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林业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森林树木甲烷排放研究进展————作者:宁婉妤;吴春生;杨光辉;王颜波;程晓琼;丁颖;许琬晨;贾萌;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达到16%。森林树木的CH4排放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文中综述了森林树木CH4排放的研究进展,森林树木释放的CH4主要是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活动造成的,活树和枯立木都...
林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功能向度、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作者:潘思杰;洪燕真;黄诗怡;王斐兰;张榕欢;
摘要: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支点,更是践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林业新质生产力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当前集体林区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文中剖析林业新质生产力在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3个维度的特征,揭示其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赋能机制;结合改革实践,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前沿性技...
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的北欧经验——以芬兰为例————作者:张晶冉;杨晨钰婧;薛永基;
摘要:林业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芬兰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在森林食品开发过程中将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公众参与与教育普及相结合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中梳理芬兰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的演变过程,从政策保障、合作组织、培训体系、经营理念几个方面总结芬兰的森林食品开发实践经验,分析当前芬兰森林食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与挑战,为借鉴其经验完善中国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角度,对构...
“生态银行”模式比较、发展困境与创新策略————作者:秦涛;于航;任立久;朱然;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创新成为破解“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难题的关键突破点。“生态银行”通过“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通道,破解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制度性障碍。文中选取国内4种“生态银行”模式的典型案例,从参与主体、收储方式、评估标准、运营方式、融资机制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4种模式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
从森林依赖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依赖视角下的再认识————作者:朱洪革;蔡颖莉;白家瀛;白琳琳;
摘要:中国林业发展正处于从森林依赖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转型阶段,标志着从传统资源利用模式向生态价值导向的系统性跃迁。在此过程中,政策依赖作为调和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之间张力的适应性产物应运而生。有别于森林依赖,政策依赖是“政策—森林—人”多元互动下社区居民实现保护性生计的重要依托。文中以政策依赖为切入点,从政策本身、政策依赖主体、政策依赖客体3个维度阐述政策依赖的形成逻辑。政策依赖在经济层面表现为政策补偿...
树木生长应力的表征及调控研究进展————作者:许凯翔;蓝湘莹;韦鹏练;符韵林;
摘要:生长应力赋予树木抵御外界胁迫的能力,有助于维持树干形态稳定,但在木材采伐加工过程中,生长应力的释放易诱发开裂、翘曲等缺陷,造成材积损失。树木生长应力表征是研究其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调控的基础,系统梳理现有生长应力表征方法,准确表征生长应力,研究树木生长应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对平衡人工林生态效益与木材利用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述生长应力的形成,重点综述生长应力传统与新兴试验方法、测量位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机制的完善:产业、金融与数智技术————作者:雷硕;乔琴;张璐;吴静;高艳妮;全占军;
摘要:构建高效率、可持续、活跃度高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机制,是当前学界亟需研究的难点问题和各地实践中遇到的堵点问题。文中在辨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语义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实体和虚拟经济体系,阐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市场和金融市场运行机理;进而梳理2类市场机制的实践模式,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清洁能源、生态文旅、大数据产业以及生态权益交易及其衍生产品、生态证券、生态信贷、生态代币等;探讨数智技术在生态产品...
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链协同发展问题探究——以江苏省为例————作者:曾杰杰;蒋钰莹;林炜婷;卢涛;
摘要:在全球木材加工产业链重塑进程加速背景下,通过协同发展释放产业链红利,对中国出口导向区域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通过江苏、浙江、山东3省木材加工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对比分析发现:江苏省木材加工业及下游产业较浙江有一定规模优势,大型木材加工和家具上市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优势;但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和研发投入高于山东而低于浙江,不利于产业链培育。江苏木材加工业出现向苏北转移的趋势,存在一...
森林碳汇计量监测的不确定性研究————作者:韩东阳;陈绍志;赵荣;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背景下,提高森林碳汇计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核查性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技术手段有限、数据支撑不足,当前主流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监测结果存在显著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碳核算可靠性与森林管理决策有效性。文中在系统评述各类方法技术现状、不确定性来源与量化途径、以及现有改进策略的基础上,聚焦于提高监测精度与可操作性,提出一套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改进框架:1)融合多尺...
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作者:邹文涛;曾伟生;
摘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参数。统计模型法、过程模型法是估算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最直接、应用最广泛的2类建模方法。统计模型法将复杂的生态问题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学关系,主要包括立木生物量模型、林分生物量模型和引入遥感变量的统计模型,这类模型无需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机理过程,建模参数简单、计算效率高,已经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等生产实践,但存在数...
爬树机器人机械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金子强;周宏平;许林云;刘万春;赵康奇;
摘要:爬树机器人作为面向高空复杂作业环境的高度集成化智能装备,其机械设计与关键技术的协同优化是实现高效、安全作业的核心挑战。文中系统梳理国内外爬树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依据爬升机制将其划分为抓握攀爬式、冲击式与螺旋式3类,并从力学特性、运动控制及环境适应性角度对比分析了各类设计的性能差异。针对其核心功能,重点探讨夹持机构动态适配性、防坠安全机制及切割工具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揭示机械设计与作业效率、安全性...
