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语义分割的长白山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作者:李成范;韩晶鑫;盘晓东;刘岚;颜丽丽;康建红;刘学锋;肖舟怡;
摘要:火山岩性数据集是利用深度学习进行火山遥感岩性智能识别的关键和数据基础。当前,缺乏可信的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制约了大区域、复杂地质环境下火山岩性智能识别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归纳和整合长白山火山岩性主要类型的基础上,以哨兵2(Sentinel-2)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结合地质资料和野外核查制作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长白山火山岩性遥感数据集。该数据集内容包含遥感图像、标签数据、说明文件,岩性类型覆盖玄...
华南和喜马拉雅高分异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作者:张睿泽;左仁广;
摘要:铌钽等稀有金属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通常与高分异花岗岩伴生。华南和喜马拉雅是我国高分异花岗岩分布最广的地区,探究这两个地区的高分异花岗岩在成因、分异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对深入理解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及与之有关的稀有金属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并筛选了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华南和喜马拉雅高分异花岗岩地球化学数据,采用多种划分标准构建了华南和喜马拉雅高分异花岗岩数据集,并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探究了华南和喜马拉雅...
《岩石学报》投稿须知
摘要:<正>《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为特色,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
西秦岭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成矿作用:来自硫化物原位微区和C-O-S同位素的证据————作者:牛永杰;戴霜;郭东宝;李海亮;曹向飞;移亚龙;马志涛;马延忠;
摘要:洛坝铅锌矿是西成矿集区内重要的大型铅锌矿田,近年来随着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首次发现了金、锑矿化,但有关其矿化的相关科学问题尚未开展研究。本文通过硫化物原位微量、单矿物微量元素扫面、原位C-O-S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矿化类型及赋存状态,并查明了金、锑成矿流体特征。结果显示,辉锑矿、毒砂及少量车轮矿是锑的主要载体矿物,毒砂(平均Au含量917×10-6 西秦岭李坝金矿载金硫化物特征和成因————作者:陈昱;王玉往;罗建祥;李德东;王建平;龙灵利;张会琼;耿健; 摘要:位于西秦岭成矿带的李坝金矿为一超大型金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金的富集和沉淀机制仍存有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矿区黄铁矿和毒砂的产出特征,将地质-成矿作用划分为沉积(-变质)期、成矿前/成矿早阶段、主成矿阶段和成矿晚阶段。不同期次黄铁矿原位主、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沉积期的黄铁矿(Py0)为典型沉积成因,主成矿阶段黄铁矿(Py2)和成矿晚阶段黄铁矿(Py3)总体...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铌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作者:诸泽颖;柯昌辉;赵永岗;王登红;张丽;李以科;赵剑;于洪; 摘要:内蒙古白云鄂博是我国第一大铌矿床,但含铌矿物颗粒细小,赋存状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不清导致铌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深,严重影响了白云鄂博铌找矿以及综合利用。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以及精细岩相学、矿物学等方法,详细描述了白云鄂博主矿、东矿、西矿和东介勒格勒矿区典型的铌矿体的空间分布,产出特征、矿石类型、铌的赋存形式及矿物共生组合。白云鄂博铌矿与稀土矿体具有同体共生和异体共生关系,其中异体共生的铌矿体... 山东昌乐地区王家大山玄武岩流变性质研究————作者:王晓宁;姜哲轩;郑小东;张洪通;李建峰;吴东伟;宋茂双; 摘要:本文选用采自山东昌乐地区王家大山的玄武岩作为初始样品,利用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在围压~300MPa、温度973~1173K、应变速率5×10-6s-1~4×10-5s-1的实验条件下开展了轴向压缩变形实验(应变量≤15%),以探究玄武岩的高温流变行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测得变形前后样品都... 中祁连西段晚奥陶世-中志留世镁铁质岩脉的成因与构造启示————作者:贾开军;王超;孙晓奎;喻遵谱;李雪;马得青;刘良; 摘要:中基性岩脉不仅是地球深部过程的信息载体,也是解码地幔源区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重要指示标志。