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最新期刊目录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研究应用————作者:杨凯栋;杨柳;李振民;张永政;
摘要:本文综述了稀土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稀土发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化学及物理性能,如高化学稳定性、长荧光寿命、窄发射谱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在生物成像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光学生物成像提供了新的视角。稀土掺杂材料能够发射从紫外到红外范围不同波长的光,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尤其在高性能生物成像中发挥显著作用,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成像,并通过时间门控技术增强信噪比。稀土发光材料在疾病诊断...
稀土基钙钛矿氧化物催化氧化CO研究进展与挑战————作者:杜向前;聂广泽;潘敏;范维义;孙镇坤;段伦博;
摘要:一氧化碳(CO)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随着中国国内环保政策的收紧,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CO气体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变得愈发重要,基于钙钛矿型氧化物(ABO3)的催化氧化是当前非常有前景的一种CO脱除技术,其关键核心在于高性能钙钛矿催化剂的开发。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4f电子构型、适中的价态和离子半径,能够稳定钙钛矿材料的晶体框架、调节B位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特性,在...
稀土基氧化物单晶基片表面原子级平整的制备及其薄膜生长————作者:苏虹阳;许建兵;刘鹏;陈迪;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稀土基金属氧化物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稀土基金属氧化物具有多样的功能特性,例如铁电性、磁性、高温超导性等,可用于诸多实际应用,例如阻变存储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光二极管、透明导体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本文研究了八种不同稀土氧化物单晶基片表面原子级平整的处理,并在处理后的多种基片上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约10 nm厚的La0.6Sr0.4...
磁性膨润土对稀土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作者:吴吉昀;冯博;陈燕;杨增烨;
摘要:膨润土作为层状结构的吸附材料,对废水中的稀土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黏土矿物难以实现较好的固液分离。将磁性Fe3O4负载到膨润土上,不仅能增加材料的吸附位点,还能通过磁回收循环使用。采用扫描电镜分析(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分析(XRD)研究改性前后膨润土的性质,考察了吸附液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改性膨润土吸附稀土废...
LiF-[CaF2/YbF3]-Yb2O3熔盐体系电导率研究————作者:孙凯磊;黄海;王旭;廖春发;石忠宁;
摘要:LiF-[CaF2/YbF3]-Yb2O3熔盐体系的电导率是优化电解制备稀土Yb合金工艺的关键物理化学参数。本文采用连续变化电导池常数(CVCC)法测定1173 K~1523 K温度范围内LiF-[CaF2/YbF3]-Yb2O3 改性螺旋藻微球对稀土Yb3+的吸附研究————作者:王刚;郭妍;王香兰; 摘要:为解决螺旋藻吸附稀土元素过程中存在吸附容量低、密度小等缺点,采用CaCl2为改性剂,制备了CaCl2改性螺旋藻微球。以改性螺旋藻微球为吸附剂,研究其对稀土Yb3+的吸附性能。得到CaCl2改性螺旋藻微球对Yb3+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吸附剂投料量为0.4 g, pH为4.0,温度为40℃,吸附... 稀土电解槽内磁场对三维流场的影响————作者:万福兴;逄启寿;陈士杰;忻治霖; 摘要:随着稀土金属冶炼规模逐渐扩大,对稀土电解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研究针对稀土电解槽内流场展开,槽内流场主要有气泡流以及电磁力驱动的流场。利用Comsol软件对电解槽电磁力驱动的流场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槽内电解质在电磁驱动作用下的流动情况,得到电解槽内电解质所受洛伦兹力影响的分布以及电解质在电磁力驱动下的最大流速为0.2693 m/s 《稀土》2025年“稀土金属及合金”专栏征稿启事 摘要:<正>为响应国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本刊特策划一期“稀土金属及合金”专栏,邀请东北大学石忠宁教授和包头稀土研究院刘玉宝正高级工程师为特邀编辑,组织该专栏论文并积极推广专栏中的技术,以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起到学习和借鉴作用 稀土元素(La, Ce)在α-Fe稀溶体中的固溶行为研究————作者:吕萌;高雪云;邢磊;翟亭亭;方慧亮;王海燕;魏慧慧; 摘要:本文基于投影缀加波方法(PAW)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在考虑体系热振动和电子贡献的基础上,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土La、Ce在α-Fe稀溶体中的固溶行为。通过四参数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拟合了体系的能量-体积曲线。根据正规溶液模型,计算了稀土在α-Fe固溶体中的活度系数,以及Fe与稀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在此基础上,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热力学参数,分别得到了稀土La、Ce在α-... 化学溶浸作用下离子型稀土矿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作者:郭钟群;唐韬;周尖荣;刘凌峰;王晓军;钟文; 摘要: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溶浸引起的滑坡问题严重影响矿山生产安全,其中,离子型稀土矿的力学性能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直接因素。为了揭示浸矿液种类、浸矿液浓度、浸矿时间、干湿循环等因素对离子型稀土浸矿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开展了不同浸矿条件下矿体的直剪试验与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浸矿液下,矿体抗剪强度从大到小的工况依次为纯水溶浸、3%硫酸镁溶浸、3%硫酸铵溶浸,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也符合该规律。