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2:05:31

水产学报

水产学报

CSCD北大核心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复合影响因子:2.124
综合影响因子:1.584
邮发:4-297
官网:https://www.china-fishery.com/
主编:刘少军
平均出版时滞:220.3105

  水产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RAA/CRISPR-Cas12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作者:王雨果;汪晴;罗土炎;鲍宝龙;

摘要:【目的】为了采取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控制弧菌病大范围暴发。【方法】实验通过设计RAA扩增引物、crRNA以及报告探针,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AA)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CRISPR相关蛋白系统12a(CRISPR-Cas12a)体系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可视化检测溶藻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该方法能在37℃、1 h内完成检测,其检测下限为5.7 个/μL 拷贝...

基于最新数据的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评估————作者:唐馨;汪金涛;陈新军;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西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动态和资源状况,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合理的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柔鱼在我国游钓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因此了解其资源状态对可持续渔业管理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根据1995—2020年西北太平洋柔鱼的历年渔业统计资料,包括年渔获量(Catch)和标准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采用基于贝叶斯状态空间剩余产量模...

鱼类养殖饲喂管理:概念、技术方案和应用————作者:王岩;

摘要:投饵养殖在水产养殖产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70%,饲料成为决定水产动物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鱼类生长速率和饲料利用效率,特别是饲料蛋白质贮积效率,是鱼类遗传育种、营养、饲料和养殖管理研究的共同目标。饲喂管理指通过适量投喂营养组成合理的饵料以保障养殖动物快速生长和健康,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以及养殖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其集成了饲料管理和投喂管理,是水产养殖模式优化的重...

万山群岛长鳍篮子鱼与云斑海猪鱼的营养生态位特征————作者:石娟;李纯厚;王腾;王春伶;赵金发;宋晓宇;吴鹏;肖雅元;林琳;刘永;

摘要:【目的】探究万山群岛长鳍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优势鱼类的营养结构特征,掌握优势鱼类资源竞争关系。【方法】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对长鳍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展开营养生态位研究并计算了两个种群的营养结构指标。【结果】长鳍篮子鱼和云斑海猪鱼的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9.15‰~14.09‰和10.34‰~14.60‰,δ13C值为–19.87‰~–14.54‰和–18.16‰~–15.60‰,...

以植物蛋白为主的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日本沼虾生长、摄食、抗氧化、免疫和肠道结构的影响————作者:王俊保;郑金仙;周东生;李珊珊;孔有琴;戚常乐;刘艳;徐奇友;丁志丽;

摘要:【目的】探讨以植物蛋白为主的低鱼粉饲料中补充精氨酸(Arg)对日本沼虾生长、摄食、抗氧化、免疫和肠道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分别补充0%(实测值为0.80%)、 0.60%(1.33%)、 1.20%(1.85%)、 1.80%(2.24%)和2.40%(2.65%)的精氨酸,形成5组等氮等能的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随着精氨酸水平的升高,日本沼虾增重率呈先上升后下...

桑叶提取物对黑斑侧褶蛙生长性能、胴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陈祥;刘东华;耿琳烨;沈诗桀;王倩茹;沈以红;黄先智;段彪;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对黑斑侧褶蛙生长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以396只健康黑斑侧褶蛙[体重(2.7±0.2) g]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6、9 g/kg桑叶提取物的实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桑叶提取物组成活率、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趋势,M03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较对照...

不同空间位置的中西太平洋鲣资源变动趋势及预测————作者:王爽;许振琦;汪金涛;雷林;吕泽华;陈新军;贺海平;贾海滨;陈炯杰;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空间位置的中西太平洋鲣资源丰度变化趋势,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本实验以5°×5°空间分辨率为1个研究网格,分别计算130°E~140°W、20°N~20°S海域内总共144个网格1990—2019年内的渔获量总和,选取渔获量前10个网格海区为分析对象(占研究海域内总渔获量的70%),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将10个网格的资源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降维为2个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计算载荷因子值,...

理论创新与方法突破助力科学评估和管理渔业资源——评《黄渤海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方法、应用》————作者:庄平;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大食物观战略的稳步推进,向江河湖海拓展食物来源成为重要途径。黄渤海作为我国关键的“海上粮仓”,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筑牢食物安全防线以及守护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领域,都肩负着无可比拟的重任。然而,要切实保障海洋捕捞业行稳致远,科学精准地监测与评估海域渔业资源动态,堪称基础性工作。在此背景下,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单秀娟研究员等人编著的《黄渤海渔业资...

夏季北黄海三倍体长牡蛎的养殖环境和健康指标调查————作者:葛平安;高磊;王玲;周柯利;李磊;王玲玲;宋林生;

摘要:[目的]解析夏季北黄海三倍体长牡蛎的养殖环境和健康状态。[方法]本实验于2023年7—8月在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王家岛镇(123.07°E,39.45°N)三倍体长牡蛎浮筏养殖海区开展了3次调查研究。[结果]调查海区表层水温为20.6~24.2℃,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为1.810~4.395μg/L,低于2021年报道的养殖二倍体长牡蛎时同一海区的同期水平。水体中、长牡蛎鳃中共生弧菌的丰度为...

生长异速的七彩神仙鱼生长、碳氮转化和转录组学分析————作者:邹奥锟;高建忠;温彬;陈再忠;

摘要:【目的】探究七彩神仙鱼生长异速的潜在过程。【方法】本实验选取同一品种的七彩神仙鱼亲鱼5对,将每对亲鱼所产生的子代培育至60 d,根据体重分为显著差异的2个群体,其中生长较慢组(S组)体重为(0.153±0.011) g,生长较快组(F组)体重为(0.347±0.030) g。养殖30 d后,测定七彩神仙鱼的生长、营养消化和碳氮收支,并对内脏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生长方面,F组的日增重率、日...

