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CA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山西省晋中市
复合影响因子:1.764
综合影响因子:1.328
邮发:22-232
官网:https://zrkx.sxau.edu.cn/
主编:徐明岗
平均出版时滞:169.7294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江西省县域尺度的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作者:车奇风;陈星月;关宝文;

摘要:[目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近年来耕地“非粮化”现象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威胁。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地形地貌复杂、农业基础良好,同时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耕地“非粮化”问题具有较强代表性。[方法]本研究以江西省县域为研究单元,结合2002-2022年社会统计、气象及地理空间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法,系统探析江西省耕地“非粮化”过程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借助地理探测...

辣椒CaFLK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作者:王梦;柳璐;郑晓美;臧巧路;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初步研究CaFLK基因在辣椒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晋椒204’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技术成功实现了CaFLK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所获序列展开了系统分析,同时对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以及各类胁迫下其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CaFLK基因全长1452 bp,编码483个氨基酸残基,含有3个KH保守结构域;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

褪黑素提高拟南芥对纳米氧化锌胁迫的耐受性————作者:张筱萌;徐进;

摘要:[目的]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向环境中的释放,其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日益显著。褪黑素(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调控植物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调节植物对金属纳米颗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明外源褪黑素缓解氧化锌纳米颗粒(nZnO)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对纳米颗粒毒性响应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

覆土年限调控高节竹笋外观和营养品质的效应分析————作者:华锦欣;田楠;陈丽华;李志红;雷亦晨;何奇江;胡俊靖;

摘要:[目的]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重要的笋用竹种之一,覆盖栽培是高节竹普遍应用的经营措施,但长期覆盖会导致竹林土壤退化。探究不同覆土年限梯度下高节竹笋外观、呈味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差异性变化,可为高节竹笋覆土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集已覆土1a、3 a、5 a和CK竹林的高节竹笋,分析对比其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差异。[结果]覆土栽培短期内...

腐熟剂适宜用量显著提高秸秆腐解率并降低麦玉轮作农田周年温室气体排放————作者:白延倩;肖金宝;李会;韩清芳;贾志宽;刘铁宁;

摘要:[目的]长期秸秆还田易因腐解不足引发土壤结构退化及环境风险。本研究为了探究施加不同剂量腐熟剂对关中平原麦-玉轮作系统秸秆腐解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基于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麦玉轮作)农田开展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旨在实现作物产量提升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方法]于2020-2021年在陕西省杨陵区进行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腐熟剂30 kg/hm2)、T...

基于根叶性状研究不同林龄油松对氮添加的响应策略————作者:孙剑;梁文佳;梁佳芳;杨秀云;刘碧桃;

摘要:[目的]植物功能性状对种间生态策略的预测作用已得到普遍验证,但其能否预测种内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策略仍缺乏证据。本研究旨在探究根叶功能性状变化如何驱动油松林在不同生长阶段生态策略的调整,及其生态策略对氮添加的适应性机制,可为理解物种生长阶段特异性响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中条山区中村林场20年和40年生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低氮(5 g N/(m2·yr...

切花菊F1代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作者:温超;

摘要:[目的]菊花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其茎秆强度对植株生长发育、切花采收分级评价、瓶插寿命等有重要影响,但有关菊花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和规律研究仍不清晰。研究切花菊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性,可为切花菊茎秆性状遗传特性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切花菊品种‘神马’与‘深志’杂交F1子代群体152个植株的茎秆强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硅元素含量、钾元素含量共5个茎秆性状和7个主...

番茄潜叶蛾对3种植物精油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作者:马建国;王彩凤;赵劲宇;马力;郄杏桃;王美琴;郝赤;闫喜中;

摘要:[目的]探究薄荷(Mentha canadensis)、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3种非寄主植物精油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驱避活性,为开发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番茄潜叶蛾对3种非寄主植物精油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通过室内笼罩和田间试验评估3种非寄主植物...

杂粮之光:从田间沃土到健康餐桌的科技征程————作者:刁现民;

摘要:<正>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复杂挑战的当下,杂粮作为我国传统“特色而多样”的粮食作物,正逐渐彰显其独特的价值与潜力。它们不仅是丰富百姓餐桌、满足多样化食物消费需求的重要角色,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杂粮产业的发展,《“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

饭碗多杂色,粮仓更稳固!

