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南阳市独山矿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源解析————作者:陈俊涵;李岩;孙浩翔;吴清漪;缪依凡;胡瑞雪;李柠;程新宇;魏家祥;
摘要:【目的】明晰南阳市独山矿山周围城市和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及其来源。【方法】以南阳13个县区为研究区进行设点采样,对样本中Cr、Ni、Cu、Cd、Pb和Mn含量进行检测。运用反距离空间插值法探讨其分布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基于Monte Carlo耦合模拟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同时通过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
不同间伐恢复年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作者:王祥福;盛启林;李愿会;冯思宇;刘渤然;马雪红;李丽;王荣女;王维枫;
摘要:【目的】探究抚育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甲烷(CH4)通量的影响,为森林土壤CH4通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岭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未间伐样地(CK)、间伐5 a、间伐13 a的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土壤CH4通量,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确定了间伐措施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土壤CH 小果白刺bHLH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作者:张建军;吴京乡;方昊;朱礼明;成铁龙; 摘要:【目的】基本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代谢和对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行小果白刺bHLH全基因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后续bHLH基因克隆和进一步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小果白刺bHLH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及定量RT–PCR分析小果白刺bHLH基因家族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基... 助力“碳中和”: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测算与增长路径————作者:施正煌;侯方淼; 摘要:【目的】在“双碳”背景下,探讨木质林产品的固碳能力和增长路径可以为气候谈判、“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助力。【方法】本研究在回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南中木质林产品碳储量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IPCC 2019年新修订的“生产法”作为主要方法,对1961—2022年间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贡献进行核算,并从模型关键因子及测算规则入手提出碳储量增长路径。【结果】①2022年中国木质林产... 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优化路径研究——以南京-合肥双都市圈为例————作者:余瑞;郑志元;郑杰;鲁珊; 摘要:【目的】跨界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跨区域的生态网络,揭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屏障功能退化与空间异质性特征,促进生态源地间的完整性、连通性、稳定性,为跨省域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京-合肥双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2020年3个时期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根据生态源地具有可逆的... 基于林分生长和径阶分配模型系统的红松人工林经营优化————作者:杨瑞轲;金星姬;PUKKALA Timo;李凤日; 摘要:【目的】构建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的林分生长和径阶分配模型系统,从而优化林分经营策略,为制定经营方案和提升森林质量提供模型支持。【方法】基于1980 —2023年黑龙江省218块红松人工林固定样地的复测数据,构建包含枯损模型、优势高生长方程、断面积模型以及Weibull径阶分配模型的生长预测系统。运用高斯 - 牛顿法和似乎不相关回归求解生长模型参数,并且采用矩解法恢复径阶分配模型中的直径分布参数。为验... 修枝和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短期影响————作者:杨贺;刘盛;李国伟;刘东洋;李依桐;王斌; 摘要:【目的】探究单一修枝抚育和叠加间伐抚育两种抚育方式对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2019年8月选取了17年生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幼龄林,设计了修枝+间伐、仅修枝两种抚育方式,以未抚育为对照,抚育2、4 a后分别对林下草本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对不同抚育方式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之间的... 水肥耦合对S86三倍体毛白杨人工林碳储量影响的研究————作者:朱静伟;贾黎明;古丽米热·依力哈木;曲冠博;孙一鸣;续可心;周欧;王亚飞; 摘要:【目的】探讨华北黄泛平原沙地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杨树(Populus)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变化,为提高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能力以及杨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技术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高唐旧城国有林场6年生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S86三倍体毛白杨(P. tomentos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滴头正下方20 cm处土壤水势分别达到-20、-33和-45 kPa时灌溉,即W1、... 红松人工林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组成的差异————作者:张玲;张东来; 摘要:【目的】筛选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下合理的复合经营模式,为红松人工林复合经营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林-菌、林-药、林-菜)红松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样方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测定并分析复合经营模式红松人工林物种组成、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①经营初期,复合经营模式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比对照低。②林-菌、林-菜经营模式土壤养分积... 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中DUF1453家族蛋白Ccd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李美橘;沈紫竹;官陈郧;樊奔;赵银娟; 摘要:【目的】瓦雷兹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ZB42中的未知蛋白CcdC含有一个未知结构和功能的DUF1453结构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cdC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构建ccdC敲除株,研究CcdC蛋白的功能,为揭示DUF1453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CcdC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理化性质、疏水性、跨膜区、亚细胞定位等,并对不同细菌中的Ccd... 