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春季黄渤海水体的硝化过程速率及其环境调控因素————作者:刘崇淙;侯兴;刘素美;宋国栋;
摘要:本研究于2021年5—6月在渤海与北黄海开展了现场观测,通过15N同位素加富培养实验,并结合光照、营养盐等信息,旨在量化黄渤海水体硝化过程速率及甄别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春季黄海与渤海的硝化速率分别为0.06~2.56和0.11~3.15 nmol·L-1·d-1,观测区域表层水体的硝化速率一般低于底层。在春季的黄渤海,硝化...
基于微宇宙系统的环境因子影响海水中正丙苯和异丙苯衰减速率的研究————作者:陈汕;夏宇凡;孟范平;
摘要:危险化学品在海水中的衰减特征对于其泄漏事故发生后采取针对性应急对策十分重要。为了探究泄漏入海的正丙苯(n-PBZ)和异丙苯(i-PBZ)衰减程度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趋势,采用微宇宙实验方法分别调节温度、盐度、pH、光强和风速,根据海水中n-PBZ和i-PBZ的浓度变化进行衰减动力学分析,确定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以及低风速对二者衰减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温度是对2种丙苯(PBZs)衰减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
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模型海面温度预测研究————作者:赵煜;王律钧;姚志刚;陈文凯;
摘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C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TCN-LSTM,以提高海表温度(SST)的预测精度。通过在四个海洋站的敏感性实验,分析了超参数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控制迭代次数、TCN卷积核数量和LSTM神经元数量等关键参数,并运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本文发现所有p值均大于0.05,这表明不同参数对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的影响不显著,支持了模...
加权Hardy空间上的若干复对称算子————作者:胡绪珂;石岩月;
摘要:本文通过构造共轭算子,研究加权Hardy空间H2(β)上加权复合算子和Toeplitz算子的复对称性。当权系数为β_n=b~n,b≥1时,我们将算子J:■和有界的加权复合算子Wu,v相结合,给出了Wu,vJ是共轭算子的充要条件。进一步,我们得到了有界加权复合算子Wψ,φ关于Wu,vJ是复对...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山东半岛南岸海雾临近预报方法————作者:刘仁旺;高山红;
摘要:海雾的研究与预报主要依赖数值模拟手段,然而由于初始场误差与模式误差的存在,借助数值模拟手段的雾区临近预报效果往往较差。本文聚焦海雾频发的山东半岛南岸海域,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技术,设计了一种海雾雾区临近预报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DL预报模型。使用温度、风场、湿度、海陆掩码和海雾掩码5个预报因子训练DL预报模型,13次山东半岛南岸海雾的预报结果给出雾区3 h预报结果的公正预...
活性氧调控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研究————作者:金海平;邢其坤;颜雨;郑言鑫;徐园园;刘福利;
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调控机制,为基于配子体克隆的杂交育种和苗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对雌配子体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进行观察,并通过添加外源H2O2和ROS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盐(Diphenyleneiodoniu...
饲料中不同糖脂比对大菱鲆生长、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作者:陶奕璋;王旋;刘成栋;周慧慧;麦康森;何艮;
摘要:本研究旨在确定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的最适饲料糖脂比,并探究其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利用能力。实验采用5种不同糖脂比饲料(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值为2.01、1.53、1.25、0.96、0.71),分别投喂5组大菱鲆幼鱼(D1、D2、D3、D4、D5)。将初始体质量为(7.00±0.35)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到15个养殖圆桶中,每桶40尾大菱鲆进行养殖实验。养殖期...
运用改良培养基分离鉴定海带条件致病菌及拮抗菌————作者:张吉美;庄英瑞;马铭宇;王梦欣;王高歌;
摘要:为研究海带附生细菌群落组成并分离鉴定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条件致病菌和拮抗菌,本文设计了4种改良培养基(1/10 ZoBell 2216E、添加褐藻胶的1/10 ZoBell 2216E、添加海带浸出液的1/10 ZoBell 2216E和海带浸出液培养基),并结合传统培养基ZoBell 2216E分离海带附生细菌。同时,采用16S rDNA全长扩增子测序技术、侵染实验体系...
栉孔扇贝miR-375_1的靶基因鉴定及在精子发生中的表达特征分析————作者:张瑞琦;陈越;李茜茜;黄晓婷;张志峰;秦贞奎;
摘要:为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贝类配子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研究对象,针对在幼贝性别分化阶段具有显著雌雄差异的微小RNA miR-375_1开展研究,分析了其在成熟性腺发育周期中的表达特征,预测并验证了其靶向调控的关键基因,揭示了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RT-qPCR定量结果显示,miR-375_1在栉孔扇贝性腺发育周期中具有显著...
基于盲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低频补偿方法————作者:贺庆钰;何兵寿;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盲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地震数据低频补偿算法来补偿多分量地震数据中缺失的低频成分,为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提供低频成分丰富的输入数据,利用该数据实现了初始纵横波速度模型的正确构建。首先依据褶积理论,利用地下反射系数的稀疏性构造L1范数约束的目标函数,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和稀疏反演方法求解稀疏反演问题,实现对低频缺失地震数据的全带宽拓频,并采用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将观测记录压缩为尖脉冲。再将其与低...
