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能源科学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2:05:12

水电能源科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复合影响因子:1.391
综合影响因子:0.981
邮发:38-111
官网:https://sdny.cbpt.cnki.net/
主编:张勇传
平均出版时滞:321.2280

  水电能源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贝叶斯的密云水库入库径流频率综合不确定性研究————作者:杨文娇;任黎;张岑;蔡文美;刘雨桐;

摘要: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2015年“南水”进京后担负起战略性储备水源的重任,为更好地调配水资源,需要对其入库径流量进行频率分析。计算频率设计值包括线型选取和参数估计两部分,先采用贝叶斯方法探究线型选取的不确定性,再使用贝叶斯MCMC方法探究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最后探究线型选取和参数估计两者共同作用下的不确定性。其中在参数估计中对贝叶斯MCMC法、矩法、极大似然法、线性矩法及遗传优化算法NSG...

EI Ni?o对黄河流域次年5~9月降水的影响分析————作者:刘和远;赵世斗;陈涛;赵云天;

摘要:基于1961~2020年黄河流域5~9月降水数据,利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了1980年前后EI Ni?o发生次年黄河流域的降水差异,并对降水差异对应的大气环流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980年前后,El Ni?o发生次年黄河流域5~9月降水主模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区分布上显著差异区位于兰州以上的黄河源头和黄河下游地区。时间演变上,1980年后黄河上游降水较之前异常偏多,下游降水较之前异常偏少。5...

某大型地下厂房开裂岩锚梁支撑墙加固方案研究————作者:张鑫;方华超;钟洪星;叶飞;陈东斌;何军;张雨霆;

摘要:针对某大型地下厂房岩锚梁纵、横向开裂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论证了纵、横向开裂岩锚梁无加固、全墙加固、窄墙加固等多种方案,选定加固方案,并基于对岩锚梁运行期长时序的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加固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大量地下厂房岩锚梁工程借鉴

基于正交试验的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作者:李延频;李仕东;李骜;张自超;

摘要: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和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理论缺乏问题,依据现有水泵水轮机设计理论,参照已建的抽蓄电站水力参数,确定超高水头小流量水泵水轮机设计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基于五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方案,以水轮机、水泵工况效率及扬程为目标,通过极差分析方法探讨转轮叶片进出口角、进口直径、转轮叶片数及叶片包角对水泵水轮机性能影响,对比得出最优方案,最后换算为真机性能参数,并确定其工...

“蓝绿灰”统筹视角下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研究————作者:管桂玲;霍璐;李海生;程昝;付东王;

摘要:为从“蓝绿灰”统筹视角下探索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引,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分析“蓝绿灰”特征,通过分析优秀典型案例提炼“蓝绿灰”统筹建设的策略与要点,采用SWMM耦合ICM-2D模型评估建设方案成效,突出了“抓特征、提策略、谋方案”的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并选取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片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

基于注意力感知图像分割的大坝缺陷智能识别————作者:戴丽媛;田晓丹;杨丽雅;沈长松;

摘要:大坝经年累月供水、防洪,极易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感知图像分割的大坝缺陷识别方法,以某拱坝为例,首先构建一个优化的Alex Net网络模型,将通道图像(RGB图)和深度图像(Depth图)作为网络输入;然后在下采样结构前设置自适应滤波器并嵌入注意力感知模块;最后以跨模态特征融合获得RGB与Depth信息流相互补充的缺陷特征分割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分割大坝裂缝缺陷的效果最...

深厚覆盖层坝基防渗墙随机损伤渗流特性研究————作者:王卫;甘磊;陆希;沈振中;

摘要:深厚覆盖层坝基防渗墙易产生结构损伤,墙体的损伤位置、损伤大小及整体损伤率等具有较强随机特性。对此,根据某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工程,开展墙体随机损伤条件下渗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损伤率下,防渗墙上部损伤对坝基渗流稳定影响最大、均匀损伤次之、下部损伤影响最小。随着墙体损伤率增大,上部损伤对心墙和坝基覆盖层的影响逐渐减弱,下部损伤影响效果逐渐增强;防渗墙损伤率达8%时,三种损伤位置分布下坝基层(3)...

