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卫生最新期刊目录
大学生非故意伤害发生特征及其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关联————作者:李如钰;周小丁;高琦;成佩霞;祝慧萍;
摘要:目的 分析大学生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措施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10月24日至11月18日,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北京市2所普通高等学校抽取1 6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伤害调查表了解大学生性别认同、性取向和过去1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童年创伤问卷(CT...
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早期血脂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风险的关联————作者:国汐如;吕瑾莨;苏涛;韩娜;王璐;计岳龙;王海俊;
摘要:目的 探究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风险的关联,以及母亲孕早期血脂在孕前BMI与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学龄前儿童肥胖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6月—2022年9月北大-通州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纳入1 292对母子,将学龄前儿童3岁时BMI-Z评分>1定义为3岁时有超重肥胖风险组(n=173),≤1定义为无超重肥胖风险组(n=1 119)...
芬兰学校膳食服务的探析与镜鉴————作者:王世英;郝文;
摘要:为促进学校膳食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儿童青少年文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文章探析了芬兰学校膳食服务情况。芬兰学校膳食服务不仅免费供餐、营养均衡、安全卫生,还承载寓教于餐的教育功能;为保障学校膳食服务系统优质、高效运转,芬兰构建了教育、财政、卫生和质检等部门横向协作的治理模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中国可以借鉴芬兰学校的膳食服务经验,强化资金和法律保障,开发学校膳食服务的教育功能,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
孕期血脂水平与子代3岁儿童超重肥胖风险的关联————作者:张丽芳;何兆聪;韦冬梅;卢锦华;旷雅舒;陆敏珊;邵丹彤;邱琇;何健荣;
摘要:目的 探讨孕期血脂水平与子代3岁儿童超重肥胖风险的关联,为儿童肥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截至2021年9月广州出生队列研究中有孕期血脂检测以及子代3岁时体格生长数据的2 432对母子。孕13~19+6周(孕中期)和孕32~39+6周(孕晚期)的血脂指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
青少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联————作者:贾鹏;赵敏;孙嘉鸿;席波;
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联,为心脏结构损害的早期筛查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的2023年10月第3次随访调查数据,共纳入1 156名12~17岁具有完整信息的青少年。将样本人群同性别、同年龄别ALT水平按照三分位数进行低水平(Q1组)、中水平(Q2组)、高水平(Q3组)分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趋势检验,采...
妊娠期超重肥胖和子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Meta分析————作者:吴玉莹;恩卡尔·努尔;王佑新;王明月;杨依凡;杨树涵;孙玲玲;王辉;
摘要:目的 评估妊娠期超重肥胖和子代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ASLD)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为生命早期预防MAS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线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SPERO、PQDT Global、ScienceDirect 10个数据库中有关...
压力和心理韧性与中学生饮食行为的关系————作者:俞晓艳;陆唯怡;杜兰朵朵;朱静芬;
摘要:目的 分析压力和心理韧性与中学生饮食行为的关系,为制定改善中学生饮食行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 874名上海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行为、压力知觉量表(PSS-10)和康纳-戴维森弹性量表(CD-RISC-10)。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饮食行为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压力水平和心理韧性与中学生...
Deepseek在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场景应用探讨————作者:李敏;
摘要:<正>课题背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分学段、全覆盖的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强调心理健康、传染病防控、急救技能等核心领域。当前很多学校也在探索通过集成Deepseek的智能搜索、知识推理等技术服务于健康教育
大学生常见不良体育卫生习惯及干预策略研究————作者:秦国辉;
摘要:<正>课题背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的体育健身认知,对体育运动卫生习惯了解不足,在日常体育锻炼过程中只注重运动本身,忽视了体育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学生不良体育卫生习惯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并从科学健身视角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开展科学的健身锻...
家庭经济条件和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作者:廖晓婷;黄炯丽;邹增丽;李忠友;李海;
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经济条件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探讨同伴关系与自我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及亲子关系的调节效应,为青少年抑郁症状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中的青少年健康主题数据库,共纳入11 277个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家庭经济条件、同伴关系、自我满意度及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状等信息。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变量间相关性,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家庭经济条件和亲子关...
