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第二期“谷雨论坛”暨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摘要:<正>2025年4月24-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第二期“谷雨论坛”暨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来自“谷雨论坛”学术共同体的10家社科期刊主编、陕西省期刊界代表、特邀专家、优秀征文作者,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有关负责人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刊稿约
摘要:<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01年1月创刊,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史、农业法等。欢迎广大作者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数字乡村建设、土地资源管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撰稿投稿。来稿要求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或实用性,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观点...
从生活营造到生活性团结:乡村生活治理的超越与发展————作者:吴琼;赵祥云;邢成举;
摘要:如何有效回应农民生活是新时代乡村生活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大历史视角下,乡村生活治理可追溯到近代乡村治理转向,其实践进路是以农民生活精神、生活习惯和生活关系共构的“生活营造”方式来重塑农民生活世界,进而重塑“生活国家”。以“生活”为线索,当代乡村生活治理更注重对“人本”与“共同体”的遵从与融合,虽总体未脱离生活精神、生活习惯与生活关系,但其通过农民生活需要构筑“生活性团结”,是建构基层组织与农...
新时代农村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作者:曲恩道;
摘要:农村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开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据着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基层党组织既是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领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又是农村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定捍卫者,其肩负这样的角色源于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文化特质、成功的意识形态建设经验和严谨的组织结构。在面对部分农村地区物质基础薄弱、人才队伍及工作作风建设不够完善、宣传教育工作方法存在不足、农村思想文化多元...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作者:贺娜;陈建兵;阴鑫星;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创新引擎。从内在机理来看,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农民素养数字化、乡村生态数字化、乡村文化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但在赋能过程中也存在乡村数字产业升级受阻、农民数字素养水平不高、乡村数字生态面临挑战、乡村数字文化创新不足和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低下等现实困...
农业数字化转型中“精准”的不确定性与小农的经验补偿————作者:袁宇阳;
摘要:“大国小农”的农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被认为是从小农经验到精准数字的范式转型,厘清经验与精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理解和促进数字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围绕“经验”和“精准”这两个概念,从行动者、转译和网络三个维度分析了农业数字化转型中“精准”的不确定性以及小农的“经验”补偿策略。研究发现,精准导向的农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存在数字行动者不确定性、数字农业转译偏差以及数字农业网络非对称等...
DeepSeek何以赋能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作者:蒙慧;刘允秀;刘光旭;
摘要:推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前沿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数智时代”,而如何将DeepSeek的技术优势应用嵌入于农业生产实践中,无疑是推进我国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其赋能价值而言,DeepSeek的嵌入应用有助于夯实粮食根基,筑牢安全防线;激发内生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重构产业生态,推动壮大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范式,驱动农业...
数字何以入乡土?——行动者网络理论下数字农业新内生式发展的过程与机制————作者:严敏;郭徵同;
摘要:数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突破“重技术输入、轻乡土适配”的外源式路径依赖,转向内外协同、“数实共生”的新内生式发展模式。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本土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大邑县数字农业建设展开案例研究,揭示了数字农业新内生式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协同机制:在过程维度,核心行动者遵循“转译网络”逻辑,识别治理、技术与社会问题,整合行政、经济与社会利益,借助政策、市场与面子动员,推动异质行动者形成稳定网络,实现数字...
农村三产融合的内生路径及实践逻辑——基于乡村价值视角的分析————作者:张红;杨思洁;
摘要: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其发展受到政策、资本等外部要素助推,同样应立足本土资源,促进乡村价值转化提升,实现内生发展。从乡村价值视角出发,结合内生型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出“价值认同-价值再造-价值共享”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基于豫中L村三产融合经验,研究发现,面对乡村价值弱化、产业基础薄弱的困境,L村经历了发掘乡村价值、共创乡村价值到共享乡村价值的渐进实践过程。通过培植乡村多元价值认同...
DeepSeek助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林鹭航;徐政;程梦瑶;
摘要: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面临资源约束、生态压力与效率瓶颈的多重挑战下,运用数字技术重构乡村发展范式成为破解农业转型困境的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为研究对象,系统阐释其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理论层面,DeepSeek通过数据要素内生化与技术渗透,重构农业生产函数:在数字生产维度,突破“经验驱动”局限,实现要素效率边界扩展、产业链网络化协同与生产要素数字化重组;在数字生活维...
我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历史演进、变迁逻辑与未来展望————作者:范逢春;邓炜;
摘要: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安全治理场域中的重大政策叙事。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发现,我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经历了初创摸索期、探索调整期、改革转型期、提质增效期的历史变迁。从演变逻辑来看,宏观制度背景、思想观念与多方行动主体博弈作为结构性动力对政策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相关法律政策出台等关键节点促成了政策创新,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预期效应推动了政策强化。...