波流作用下裙式吸力锚基础的冲刷特征研究————作者:刘红军;郭子贤;于雅琼;朱成浩;
摘要:裙式吸力锚是一种有着施工方便,抗冲刷性能强等优点的新型海上风机基础型式。本文通过室内波流水槽冲刷试验,将裙式吸力锚模型安装在平底砂床中,改变波流条件,记录冲刷发展的过程与冲刷坑的形态特征,并就冲刷发展规律受到不同波流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如下:当流速增加或淹没率减小时,冲刷范围增大,冲刷发展加快,准平衡阶段冲刷深度与淤积高度增加。得到了预测不同的基础高度(淹没率)下基础周围冲刷深度历时发展规...
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时空分布与组成特征————作者:谢圣涵;刘昕怡;邹蓓;陈崇泰;袁佳文;张泽;王丽芳;林田;
摘要:本研究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6月在长江口区域6个站位由陆向海分别采集了坝内土壤、高潮滩和低潮裸滩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它们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正构烷烃(n-alkanes)含量、人为来源的黑碳(BC)和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TOC含量(0.08%~5.20%)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其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陆源贡献...
基于Kriging模型及反向Kullback-Leiler散度的老龄化平台随机模型修正方法————作者:李韵慧;蒋玉峰;马春可;王树青;
摘要:针对导管架平台实测数据少且修正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Kullback-Leiler(KL)散度的两阶段型随机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Kriging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并分为两个修正阶段:第一阶段为频率距离修正;第二阶段为频率分布差异修正。首先,假设结构修正参数和模态参数服从高斯分布,从而将不确定模型修正问题转化为均值和标准差的修正问题;其次,以某导管架平台为研究对象...
均布与平面波状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液化差异的试验研究————作者:李云宝;刘洪钊;许国辉;陈志远;任宇鹏;李猛;
摘要:为探究波峰波谷压差产生的侧向挤压作用对海床液化的影响,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液压循环加载装置对有无侧向挤压作用的均布与平面波状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液化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侧向挤压作用的平面波状循环荷载相比于无侧向挤压作用的均布循环荷载能加速土体液化的发生,加速程度范围为23%~60%,并且循环荷载的峰值越大或周期越小,土体越容易发生液化
好氧反硝化菌Marinobacter sp. strain B108固定化及脱氮动力学研究————作者:王文鑫;林久淑;聂新华;穆明浩;刘新强;季军远;
摘要:为实现循环海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的经济、高效去除,采用固定化好氧反硝化菌(Marinobacter sp. strain B108)有效解决菌剂持留问题,进而提升好氧环境下硝酸盐去除效率。本研究以Marinobacter sp. strain B108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茶渣粉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探究并优化菌球固定化材料配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固定化好氧反硝化菌球的...
一株产脂肪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分析————作者:褚瑞霞;梁书菲;张慧;王文韬;艾庆辉;麦康森;刘明;万敏;
摘要:为筛选出有利于水产动物脂代谢的潜在益生菌,本研究从健康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肠道中分离出一株具有高脂肪酶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C1。通过脂肪酶活力以及橄榄油降解率对该菌株的油脂分解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药物敏感性、耐受性、体外抑菌能力、黏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在含有吐温...
增设倾斜侧板的新型人工鱼礁体流场效应研究————作者:于定勇;陈雅林;李忠勤;李玉峰;
摘要:为更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人工鱼礁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增设倾斜侧板的新型人工鱼礁体结构。本研究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方程和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研究了该新型人工鱼礁体在4种来流速度(0.5、0.6、0.7和0.8 m/s)和6种迎流角度(0°、15°、30°、45°、60°和75°)下的流场效应,还计算了礁体在波浪...
2000—2023年南海北部陆架区悬浮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作者:邝美娴;郝祚千;江文胜;
摘要:南海北部陆架区海洋中悬浮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浓度是反映海水浑浊程度和物质输运的重要指标,其变化特征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底地形地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南海北部陆架区的水文气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但SPM浓度对这些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和现场观测资料,分析了2000—2023年南海北部陆架...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东海原甲藻的毒性效应————作者:张鑫;陈章悦;张秀丽;甄毓;
摘要:针对纳米塑料对不同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的问题,本文从细胞和分子层面分析了不同浓度(0.1、1和10 mg/L)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PS-NPs)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10 mg/L的PS-NPs对东海原甲藻的毒性效应大于0.1和1 mg/L的PS-NPs。在细胞...
基于多源数据的小清河氮磷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作者:王方钰;娄琦;崔晓莹;李正炎;
摘要:针对河流污染物通量监测中单个数据源无法获取完整通量或通量结果准确度不高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方法,并利用示范河流小清河2018—2020年的氮磷污染物浓度及径流量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基于小清河入海断面的监测数据,利用Monte Carlo抽样模拟和LOADEST模型分别估算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水质数据条件下小清河入海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物月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初审通过,让交审稿费,交完隔天退稿。既然如此,还初审通过干嘛,体验极差。
2022-11-15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