母子关系与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和执行功能的关联————作者:崔晓晨;何海燕;朱敏;李若瑜;吴峻;万宇辉;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睡眠质量在母子关系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关联间的中介作用,为促进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2月选取安徽省芜湖市12所幼儿园842名儿童为第1次随访对象,之后每半年随访一次,3次随访后最终有746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母子关系与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及其执行功能的关联;通过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
引导自助干预法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大学生中的应用————作者:高昶;闫业浩;杨真真;张翠翠;刘传新;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引导自助干预在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中的应用效果,为减少大学生NSSI行为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6例大学生NSS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引导自助,采用团体活动、个别辅导和...
重视母亲妊娠期不良因素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作者:王海俊;吕瑾莨;
摘要:出生队列研究凭借其时序特征清晰、混杂因素控制精细等优势,有效推动了妊娠期暴露对儿童健康影响效应的科学探索。研究围绕母亲妊娠期不良因素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述评,梳理现有队列研究中不良暴露(内分泌代谢、环境污染物、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与儿童生长轨迹纵向关联的科学证据,探讨将高质量研究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公共卫生干预策略的路径,以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助力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社会...
宠物饲养和户外活动时长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作者:杨田;张秀红;高建琼;魏娜娜;李依蔓;康兆庭;
摘要:目的 分析宠物饲养和户外活动时长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4年抽取内蒙古自治区103个区县83 601名初、高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家庭是否饲养宠物、户外活动时长及抑郁症状情况。不同组别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报告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宠物饲养和户外活动时长与中学...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女大学生血管内皮功能及铁死亡的影响————作者:杨梅;陈安平;王晶晶;苏晓云;
摘要:目的 比较最大脂肪氧化(FATmax)强度有氧运动、FATmax强度运动结合抗阻训练(RT)和饮食限制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血管内皮功能和铁死亡的影响,为探讨运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2—5月,从山西大学招募70名符合标准的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n=24)、FATmax组(n=24)及FATmax+RT组(n=22)。2024年3月4日至5月26日,对照组维持正常...
大学生饮料依赖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作者:沈婧;陈君君;路红春;徐培培;李国莲;倪琳;邓子龙;王芳;翟金霞;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饮料依赖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24年12月—2025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安徽省内4所高校抽取3 9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大学生饮料依赖量表(BASCS)评估饮料依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饮料依赖与睡眠质量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两者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兰州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预防性干预意愿————作者:康丽雯;张岚;赵剑喜;
摘要:目的 了解兰州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与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干预意愿,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4年4—6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兰州市4个区(县)共8所学校1 127名初、高中学生,采用自拟问卷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干预意愿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兰州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自杀风险的影响与对策————作者:施鹏;许恒;黄美蓉;
摘要:为明晰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自杀风险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文章通过梳理和剖析相关文献,发现体育锻炼可降低中学生自杀率,每周5~7 d高强度有氧运动效果最佳,参与团队运动者自杀概率降低;但日常身体活动及肌肉增强锻炼与自杀相关行为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体育运动降低青少年自杀风险的作用机制包括体育运动通过情绪宣泄而习得性自助、帮助青少年建立与社会的关系,提升身体及大脑功能等。建议家庭和学校帮助青少年发掘体育参与乐趣、...
初中生和父母感知的亲子关系与内化问题的关联————作者:孙霁;班永飞;罗思亮;
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和初中生感知的亲子关系与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关联,为初中生内化问题的防控提供思路。方法2023年6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和初中生-父/母亲匹配方法选取贵州省3所初中965对学生及其父亲(或母亲),通过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学生版/父母版)评估父母与初中生感知的亲子关系、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评估初中生的内化问题。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分析父母与初中生感知的亲子关系与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关联。结...
初中生平衡时间洞察力和社会时差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作者:万小可;魏科;王周艳;陈根;彭畅;王宏;
摘要:目的 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在青少年社会时差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4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2个县区3 438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慕尼黑睡眠时型问卷(MCTQ)、平衡时间洞察力量表(BTPI)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学生抑郁症状得分为...
中国学校卫生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