摘要:<正>~

稿约

摘要:<正>1.《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农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刊登农、林、牧等涉农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反映最新科研动态。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2.文稿的著作权,...

山西省后稷实验室简介

摘要:<正>成立山西省后稷实验室(山西省杂粮生物育种实验室)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山西农业“特”“优”发展和践行“大食物观”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实验室取名“后稷”是为了纪念中华农耕文明之始祖——后稷。史料记载,后稷出生于山西稷山,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实验室将发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后稷精神,充分利用山西...

谷子HM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表征及其功能预测————作者:王心悦;陈畅;李康平;黄绒;王君;侯思宇;杨阳;韩渊怀;

摘要:[目的]Heavy metal ATPase(HMA)蛋白参与了植物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收和转运。本研究通过对谷子HMA进行全基因组表征、表达及同源分析以解析其功能。[方法]通过蛋白同源比对和保守结构域筛选谷子HMA基因家族成员;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分析了谷子HMA的理化性质、家族扩张、保守基序、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质分子对接;基于不同浓度Cd、Fe胁迫下的转录组和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其对不同金属离...

Cry9Aa3转基因山新杨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作者:李少芬;姜嘉慧;姜廷波;樊高锋;周博如;

摘要:[目的]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包括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 bolleana)在内的600多种植物。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 thuringiensis, Bt)基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抗虫基因,Cry9Aa3是从Bt菌株SC5D2分离的新型杀虫蛋白基因,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活性。本研究...

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作者:刘占玲;仁青永尕;白露超;南彦斌;寇桂香;来有鹏;周渊涛;

摘要:[目的]古毒蛾Orgyia antiqua为青海柴达木地区一种常见的草地灌丛害虫,主要危害盆地内维持荒漠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灌木,本研究旨在探明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以及在线粒体基因组学水平分析其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对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注释分析基因组序列特征,并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邻接法(NJ)构建古毒蛾系统...

196份不结球白菜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熵权-TOPSIS综合评价————作者:李浩浩;司晓霞;兰创业;杨月芳;王静;

摘要:[目的]分析不结球白菜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质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方法]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96份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排列种植试验,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探讨不结球白菜表型性状间关系。[结果]21个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变异最大的是中心柱纵径,达到50.78%,最小的是株型,仅为11.96%;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5.16~...

16种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研究————作者:王艾岚;郝秀东;欧阳绪红;薛美玲;劳月英;秦琳娟;韦嘉胜;陆雅娴;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兰科花粉形态特征,为兰科的分类、鉴定及植物演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6种兰科植物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6种兰科植物花粉结构含单粒花粉、四合花粉和花粉块;花粉形状含菱形、四角形、椭球形、三棱锥形、梨形、五边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状,四合体类型多偏菱形、四角形和椭球形;花粉外壁表面纹饰分别为疣状、蠕虫状、皱波状、微网状、穴状和网状6种类型...

平菇菌渣多糖提取优化、表征及体外活性评价————作者:王桂林;郭敏敏;王志武;石玉芳;李慧卿;

摘要:[目的]研究旨在优化平菇菌渣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pent Pleurotus ostreatus Substrate,PSPOSs)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解析其结构-活性构效关系,以期为菌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路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衍射及刚果红试验表征PSPOSs理化性质及结构;通过高...

腐植酸叶面肥对高粱冠层及光合特性调控研究————作者:杨琳琳;张飞;张裕川;王艳秋;杨毅轩;朱凯;张志鹏;王佳旭;张旷野;卢峰;

摘要:[目的]高粱是全球第5大禾谷类作物,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地位,但传统高粱栽培过度依赖根系施肥,易加剧环境污染、限制产量。腐植酸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在高粱中也有应用,但其对高粱光合特性乃至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尚报道较少。研究腐植酸叶面肥对高粱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控作用,旨在探讨其在光能利用效率与产量形成关系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辽粱1号’(LL1)‘、辽糯10’(LN10...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价————作者:杨岩;刘兆辉;刘玉敏;赵环宇;石璟;江丽华;郭立亮;徐钰;

摘要:[目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因土壤结构性差和盐分含量高等条件限制,造成产能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我国耕地和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适宜的土壤改良剂,评价不同类型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探索适合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的技术措施,为“藏粮于地”战略举措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黄河三角洲的中轻度盐碱化地区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社区,于2022-2024年进行小麦-玉米轮作,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山西省晋中市地区核心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