基于引力模型的郊野公园吸引力评价————作者:张帆;刘雨菲;仇羽倩;邱冰; 摘要:【目的】明确郊野公园的吸引力影响因素,构建专项评价体系,为提高到访率和使用率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发挥郊野公园的绿地效益。【方法】构建推力、拉力、阻力三维分析框架,研究游客对郊野公园吸引力的全过程评价,选取南京市4个建设较完善的郊野公园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计算公式求得各指标和因子的权重,将权重和各项指标得分带入引力模型得到综合评价得分,并与游客打分和网络评... 基于改进Vision Transformer的森林火灾视频识别研究————作者:张敏;辛颖;黄天棋; 摘要:【目的】为解决当前森林火灾图像识别算法中存在的效率低、数据的时间信息利用不足问题,构建可识别视频数据中森林火灾的算法模型以提升林火视频识别效率与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结合Vision Transformer的林火烟雾视频识别算法,用于识别森林火灾视频数据中的火焰与烟雾。通过三维卷积提取视频数据中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图,构建向量序列,利用Vision Transf... 杨桦天然次生林各阶段林分结构差异性分析及经营迫切性评价————作者:杨陈;孙鹤嘉;郭忠诚;刘强; 摘要:【目的】森林结构决定其功能,天然次生林是由原始林受干扰后形成的一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本研究探究杨桦天然次生林的结构特征、阐明其驱动因素,为促进天然林质量提升和生态功能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杨桦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综合评价指数(FSS)的差异性,基于经营迫切性评价体系评估围场县境内杨桦天然次生林各发育阶段的经营迫切性等级。【结果】①随着杨桦天然次生林的发育,FSS值逐步提... 3种生物炭及其用量对土壤化学性质及青钱柳苗生长的影响————作者:王珊珊;兰梓瑜;邓锐;方升佐; 摘要:【目的】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多功能树种,本研究探讨施用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生物炭对青钱柳苗木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今后生物炭应用于青钱柳叶用人工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青钱柳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200 d的盆栽试验,探讨3种生物炭(青钱柳炭、稻壳炭和竹炭)及其不同体积比添加量(5%、15%和25%,相当于质量比的添加量为1.0%、3.5%... 漳河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及预测————作者:李斌;王贺封;张安兵;魏凯濠;李斯林; 摘要:【目的】探究我国中部地区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和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特征,为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20年漳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基于InVEST、PLUS等模型,探讨了漳河上游过去及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规律。【结果】①2000—2020年,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迅速减少及建设用地持续扩张;2035年,自然发展情... 基于遥感数据量化黄河三角洲刺槐林的边缘效应————作者:刘思思;王红;车纯广;王鑫; 摘要:【目的】边缘效应是指在不同生态系统交界处,由于生态因子的差异及相互作用,引发系统内某些组分显著变化的现象。这一效应广泛存在于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中。研究森林边缘效应对生态保护、林业管理、气候变化应对和碳储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UAV-LiDAR和Sentinel-2遥感数据,分别提取了7个结构指标和3个生理指标,量化了人工林三维结构和生态功能的边缘... 互花米草入侵与治理对滨海盐沼湿地鸟类栖息地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朱怡;吴永波;薛建辉; 摘要:生物入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对我国滨海地区影响最大的入侵植物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鸟类栖息地等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集了关于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盐沼湿地鸟类栖息地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互花米草入侵过程及治理对滨海盐沼湿地鸟类... 余姚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刘如梦;张晓勉;顾嘉诚;许俊;岳春雷;李贺鹏;黄旭波; 摘要:【目的】探索余姚市生态公益林6种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空间格局,进一步研究环境因子对公益林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浙江省余姚市生态公益林175个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各样地乔木、灌木层的物种、树高、胸径、地径、盖度等,结合林分因子数据及相应气候和土壤因子数据,分析余姚市生态公益林6种主要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空间格局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①余姚市生态... 景观组成和景观配置对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作者:王超锐;钟佳辉;张勇;刘伟;王增;方向华;林杰;张相; 摘要:【目的】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这些服务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厘清不同森林类型和景观配置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明晰森林类型组成及结构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差异。【方法】以浙江省百山祖国家公园为例,选择InVEST和CASA模型量化2000—2020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和水源供给4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通过地理加... 不同光照条件下顶花板凳果的光合特性变化及耐阴性评价————作者:杨欣蕊;王庆;李倩;岳明;赵雪艳;白晶茹;李艳; 摘要:【目的】探究遮阴强度对顶花板凳果(Pachysandra terminalis)的形态特征、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的影响。为顶花板凳果在园林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顶花板凳果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遮阴30%、65%、85% 4种光照条件(全光照为对照组),测定其形态特征、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耐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遮阴强度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处理速度超级好评,两天后拒稿,原因是不符合我刊报道范围,可惜啦~下次再试 处理速度快,1个月左右时间录用,总体上流程很快。就是要提交一些新媒体材料~总体上反馈速度很快,推荐投稿!
zhaohhhh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