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2:05:39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CSSCI北大核心

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1.956
综合影响因子:1.065
官网:https://xbbjb.nmu.edu.cn
主编:李俊杰
平均出版时滞:81.88188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以红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作者:陆书剑;刘艳萍;

摘要:集体记忆是联结个体和集体的精神纽带,能强化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认同。红色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记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审视红色记忆系统的三个要素可以发现,符号记忆、情节记忆、价值记忆分别具有明确身份归属、激发集体情感、凝聚价值共识的功能,这些功能指向了红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本原。基于理论逻辑,可以遵循“知—情—意”...

《北滩印记》————作者:颜陶;

摘要:<正>~

从传统建筑看湖北恩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作者:黄柏权;黄天一;

摘要: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传统建筑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生态、经济、文化标识等价值。湖北恩施位于中国中部山区,木材和石材资源丰富,传统建筑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内涵丰富。从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营造、类型、形制承载的文化符号来看,恩施的传统建筑吸纳了中原及其他地区的建筑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散落在恩施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见证。恩施传统建筑是多维因素综合作...

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新疆喀什地区的调查————作者:黄友初;王佩;杨继涛;

摘要: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分为走进帮扶型、区域活动型、跨区学习型和自我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小学教师在各路径中的效果和频次进行调查发现,自我发展型的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效果频次比最高;走进帮扶型的听评课效果最好;区域活动型的校本教研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外出集中培训效果最好;自我发展型的搜索网络资源效果最好。各路径的效果和频次在性别、教龄、任教学科和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

人类学的戏剧想象:维克多·特纳表演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作者:刘桂诚;

摘要:维克多·特纳的表演民族志理论建立在剧场与仪式的隐喻性关系上,并通过社会戏剧的结构性与舞台戏剧的互动,为表演民族志提供了跨文化挪用的可能性。特纳的理论奠定了表演民族志作为后现代认识论的基础,并通过戏剧“再体验”的形式反思空间霸权,强调社会戏剧的时间性动态过程及其实践启示。这种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使得演员可以通过跨文化表演对他者文化产生共通性的体验,同时对自身文化产生自反性认识,理解文化表演的内在差异...

算法推荐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作者:陆鹏;韦曼莉;

摘要:社会形态演化进入算法社会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算法推荐技术凭借数字化、体系化、自动化、大众化、生活化、精准化的特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该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观念、技术、内容、形式、治理等关键层次的逻辑机理为以技术运用创新宣传教育模式,以资源整合实现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以智能分析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赋能关键在培养信息意识...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边疆治理现代化——基于国家“五年规划”演进的考察————作者:白帆;

摘要:中国共产党通过长远规划一以贯之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边疆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国家“五年规划”是分析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本。“五年规划”中关于边疆治理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显示,国家治理与边疆治理之间的关系呈阶段性变化,即国家对边疆地区从管理到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以及边疆地区治理制度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五年规划”在实践中推动了边疆地区发展,形成了边疆...

美丽宁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理论与实践————作者:黄承梁;张弼;吴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提出了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早期关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源泉和重要节...

数字生态文明:当代出场、内涵面相与实践展陈————作者:景池;冯明宇;

摘要: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一体推进数字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生态文明作为数智时代的独特文明形态,在文明发展范式绿色化转型、科学技术变革数智化趋势与数字中国建设生态化要求同期交叠的复合语境下出场,整体呈现出“人—数字—自然”互构共生系统、“数字化”和“绿色化”交融耦合过程及“传统生态文明”数智化进阶样态的三维内涵面相,旨在通过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促进数字...

民国时期滇商入康作用及启示————作者:王政杰;徐黎丽;

摘要:跨区域的商业活动作为沟通联结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重要媒介与桥梁,其核心在于商人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商业策略和广泛有效的市场布局,实现由经济、社会到文化的层级式深入互动。民国时期滇商在西康的商业活动表明,滇商对于滇康两地的经济往来、社会风俗习惯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滇商在西康地区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对传统贸易的延续和深化,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互动方面发挥了举...

