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工业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7:05:46

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

CSCD北大核心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天津市
复合影响因子:1.676
综合影响因子:1.208
邮发:6-23
官网:http://www.wjygy.com.cn
平均出版时滞:153.4684

  无机盐工业最新期刊目录

四价元素高熵铝硅酸盐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作者:张俊;朱泓颖;蒋海云;张维莉;吴若梅;胡伟达;雷志勇;刘斌;

摘要:为有效改善铝硅酸盐陶瓷的热性能与力学性能,通过固相反应法引入四价元素,成功制备了4种构型熵的铝硅酸盐陶瓷0.25(Y1/2Yb1/2)4Al2O9·0.75(Y1/2Yb1/2)2(xMe1/x)

从报废NCA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金属的研究————作者:李彦强;王大辉;陈怀敬;彭小平;宋晓龙;

摘要:鉴于NCA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蕴含元素的高价值性,为提高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的先进性,提出了采用“焙烧-水浸出”技术替代湿法回收工艺中的酸性浸出技术,并通过TG-DSC、XRD、XPS、SEM-EDS、热力学分析及ICP-OES等方法研究回收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影响Li、Co、Ni元素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焙烧过程发生化学转变产生新物相,并伴随有明显的失重和吸热现象。...

氢键有机框架纳滤膜净化磷酸中金属离子的研究————作者:王建东;龚建平;陈建钧;李军;刘代俊;

摘要:湿法磷酸比热法磷酸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金属离子,需要经济环保的方式去除。纳滤膜能够高效地分离离子和分子,对环境负面影响小,在磷酸净化领域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粗制磷酸极低的pH和高黏度使得传统商业纳滤膜易被破坏且渗透通量极低。为此采用 (C3H8N6)2+(SO4)...

二水法湿法磷酸体系降低磷石膏中共晶磷损失的工艺研究————作者:何琳;杨光宏;李军;

摘要: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石膏中的共晶磷是导致磷资源浪费的关键因素,解决共晶磷损失问题对磷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二水法湿法磷酸工艺的共晶磷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设计在Ca(H2PO4)2-H3PO4-H2SO4体系下模拟无固相的二水法湿法...

锡基钙钛矿水热合成及高温相变和表面活性位研究————作者:陈冠宜;徐骏伟;

摘要:为探讨锡基钙钛矿的高温晶相变化及表面活性位如酸、碱位点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ASn(OH)6(A=Ca、Sr、Ba)前驱体,并在800℃空气氛围下焙烧获得纯相的ASnO3(A=Ca、Sr、Ba)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使用XRD、FT-IR、Raman、XPS和TEM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SnO3和SrSnO...

不同碳源对磷酸铁锂加工性能的影响探究————作者:王鹏;普志华;王天祥;林静宜;万远鑫;

摘要:磷酸铁锂浆料的黏度、固含量和稳定性是电池制作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将直接影响涂布后电极极片的质量,最终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由不同碳源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LFP/C),并研究了其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及加工性能。XRD结果显示,以3种有机物为碳源制备的LFP/C样品均呈现较高的结晶度,且都没有发现明显杂相;Raman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包覆改性的LFP/C-3样品的碳层石墨化...

工业氯化钡制备高纯氢氧化钡生产工艺研究————作者:张艳;蒋文伟;叶先宇;彭小双;

摘要:中国钡矿资源丰富,但部分专用高纯钡材料仍依赖进口。为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供应链安全可控,对高纯氢氧化钡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主要测定氢氧化钡在不同溶液组成情况下的结晶温度,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曲线法分析探究氯化钡质量分数、保温时间及搅拌转速对氢氧化钡结晶的影响,以获取最优工艺条件,最后通过重结晶制备高纯氢氧化钡。结果表明:氢氧化钡1次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钡质量分数为27.32%、保...

煅烧煤矸石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性能的研究————作者:韩英明;孙瑞泽;孙一宁;宋兴飞;

摘要:为探究煅烧前后煤矸石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首先在不同温度(0、600、800℃)下煅烧得到煤矸石粉,然后将其作为骨料分别掺入制备改性硫氧镁水泥,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压汞仪对水泥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孔隙率进行测试,分析其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力学性能、耐水耐酸性能、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入800℃煅烧后的煤矸石粉能够提升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当掺量为15%时,水泥2...

响应曲面法优化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工艺研究————作者:李俊;周兆安;刘小文;毛谙章;周爱青;

摘要:为降低废盐炭化除COD处理的能耗,采用金属催化有机物热分解技术,研究了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工艺,考察了Cu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废盐炭化过程除COD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建模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Cu2+催化废盐炭化除COD效果明显,可在较低温度下得到较高的COD去除率,未加催化剂炭化时,550℃炭化的废盐C...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反浮选提纯磷石膏及石英脱除机理研究————作者:赵梦燕;陈俊武;汪逊;魏娜;翁孝卿;陈迎新;

摘要:磷石膏中硅、有机质等杂质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磷石膏的增值化利用。基于此,以湖北某磷化工企业副产磷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反浮选结合预先筛分工艺,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为脱硅剂,对磷石膏中石英、有机质等杂质的脱除展开了研究,并通过XRD、Zeta电位、接触角和XPS分析探究了1831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预先筛分与同步反浮选相结合的工艺能有效提升磷石膏精矿的质量,在178μm筛分、脱色剂TC...

