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科学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0:05:14

语言科学

语言科学

CSSCI北大核心

Linguistic Sciences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徐州市
复合影响因子:0.646
综合影响因子:0.333
邮发:80-114
官网:http://journal15.magtechjournal.com
主编:陈章太
平均出版时滞:609.0555

  语言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2024年为《语言科学》匿名评审稿件的专家学者————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语言科学》编辑部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在过去一年里对本刊的支持和帮助,正是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刊的学术质量才得以保证,在此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劳动,致以诚挚的谢忱和崇高的敬意

世界语言大会: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大突破————作者:杨亦鸣;

摘要:近日,本刊主编、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就世界语言大会及成果文件《苏州共识》,接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访谈。值此世界语言大会召开十周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特刊登该访谈录以为纪念和祝贺

动源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演变机制————作者:李小军;

摘要:基于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关系,时间副词可以分为时间情状与时间框架两类,本文一共讨论了27个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形成机制。时间情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都是综合性的,语义演变的过程就是其他语义要素消失、只剩下情状方式这一个语义要素,同时经历了从描摹自身的动作情状转而描摹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的时间情状这一过程,属于单纯的隐喻过程。时间框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是作为整体进入时间义的。要演变为时间框架副词,首先需...

音变的方向与速率——山东桓台方言声调变异的个案研究————作者:刘文;董文琪;

摘要:声调变异是社会语音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山东桓台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沧惠片章桓小片,传统方言调查认为桓台方言的阳平上是一个高平调,调值记为/55/。董文琪和刘文(2021)研究表明阳平上并非一个典型的高平调,其调型在老派和新派中存在变异。文章通过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考察桓台方言阳平上的变异情况。声学分析显示阳平上的音高曲线存在下降趋势,且老派降幅大于新派。此外,在音高分布上,阳平上与去声、入声存在部分重叠。...

海南中和军话、官田军话舌齿音声母的两种链式音变————作者:刘春陶;倪博洋;

摘要:海南中和、官田两处军话同样受到侗台语和闽粤方言影响,但在是否产生内爆音声母和声母系统如何接触演变问题上表现迥异。通过不同声类的历史比较,可以发现两地军话的舌齿音声母均存在链式音变,但演变链的环节各不相同。演变的触发环节和语言接触的社会因素有关,演变链的后续环节则为方言音系内部调整,可反映二者作为官话的底层声类结构一致性

《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在《语言科学》创刊一周年之际,本刊曾推出《〈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一文。此后每年,为加强学风建设,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规范语言科学研究工作,《语言科学》都会重新发表《规范》的修订版,与学界同仁共勉。本文的撰述是《语言科学》编辑部为致力于语言学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的学术规范所做的一种尝试;也有增加本刊编辑过程的透明度,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加强对本刊工作监督之意。学术规...

“既然”句的性质及归类问题————作者:刘利;朱光鑫;

摘要:主流的汉语语法学论著认为“既然”与“因为”句同属于因果句,“如果”句则属于条件(假设)句,就是说“既然”句与“如果”句是对立的。但通过对语言事实的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既然”句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用法,据此应归入不同的复句类别:“既然1”句,表达因果关系,其句法语义特征与“因为”句一致,可归入因果句;“既然2”句,表达条件关系,其句法语...

理论语言学新视野:绝对范畴法与概率论结合————作者:罗卓思;

摘要:当代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神经科学等学科一起被归为认知科学的子学科。然而理论语言学作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区别于概率论占主导地位的其他认知科学子学科,坚持采用绝对范畴法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在国外迅速发展并在理论语言学不同子领域广泛应用的概率论前沿研究,强调应将关注语言静态特性的传统绝对范畴法和强调语言动态特征的概率论相互结合,从而推动国内外理论语言学的研究,为...

侗语声母送气引起气调的复杂渐变过程————作者:王艳红;毕谦琦;

摘要:文章测量了侗语8个方言点与送气塞音声母相关的三个参数,即代表送气长短的VOT、代表送气声母后接元音音高的F0、代表气声化程度的谐波差H1-H2,发现听感上差不多的音类,在不同方言,甚至同一个方言不同调类,三个参数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这些不同,很大程度上源于音类演变的程度不同。由这些不同推测,侗语声母送气引起气调产生的音变过程,源于送气特征逐步消退,元音不断气声化,声调的音高逐渐降低,直至产生调...