基于STFT-SE-CNN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作者:魏学锋;姬升阳;刘志辉;鹿明明;徐恺;肖龙;李超顺;

摘要:针对基于单一传感器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易导致有效信息的遗漏不利于机组状态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FT-SE-CNN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即首先将多个传感器数据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换(STFT)为二维时频特征图,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不同通道的深度故障特征;然后通过SE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加权的方式进行多通道特征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展平输入分类器获得故障诊断的...

比例边界有限元弹性解构造要素研究及应用————作者:武翔翔;高东红;陈楷;张芳勇;郑林娜;

摘要:比例边界有限元是近年提出的半解析高精度数值方法,该方法单元构型丰富、跨尺度/跨阶次分析优势突出,已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此,提出了初始刚度构造弹性解+域内分块积分非线性SBFEM算法,依托150 m级典型面板坝工程,设置了12组对比计算工况,探究了非线性构造时初始模量和泊松比变化对坝体变形、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量化了各变量的影响,发现初始模量和泊松比两个构造要素取值对土石坝...

斜交桥桥墩形状阻水特性与壅水特性关系————作者:王勇;季日臣;王国汇;方晟浩;

摘要:为了解桥墩形状引起的壅水特性,建立三维水槽模型,使用水工模型试验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探讨圆形、圆端形、矩形桥墩在不同斜交角度和阻水比时壅水及桥墩周边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阻水比越大,桥前壅水曲线长度越大且墩后跌水现象越显著;壅水值随斜交角的增大先变大后减小,随阻水比的增加而增大;阻水比小于9%时圆形壅水值最大,在大于9%时矩形壅水值最大,圆端形壅水值最小;斜交角度小于30°时圆形壅水值最...

黄河支流沁河流域降水频次特征及与水质关系————作者:刘强军;刘婉莉;赵珺;李若羽;宋方超;

摘要:为了解不同降水量级对沁河流域水质的影响,利用2010~2019年汛期(6~9月)沁河流域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四个不同等级降水过程及降水前后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法、频次、卡方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四个不同等级降水过程频次特征,计算了不同等级降水过程与流域水质的相关性及对沁河流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降水量和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的影响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流域降水量与泥沙含量在四个不同等级降...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奇;张润润;

摘要:气候变化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年陆地蓄水量显著下降、水文循环加剧、温度及植被覆盖变化进一步影响蒸散发及其组分的时空动态。为此,基于Shuttleworth-Wallace Hu(SWH)模型估算了2003~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蒸散发(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S)与植被蒸腾(EC),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评估了流域年平均蒸散发及其组分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SOBOL敏感分析方法...

计及CVa R和需求侧响应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分层优化调峰————作者:黄牧涛;张静姝;陈兴邦;冉森林;卢明;李哲;

摘要:针对传统调峰未考虑弃风弃光风险的问题,采用条件风险价值(CVa R)衡量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带来的运行风险,提出含需求侧响应和两类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分层优化调峰模型。上层模型以净负荷波动最小、储能净收益最大和弃风弃光风险最小为目标,通过需求侧响应优化负荷曲线并利用储能平抑新能源波动,降低净负荷峰谷差及风险损失;下层模型以火电调峰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升火电机组经济性。通过不同场景的仿真表明,该策略能有效降...

“一洞双机”主支洞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研究————作者:凌小康;张淑芳;刘明明;麻建飞;

摘要:鉴于主支洞交汇段为“一洞双机”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运动学模型的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以某“一洞双机”隧洞工程为例,根据“双机”的重大件尺寸运输需求确定运输车辆,建立运输车辆在交汇段的运动学模型,得到车辆的运输轨迹,确定交汇段结构最优结构尺寸,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了交汇段围岩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交汇段结构的最大跨度由38.0 m降至29.5 m,优化幅度为22.37%,...

基于内胆式水锤消除罐的长距离供水工程水锤防护研究————作者:李千禧;苏沛兰;张玉胜;成一雄;唐渊;袁丽贤;吴建华;

摘要:供水系统事故停泵后,管路极易出现全线负压及超高正压问题。对此,结合工程实例,以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为基础,建立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利用PIPENET软件对多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不同防护措施对管路水锤的影响。基于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技术及特性,探讨参数变化对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水锤防护效果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多功能水泵控制阀零流速自适应关阀相较液控蝶阀更能发挥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水锤防护作用;内...