随着浸矿... MOFs碳化衍生Pd/CeO2-ZrO2催化剂的Pd组分负载方式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作者:程成;李竺娟;杨佳豪;唐富顺;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以CeZr-MOF材料碳化衍生制备Pd/CeO2-ZrO2催化剂,研究不同负载方式和热老化后催化剂上贵金属Pd组分的分散性及CO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高空速下,以CeZr-BTC MOFs材料衍生制备的Pd/CeO2-ZrO2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低温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T50... 用于反射NIR稀土材料的研究进展————作者:赵永志;付涛;刘庆益;辛博;李志强; 摘要:针对传统近红外(NIR)反射材料颜色单一及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局限性,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而成为开发高反射率、多色环保型反射材料的研究焦点。本文重点阐述了稀土复合反射材料的合成方法、晶体调控策略、性能特点及应用现状。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燃烧法是制备此类材料的主要方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分子级均匀性和结构可控性而被广泛采用。通过稀土离子掺杂可调控材料能带结构及晶格畸变,实现NIR... Y/Dy同步扩散对Nd/Nd Ce-Fe-B磁体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作者:王佳敏;樊思宁;曹帅;丁广飞;车声雷; 摘要:本研究分别在Nd-Fe-B和Nd Ce-Fe-B磁体中进行DyHx和YHx的单一和混合扩散源的晶界扩散处理,系统研究了引入稀土Y元素对不同基体磁体中重稀土Dy晶界扩散效果的影响。在Ce取代量为50%(质量分数)的Nd Ce-Fe-B中,YHx/DyHx同步扩散后磁体矫顽力提升至13.58kOe,增幅较单一DyH... 烧结2:17型钐钴永磁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作者:董创辉;刘雷;王思迪;胡方勤;孙颖莉;丁勇;闫阿儒; 摘要:烧结2∶17型钐钴永磁材料较差的塑韧性带来了仪器工作稳定性和服役寿命的降低,以及制造成本的增加,因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磁体微观组织及晶体结构着手,简述了2∶17型钐钴磁体力学特性各向异性机理和断裂行为。综述了胞状组织结构调控、细化晶粒、非均质结构设计、晶界强化、颗粒增韧、深冷处理、微波时效和表面改性等方法优化磁体力学性能的最新进展。最后,对烧结2∶17型钐钴永磁材料力学性能的... 高性能HDDR亚微米晶各向异性钕铁硼磁体的研究————作者:韩景智;刘涛;周栋;周磊;闫震;郭朝晖;千辉东;沈鹏;张晓东;刘顺荃;曹慧慧;杨金波; 摘要:运用高性能的HDDR(Hydrogenation disproportionation desorption recombination)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粉,通过模压、热压热变形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磁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制备了磁能积分别为20 MGOe、26.4 MGOe和26.4 MGOe的各向异性模压粘结磁体、热压热变形磁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磁体,在此基础上,分析... 双主相Ce磁体成分梯度和热处理工艺对特殊晶界结构演变行为的影响————作者:杨宏龙;罗三根;钟淑伟;李家节;杨牧南; 摘要:随着含Ce磁体的研究发展,双主相法改善磁体性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但双主相法相应的适用范围及热处理方式尚未完全探明。本实验研究了高丰度双主相Ce磁体经回火后,磁体的元素分布、微观组织和磁性能随Ce含量变化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回火后双主相Ce磁体矫顽力增量随Ce含量增加先升后降,在Ce含量为6%(质量分数)时矫顽力增幅达到峰值2.02 kOe。当Ce元素含量低于6%时,Ce元素有助于回火过程中晶界相... 粘结钕铁硼磁体废料的短流程回收工艺研究————作者:薛培培;朱佩鸿;刘敏;岳明; 摘要:系统研究了基于化学降解反应的磁体废料短流程回收工艺,重点研究了降解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溶液浓度等反应参量对尼龙粘结剂去除效果以及再生磁粉的相组成、显微组织、杂质含量和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参量的优化,最终获得了综合磁性能良好的再生钕铁硼磁粉。与原始磁粉相比,其剩磁和矫顽力的回复率分别达到98.92%和99.77%,证实了工艺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回收效果 晶界添加PrDyAlCuGa辅合金对MM-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作者:王辉;张中烨;任少卿;李涵;康佳;王聪慧;吕科;高硕;赵明静; 摘要:采用实验和微磁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MM-Fe-B磁体晶界添加Pr40Dy35Al10Cu5Ga10辅合金对其磁性能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其内在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辅合金添加量增加,Nd在主相晶粒周围形成壳层结构,Ce在晶界处更加富集,使晶界相起到更好的退磁耦合作用,显著提... EuTiO3系列磁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作者:谢慧财;莫兆军;沈俊;沈保根; 摘要:液氦温区制冷在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事业以及探索科学前沿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磁制冷具有内禀高效、不依赖液氦与重力等优势,因而在低温制冷领域备受关注。磁制冷材料是磁制冷系统的核心,开发具有低磁场驱动大磁热效应的磁制冷材料是推动磁制冷技术应用的关键。EuTiO3在液氦温度附近表现出可观的磁热效应,是一种潜在的液氦温区磁制冷材料。同时,EuTiO3中反... NaDyO2化合物的结构和低温磁热效应————作者:张权辉;孙乃坤;赵康;郑盛世;吴英玮;王浩;赵新国; 摘要:采用球磨辅助烧结法制备出反铁磁转变温度为2.2K的三价碱金属稀土NaDyO2氧化物。X射线衍射精修结果表明,NaDyO2具有立方结构(空间群Fm-3m),晶格常数为0.479nm。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NaDyO2微结构由松散的不规则颗粒(约200nm)形成的聚集体及分布在其中的条形块体(长约70μm,宽约3μm)构成。零场冷和场冷... 稀土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