Nd替代Y对汽车电池负极用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曹生亮;郑标帝;周曦;孟冉浩;

摘要:通过A端Nd替代Y元素的方法制备了汽车电池负极用La0.15Y0.85-xNdxNi3.2Mn0.15Al0.15(x=0~0.6)储氢合金,考察了不同Nd含量替代Y的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x=0~0.3时储氢合金主要由Ce2

《无机盐工业》期刊投稿须知

摘要:<正>《无机盐工业》创刊于1960年,是国家科委批准出版的中国无机盐行业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刊物,栏目设置有综述与专论、研究与开发、工业技术、环境·健康·安全、化工分析与监测、催化材料等。《无机盐工业》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国外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JST、EB...

高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仿真研究————作者:叶斌;徐顺;黄华;

摘要:为了研究锂离子电池组在高温环境下热失控的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及副反应生热方程,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组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电池组内部的温度分布、热量传递及副反应产热等关键物理过程,分析了环境温度、传热系数、初始温度等参数对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电池模组内部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而产生更多的热量。当环境温度达到140℃,传热系数为10、15、25 W/(m2

固相还原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热力学分析及其实验研究————作者:任根宽;罗欣;朱登磊;张敏;

摘要:热力学分析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对FeS2-FeSO4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可预测反应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组成的影响。为了揭示出FeS2还原FeSO4制备纳米氧化铁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工艺参数对平衡组成的影响,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FeS2-Fe...

低温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缺陷、改性策略与展望————作者:李纾黎;陈士朋;张伶俐;史发年;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崛起,锂离子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持续激增。然而,石墨负极的商用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只能在0℃以上实现,这限制了电池在低温寒冷地区的应用。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应用需求,通过分析石墨低温环境受限因素,探究其机理,并深入了解了导致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差的关键因素。重点介绍了提高低温性能可行性策略和解决方案,从结构设计、形貌控制、表面与界面修饰、多相材料等方面综述了低温负极材料...

镍掺杂构建结构稳定和高吸附容量的铝系吸附剂————作者:李学群;霍俊杰;罗文天;何汪海;孙洪波;于旭东;海春喜;周园;曾英;

摘要:从高镁/锂比的盐湖中提取锂一直是一项重大挑战,成功实现这一挑战对于中国实现“碳调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在各种提锂策略中,锂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i/Al-LDHs,以下简称LDHs)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从盐湖卤水中高效提锂的吸附剂之一。然而,由于LDHs在解吸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解吸Li?的现象,导致结构坍塌、失活,实际吸附容量大大低于理论值,因此LDHs的应用受到了阻碍。针对这些局限性,本研究...

钢渣优化石粉源钙基CO2吸附剂循环稳定性研究————作者:彭兴华;李国栋;谭靖;尤大海;张朝宏;张晋;张立;

摘要:循环稳定性较差是制约钙基CO2吸附剂发展应用的主要瓶颈。以石粉和钢渣制备前驱体,运用响应曲面法确定前驱体制备吸附剂的适宜条件,并通过钙循环实验和SEM、XRD、BET检测,研究了钢渣对吸附剂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制备吸附剂的优化条件是煅烧温度860 ℃,煅烧时间95 min,空气气氛,石粉、钢渣、水泥质量比90:7:3,此时吸附剂有效分解值为94.06%;掺入钢渣...

直接电解海水制氢阳极和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泽辉;李恩泽;邱逊钊;尚文馨;李莎莎;冯国彬;石彩霞;

摘要: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用途广泛的二次能源,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制氢方式,电解海水是一种可再生、持续且节约淡水资源的制氢技术。然而,海水成分复杂,特别是海水中Cl-浓度较高,在电解海水过程中会发生氯离子氧化反应(ClER),与阳极析氧反应(OER)发生竞争并腐蚀电极,从而显著降低电解海水制氢效率。综述了电解海水反应过程中涉及的析氧反应(OER)、析氯反应(ClE...

基于铁法工艺制备电池级磷酸铁技术研究————作者:倪双林;马航;薛河南;万邦隆;闫银贤;张金源;陈章鸿;魏兴;陈云建;杜建波;代金凤;

摘要:为获得纯铁法磷酸铁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条件,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在完成小试探索试验、公斤级放大试验的基础上,建成1000吨/年磷酸铁中试装置,以99.9%高纯铁锭、85%净化磷酸、27.5%双氧水为原料,采用磷酸溶铁,双氧水氧化沉淀磷酸二氢亚铁生产磷酸铁的工艺。该工艺实施过程需要以磷酸二氢亚铁液Fe2+质量分数为目标控制磷酸溶铁工艺,实验优化的工艺条件如下:磷酸质量...

M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张涵飞;申红艳;刘有智;

摘要:以自制的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为溶剂,以七水硫酸镁为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MG),通过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BET)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沉淀法制备MG产物的比表面积为140.55 m2/g,相较于氢氧化镁(MH)拥有更大...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