjb.sdupsl.edu.cn
主编:孙培福

  政法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税收征管制度变革的“守正与创新”————作者:张守文;

摘要:税收征管制度的变革,事关国家的税收征管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均衡保护,对国家税收利益与纳税人权益均有重要影响,必须坚持和兼顾“守正与创新”。无论是我国既往税收征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还是当前《税收征管法》的修订,都涉及“守正与创新”的考量。为此,应从历史的维度,分析和提炼税收征管制度变革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共识;同时,应从系统的维度,结合《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分析税收征管的法律依据与体制框架、税收征管...

并购重组交易背景下股债界分的税法规范逻辑————作者:张世明;

摘要:2023年修订的《公司法》允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类别股等新规出台,其势必对税法政策的实施产生相应的影响。股债二分与其说是公司法的产物,不如说是税法对于权益性投资与债务性投资不同税收待遇的产物。优先股等复合金融工具出现对传统股债二分制度构成挑战后的税法属性判断呈现复杂化。风险标准为股份适格提供实质性依据。对明股实债的认定仅仅是求真问题,对股债区分底层逻辑建构的探讨则是求是问题。税法的股权适格性是具体性...

领域型法典编纂背景下部门行政法与刑事法治系统的洽合————作者:焦艳鹏;

摘要:以生态环境领域的部门行政法为切入进行分析可知,刑事司法解释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量了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与部门行政法中的行政违法构成要素。刑事司法解释之中规定的入罪模式、入罪标准,是在考量刑法与行政法的比例关系之后确定的,是刑法与行政法相互沟通的重要机制。增强领域型法典与刑事法治系统洽合的主要机制包括:第一,高度重视领域型法典编纂中立法科学与规律的体现,以《立法法》为规尺,遵循法律规范设计的一般...

基于个人授权的竞争性数据爬取————作者:沈健州;

摘要:随着承载于个人信息之上的利益期待从消极保护向积极利用延伸,用户便产生了授权第三方直接从特定平台爬取其个人信息数据的需求,而第三方与该平台往往存在竞争关系。如何判断这类数据爬取的正当性,需要系统权衡数据财产权益、个人信息权益、数据流通需求等不同价值考量,是数据产权制度中具有枢纽地位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尽管可携带权能为这类数据爬取的正当性提供底层逻辑,但不可忽视数据携带与授权爬取之间的现实差异,其主要体...

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中知情同意的法律规制————作者:李筱永;

摘要:面对脑机接口技术,知情同意应该区分道德理想与法律规则。在告知层面,应聚焦于必要风险,并通过治疗前咨询补充。在患者决策层面,基于父爱主义、公序良俗和公共利益,法律应对于患者自我决定权进行合理限制。针对该技术可能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需突破个体决策框架,将家庭成员纳入;涉及到儿童或闭锁综合征患者的代理决策应该由伦理委员会审查;鉴于该技术直接作用于人脑,法律应严格限制强制利用脑机接口技术进行治疗的行为。在...

《政法论丛》体例格式及投稿须知

摘要:<正>1.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论文应有英文题名。2.作者单位。置于作者姓名下方,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且要有相应的英文。3.内容摘要。文稿须附200~300字的中文和英文内容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文章主要观点的浓聚和缩写。不能出现“本文(文章)和作者认为……”...

论中国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之构建:继承、扬弃与创新————作者:罗国强;

摘要:面临新时代的全球挑战与机遇,中国亟待构建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并应聚焦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继承、扬弃与创新。国际法理论对于国际法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中国的国际法理论是依靠学习与移植西方国际法理论而发展的,其在清末起步、在民国展开、在新中国进步、在改革开放后大踏步推进,及至在新世纪步入系统性创新的轨道,呈现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全面发展、愈渐深入的历史轨迹。当前的中国国际法理论已经摆脱旧有进路,...

污染环境罪局部与整体环境法益二元论————作者:陈伟;

摘要:污染环境罪保护的秩序法益、安全法益已经在历次刑法修正案中为环境法益所吸收。既有理论承认了环境法益整体与局部的二元性,但尚未注意到污染环境罪应同时保护整体与局部两种环境法益,导致未能对司法解释中“严重污染环境”和“情节严重”的情形做出合理的类型化区分。环境法益的二元性并非理论创设,而是为立法、司法和学理所承认的理论共识。对整体环境法益的侵害其犯罪形态为累积犯,对局部环境法益的侵害其犯罪形态为实害犯。...

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型构准则与接受差异————作者:胡绪雨;

摘要:关于船舶所有权变动,《海商法》与《民法典》仅规定了登记对抗规则,而对所有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提供的意义是不完整或不明确的,以致学界存在多种变动模式主张。不同变动模式主张均存在合理性与理论结构上的缺陷。“意思主义+登记对抗”并未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变动模式。鉴于我国的交易实践认知与《民法典》的逻辑体系,尤其是缺少保护出让人利益的配套制度规定的现实,我国并不适合采用“意思主义+登记对抗”的解释模式。“交付或...

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的分立————作者:范明志;

摘要: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存在混杂现象,从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规则相互独立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相互分立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在立法目的、法律渊源、保护模式、法律效果等方面均具有区分性,应当分别建立各自的下位法体系。二者规则体系分立应当以调整对象和基本概念的区分为基础,重点处理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与数据跨境流动制度中个人信息被作为重要数据、或者与重要数据同等...

