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CACSCD扩展版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
复合影响因子:1.468
综合影响因子:0.719
邮发:64-16
官网:https://xb.ynau.edu.cn
主编:李永和
平均出版时滞:281.179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农村电商、非农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作者:庄甲坤;

摘要:文章从非农就业的视角对农村电商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理论机理分析,基于2014—2022年县域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发展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通过面板工具变量法检验、替换核心变量、剔除异常值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一是东部地区县域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不显著;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征稿简则

摘要:<正>一、论文内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条理清楚、文字精练、图表简明。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研究论文不超过10 000字,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等三个部分。请在首页页脚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等。若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务必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及编号

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作者:张娇;杨鹏;张艳娇;张海亮;胡倩;严靖婷;

摘要:云南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领域的独特优势越加显著,云南中药材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本文从政策法规、云南道地药材大品种概况、地理标志保护、化妆品新原料开发、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基地评价、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作者:施伟;南日;

摘要:本文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检验模型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粮食安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2)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保障粮食安全;(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粮食主产区和高财政支农规模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粮食安全,而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低财政规模区域,农业新...

双重环境规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作者:常静雯;李学坤;张榆琴;

摘要:在“双碳”目标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要求下,探究双重环境规制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环境规制与新质生产力的测算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量权重。综合运用基准模型、调节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及机制过程。研究发现:短期内,生产者面临正式环境规制的合规压力时会降低创新性,产生“挤出效应...

农村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作者:崔新飞;梅冰菁;

摘要: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并行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数字经济的交织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中存在的作用。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抑制作用,其中对东部地区和...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农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作者:石宇;任兆昌;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本文系统分析云南省粮食产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新型农业产业、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云南省农业产业发展当前存在三产融合度低、农业科技创新乏力、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农业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农业产业振兴的三个核心方向:即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构建新型...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困境与路径————作者:任泽斌;郑兴明;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重要标志,对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具有特定功能。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共同富裕蕴含的内在逻辑,剖析在具体实践中面临农业新质人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涉农体制机制变革和乡村产业升级发展等方面的多重困境。据此,提出以农业新质人才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广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以体制机制创新释...

政府激励、社会化服务对特色林产品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作者:陈沛雯;杨虹;宁可;

摘要: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强山区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本文在浙江和江西两省开展实地调研,获取495份农户问卷,通过Logit模型考察政府激励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补贴金额每增加100元,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增加4.61%,对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和无公害农药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中介服务和培训服务分别能使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增加...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驱动因素研究————作者:谭学想;雷梦月;王兆楷;

摘要: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高质量发展视域构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测度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地理探测器测算2011—2022年中国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呈上升趋势,分为转型期、培育期、发展期,但区域发展不均衡;中国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未出现明显分化,区域内差异由高到低排序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作者:张力文;王秀华;黄亚州;

摘要:工商资本下乡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关键所在。本文使用山东省2008—2022年的数据,从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活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民富裕水平等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山东省农村共同富裕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商资本下乡的规模效应和促进效应进行评价,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工商资本下乡的两种效应对农村共同富裕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山...

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演变与障碍诊断——基于流域视角————作者:杨吕;

摘要:发展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途径。基于马克思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算2012—2022年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立足流域视角揭示其发展的时空演变与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整体呈波动发展态势,且存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空间分异格局;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差异呈波动上升态势,超变密度与流域间差异交替成...

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乡村创新创业发展:机制作用、现实问题及实践路径————作者:李冠源;

摘要:创新创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积极财政政策则是保障乡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现阶段财政政策在推动乡村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乡村创新创业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基于积极财政政策视角下的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应通过加大政府公共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构建“财长制”形成多层调控机制、积极探索新型协同扶持合作模式等,从而有效推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征稿简则

摘要:<正>一、论文内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条理清楚、文字精练、图表简明。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研究论文不超过10 000字,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等三个部分。请在首页页脚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等。若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务必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及编号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作者:陈奕;李雄平;

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省级的共同富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基准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的作用,同时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揭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中...

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数字经济赋能的中介效应————作者:闫晓东;李皎;韦仕涛;崔晨;包函可;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农业新质生产力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数字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间接的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业新质...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作者:张国宝;张子怡;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理念与先进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正日益成为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要素。为了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成效,本研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提升对于乡村振兴的推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揭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

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影响农户参与乡村建设————作者:牛唯婷;潘伟光;顾益康;

摘要:本文基于2022年CRRS全国10省区3 800余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使用Binary Probit法,从实证角度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参与乡村建设,并在5%水平上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户的年龄、学历、务农类型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下、学历为高中及以上、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显著,分别...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体系的双向融入困境破解:从互构逻辑到实践范式————作者:李青芮;陈凯月;

摘要:全球化以及现代化进程与国民教育体系的标准化建制的冲突,正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陷入双重脱嵌困境:文化符号的断裂与文化基因的“博物馆化”风险并存。本研究以文化共生理论和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为基石,构建“主体性调适—制度性包容—实践性创新”三维互构框架,系统解构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体系的互构逻辑。研究表明,借助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实现制度性互嵌,能有效解决文化传承中“悬浮化”的难题;依托数字孪生系统开展技术重...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云南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者:张宪伟;张靖仪;

摘要:加快建设云南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立足云南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利于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力,高效助推云南从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跨越发展。本文通过对云南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状分析,基于咖啡、茶叶等产业案例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成效和主要启示。最后,提出创新农业现代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7.31投稿,写的是一篇综述类文章,9.4退稿 退稿理由是:版面有限,暂时不收综述类文章 没有说要收80的审稿费

    2024-09-05 09:02
  • 带头大哥66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审稿过程很快,2个月内得到初审意见,经过2次复审后录用。感觉3位审稿专家都很专业,这在国内杂志难能可贵,我特意关注了一下杂志编委,都是业界颇具影响力的专家。投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毕竟它在国内的影响力蛮大的。

    2024-08-23 17:30
  • Yangming_ak

    来更新了,5月底上传修改稿,9月15号外审,10月19号退稿

    2024-05-30 18:36
  • zhaohhhh

    5月25日投稿,31日收稿,6月1日退稿,速度很快,退稿理由是选题不符。

    2023-06-04 22:03
  • Yangming_ak

    投了两次,一次退稿,一个到主编定稿。过年前十二月左右投的,编辑环节挺快的,外审两篇都没有在预计时间完成。大概三月电话催了一下,编辑态度很和善,催完过两天就动了,应该是重新外审了,这趟很快。修改一轮,给的意见比较好改,改完不久就主编定稿。如果顺利的话,估计整个流程两个多月吧。

    2023-04-24 14:25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