大陈岛礁海域石首鱼科鱼类时空分布特征————作者:邹沁东;汪振华;章守宇;钟俊生;程晓鹏;陈怡卉;

摘要:【目的】探究大陈岛礁海域石首鱼科鱼类不同发育阶段的时空格局特征【方法】]本研究应用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以及GIS 空间分析,对2020年9月(夏季)、11月(秋季),2021 年1月(冬季)、4月(春季) 4个季度在大陈岛礁海域21个底拖站点所采集的17 640尾石首鱼科鱼类样本体长、体重、发育阶段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回归分析探讨了石首鱼科鱼类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4...

综合生态净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作者:王凌宇;江敏;吴昊;李昊霖;舒达;

摘要:【目的】为了解综合生态净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连片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本研究连续2年对系统各单元进出水水质指标进行监测。【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评价优势微生物与水质因子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按照上海市《水产养殖尾水标准》(DB31/1405—2023)要求,养殖尾水中超标指标主要为TSS和TN,超标率分别为36....

setd7基因编辑提高尼罗罗非鱼的低氧耐受能力————作者:何宏阳;王伊凡;贾海旺;周艳;陈良标;祖尧;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甲基转移酶基因setd7在鱼类低氧耐受中的功能,以尼罗罗非鱼为实验模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etd7基因突变品系,评估其在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响应及耐受能力,为鱼类耐低氧分子育种及甲基转移酶功能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针对尼罗罗非鱼setd7基因第2个外显子的氨基酸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敲除靶点,并对一细胞期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

人工诱导瓦氏黄颡鱼性逆转及雌核发育————作者:熊阳;胡景琦;蒋有渤;于贵杰;蒋巍;王旭;孙瑞东;陈见;李佩;李志;王德忠;吴建开;梅洁;

摘要:【目的】瓦氏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黄颡鱼♀)具有明显的两性生长异形特征。为了创制生长速率快的瓦氏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的单性养殖新品系,开展了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的相关研究,以期获得YY超雄瓦氏黄颡鱼。【方法】研究戊酸雌二醇(EV)和17β-雌二醇(E2)不同处理浓度,及E2不同处理时间对瓦氏黄颡鱼性腺分化、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山茱萸总苷对CT诱导的鲤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朱兆曾;卢荣华;陈梦迪;徐歆歆;张玉茹;曹香林;

摘要:【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苷(Cornus officinalis total glycosides,COTG)对四氯化碳(CT)诱导的鲤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22.15±1.15) g的鲤135尾,随机分为5组,其中实验组(T1组、T2组、T3组)分别灌喂100、200和300 mg/kg的COTG,C组(对照)及CT组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喂7 d后CT...

彭泽鲫种质特性与品种改良研究进展及展望————作者:王学耕;吴碧瑜;陈前辉;梁芳;王俊杰;李潮;丁立云;麦康森;赵俊;

摘要:彭泽鲫具天然雌核发育的生殖特性,同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彭泽鲫进行遗传改良后培育出的两个养殖新品种—白金丰产鲫和穗丰鲫,目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养殖范围涉及全国多个省市。本文综述了国内三十余年来关于彭泽鲫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养殖技术、与不同品种的杂交结果等;对白金丰产鲫和穗丰鲫的选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包括其亲本选择、培育过程和改良后的优势...

大管鞭虾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对虾总科的系统发育————作者:孙毓蔓;陈健;徐开达;叶莹莹;

摘要:【目的】拓展管鞭虾科虾类的分子鉴定技术、种质资源评价以及系统进化等研究。【方法】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大管鞭虾线粒体全基因组,对线粒体基因进行注释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大管鞭虾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5 940 bp,碱基组成为A (35.66%)、T (32%)、G (11.14%)、C (21.20%);A+T含量为67.66%,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大管鞭虾线粒体共编码37...

枸杞岛厚壳贻贝动态能量收支模型的建立与生长验证————作者:王一航;杨扬;徐颖;夏飞宇;董奕飞;柏青青;张秀梅;

摘要:为准确掌控浙江省枸杞岛厚壳贻贝的个体生长动态以及能量分配过程,实验根据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理论,选取5个必要参数构建厚壳贻贝生长模型。通过壳长和软组织湿重的回归,得到形状系数δm,其值为0.256;根据厚壳贻贝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计算得到阿伦纽斯温度TA为7 934.72±250.15K;通过饥饿实验,经公式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单位体...

菲律宾蛤仔雌核发育二倍体与单倍体染色体制备及核型————作者:黎强;聂鸿涛;王滨;周贺;霍忠明;闫喜武;

摘要:雌核发育是快速建立纯系的重要育种方法,对菲律宾蛤仔雌核发育后代的核型分析还未见报道。为了研究菲律宾蛤仔雌核发育二倍体、单倍体和正常二倍体的核型,本实验选取菲律宾蛤仔雌核发育二倍体、单倍体以及正常二倍体对照组幼虫,采用热滴片法分别制作染色体滴片,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正常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8条,单倍体为19条。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雌核发育二倍体和...

中国淡水重要养殖鱼类抗病和抗逆性状育种研究进展————作者:刘永新;邵长伟;郑先虎;

摘要:中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种类数量繁多,是水产动物优质蛋白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害频发与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淡水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及繁殖,限制了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抗病和抗逆性状的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具有优异抗性性能的淡水主养鱼类新品种是破解当前双重约束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淡水重要养殖鱼类抗病和抗逆优良品种培育的基本现状,总结了1996—2023年具有抗病或抗逆性状淡水主养鱼类...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