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JSTCSCDWJCI

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杨陵市
复合影响因子:2.315
综合影响因子:1.564
邮发:52-82
官网:http://www.xnxbz.net/
主编:张涌
平均出版时滞:156.77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2和3年生轻木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雨季的变化特征————作者:顾建尧;吴俊文;杜官本;刘成尧;段怀娇;肖建冬;

摘要:【目的】探究2和3年生轻木(Ochromal agopus)在雨季的生长变化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在各器官(叶、根)的分配随雨季的变化特征,以揭示不同林龄轻木在雨季的碳分配机制。【方法】从西双版纳2和3年生轻木人工林中选取20 m×20 m代表性样地各6块,每木检尺后从每块样地选择3株标准木,分别于6、7、8、10月测定标准木的树高、胸径,同时取叶样和根样测定NSC及其组分(可溶...

宁夏玉米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作者:吕明玥;马纪龙;谢铁娜;运彬媛;姬丽;马建军;李虹;岳翔;王金涛;贾彪;

摘要:【目的】探究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玉米品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解析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光响应特征,评价玉米品种的区域适用性。【方法】以适宜宁夏地区种植的银玉238(YY238)、天赐19(TC19)、先玉1225(XY1225)、晋单73(JD73)、德科622(DK622)、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等7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Li-6400XT型光合仪,于玉米拔节期测定自然条件下7个...

球虫感染对家兔小肠、盲肠和圆小囊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作者:刘世洋;刘紫祎;位兰;吕琼霞;梁文军;刘玉梅;张自强;

摘要:【目的】探究球虫感染对家兔小肠、盲肠、圆小囊形态结构、功能及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未被球虫感染的35日龄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家兔一次性灌胃0.5×10~4个/mL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的生理盐水2mL,对照组家兔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感染后第8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家兔处死,采集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以及圆小囊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家兔小肠、盲肠和圆小囊的组织形...

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对陕西渭南盐渍化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作者:王芳霞;孙凯;田涵;张建国;李雄;沈靖杰;沈锋;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对陕西渭南盐渍化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确定最优的施肥改良模式,以期为该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渭南典型盐渍化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生物炭配施化肥(B)、有机肥配施化肥(OF)、生物菌肥配施化肥(BF)、单施化肥(对照,CK)4个处理,探究了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对玉米拔节期和成熟期各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尼润潜隐病毒内蒙古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高金雨;郭孟泽;赵雪;孙平平;张磊;白银凤;李正男;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呼和浩特市庭院及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朱顶红育种基地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叶片褪绿及花叶病的病毒种类,扩增其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方法】以2023年5月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庭院和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朱顶红育种基地采集的320份疑似感染病毒的朱顶红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HTS)技术明确造成该病害的病毒性病原为尼润潜隐病毒(nerine...

芜菁肉质根叶绿素和叶黄素代谢相关基因挖掘————作者:王艳彩;王江艳;徐焕文;王忠红;冯西博;

摘要:【目的】挖掘芜菁叶绿素和叶黄素代谢关键基因,为解析芜菁果皮颜色性状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芜菁和绿芜菁肉质根果皮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提取芜菁肉质根果皮总RNA,构建c DNA文库,进行转录组Illumina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提取芜菁基因组DNA,构建DNA文库,利用Hiseq X10 PE15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分析DEGs的序列变异。随机选...

玉米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转录组分析————作者:代力强;李天娇;齐运鸿;王心玲;张嘉琦;姚颜莹;吕雯迪;

摘要:【目的】挖掘控制玉米体细胞再生的关键基因,为解析植物细胞命运决定的遗传机制,打破体细胞再生的基因型依赖性奠定基础。【方法】以再生能力强的玉米自交系JK11为植物材料,通过对其幼胚进行组织培养,鉴定胚性愈伤诱导率、绿化愈伤率和绿苗再分化率3个体细胞再生相关性状。同时,利用RNA-seq技术对处于4个不同分化时期(0,5,10和15 d)的培养物进行测序,并分别开展比较转录组分析(JK0 vs JK5...

大豆-玉米复合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作者:吴昊楠;王学文;胡静;吴忠亮;刘建勋;李永彬;杨尚博;潘睿杰;勾玲;

摘要:【目的】在新疆干旱半干旱灌溉农业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种植方式,探讨大豆-玉米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形态特征、光合特征、干物质积累、复合群体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明确新疆生态农业区适宜的复合种植模式及高产玉米品种,为大豆-玉米间作高产、高效栽培及实现“大豆增产、玉米稳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不同复合间作模式,副因素为不同玉米品种,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202...

遮阴对蔷薇科3种地被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耐阴性评价————作者:王维艺;韩睿婷;张鸽香;苏同向;

摘要:【目的】研究遮阴程度对蔷薇科3种地被植物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蔷薇科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和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为试验材料,设置30%(T1)、50%(T2)、70%(T3)和90%(T4)4个遮阴率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CK),测定3种蔷薇科...

甘肃康县核桃炭疽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作者:田一冰;杨成德;王一丹;马婷;

摘要:【目的】明确甘肃康县核桃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地区核桃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5-8月从甘肃康县核桃种植区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核桃枝干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物HT14为康县核桃炭疽病的致病菌。HT14菌落形态为圆形,...

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关系的影响————作者:阿旺;吕汪汪;孙建平;李博文;汪诗平;

摘要:在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改变的背景下,如何确保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地发挥功能并提供生态服务,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关系的系统研究,这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在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回顾了物种多样性对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内在影响机制;第二,总结了基于野外控制试验等方法,研究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关系响应气候变...

