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最新期刊目录
叙事翻译的质量评估——从理论到模式————作者:桑仲刚;
摘要:叙事文本的翻译是文化记忆跨语言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叙事翻译的质量评估需要以针对该文类翻译操作过程的理论解释为依据。翻译操作过程是通过化解具有特定主题相关度的翻译问题,重构与源语文本具有充分相似度的目标语文本的惯例化过程。翻译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分为翻译问题决策的适当性和语篇特征重构的充分性两部分,其占比取决于翻译问题的数量及其主题相关度。据此,可构建叙事文本翻译质量评估的操作模式
新媒体视域下纪实视频的同期声英译原则与策略研究————作者:潘莉;杨愉欣;
摘要:新媒体信息时代,纪实短视频成为对外呈现真实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纪实短视频的同期声作为纪实性的重要体现,其翻译质量优劣关乎中国纪实短视频的外译接受和国际传播效果。本文从新媒体国际传播的角度出发,以信息价值优先为原则,以“受众中心”为指导,根据短视频同期声特点以及字幕翻译限制要素,提出中国纪实短视频同期声的字幕英译原则与策略,以期提升包括短视频在内的中国纪实视频的对外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地利用视听媒介向...
翻译方法论之争: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真————作者:刘军平;
摘要:本文从方法论的问题意识出发,尝试阐释科学方法和人文艺术方法各自的特殊性,以揭示翻译研究的认识论途径。翻译现象既可以从科学经验角度予以观察,从而从科学方法视角加以研究;亦可以从艺术经验的角度予以审视,从而突出人文主义的方法论。科学经验与艺术经验之间形成了翻译研究方法论的论争。翻译研究的科学实证路径强调的是客观性和意义的等值,艺术经验路径突出的是艺术审美和生命体验。本文既探讨科学求真方法的重要性,同时...
释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作者:刘和平;
摘要:释意理论建立在对职业口译活动的观察基础上,该理论借助心理学、认知学和传播学等,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末被译介到中国。该理论构建的口译过程“三角模式”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等重要概念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静态”研究被“动态”研究替代,只关注文本被观察和分析翻译过程以及译员/译者替代。《口译训练指南》不仅是欧洲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参照,更在中国翻译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语言教学...
中国粮食文化英译探微:时政话语视角————作者:焦丹;
摘要:中国时政话语的对外翻译传播是中国特色话语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时政话语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不仅呈现国家文化底蕴,也是国家治国理政理念的外显。“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问题始终是一国之要。中国粮食文化在时政话语中彰显了国家的重粮思想和治粮理念,其对外翻译话语是中国粮食文化的特色国际话语表达。当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粮食文化既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有特征,又独具个性特征,其对外翻译...
外交话语中女性主义翻译与传播体系建构研究————作者:赵妤;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在外交领域的挑战、机遇以及国际案例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隐性偏见对外交文献的影响,以及提高女性在外交领域代表性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女性主义翻译在推动性别平等政策实施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国际案例分析部分探讨了联合国等机构中的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以及不同国家在外交谈判和跨国合作项目中性别角色表达的变化;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建构女性主义翻译与传播体系的必要性,包括模型建构、批判...
基于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的国内中医翻译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雷珊;
摘要:本研究基于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借助计量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整体趋势、主要研究机构及主要作者、期刊分布和高频关键词四个方面对国内中医翻译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对国内中医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基于国内中医翻译研究现状分析,结合当前发展趋势与国际需求,本文提出中医翻译研究未来可在以下方向实现突破与创新:1)政策驱动下的研究深化与拓展;2)技术赋能中医翻译研究;3)中...
口译中的文本建构研究————作者:刘猛;
摘要:在笔译实践及笔译研究中,文本是重要的话题,然而口译研究却普遍忽略了文本的存在。基于此,本文聚焦于交替传译中口译者行为,根据“潜文本—预设行为—显文本—预设行为—社会”这一口译译者行为评价系统,辨析口译中译员自构的潜文本与译员产出的显文本两种文本形式的建构。潜文本是基于口译者主体性,自身建构的译者行为过程,也是译者行为的阶段性结果;显文本是基于潜文本进行译者行为而产出的终极结果。译员的译者行为贯穿口...
新文科视域下国家地理标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刘佳;
摘要:本文聚焦新文科视域下国家地理标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地理标志翻译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特定时代需求的有效融合。通过对国家地理标志学科属性与行业动态的综合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构建适用于本学科领域的涵盖课程设计、教学平台、实训实践和就业服务等层面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基于国家地理标志行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机制与多维评价体系,确保翻译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提升
基于NLP技术的学术著作翻译策略研究————作者:沈磊;殷依娜;
摘要: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是提升翻译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方梦之先生《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修订版)》的英译实践,基于现代学术著作翻译的特点,介绍机器翻译、术语提取和Alt Text等关键技术,探讨NLP技术在学术著作翻译中的应用。现代学术著作翻译已超越文本转换的单一任务,为了推动译著国际出版,译员还需承担版权授权处理、书目规范化调整、图表编辑以及撰写提案与章节摘要等工作,译者不...
内阁西洋翻译体制下清朝对英情报文书翻译研究————作者:邓科;
摘要:本文以清代官方档案和文献为基础史料,借助历史描述法,重点考察清朝中央的对英情报文书翻译机制。研究发现,18世纪末期以来,清朝中央在面临英语译员极度短缺的背景下,仍坚守固有的内阁西洋翻译体制,依赖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拉丁语接力翻译模式。尽管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廷试图通过制度化征召本土的拉丁语和葡萄牙语译员以实现西洋翻译的本土自决,但这种迂回的应对方式并未根本解决清朝英语能力建设不足和译员短缺的问题,反...