医疗数据使用权分层配置论————作者:任颖;

摘要:医疗数据使用权的分层配置,从具体授权、动态授权、细粒度授权出发,形成医疗数据原始使用权、继受使用权、衍生使用权三元结构。医疗数据原始使用权对医疗数据制作者作出具体授权,医疗数据制作者是以医疗机构而非患者为核心的。医疗数据继受使用权层级,区分公益性使用与商业使用主体,形成差序化的动态授权布局。医疗数据公益性使用权配置,区分应急状态与常规状态展开场景化授权。医疗数据商业使用权配置,需动态剔除可识别的个...

刑法立法观念的学派论争及其展望————作者:陈璐;

摘要:我国刑法立法观念论争的焦点是积极刑法观和传统刑法观的对峙,其本质是行为人立场和行为立场的对立,积极刑法观是行为人立场彰显的必然结果。行为人立场和行为立场在我国不同法治场景中呈现出“两级化”趋势,在立法场景中,行为人立场不断彰显,表现为积极刑法观;而在司法场景中,行为立场又不断强化,传统刑法观的谦抑原则占据主导地位。刑法立法观念论争根植于我国刑事法治的二重面相——自由法治刑法和社会法治刑法,追求自由...

网络传销共同犯罪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认定————作者:王筱;

摘要:网络传销犯罪的跨时空性、各参与人的非物理接触性,以及层级性与链条性的相互交织,消解了共同犯罪成立的基础。尽管如此,按照行为共同说,网络传销同一链条上的各犯罪人仍然存在意思联络与共同行为,成立共同犯罪。对于各共犯人应当排除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其本质上属于承继共犯,只需对其下线实施的行为承担责任。各共犯人主从犯责任的认定具有相对性,原始型组织者、领导者与晋阶型组织者、领导者的主从犯责任...

比特币财产属性的纯粹欺诈逻辑————作者:杨贵桥;

摘要:财产以其价值属性为内在依据。由区块链的簿记性质所决定,比特币并非劳动产品,而是幸运矿工生成区块所耗费算力的所有权凭证,本身没有价值,亦不表征价值关系,不是任何形式的财产。然而,生息资本的资本拜物教性质使比特币成为虚拟资本,比特币作为有价证券成为财产。但是,簿记具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发展趋向,工作量证明算法却与之相悖,致使区块所耗费算力不执行资本职能,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充当必要的纯粹流通费用,其价值随着...

AI时代的数据爬取治理:法律冲突与利益平衡之道————作者:洪延青;

摘要:在人工智能需求快速升级的背景下,数据爬取成为获取海量数据的关键途径,却也因涉及隐私保护、著作权和商业竞争等多元利益而引发高度争议。对此,美国侧重案例驱动的弹性调整,欧盟强调自上而下的权利保护与文本数据挖掘例外,中国则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结合并辅以行政监管与刑事打击。为满足AI对多元化、高质量数据的需求,应采用“指导思想为纲、行为规范为本、创新模式为径”的综合治理思路。唯有在“开放与保...

人工智能法法典化的可行性思考————作者:侯东德;

摘要:人工智能法采取法典化的立法模式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安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诚然,人工智能法法典化面临技术变动性与法典稳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法典确定性的冲突以及整合现有法律规范困难等诸多挑战。对此,可秉持前瞻性和动态性的立法理念、灵活性与预见性相结合的立法原则,多措并举整合现有法律规范等积极加以应对。推进人工智能法典编撰,宜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

网络“空间”隐喻的国际法映射、困境与突破————作者:程乐;

摘要:借助“空间”隐喻,国际法将传统空间中的国际法规范映射入网络空间,实现了“国际法”向“网络空间国际法”的跃迁。网络“空间”隐喻虽然塑造了各国认知“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的框架,并带来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的教义扩张,但也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背后的权力涌动,淡化了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差异并带来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的结构不确定。鉴于此,需要在国际法层面回归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造法路径,并在守正包容的多边对话框...

世界多极化的数据治理与WTO合规审视————作者:赵宏瑞;

摘要:中美俄欧的数据治理,既含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体现为WTO《电子商务协定》共识,个性源于世界多极化。中国倡导数据命运共同体,从东亚、到“泛亚”发挥着影响力;美国的数据治理从自由走向威慑、走向霸权,但日渐收缩形成“小院高墙”般的“区域孤立化”;俄罗斯立法数据主权,以“断网测试”反制美网霸权;欧盟高举隐私权“大旗”,注重“数据保护”。中国宜于深化“泛亚”数据法治合作,加固亚欧的数据联结,细化全球数字文明方...

检察职能创新视域下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研究————作者:张杰;

摘要:民事支持起诉制度在我国渊源已久,近年来更呈爆发式增长。该制度彰显检察对特殊群体的权利救济功能,具有法理正当性和现实合理性。当前应当以检察职能创新为视角,推进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中相关争议问题解决。以民事支持起诉为范例,转隶后检察机关应当更加重视聚焦公民权利保障实现检察职能创新。当前检察在特殊群体权利保障中仍存在不足,应当以理念更新、领域拓展、措施完善和以法律监督为重心推进法检协力等方式,进一步彰显检察...

我国互联网弹出广告法律规制疏漏之弥补————作者:阳东辉;

摘要:目前我国在弹出广告的法律规制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具体包括:尚未建立针对弹出广告的系统和专门立法,缺乏明确的弹出广告准则,确定弹出广告责任主体存在困难,执法主体不统一以及法律责任尚待完善。因此,我国亟需制定一套系统化的弹出广告准则,并明确规定弹出广告合法性的具体判断标准,即,要求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在弹出广告窗口设立用户“永久性退出”选项,限定弹出广告出现的时长和频率,规定弹出广告的页面大小、移动速度...

  政法论丛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政法论丛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