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1:05:49

统计研究

统计研究

CSSCI北大核心

Statistical Research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7.601
综合影响因子:5.095
邮发:82-14
官网:https://tjyj.cbpt.cnki.net/
主编:闾海琪
平均出版时滞:1

  统计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技术复杂度、研发双循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攀升——来自我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作者:宋炜;曹文静;雷雨萌;周勇;

摘要: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不仅取决于技术复杂度,同时在很大程度还受到研发双循环溢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2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估计技术复杂度和研发双循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效应。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后发现,随着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技术复杂度的学习成本迅速提高,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贡献并不显著。研发双循环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技术复杂度在全球价...

银行科技化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来自金融科技专利的微观证据————作者:李茂林;强皓凡;司登奎;

摘要:本文通过手动整理我国银行部门金融科技专利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冲击背景下银行业科技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撑作用。结合“银行–企业”贷款关系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企业资金约束主要通过优化银行授信企业结构、降低对外直接投资贷款成本、缓解直接投资融资期限错配和促进企业资本市场融资4种渠道,从而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及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底层技术类金融...

中国统计学者在国际统计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分析————作者:何辰轩;王菲菲;朱利平;袁卫;

摘要:统计学现已独立于数学和经济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近20年来我国统计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飞速发展,我国的统计学者在国际统计学领域参与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大量涌现。本文从国际统计学领域4个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视角,分析过去20年我国统计学者的学术文章发表数量、研究主题演变以及合作关系,进而探讨我国统计学者的科学研究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分析世界知名高校统计院系中担任教职的华人学者的教育背景,进一步研究我...

空间自回归部分线性变系数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广义矩估计及应用————作者:丁飞鹏;

摘要:本文结合B样条函数、工具变量法、局部近似平滑法和广义矩估计,提出一种新的关于空间自回归部分线性变系数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一是迭代收敛速度更快,运行效率更高,且易于实施;二是所得估计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稳健性;三是具有较强的异方差处理能力。在特定正则条件下,本文进一步推导上述新方法的大样本性质,并采用Monte Carlo模拟评价新方法在有限样本下的表现。结果显示,在不同空间邻接...

绿色投资效率与绿色经济发展:来自“一带一路”的证据————作者:刘锦涛;张涛;范秋芳;刘浩旻;

摘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投资者的绿色投资效率与被投资者的绿色经济发展间的因果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估计并分析2009—2021年我国对5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投资效率以及沿线国家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地,本文实证检验绿色投资效率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与机制路径讨论。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绿色投资效率的提升对绿色经济发展存在促进效应,该促进效应在绿色...

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作者:欧阳资生;邓淑文;蔡宏宇;

摘要:金融高水平开放可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开放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加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进而影响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在测算我国金融开放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结合TVP-VAR模型研究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时...

数据资产核算范围、核算方法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作者:关会娟;许宪春 ;陈丹丹;

摘要:为拓展数据的统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从宏观层面探讨数据的概念内涵、属性特征,数据资产的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等基础理论方法问题。本文清晰界定了数据资产核算对象和核算范围,提出了数据资产核算的一般理论模型“调整的成本法”,并设计了数据资产统计调查方案。本研究为完善数据资产统计核算基础理论和开展数据资产核算实践...

数字服务进口贸易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境数据要素流入视角————作者:陈治;郝爽;

摘要:数字服务进口贸易是跨境数据要素流入的载体和数字经济外循环的表现形式,对东道国畅通经济外循环、赋能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8个样本国家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跨境数据要素流入视角研究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正效应和长期负效应;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正效应通过促进数据要素、人力资本要素、数字技术...

充实统计理论新知识 了解社会经济新动向 欢迎订阅2025年度《统计研究》

摘要:<正>《统计研究》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4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支持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成为统计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理论刊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统计事业的发展,《统计研究》作为“交流科研成果,繁荣学术研究,创新理论知识,推动实际工作”的窗口,密切反映统计学术的新动向和新思维,充分发挥...

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单区制及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作者:杨玉玲;贾锐宁;马原;

摘要:本文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阐释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21年249个城市数据,结合单区制空间杜宾模型(SDM)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运用两区制SDM探索不同区制内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异质性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会同时影响本地和邻近地区的服务业TF...