动力机制转换视角下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作者:林芳;徐丽英;何友均;
摘要: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服务供给、国家生态安全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林业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体现为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生态功能系统性提升,在中观层面体现为林业产业供需高效适配,在宏观层面体现为林业对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功能的持续增强,是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林业与经济系统、林业与人类和谐共生共促、有机循环的结果。在巩固生态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共同富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等新要求下,林业发展...
有限元分析在正交胶合木性能研究中的应用————作者:王新雨;张秀标;孙玮弟;赵晨朦;褚晓辉;覃道春;严彦;
摘要: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具有刚度高、强度大、尺寸稳定、抗震性好以及良好的环保性能等优点,近年来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在对正交胶合木自身以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测试分析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单元或结构承载能力有限、连接节点复杂、耐火性能不足等,且存在试验成本高,极端条件下无法直接进行测试分析等问题。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
杉木根系残落物化感物质及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者:钱奕;马祥庆;田云龙;周丽丽;李林鑫;吴鹏飞;
摘要:我国南方林区杉木人工林多代连栽造成的林地生产力衰退,已然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难题。杉木根系残落物作为森林凋落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幼苗生长发育造成显著影响,严重制约了杉木人工林的营造与更新,还极大地干扰了土壤生物群落多样性,致使土壤生态平衡失调,对林地生态系统影响深远,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日渐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全面梳理杉木根系残落物中化感...
钻石模型视角下新质生产力赋能林业产业发展的理论探讨————作者:黄国星;陈绍志;赵荣;
摘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着力点。文中在厘清新质生产力与林业产业发展的逻辑关系后,基于钻石模型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与林业产业发展在逻辑层面上高度契合,在作用效果上相互促进;通过改进生产要素、改变需求条件、促使企业转型、增强相关与支持产业、影响政府行为、把握市场机遇、增强跨国活动等,新质生产力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
《欧盟零毁林法案》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分析————作者:徐元晟;侯方淼;施正煌;刘腾渊;邢嘉程;
摘要: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球环境具有重要影响。2023年欧盟27个成员国批准通过了《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旨在进一步有效应对毁林和森林退化问题,计划于2025年底正式实施。该法案涵盖木材、橡胶等7种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将会深刻改变全球林产品贸易格局,对中国林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为量化评估该法案的潜在影响,文中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划分为中国、欧盟、其他低风险国家(地...
热带珊瑚岛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研究进展————作者:李旭;孟楚舒;李志鹏;史志远;王林华;朱冬;周曙仡聃;
摘要:热带珊瑚岛是远离大陆较为封闭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脆弱且敏感,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珊瑚岛生态系统将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热带珊瑚岛植物需应对高温、强光、土壤贫瘠、盐胁迫和台风等多重环境挑战,其在热带珊瑚岛恶劣环境下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综述国内外热带珊瑚岛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的研究进展,梳理热带珊瑚岛恶劣环境下植物演化出的生理、形态和繁殖适应策略。在生理适应策略...
农民增收目标下林下经济发展路径探究——评《乡村振兴背景下林下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研究》————作者:苗玲玲;
摘要:<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建设发展的相关规划、意见陆续推出,政策不断完善,其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一项重要内容。林下经济利用林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经济活动,是一种集约化、多样化、生态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其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技术瓶颈、市场风险、资金短缺...
国家公园视域下环境教育的范式重构——评《环境教育:理论、实务与案例》————作者:陈是达;
摘要:<正>国家公园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在9个省份开展,2021年国家正式批准第1批5家(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2024年《国家公园法》被列入当年立法工作计划,二审稿于当年12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标志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经过10年试点工作...
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水平提升建议——评《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武晓雯;曹倩;
摘要:<正>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生态退化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也容易引发经济和社会问题。为此,我国采取了众多措施,积极推进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协同治理范式,助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探析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知识产权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生态环境多...
世界林业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非常好的期刊,流程非常规范,可以在网站上看到稿件的具体情况。投稿后显示“审稿中”不久便有编辑老师联系,编辑老师非常认真细心,对文章的质量提升有不少的帮助。
2024-06-23 09:33 -
zhaohhhh
写了一遍综述发在这个期刊上,硕士一作,导师通讯,不到一个月就网络首发了,可能这个期刊偏爱综述类文章,版面费偏贵了点
2023-12-08 21:48 -
Yangming_ak
投中一篇,版面费太贵。有两百多稿费
2023-05-02 16:10 -
zhaohhhh
初审一天就被拒了,速度还是很快的,可能是主题不对,下次再试
2021-05-24 12:16 -
带头大哥666
这个期刊主要发表各个国家的林业状况,但也可以发表少量的林业经济类文章。 2019年11月投稿,投稿的第二天晚上六点多收到了编辑电话,说觉得我的文章写的可以,但是如果要见刊可能一年之后了,你接受吗?(这个问题问得我一愣,让我觉得这个编辑人很好,我说可以我不着急毕竟我才研一嘛) 2020年4月复审回来 就是简简单单改了个别字 然后我在知网上看到这个期刊可以网络首发 就给编辑发了邮件问我的论文是否可以先网络首发 第二天又是晚上七八点收到编辑的办公室电话 说可以网络首发 但纸质排版要等到明年 总体来说 如果文章符合要求的话 可以很顺利的被接受 而且编辑态度很好 懂得为作者考虑 且这个期刊不歧视硕士一作!
2020-06-1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