清代及民国时期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宗祠碑刻和族谱文献为中心————作者:段丽;李良品;

摘要:以清代及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宗祠为研究对象,以碑刻和族谱文献为主要史料,探讨宗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聚焦宗祠建设的主体与举措,分析族众合建、富商捐建及宗祠管理者在集体动员、资本介入与基层治理中的角色,揭示祭祀祖先、纂修家谱、文化教育等举措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作用。同时,从区域比较视角出发,剖析西南地区宗祠在政治整合、文化调适及移民融合等方面的多维特征,并与中原、东南地区宗祠的礼制...

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文明新觉————作者:马俊毅;

摘要: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受到外部震荡冲击并谋求新发展,基于自身的文明特性和时代境遇,中华民族的自觉具有突出的集体性,表现为中华民族于文化转型、关系重建、集体重塑、使命维新等范畴展开的理性反思与文明自觉。新文化运动伊始,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积极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要致力于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以及“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其特点是...

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风险与优化————作者:李苏;顾友仁;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智能算法提高了信息处理和分发的效率,为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机遇。从价值机理看,智能算法在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记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风险困囿看,算法滥用带来的算法偏见、算法牢笼、算法崇拜等风险严重阻碍着智能算法赋能效果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娱乐成瘾”侵蚀中华民族共同...

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路径选择——以四川成都三个社区为例————作者:赵罗英;

摘要: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微观场域。文章聚焦多民族移民混居社区普遍面临的三大治理困境,即公共利益分散化、邻里关系陌生化、社区文化碎片化,选取四川成都市三个典型社区为个案,构建了“利益—结构”“关系—网络”“情感—文化”三维互嵌分析框架,系统考察其从多民族混居到互嵌式社区共同体形成的治理创新实践及路径。研究发现,政府引导介入下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通过整合行政力量、市场、社会组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戴咏梅;邰源;冯晴;

摘要:起源于美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后,被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预算绩效管理进入我国后,高校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不断推进和深入开展。文章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文件为指导,从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从预算绩效管理流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六个维度构建了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以N高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数字金融、产业集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付金存;

摘要:数字金融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集聚,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2011—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深入分析数字金融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地区新质生产力呈现正向影响,并且在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更加显著。在数字金融促进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数字产业集聚发挥着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基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调查————作者:玄清霞;何明;

摘要: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在民族地区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论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并辅以量化分析,完整呈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学校自2020年开始,从原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和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向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的转变过程,观察和评估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改革实施效果以及社会文化回应。研究发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改革适...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案例研究————作者:杨保军;黄晓华;

摘要: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逻辑与价值共创动力机制。通过构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模型,系统识别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内外生动力机制耦...

“五个共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阐释————作者:冯菀珩;李乐;

摘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五个共同”重要论述,拓展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涵范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各民族“共同”意义的阐释。正确认识和阐释中华民族历史观,要从词源及语义本体对这一复合性概念进行剖析,明确何为“正确的”,为何强调“正确的”;要从疆域共拓、国家共造、历史共写、文化共创、精神共育五个维度展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叙事解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以加强学科建...

市场化背景下新型合作社在牧民生计发展中的作用————作者:张中亚;贡布泽仁;

摘要:自我国草原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牧区生计模式由传统的集体经营转向单户经营,导致牧民生计面临诸多挑战,重新组建社区经济合作组织成为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两个村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新型合作社提升牧民生计水平的作用机制和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作为社区合作组织的载体,新型合作社不仅重建了社区内部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关系,还在保障牧民权益的同时,赋予社区组织重新配置草场资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投过两次稿,自我感觉主要看文章选题与期刊的契合程度,如果契合且编辑对题目感兴趣的话,文章的处理速度会非常快,录用以电话通知,之后主要是通过QQ联系,编辑老师的态度非常好,非常负责,值得推荐!

    2024-02-01 10:04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是c扩的刊物,6.5号收稿,一个月后进入外审。以为可以直接进入终审的,但是在10月份就被退稿了。外审专家给了退稿的理由,是研究方法过于传统,不是前沿领域。虽然没中但是给了修改方向。

    2023-10-07 08:49
  • 带头大哥666

    期刊是C扩,有专题,所有选题能不能中要看期刊栏目的组稿,可以长期跟踪一下选题板块。外审专家意见还好,不多不少。责编很用心,反复沟通。对学生还算友好,适合学生投稿。

    2020-09-08 23:09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