沉痛悼念本刊编委孙宏开先生

摘要:<正>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孙宏开先生因病于2024年8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孙先生出生于1934年,江苏张家港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语言研究和语言资源保护事业,成就卓著,荣誉等身

官话方言古庄组声母内外转对立形成之谜及解析——兼论南北官话方言形成的底层机制与相互交融————作者:王为民;

摘要:《中原音韵》已出现内转庄组字并入精组的现象,表明古庄组字依内外转对立的“南京型”不仅仅是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的特征。宋代南北通语的相互交融是《中原音韵》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南北官话方言古知庄章声母的演变特征与阿尔泰语和壮侗语的底层特征有关

复合性韵书《南北方音》南音的基础音系————作者:赵庸;

摘要:《南北方音》是清末夏鸾翔所著的一部方言韵书,音系具有复合性。该书南音的基础音系究竟是杭州话还是苏州话,有必要辨明。通过讨论韵学传统和杭州音的性质与地位、《凡例》提示的注音方法和注音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古精组和知系字的声母读音、古止蟹摄开口三等韵精组声母字和知章组声母字的韵母读音、声调系统等内、外部证据后可知,该书南音首音反映十九世纪中期的杭州话音系,是单纯音系

论闽方言支脂之韵的读音层次——兼与南部吴语比较————作者:施俊;

摘要:本文指出闽方言支韵有五个层次,脂韵有四个层次,之韵有三个层次,闽南、闽东、闽北、闽中及莆仙均有一致的对应。其中支韵Ⅰ层读如歌韵,为上古读音层,支韵Ⅱ层读如灰韵,支韵Ⅲ层与壮侗语特点有关,支韵Ⅳ层为i及其变体,闽东、闽北、闽中支韵的ie不是反映《切韵》时期的读音,而是后来的音变,与i应属同一层次,支韵Ⅴ层为文读层。本文还利用层次相似度来讨论吴闽关系,南部吴语与闽语支脂之三韵综合层次相似度为64%

小句整合与量级凸显——焦点助词“哪怕”的形成————作者:韦志刚;洪波;

摘要:“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强调表达,表现言者的情感、态度和认识。推动“哪怕”小句整合的动因是信息结构的完形重塑,“哪怕”小句作为插入语与中心语句法位置相邻是整合发生的重要句法条件,去句化、句法降级和语调融...

汉语极性问句“标句位置-信疑态度”的对应关系及结构理据————作者:欧阳娇;王迟;

摘要: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极性问句按照信疑态度可以分为两类,“吗”字问和语调问句涉及言者的信疑态度(具备[+信疑态度]特征),正反问和F-VP问句不涉及信疑态度(具备[-信疑态度]特征)。极性问句不同成员的信疑态度又与它们的标句位置呈现对应关系,带[-信疑态度]特征的正反问和F-VP问句在谓头(时态短语TP层)标示疑问,带[+信疑态度]特征的“吗”字问和语调问在非谓头(标句短语CP层)标示疑问。“标句位置...

壮语核心词接触变异个案研究——以“头”“发”为例————作者:鄢卓;曾晓渝;

摘要:文章以“头”“发”为例,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探讨了壮语核心词的接触变异。一方面确定了这两个词项不同词形的词源性质及层次替换关系;另一方面,根据地理分布形态及历史文化信息深入分析了壮汉语言接触的途径和历史,并提出了语言接触研究的“区域性原则”。通过核心词个案,可以管窥壮汉语言接触发生在各个方面、各个时代,这体现了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元白话句末“有”的两种后续变化————作者:赵昕;

摘要:元白话中常用于句末的“有”字多见于两式:“N+有”表“存在于N”或“领有N”;“V(+助词)+有(+助词)”表示V的各类时体信息。两式中的“有”都对译中古蒙古语动词/助动词a-、bü-。在明初反映双语者口语的《正统临戎录》中,“N+有”式出现了表示时间的用法,是表示处所的“N+有”式在双语者口语中发生的扩展;“V+有”式出现了表将来、祈使的用法,是早期“V+有”式先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发生分化,口语中...

“殺”字构形补释————作者:白于蓝;刘新全;

摘要:通过字形排比分析,指出《说文》小篆之“殺”字实从殳从豕,当隶定为“豛”,会以殳击杀豕之义;甲骨文和金文之“■”字应从吴振武看法释为“殺”,会杀人之意;甲骨文之“■”字亦应释“殺”,会杀猪之意,与“■”是会意方式不同的异体字关系;甲骨文之“■(或■)”字和师旂鼎之“■”字均应释为“毙”,会以攵(或殳)击虫且血滴四溅之意

《语言科学》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数智赋能语言康复与脑健康未来产业发展大会”综述————作者:张强;耿立波;

摘要:<正>8月27日,“数智赋能语言康复与脑健康未来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来自语言康复与脑健康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100多位专家和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提出前瞻性部署语言康复和脑健康未来产业,推动未来健康产业发展。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办,脑认知与语言康复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语言科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科学》编辑部...

  语言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感觉语言科学比较注重创新性研究,前后投过两次都无疾而终,期刊时间安排很明晰,这点好过大部分期刊,每一步都有时间点卡着,从以往发表的期刊来看,从投稿到发表不低于一年时间,该期刊质量确实不错,业界比较认可,可能是我的研究一般,还没送外审就退了,还得继续努力!

    2024-08-26 17:46
  • 奔跑的辣椒酱

    审稿速度一般,有基金支持感觉更容易发表。审稿分为两到三轮。先是内部审稿,后送往外评专家审稿。需要2-3个月。

    2020-12-13 20:42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