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水土保持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JSTCSCDWJCI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陕西省杨陵市
复合影响因子:4.350
综合影响因子:2.863
邮发:52-150
官网:http://stbcxb.alljournal.com.cn/
主编:刘宝元
平均出版时滞:195.3931

  水土保持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RZWQM2模型的减氮滴灌棉田水氮制度优化————作者:李博;王春霞;汪思佳;杨跃发;张景瑞;

摘要:[目的]基于北疆滴灌棉田田间试验数据得到适宜性较好的RZWQM2模型参数,探究棉花减氮稳产的最优减氮及灌水制度。[方法]利用田间试验的3个灌溉定额(400、444、488 mm)和4个施氮水平(294、336、378、420 kg/hm2)处理的实测数据对RZWQM2模型进行率定,利用率定好的RZWQM2模型模拟10种不同的灌溉定额(320、340、360、380、400、4...

基于MaxEnt模型黄河“几”字弯地区适生树种分布格局预测————作者:石嫱嫱;王东丽;赵晓亮;谢伟;郭建军;

摘要:[目的]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黄河“几”字弯地区适生树种分布范围的影响,对黄河“几”字弯地区造林选种具有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树种地理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气候情景下和2010s—2090s 4种气候情景下(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树种适生区的地理分布格局和限制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 1)当前气候情...

麦壳添加对盐渍滩涂土壤水盐运移及干缩性状的影响————作者:刘亚鑫;陆培榕;李印娟;林驰;于利骁;张子坤;

摘要:[目的]为探究在干湿循环下麦壳添加对盐渍滩涂土水盐运移及土壤结构功能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滨海滩涂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柱试验,分析H0、H1、H2、H3 4种麦壳添加量(分别为0、10、15、20 g/kg)、B1、B2、B3 3种土壤回填压实度(1.30、1.35、1.40 g/cm3)及C2、C4 2种干湿循环轮次(两轮、四轮)对水分蒸发速率、盐分质量分数、土...

基于RSEI与电路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者:奥勇;李敏;赵永华;丁志豪;倪赟;黄福星;

摘要:[目的]为科学评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境质量并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生态修复提出科学建议。[方法]以2003年、2013年、202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源遥感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生态指数、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电路理论,系统评估区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构建“源地-廊道-夹点-障碍”协同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 1)研究区生境质量总体较高(RSEI平均值为0.75~0.79),但呈现“中部退...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刺槐人工林混交模式对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作者:莫佳佳;杨艳芬;刘国彬;王兵;马金龙;

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揭示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混交林对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为该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油松、刺槐×山杏、刺槐×山桃、刺槐×沙棘、刺槐×紫穗槐为研究对象,以刺槐纯林为对照,系统研究刺槐混交林土壤质量含水量(0~500 cm)、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田间持水量、最大有效含水量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 1)刺槐混交林(除刺槐×山杏)显著提高...

基于多源遥感宁夏引黄灌区季节性土壤盐分反演模型构建————作者:陈猷;申晓晶;周博;田佳珂;姬金毓;尚奋杰;吴闰;张静;

摘要:[目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平衡的主要障碍。鉴于土壤盐渍化在不同季节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遥感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基于各季节光谱特征的差异性,旨在为农业生产决策与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精准支撑。[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礼和乡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SAR后向散射系数、Sentinel-2多光谱反射率及衍生指数(盐分指数、植被指数、纹理特征)、Landsat-...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塔里木河流域卫星降水融合校正————作者:王晓燕;刘刚;刘依嘉;王杰斌;吴仁达;谷黄河;

摘要:[目的]为识别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在区域高精度降水数据构建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区,对比了四种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XGBoost及回归树)对区域多源融合降水模拟的效果差异,探讨不同卫星降水融合源(GPM IMERG-v06(简称GPMv06)和GPM IMERG-v07(简称GPMv07))及考虑NDVI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性对融合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 GPMv06和...

长江经济带旅游空间关联网络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鲁帆;汪应宏;费罗成;陈振;

摘要:[目的]系统刻画长江经济带的旅游空间关联网络(TSCN)特征并探讨其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方法]基于2003—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算旅游综合发展指数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模型明晰长江经济带TSCN特征,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专刊

摘要:<正>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沿黄各省市(区)积极行动,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提出要促进全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水土保持学报》专刊序言

摘要:<正>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提出五年来,沿黄各省区积极行动,在生态保护、荒漠化防治、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理学、生态学、林学、作物学等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水土保持学报》征订启事

摘要:<正>《水土保持学报》创刊于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主办,《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出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水土保持学报》以政治质量为前提,以学术质量为核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及时报道水土保持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关注水土保持领域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创新成果,促进思想和学术交流,积极...

顾及UAV-SfM点云数据特征的黄土高原小流域精细地形构建————作者:李笑婵;信忠保;

摘要:[目的]为提升UAV-SfM(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tructure-from-motion)点云的地面点提取精度,实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复杂地形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构建。[方法]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利用UAV-SfM数据考虑近地面点云空间分布特征的地面点提取方法(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

人类活动加剧三峡库区湿地景观破碎化————作者:张洪珊;李书;王彦丹;王云琦;张建聪;李俊杰;程士宝;

摘要:[目的]当前针对三峡库区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多维驱动因子的耦合研究仍较为欠缺,通过定量解析三峡库区湿地景观的时空异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以此突破传统研究在动态追踪与交互效应量化方面的局限。[方法]基于库区1980—2020年多源遥感影像,结合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和景观指数等方法揭示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探测自然-人为因素对湿地变化的驱动贡献度及其交互效应。[结果] 1)1980—20...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多情景预测————作者:胡馨怡;肖作林;秦川;成鑫;陈吉龙;鞠佳伶;

摘要:[目的]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深入探究其土地利用及土壤侵蚀的未来时空演变特征,对于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和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00—2020年自然、社会经济、遥感等多源数据,系统分析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模拟预测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城镇建设3种情景下2030年的土地利用及土壤侵蚀格局。[结果] 1)2000—20...