本文对中祁连构造带西段出露的柳树沟辉长岩、大青沟辉长岩脉、大青沟闪长玢岩脉和冬草沟辉长岩脉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柳树沟辉长岩和这些岩脉分别形成于465Ma、448Ma、449~450Ma、430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柳树沟辉长岩属于碱性系列,具有钾玄岩特征... 西伯利亚克拉通Udachnaya金伯利岩筒麻粒岩捕虏体的变质P-T轨迹与构造意义————作者:武可馨;仝来喜;IONOV Dmitri Alepa;刘兆;李超;韩新月; 摘要:西伯利亚克拉通是全球著名的稳定克拉通之一,其下地壳的变质演化历史对于理解大陆动力学至关重要。关于该克拉通下地壳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改造与重建,一直存在垂向构造和横向构造增生机制的争议。本研究聚焦于西伯利亚克拉通Udachnaya金伯利岩筒中的古元古代麻粒岩捕虏体,通过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多种地质温压计和P-T视剖面图模拟等方法,限定了其不同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研究识别出麻粒岩保留的3个不同的变质... 赣南河源锂矿床伟晶岩岩石成因及其锂超常富集机制:来自锆石、磷灰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的约束————作者:冯莲花;田世洪;李海立;孙建东;龚迎莉;杨世文;黄昌祺;刘文斌; 摘要:锂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推动世界前进的金属”。华南是我国花岗岩型铌、钽、锂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重要产地,其中江西省伟晶岩型锂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赣南地区,被认为与会同岩体密切相关。然而,伟晶岩岩石成因及其锂超常富集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理解和揭示。本文以江西省伟晶岩型锂矿床的典型代表——河源锂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Nd同位素研究,查明伟晶岩岩石...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白马石沟岩体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作者:邹宇轩;聂逢君;夏菲;严兆彬;何剑锋;杨东光;张鑫;李晓剑; 摘要: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地表覆盖严重、基岩露头少,实物研究资料有限,制约了人们对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对覆盖区钻孔揭露的白马石沟岩体进行了详细岩相学观测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及原位Hf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白马石沟岩体形成于晚二叠世(254±0.7Ma),岩石富硅(SiO2=69.13%~72.27%)、富碱富钾(K2O+N... 南岭东西段中生代基性岩浆差异及其对“东钨西锡”的制约————作者:闫金禹;马星华;郭春丽;周睿;王宏晖;许箭琪;赵迁迁;张斌武; 摘要:南岭地区中生代幔源基性岩浆的持续活动为地壳部分熔融和岩浆房的持久演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热量,是成钨、成锡岩浆得以分异乃至成矿的一个重要因素。基性的岩体、岩脉、岩株在南岭地区广泛出露,岩浆活动自晚三叠世(215Ma)持续至晚白垩世(75Ma),岩性以玄武岩、辉绿岩及煌斑岩为主,以北东走向的郴州-临武断裂带为界可将其划分为东、西两段。南岭东段的基性岩约19处,主要分布在赣粤两省交界;南岭西段的基性岩分布... 西藏康马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与特提斯喜马拉雅锂资源前景————作者:次仁顿珠;刘小驰;毛国正;刘成林;吴魏;赵向英;邢璐遥;胡方泱;赵俊兴;李俊瑜;多吉;吴福元; 摘要:本研究报道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康马穹隆新发现的锂辉石伟晶岩,这是首次在特提斯喜马拉雅穹隆内识别出富锂矿物伟晶岩。该伟晶岩呈岩脉状集中侵位于康马穹隆西南部韧性剪切带中,围岩为二叠统白定浦组厚层大理岩化灰岩。锂辉石伟晶岩中出现的稀有金属矿物包括锂辉石、透锂长石、锡石、天河石、绿柱石、铌铁矿族矿物、褐钇铌矿、铌铁金红石和烧绿石等。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锂辉石伟晶岩样品锂含量范围是28.7×10... 嫦娥五号角砾岩岩屑中矿物及玻璃的地球化学特征————作者:王莎莎;李林曦;惠鹤九;万博; 摘要:嫦娥五号(CE-5)任务返回了位于风暴洋克里普地体(PKT)中年轻的玄武岩单元的月壤样品,为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有的大量研究集中在月壤中的玄武岩岩屑,但同样拥有着可观数量的角砾岩岩屑却较少被研究。角砾岩为了解月壳成分、岩性多样性、撞击过程和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是月球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项研究的样品为铲取月壤样品中的角砾岩岩屑,其主要表现为撞击熔融碎屑、岩石和矿物碎屑嵌套... 