不同稻蒜轮作年限土壤的酸化特征————作者:钱曼婷;杨茜颖;蔡艳;郭凌珂;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种植年限稻蒜轮作土壤酸化特征及程度,为稻蒜轮作施肥管理及维持水稻土pH值稳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都平原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稻蒜轮作年限(G0:稻麦轮作20年;G10:稻蒜轮作10年;G15:稻蒜轮作15年;G20:稻蒜轮作20年)下土壤酸度、交换性阳离子和水溶性阴阳离子含量演变特征,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交换性酸、水解性酸、交换性阳离子和水溶性阴阳离子对pH的影响路径。【结果...

温度与水势对扁茎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作者:罗清清;董欢;曹蔚;郭康雅;郭媛;段琦梅;

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和水势对扁茎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明确温度、水势与种子萌发之间的关系,为扁茎黄芪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省大荔县扁茎黄芪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温度(5,10,15,20,25,35℃)和水势(0,-0.2,-0.4,-0.6,-0.8 MPa)下进行萌发试验,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积温模型与水势模型,分析温度和水势对扁茎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20℃时,扁茎黄芪种子萌发...

根边缘细胞对荞麦根尖莠去津毒害的缓解效应————作者:史兴海;王子然;丁志刚;李秀莲;任君;杨小环;马金虎;

摘要:【目的】探究根边缘细胞(RBC)对荞麦根尖莠去津毒害的缓解效应。【方法】以晋荞8号(JB)和品甜荞2号(P2) 2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根悬空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莠去津对荞麦根边缘细胞数量、存活率、凋亡率以及初生根抗氧化系统、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莠去津对荞麦根边缘细胞和幼根生长有毒害作用,其中7.5m L/L莠去津处理时,晋荞8号(JB)和品甜荞2号(P2)的RBC数量较其对照分别显著降低...

氮肥用量对花期高温胁迫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作者:苏明;汪华;洪自强;李翻过;周甜;万猛虎;李月琪;吴宏亮;张世博;康建宏;

摘要:【目的】探讨玉米开花期遭遇高温胁迫后合理施用氮肥对其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耐热型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热敏感型玉米品种先玉335(XY335)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方式,共设4个施氮水平(0,75,150和225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和N3)为主区,以2个温度梯度为副区,即温室内高温处理((35±2)℃,HT)和室外自然温度...

灾害性天气下秸秆还田与施肥对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影响————作者:赵庆雷;杨军;刘奇华;姜绪;孙召文;

摘要:【目的】研究灾害性气象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化肥投入水平对水稻生理性青枯病发病特征的影响,以探明秸秆还田、施肥与水稻生理性青枯病发生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区域,以“水稻-小麦”轮作制度为基础,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秸秆全量还田与秸秆移除2个因素,每个因素下设5个施肥水平(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量85%、常规施肥量70%、常规施肥量50%、不施肥),共计10个处理,测定...

不同耐盐水稻品种对宁夏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作者:郭富城;苟瑞丽;舍杨梦斐;廖婷璐;郝馨怡;罗成科;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系)间的农艺性状、灌浆期生理特性及产量差异,为筛选宁夏盐碱地耐盐高产水稻品种(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宁夏盐碱地种植SD-22、陈2、SD-26、宁粳48、HJW14、香优108、陈1、宁粳56、宁粳52、宁粳50、宁粳57、96D10、宁粳43、SD-18、801和陈3等16个不同水稻品种(系),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水稻...

吕梁市微鞘藻科(蓝藻)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作者:张婷;王捷;董建新;魏爱丽;王清华;李艳晖;

摘要:【目的】通过丰富微鞘藻科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扩充中国藻种资源库,为推动现代蓝藻分类系统的单系化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的土壤、河流以及石头表面分离出53株丝状蓝藻样本,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使用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以及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16S-23S r RNA基因间隔区预测藻株的二级结构。【结果】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将其中6株...

花粉直感对‘新梨7号’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李皓;李湘钰;吴翠云;蒲小秋;马全会;闫芬芬;

摘要:【目的】探究花粉直感对‘新梨7号’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科学配置授粉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6年生‘新梨7号’为母本,采集‘库尔勒香梨’、‘早酥’、‘秋月’、‘爱甘水’、‘晚秀’、‘砀山酥梨’和‘甘泉’7个梨品种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分析花粉直感对‘新梨7号’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新梨7号’果实品质性状存在明显的花...

基于重组酶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犬传染性肝炎方法的建立————作者:宋绍征;顾乐盈;武颖超;于康英;孟雅琴;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恒温核酸扩增(RAA)技术快速检测犬传染性肝炎疾病的方法。【方法】以犬传染性肝炎病原体1型犬腺病毒(CAV-1)的E3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荧光探针,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RAA基础检测来筛选引物,确立RAA荧光反应体系。应用不同含量(10~5,10~4,10~3,10~2,10,1,0.1 COPY/μL)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进行RAA检测,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很负责,50天内给了审稿意见,小修了之后就直接接收了,编辑部排版,校稿时还特意打电话过来确认。编辑非常热心,能细心的指导每一个环节,建议大家投稿!

    2024-08-23 12:0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本人211硕士,投稿时是导师一作(教授职称),自己二作。文章主题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有关,按理说文章主题与该期刊肯定是符合的,也是自科基金项目。但初审直接退稿,打电话给编辑部想询问情况,那边叫我过几天再打他们另外一个电话,感觉是有推脱的嫌疑。不过看了看已经发表的文章,基本上作者的单位都是各个学校的经济管理学院,所以自己这篇文章被直接退稿,极有可能是单位上被卡了。 不过12月16号投稿,30号退稿,这速度也算可以了。

    2022-02-15 12:55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