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作者:孙悦;毛天旭;张涛;王根绪;

摘要:[目的]为探究青藏高原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藏高原分布面积广泛的高寒沼泽草甸(ASM)、高寒草甸(AM)、高寒草原(AS)3种典型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0~100 cm土层剖面上4种酶的活性,分析不同类型高寒草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1)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和铵态氮质量分数均表现为ASM>AM>AS(p<0.05...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北部湾经济区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作者:杨明霄;卢远;汤传勇;梁丽琪;

摘要:[目的]探究北部湾经济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为陆海统筹视角下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集成InVEST-PLUS模型,构建“土地利用演变-水源涵养响应-驱动机制解”综合分析框架,结合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30年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 2000—2020年,水源涵养量均值下降12.4%,空间分布呈“山地...

聚乙烯装配式沉沙结构设计及多相流数值模拟————作者:宁少雄;庞琪;蔡耀辉;陈妮;文明宜;揣峻峰;高晓东;赵西宁;

摘要:[目的]为有效减少黄土高原聚乙烯集雨窖泥沙淤积问题、缓解精准灌溉物理堵塞风险,提出防治策略和产品,提升集雨补灌水资源效能。[方法]采用SolidWorks针对聚乙烯集雨窖设计泥沙沉降结构,根据沉降结构特性和堵塞颗粒级配,采用Fluent 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固-液-气三相流模型模拟泥沙沉降规律,系统分析泥沙粒径(0.01~0.1 mm)与进口流速(0.1~1.0 m/s)对沉...

基于2005—2017年中国及周边地区9场地震滑坡制作的全国滑坡危险性————作者:关效羽;杨文涛;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全面评估和预测全国范围内的滑坡危险性,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基于9个典型地震区域(如汶川、芦山、鲁甸等)的滑坡样本数据,综合提取滑坡正负样本点,并结合地形、降雨、土地利用、NDVI等多因子数据,利用栅格标准化处理和波段合成技术,构建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对全国范围的滑坡危险性进行预测,并通过AUC值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分析...

人工模拟降雨下高寒区坡面径流水动力特性对砾石覆盖的响应————作者:陈亦新;王颢霖;章志鑫;焦菊英;林红;廖俊;严增;徐倩;张子琦;杨波;李建军;李萌萌;

摘要:[目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复杂,砾石分布广泛,为研究该地区砾石覆盖与坡面径流水动力参数的关系,以揭示其对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选取4种砾石覆盖度(0、20%、40%、60%)、3种砾石粒径(0.2~2、2~6、6~10 cm)对纯土坡面和土石混合坡面的径流水动力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1)在纯土坡面,流速随砾石覆盖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依次为6.31、3.60...

基于DNDC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和尕海沼泽草甸退化对CH4和CO2排放的影响————作者:安娜;马维伟;杜佳囝;姚瑶;常佳晨;李淑卓;

摘要:[目的]为探讨气候变化和沼泽草甸退化对CH4和CO2排放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青藏高原东北源尕海湿地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土壤CH4和CO2通量实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验证,并预测在2种未来气候情景模式(SSP2~4.5和SSP5~8.5)下,2025—2055年退化湿地碳排放的变化。[结...

  水土保持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爱死水保所了捏,必须狠狠地支持!

    2023-05-15 12:02
  • Yangming_ak

    21年暑假投稿的,一个月之内录用,但是是双月刊,见刊时间慢。现在支持网络首发了,见刊速度有保障了。据了解应该是水土保持学里面最好的中文期刊,希望期刊越办越好。

    2023-04-23 14:42
  • zhaohhhh

    今年4月份完稿,打电话和编辑沟通从系统投稿过去,大概一个半月给修改意见,有三个审稿意见,可能送个三个外审专家啊!提出的修改要求也挺好,改过反馈过去大概两周通知录用了,挺好的期刊,中科院水保所!

    2021-11-19 09:32
  • 带头大哥666

    2021.6.30投稿系统当天自动收稿 2021.7.1好像就已经通过初审了,直接送外审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暑假,所以是漫长的等待ing.....有的文章快的话2个星期外审都结束了 2021.8.17外审结束编辑退修,外审结论是修改后终审,只给7天时间修改 2021.8.22修回 2021.8.29第二次编辑退修,改了格式和参考文献(星期天了编辑还加班是真的很忙了) 2021.8.31发邮件通知已采用,后续再通过邮件联系排版之类的事宜 编辑很细心很nice!点赞一个!希望水土保持学报越办越好!

    2021-08-31 18:19
  • zhaohhhh

    上午投稿,下午退稿。理由“你的文章一审没有通过,请改投他刊,谢谢惠稿!另外,本刊稿件太多,采稿率只有20%,望能理解!”。

    2021-04-08 10:38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水土保持学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