从经典译介到知识传播与生产:道格思汉学译写研究————作者:夏天;
摘要: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出现以驻华使节为主体的新一代汉学家,道格思勋爵(Sir Robert K. Douglas, 1838-1913)位列其中,但因其译述主题偏重中国现实与通俗知识,而非围绕经典文本和思想展开,少有关注。本文以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汉学实用主义转型为背景,从文本话题选择与知识结构、副文本与知识语境构建、特殊翻译策略与知识生产杂糅三个方面考察,发现道格思译写活动的知识传播与生产的逻辑:以事...
严复知识翻译中的地方情境重构————作者:丁如伟;苏艳;
摘要:严复的知识翻译实践活动彰显了知识的世界性和地方性,其翻译经历了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严复翻译文本在语言、文化和思想层面,呈现出地方性知识情境重构的情形,其中翻译的知识表现出地方性、索引性和语境性等特征。研究发现,严复知识翻译实践中翻译的知识与地方性情境具有双向塑造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严复在新情境中化解了中西地方性知识之间的紧张和矛盾,促进了两种知识体系的和谐共生,为知识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
“自繇公理”和“自繇之义”——严复翻译建构的“自由”想象————作者:马瑞;朱一凡;
摘要:在《群己权界论》中,严复用“公理”和“义”这对与原文明显不对等的词来翻译密尔表示自由原则的“principle(s)”和“doctrine”,表明了严复对自由原则在认识论上的升级。严复对中西文化和哲学的细审和熟稔引出了在翻译中对自由原则在公私领域的划分,即在国家层面的公领域用“自繇公理”,而在人我关系之私领域用“自繇之义”。严复建构的围绕“国群”(公领域)和“小己”(私领域)的自由想象,重塑了国人...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下应用翻译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三号通知)
摘要:<正>为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应用翻译研究与人才培养,提升翻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将于2025年7月19-2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下应用翻译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一、会议主题人工智能时代下应用翻译研究与发展二、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应用翻译史2.翻译与中国近现代知识的形成3.人工智能与应用翻...
翻译的知识再生功能研究——以“建筑”概念的中日双程旅行为例————作者:喻旭东;张开植;
摘要:翻译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不只传递知识,还生产知识,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拓展。我国传统建筑概念和外来建筑概念的翻译与会通,促成了现代建筑概念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仅就“建筑”一词而言,其经历了中日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双程旅行,并最终成为西方“architecture”概念的对译词。文章分析“建筑”一词在双程旅行中的知识增殖,解读翻译对“建筑”概念的重构性加工,并以“建筑师”称谓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为例,管窥现代“建...
书讯
摘要:<正>我刊名誉主编方梦之教授所著Pragmatic Translation Studies:Principles,Strategies,and Techniques近日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该书意在加强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翻译原理、策略和技巧纳入同一个理论框架进行讨论,将译学发展路径和术语体系归结为一体三环,用宏、中、微三论统率翻译研究。全书结构严密、脉络清晰,既有思...
人工智能时代国家翻译教育能力的要素构建与发展研究————作者:李德超;李智;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与国家翻译能力需求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国家翻译教育能力尤显重要。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国家翻译能力框架下,对三级指标国家翻译教育能力进行细化分析,建立国家翻译教育能力框架。框架中翻译教育能力包括翻译教育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指标。翻译教育投入包括教育规划和教育师资等;翻译教育过程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过程监控与评估、实习基地等;翻译教育产出包括教师产出、学生产出和机构产出。结合框架...
搏击译海:钱绍昌影视翻译活动述评————作者:袁丽梅;
摘要:钱绍昌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影视翻译领域的先驱,在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均作出过重要贡献。本文简述其生平与翻译活动,梳理其译介心得,展示他对译界的深远影响,以深切缅怀这位坚韧、睿智、风趣的译坛前辈
清末国际法国家翻译实践探赜——以丁译《万国公法》为中心————作者:龚茁;熊鑫;
摘要: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急于了解国际规则,积极引入国际法,意图维护国家外交利益,国际法的翻译也因此具备了国家性的特征。《万国公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完整译入我国的西方国际法学著作,也是清末国际法国家翻译实践的代表作品。然而,《万国公法》的译者丁韪良作为清政府认可的国际法国家翻译实践的低位主体,借高位主体普遍不通晓外语,未能对《万国公法》构建有效的译文质量管控体系之机,在全权大臣、驻外使臣、领事裁判权、...
上海翻译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寻合作,第二作者即可,包版面费,另付报酬
2023-12-07 16:38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在投稿系统中投稿,一个月|内回复"|文章内容不适合本刊,不予釆用|请你另投他刊"。有及时的回复就很开l心了了,起码不压稿,不浪费时间,算是良/心期刊了,翻译文章真/的/很难发
2023-07-16 21:1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22.10月份投出,收到编辑邮件,说略加修改后可以发表。我修改了引文等,发过去之后在美美地等待。结果,23年2月告诉我发不了,也没有理由。托了其他老师问原因,说是我的主题不符合(那当时为什么要收呢)。伤感。
2023-06-23 10:44 -
奔跑的辣椒酱
有学友不敢相信我的经历,那就上图吧。说实话幸好我当时截图给朋友“报喜”呢,不然现在就全无证据了。
2023-06-13 21:06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上海翻译》,8月份投稿,15天初审,然后进人外审,一个月后返回专家意见。专家意见非常专业,详细,虽然最后被退稿了,但是非常好的一次体验,编辑和外审专家都很高效,而且认真负责。
2023-05-03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