白云鄂博矿床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Rb-Sr定年:对稀土-铌成矿作用的指示————作者:姚璐航;李扬;张文;杨澜;余艳;杨波;李献华; 摘要: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级的稀土矿床,并蕴含有丰富的铁、氟和铌等资源。云母是该矿床中常见的矿物之一,常与矿石和脉石矿物共生。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和岩相学研究,本文选取了白云鄂博矿床中含云母的代表性矿石类型,包括云母型矿石、萤石条带状矿石、白云石型矿石和霓石型矿石,对其开展了云母原位Rb-Sr定年及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碳酸岩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及其对稀土-铌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四类矿石中的云母均为热...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中山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作者:李淼;刘晓春;陈龙耀; 摘要:中山片麻岩是一套含石榴石的淡色长英质片麻岩,主要出露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附近。新的LA-ICP-MS U-Pb锆石年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山片麻岩原岩的物源区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晚期大陆地壳,原岩的沉积作用发生在1200~944Ma之间;在格林维尔期(~944M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过程中,这些沉积岩原岩经深熔作用形成淡色花岗岩;随后在泛非期(~550Ma)再次经历了高级变质作用。岩石学、全岩地... 北山地区洗肠井蛇绿岩带两侧变质沉积岩的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作者:田健;张永;辛后田;张国震;滕学建; 摘要:造山带中沉积作用的研究对于探讨俯冲过程及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洗肠井蛇绿岩带分布在北山造山带中部,向西与红柳河-牛圈子-白云山蛇绿岩带相连,蛇绿岩带两侧发育广泛的早古生代地质体。本次工作通过对洗肠井蛇绿岩带两侧变质沉积岩碎屑锆石的综合分析,明确蛇绿岩带南侧变质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中缺少1300~1500Ma的年龄记录,具有与塔里木板块一致的年龄谱系;而蛇绿岩带北侧云母石英片岩发育1424Ma的峰值...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稀有金属伟晶岩含矿性评价中的应用——以青海茶卡北山锂铍矿床为例————作者:王新;梁婷;李积清;余福承;李善平;韩杰;谭细娟;凤永刚; 摘要: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pXRF)是一种快速、便捷的野外现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金、铜、锌、铁等矿产的野外勘查和矿体圈定,鲜有应用于锂铍稀有金属矿床勘查的报道。本文以青海茶卡北山伟晶岩型锂铍矿床的块状样品、组合样品为对象,探讨pXRF在稀有金属矿石成分分析的实验条件、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在含矿性评价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XRF单点重复测量结果稳定,分析时间影响小,粉末状样品用pXRF和ICP-M... 华北克拉通南缘槐树坪金矿床成矿机制:来自黄铁矿原位微区分析的制约————作者:程南南;马毓民;侯泉林;石梦岩;潘结南;亢怡萱;李剑斌; 摘要: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熊耳山地区槐树坪金矿床的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地层中,受马超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的控制。本研究在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相、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以及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实验分析方法,对槐树坪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元素组成特... 喜马拉雅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结构模型与就位构造机制————作者:李俊瑜;秦克章;赵俊兴;赵永能;周起凤;曹明坚;朱丽群;何畅通; 摘要:矿床的就位构造特征对揭示其成因、控矿构造及圈定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首个超大型锂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的特点,且就位构造特征保存完好。本研究通过宏观、微观及矿物组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沿藏南拆离系(STDS)北部边界自北向南,帮色曲锂辉石伟晶岩呈透镜状(距STDS北部边界~7.6km,海拔~5312m);琼嘉岗主矿体锂辉石伟晶岩呈厚板状、囊状(距STDS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