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林业科学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西部林业科学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CAJSTWJCI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
复合影响因子:2.323
综合影响因子:1.876
官网:http://xblykx.paperopen.com/
主编:钟明川
平均出版时滞:188.3873

  西部林业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西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分布特征————作者:雷鸣;赵志强;尼珍;陈文帅;雍青措姆;次仁平措;

摘要:为有效保护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资源,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中在西藏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和价值系数定量分析西藏全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优先保护顺序。结果显示:(1)西藏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51科86属229种(含3变种1自然杂交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5科9属22种,裸子植物4科7属11种,被子植物42科70属196种...

气象因子及土壤湿度对不同修剪期竹叶花椒生长的影响————作者:杜春花;陆斌;郭永清;郝佳波;徐亮;呼延丽;冯倩;

摘要:为培养高质量的竹叶花椒结果枝组,提高竹叶花椒的产量和品质,以竹叶花椒‘云林1号’为试材,于2022年的4月、6月、7月进行下桩修剪,连续观测修剪后枝条长度和粗度的生长情况,分析积温、降雨量、土壤湿度等6个关键因子对其枝条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10 cm土壤湿度平均值(X5)的增大均有利于不同修剪月份的枝条生长;(2)降雨量(X3)、5 cm土壤湿度...

灰楸无性系幼龄期生长变异与中龄优选————作者:贠慧玲;杨海裕;李银梅;

摘要:分析灰楸不同种源间遗传变异,为选择表现优良的灰楸无性系,采用相关分析和标准差选择方法,对5个地点62个灰楸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与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及各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F=7.56**和F=6.32**),种源内差异显著。树高变异系数10.27%~19.54%,胸径变异系数为9.47%~25.39%。灰楸62个无性系变异基础丰富...

基于方法集的广西澳洲坚果油脂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作者:张涛;宋海云;贺鹏;陈茜;涂行浩;韦哲君;丁玉;王文林;

摘要:为探索澳洲坚果油脂领域综合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其科学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参考,以从广西9大澳洲坚果主产区13个地点采集的主栽品种‘桂热1号’果实为试验样品,开展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指标、种仁脂肪酸和油脂含量分析,通过各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与油脂含量相关的特征性指标,利用特征性指标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优劣解距离法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5种单一...

八角花芽分化及花器官发育特性分析————作者:余兴华;王春芳;杨艳梅;

摘要:为探究八角花芽分化期,明确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八角花芽为研究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体视显微观察和形态指标测定,对不同发育时期八角的花芽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测量,于盛开期进行花器官数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八角5月下旬开始花芽分化,自花芽分化开始至花器官完全形成需30 d。基于石蜡切片观察将花芽分化过程分为未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等5个时期;6月下...

短柄乌头传粉限制的季节内动态变化对性分配的影响————作者:胡莉娟;刘妍弟;杨雅;

摘要:植物交配环境假说认为:花粉在不同花之间传递的概率变化会影响花对雌性和雄性功能的分配。为了解植物的性分配在传粉昆虫不稳定的高山环境中如何变化,以雄先熟的高山植物短柄乌头为对象,通过不同时期野外采样和实验并在室内统计花药数量、花粉数量、胚珠数量和种子数量,揭示了总状花序上不同开花时间花的性分配和传粉限制,以期在高山环境中验证交配环境假说对植物性分配的预测。结果显示:从短柄乌头总状花序的基部花到顶部花,...

积雪草中3种三萜皂苷的含量及抑菌活性分析————作者:李圆梦;罗甸;牛王慧;李楚然;朱宏涛;张颖君;杨晓琴;朱国磊;赵平;

摘要:为比较不同产地积雪草中主要三萜皂苷含量差异,采用HPLC法对15个不同产地积雪草中积雪草苷B(1)、羟基积雪草苷(2)和积雪草苷(3)的含量进行分析,并评价三萜皂苷(1-3)对植物病原真菌芸苔链格孢、尖孢镰孢和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在15个供试样品中,云南昆明产积雪草中3种三萜皂苷的总含量最高(53.64±1.51)mg·g-1,其次为云南玉溪(49.72±0.75)...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运行模式的解析————作者:王磊;张品杰;刘准桥;

摘要:以提高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的治理效率为目标,以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运行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发展历程,归纳分析当前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美国湿地缓解银行带来的启示,探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引入零净损失原则,明确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运行模式的基本范畴,构建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运行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路径和流程设计,辅之相应保障措施...

森林木质凋落物分解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徐佳文;李婷;常梦琦;肖胜生;况小宝;余林;毛瑢;

摘要:针对森林木质凋落物分解,从生物和非生物调控因素2个方面综述研究现状。对于生物因素,阐明土壤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对木质凋落物的分解过程,重点分析木质凋落物自身理化性质对其分解的调控机制。对于非生物因素,阐述淋溶和破碎化等木质凋落物的物理分解途径,揭示环境因子影响木质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机制。基于木质凋落物分解途径的多样性、理化性质的复杂性、分解周期的长期性,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1)明确木质凋落物分解途径...