本刊稿约
摘要:<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01年1月创刊,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史、农业法等。欢迎广大作者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数字乡村建设、土地资源管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撰稿投稿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作者:霍军亮;郭林昊;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具有坚实的内在依据,在历史依据层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在现实依据层面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在使命依据层面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河南W村在党组织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夯实和美乡村建设的生态根基;以多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筑牢和美乡村建设的物质根基;以...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效能提升机制优化——基于陕西省L县的微观实例————作者:鲁君;陈红霞;
摘要:协调配套的村级组织治理体系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切实提升组织体系中各类主体的治理效能,不仅直接影响治理的效率、效果与效益,更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多方联合创新发展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的关键。通过调查陕西省L县3个村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基础、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共治体系,总结该地推行的织密党员“红色网格”、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村民小组自治、平等享有参与治理的权利与义务等...
大食物观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作者:侯路;李斌;
摘要:大食物观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民高质量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而提出的。从目标上看,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营养健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从结构上看,是对传统粮食观的内部结构性重塑,优化食物营养构成;从要素上看,可以形成全链条、宽领域、多层次的现代产业融合体系;从价值上看,坚持民生发展目标导向,深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食物观赋能高质量发展是化解粮食安全之“策”,实现大粮食观向大食物观的转变;...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导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作者:李琰;
摘要: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用好数字化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就目标导向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数字治理为牵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以数字经济为动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引领能力;以智慧服务为方向,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就现实困境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数字基础薄弱、主体力量缺乏、制度支撑不够等现实问题。就路径优化而言,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
全过程互动治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与路径————作者:王嘉瑜;何得桂;
摘要:社会治理共同体关乎国家善治能力。与互动式治理、运动式治理相比,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日益展现全过程互动治理的特征,它注重“主体-责任”的结合,突出治理主体的积极治理和主动担责。全过程互动治理旨在充分激活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重视与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注重深化条抓块统。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涉及闭环式治理、下沉式治理、参与式治理和赋能型治理,它们分别形塑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组织力和回应...
信息干预策略在化肥减量中的应用——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作者:刘蓓;吕新业;罗小锋;
摘要:信息干预是突破信息不完全限制、改善农户行为的有效手段。基于在水稻主产区六省份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构建协方差模型探讨信息干预对农户化肥减量的作用。研究发现:信息干预使农户的预期施肥强度降低7.73%;产量和成本信息的效果更突出;信息优化显著增强了干预效果,使产量与成本信息的化肥减量效果提升了2.43和3.77个单位。进一步讨论发现,信息干预通过降低农户的主观施肥标准实现化肥减量,且理性思维决策模式农...
关中书院制度对解决乡村阅读困境的启示————作者:秦琦玮;韩鹏杰;樊志民;
摘要:乡村阅读是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效方式,而目前乡村阅读活动的三类主体都存在着普遍的、明显的困境:接收者存在着阅读价值迷茫、阅读能力不足、阅读习惯不够的问题;传播者存在专业人员数量少、思想固化的问题;保障者存在着供需错位、力量薄弱且难持续的问题,因此乡村阅读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关中书院作为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为当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中书院建设模式与讲会制度中...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研究————作者:陈哓梅;史全社;张波;
摘要:甲辰初秋斗口雅集古农会倡言,古农学复兴创新将向音韵校勘层次深化,并以此文发其端。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音注材料包括“校记”“注解”和“释文”中的注音。为较全面地展示《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内容、体例、方法和特色,对《齐民要术今释》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其使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直音法、纽四声法和注明声调四种。《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特色,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总结:兼用多种注音方法;构拟古音;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第一次投稿这个期刊,审稿很快,沟通很顺畅,唯一不好的就是,期刊编辑说现在期刊录用率很低,估计3%左右,发文不易,且行且珍惜。
2024-08-30 13:38 -
带头大哥666
投稿后显示处理中,这是要拒稿吗??
2024-03-14 13:16 -
zhaohhhh
整个投稿录用过程不到一个月,该刊接收偏理论型和案例型文章,处理过程较快,版面费不贵,还有稿费发放,排稿时间10个月,编辑部老师特别客气且能出具网络首发。总体来说这个期刊十分良心的,急需毕业或者评职称的同行们可以关注此刊。(吐槽一下,这篇文章导师抢了一作,版面费还是我出的,至于稿费……)
2024-01-31 00:39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退稿很快,2号晚上投的,今天就给直接退了,唉,无语,写的土地方面,我本身学的是规划,不是学社会或者经管方面的,写的可能估计比较交叉,本来以为和这个刊还比较符合的,唉,心理还是挺失落的。好在退稿快,不耽误。
2024-01-08 17:28 -
Yangming_ak
期刊采用三审制度,周期分别是十天、一个月。但是我进入初审就挂了,初审八至十天就有结果,期刊官网说是不发邮件通知,但是最后还是发了邮件,无任何意见。听说初审筛选比例是30%,期刊还是偏爱于那种传统的案例研究,我写的是扎根,最后的模型画的花里胡哨的,感觉这可能是被拒的最大原因。 虽然被拒了,但是不拖拉,很快就有结果,体感还是不错的。希望我文章早点发出来,麻了麻了麻了。。。
2024-01-03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