基于受振能量密度的新拌混凝土密实性实时监控方法————作者:边策;崔海涛;田正宏;迟守旭;刘志明;

摘要: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之一,振捣可排除新拌物中的空气并减少空隙,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密实性能。为此,以反映混凝土受振能量密度(E)作为振捣质量的实时监控指标,构建了结合E与新拌混凝土性能参数的混凝土密实性实时评价模型,并提出了振捣质量可视化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系统实时显示混凝土受振密实状态。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可视化监控方法能够保证振捣施工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可为混凝...

基于水力调控的城市滨岸湿地水环境提升研究————作者:王清;莫康乐;林育青;陈诚;丁珏;陈求稳;

摘要:人工调控闸坝运行调度,可以提升湿地水文循环、提升水动力条件,达到水环境改善的目的。基于水动力对湿地水环境的调控机制,在EFDC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位于长江干流南京段的绿水湾滨岸湿地水动力—水质模型,考虑不同补水情景下湿地内部水动力的提升情况,对应分析了水力条件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从七里河、城南河向绿水湾湿地内部调水,可局部提升湿地内部水力流场条件,结合生态闸的运行,湿地平均流速增加9.1%...

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分级流变试验及微观分析————作者:乔雪垠;周静;王文飞;肖东;

摘要:为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流变行为及影响机制,以粉煤灰陶粒混凝土为例开展不同温度下应力水平σ/fc(fc为单轴抗压强度)的分级压缩流变试验,探讨了热力耦合下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流变特性,并结合SEM试验揭示其微观结构演化。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流变行为具有明显的温度和应力依赖性;采用Burgers流变模型对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流变应变进行拟合,其理论...

基于XGBoost算法划痕损伤PVC-P土工膜力学性能预测————作者:张宪雷;刘建群;张文慧;

摘要:面膜堆石坝上游坝面膜防渗结构因施工操作不当或多孔隙介质垫层界面特性易造成PVC-P土工膜物理性划痕损伤,为判别划痕损伤PVC-P土工膜能否满足工程安全运行要求,以划痕损伤PVC-P土工膜断裂强度/延伸率试验数据为依托,构建了基于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预测结果与随机森林(RF)算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选用平均绝对误差(M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某长距离输水工程调压井联合空气阀的关阀水锤防护研究————作者:郭晓一;张晓雷;刘书瑜;李柯昕;

摘要:长距离输水管道中出现水力瞬态变化时,易产生水锤并导致过大的正压和负压,从而造成管道的损害并影响输水系统的安全运行。为减轻水锤对管道系统的危害,根据实际工程并基于特征线法建立输水管道一维数学模型,模拟了输水管线在不同关阀操作下的水力过渡过程,探讨了关阀操作、空气阀、调压井几种水锤防护措施对压强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关阀时间增加、关阀方式采用二段式关阀、安装空气阀和安装调压井均可减少关阀水锤对管道的影...

  水电能源科学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审核速度很快 重复录10%以下 否则直接退稿 版面费2000 加急费 1500不然排队要10个月左右

    2024-11-11 21:52
  • 带头大哥666

    8月29日投稿,9月9日下午返修意见回来了。个人判断只有一位审稿专家,且这次专家审稿很快,应该就两三天时间,其余时间大部分花在了编辑部处理过程中。专家意见8条,编辑部意见15条(都是属于小修,做一些解释),修改时间15天。9月19日上传修改后的东西后,9月29日录用。10月15日交完版面费后,当日收到录用通知。 该期刊投稿到录用过程很快,中间因为导师耽误了一些时间,抛开这些时间,可能更快,估计从投稿到拿到录用通知一月足矣。和编辑部老师QQ询问,老师也会耐心回复。这次投稿整体感觉很好。 但该期刊有个特点,就是稿件所有字数不超过5500,页数不超过10页;后期需要大量删减修改文稿。 最后希望该期刊越办越好,早日成为cscd。

    2024-10-15 11:07
  • Yangming_ak

    我是投的水电能源科学方面的,感觉审稿人非常专业,对文章帮助很大,但是投这个期刊过程太虐心了,这个期刊至少要改三次,并且改的时候抓耳挠腮很闹心,每次都是挖空心思的大改。不过比较幸运的是,这个文章历时不3个月就有结果,算是快的超出我想象了。

    2024-08-15 07:37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1个月拒稿,审稿速度还行,基本都在一个月

    2024-02-26 20:35
  • 奔跑的辣椒酱

    初审复审都过了,最后送外审返回专家意见说论文不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终审退稿,前后足足等了两个月,很难受

    2023-08-16 17:02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