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邹红艳;洪问轩;赵茂程;王军;王正;齐亮;谢为俊;

摘要: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缺陷,为人造板质量与安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检测原理(脉冲反射法、脉冲透射法、衍射时差法、共振法)、不同探头数量(单个探头、双探头、多个探头)、不同波形(Lamb法、横波法...

以流域为单元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作者:杜荣俊;华朝朗;赵耀;蒋宏伟;李双智;郭辉军;

摘要:以“流域”为单元,实施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统筹水文-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数据,对高原湿地流域进行全要素量化,为实施流域化综合治理提供研究范式。本综述分别从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域研究、价值评估、生态补偿与价值实现4个方面,深入剖析研究动态。基于研究动态,从同化技术突破、价值评估优化、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流域生态协同治理4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为以流域为单元...

《西部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摘要:<正>《西部林业科学》系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类刊物,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科学试验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造林、林木育种、森林经营、经济林果、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森林经理、森林工业、林产品加工与利用、森林经济、林业应用基础等专业内容。《西部林业科学》以云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立足点,力求反映中国西...

封面植物的学术透视

摘要:<正>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隶属于松科(Pinaceae)冷杉属(Abies),是中国西南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东南缘高山生态系统特有的旗舰树种。其地理分布呈现高度狭窄化和片段化特征,集中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玉龙雪山、迪庆藏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与德钦县,以及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等地。其垂直分布带通常位于海拔3 300~4 000 m的高山寒...

油茶苗木质量对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及其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策略————作者:邓丽芳;鲁赛;王艳君;徐德兵;李根前;

摘要:为确定试验区具体太阳辐射下油茶壮苗培育的适宜光照强度,采用遮阴网形成透光率梯度,探讨油茶苗木质量对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及其生物量投资与分配策略。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苗木生长量、生物量、质量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壮苗培育的适宜光照强度为全光的58.0%~70.0%,最佳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的60.0%,油茶苗木依托生物量分配权衡以及性状协同作用,通过形态可塑性形成与光照强度相适应的发育特征。适宜...

投稿须知

摘要:<正>尊敬的作者,您好!感谢您对本刊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向本刊投稿。为保证您的稿件能够顺利通过三审,乃至及时录用发表,现将投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罗列如下。1.投稿前,请您认真阅读本刊的征稿简则和近期发表的论文,并逐项修改和补充有关内容,确认稿件符合本刊要求后,在网站首页点击“作者在线注册”进入相关界面,按照提示完成投稿

澜湄机制下林业国际合作:进展、挑战与策略————作者:刘燕;张超华;

摘要:研究澜湄机制下林业国际合作,旨在促进林产品国际贸易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澜湄六国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与搜集整理数据,分析澜湄机制下林业国际合作的进展、挑战与策略。结果显示:目前澜湄林业国际合作进展较好,围绕林木良种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生态修复和林产品贸易等方面展开;澜湄林业国际合作主要面临政治与政策差异、经济发展差距、技术核心差距、社会文化差异与观念...

中国林地利用隐性形态四维测度及分区研究————作者:程晓瑜;吕洁华;徐振威;刘艳迪;王明晖;

摘要:在土地资源管理向综合化转型的背景下,为深入理解林地资源利用的内在属性及其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填补林地利用隐性形态系统性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0—2020年的林地利用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框架,构建包含规模潜力形态、经济投入产出形态、社会支持与服务形态、生态价值实现形态的林地利用隐性形态四维测度体系,结合熵值法与两维图论聚类法,揭示2000—2020年...

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作者:冯源;李品荣;杨倩;蔡雨新;武力;孟广涛;

摘要:为构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领域的系统性认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5 a(1990—2024年)以来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深入总结研究主题、热点及主要研究力量,精准构建研究重点内容及内在关系,系统归纳该领域的知识轮廓。结果显示:我国的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其发文量居全球首位。中国科学院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机构。当前研究重点聚焦于生态脆弱区草地碳储...

近20年全球木质林产品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研究————作者:张梦婉;郑洁菲;叶童;马宁;

摘要:木质林产品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近20年全球木质林产品研究的基本特征,将其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繁盛期等3个阶段,并详细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热点与核心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木质林产品研究的差异,指出了国内研究在木质林产品贸易、产业集聚及政策导向方面的核心贡献,同时也揭示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在基础理论探索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

苍山植被分类系统及特点————作者:武力;李园园;李孙玲;袁春明;司马永康;冯源;李甜江;柴勇;赵灿军;焦志伟;

摘要:苍山地处横断山脉与滇中高原交汇地带,不同植被类型在该区域的交流与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和植被多样性,形成了极其典型且完整的山地植被生态系统。本文以247个植被样地资料为基础,依据《云南植被》的分类原则建立苍山植被分类系统。结果显示:苍山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20个植被亚型、79个群系(森林群系28个,灌丛群系34个,草地群系6个,草甸群系6个,竹林群系1个,水生植被群系4个)和13...

  西部林业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西部林业科学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