一种改进的多边价格比较链式方法————作者:谢长;范冰冰;

摘要:链式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价格和物量比较领域重点发展的一类购买力平价(PPP)汇总方法。本文在系统研究现有链式方法的链接机理及局限性的基础上,明确其特征性内涵及重要性,并提出一种度量国家间经济距离的二元相似性指数以及满足可加性的链式方法——可加的最小距离(AMD)法,并进一步对所有链式方法及吉尔利–卡米斯(GK)法进行优劣对较分析。理论研究发现,应根据所选择的指数类型来理解特征性的具体内涵,且提高特征性...

国家治理政府注意力指数构建及其应用——基于新闻文本的测度————作者:方匡南;戴明晓;郑挺国;林洪伟;

摘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现代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期目标,根据政府注意力分配理论,政府需要持续保持相当的注意力于国家治理建设,因此有效测度政府在国家治理建设的注意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政府注意力具有不可直接观测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提取文本特定主题信息的定向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闻联播文字稿等官方媒体为语料库,首次构建基于...

面板模型因子结构同质性检验与企业投资环境评估————作者:黎娇龙;杨继生;李美臻;

摘要:不同群组受到的政策环境冲击是否相同,是破除隐性壁垒优化政策环境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渐进弱因子思想,提出因子同质异质性(FHH)检验来识别不同群组冲击因子之间是否具有同质性。该检验的基本思想为,若两组因子同质,则将一组因子用另一组因子进行替换后,残差中因子个数为0的概率趋于1;反之,残差中因子个数为0的概率趋于0。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表明,FHH检验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群组因子之间的同质与异质性,并适用于扰...

双碳目标与数智赋能的协同高质量发展————作者:徐雯雯;赵彦云;

摘要:本文从绿色低碳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出发,分别对双碳目标系统和数智赋能系统进行解构;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双碳目标与数智赋能的复合协同发展作用与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稳发展的双碳目标系统在快速发展的数智赋能系统影响下,形成双碳目标–数智赋能协同发展的复合系统;二者的相互影响关系表现为,滞后1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对生态碳汇能力和绿色转型潜力产生较大的正向影...

货币政策调控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探析————作者:谭小芬;宋佳馨;徐慧伦;李源;

摘要: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形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10—202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中的主要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政策收紧一方面会通过银行信贷收缩直接影响...

基于价值增值视角的数据要素资本化核算研究————作者:王开科;何强;

摘要:本文在厘清数据要素价值来源机制和构成的基础上,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为核心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化核算基本问题、理论机理和账户影响研究,构建具备可操作性且能够衔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要素资本化核算理论框架,明晰数据要素核算纳入国民账户体系(SNA)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期为SNA文本修订以及我国数据要素核算方法制度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基于数据价值链视角构建数据要素资本化核算路径,便于将数据要素价...

无工厂生产的界定、归类和识别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作者:刘颖;樊侍鑫;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生产呈碎片化趋势,生产所需的资源能够通过跨国贸易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一种无工厂生产的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医药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无工厂生产的统计界定和归类仍存争议,其识别工作进展缓慢。本文梳理相关研究,厘清无工厂生产的定义和内涵,提出宽口径无工厂生产定义和纳入制造业的归类建议,并以我国视角,对无工厂生产者的归类进行探讨;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识别出我...

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测度——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作者:谢佳松;樊嘉诚;林建浩;

摘要:现有文献主要基于专利或研发投入测度企业创新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然而专利数量的截断问题和研发投入数据的缺失问题,可能使得实证结果存在系统性偏误。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上市公司创新活动,克服了对无专利和研发数据缺失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衡量的难题。结果显示,文本创新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企业创新水平,与传统创新指标及企业未来经济绩效显著正相关,同时包含...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作者:倪骁然;张宸瑞;

摘要: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韧性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提高对信息的挖掘和分析能力、促进交易达成、提高融资效率以及加强部门协同和内部管控;此外,数字化转型还有助于企业改善信息环境以获取投资者的信息反馈来优化投资决策。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

收入法核算框架下中国全口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测算研究————作者:陈光慧;李文华;

摘要:在数字经济核算中,产业数字化由于边界模糊、内容广杂等问题,其增加值规模核算仍存在较大挑战。本文紧扣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分类,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收入法为基础,构建全口径产业数字化核算框架,设计与我国核算体系相协调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核算方法。根据数字技术(视同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各行业生产的渗透作用,从ICT替代效应...

  统计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