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桂花生长、生理适应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作者:陈丁亿;张小凤;黄九荣;王良桂;杨秀莲;
摘要:【目的】研究了具有促生能力的两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雷根斯堡约克菌(Yokenella regensburgei)和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接种对桂花苗生长及生理适应性的影响,为促进桂花健康生长、增强桂花生理功能、改善桂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从桂花根际土壤分离所得...
银杏无性系木材密度、主要化学成分和管胞形态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作者:李雄杰;高钿惠;巢锦一;王叶乔;涂颢川;郑婧婧;汪贵斌;余鹏飞;
摘要:【目的】阐明银杏无性系材性差异,筛选材质优良的无性系,以期为银杏优良材用无性系选育、木材加工利用及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的22个银杏无性系为材料,分析木材基本密度、主要化学成分、管胞形态特性等11个材性指标变异规律,采用隶属函数法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法进行木材材质评价,筛选优良材用无性系。【结果】除管胞长宽比,其余10项材性性状在银杏无性系间呈极显著差异(P&...
顾及坡度分级的旺业甸林场森林蓄积量反演————作者:高佳乐;蒋馥根;龙依;陈帅;孙华;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多源遥感数据集并顾及不同坡度分级的地形校正对于估测的影响,以提升森林蓄积量反演精度,为地形复杂区域的森林蓄积量遥感估算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entinel-2和GF-6遥感影像,结合旺业甸林场野外实测数据,构建多个传统非参数模型和集成学习模型对旺业甸林场森林蓄积量进行反演。为降低地形波动对反演的影响,通过坡度分级分别利用Teillet、VECA和SCS+C方法对影像进行地形校正以...
立地条件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径向生长-干旱关系的调节效应————作者:李瑞蓉;王姿澄;陈冠谋;朱万才;董灵波;
摘要:【目的】量化立地条件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径向生长-干旱关系的调节作用,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支撑。【方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胜利林场36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立地指数(SI)将各样地划分为3个等级,即立地好(SI≥20.0 m)7块、立地中等(17.0 m ≤SI<20.0 m)14块、立地差(SI<17.0 m)15块;采用树木年轮学方法以及抵抗力、恢...
鲜食兼具观赏型柿新品种‘中柿7号’————作者:李琳;李华威;左丝雨;秦玥;刁松锋;
摘要:【目的】柿(Diospyros kaki )果实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木本粮食树种,有“铁杆庄稼”的美誉。培育食用兼具观赏特性的柿品种,可以强化柿在园林绿化和城市美化中的应用。【方法】从‘火晶’柿自然授粉的实生子代选育的新品种,并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柿》测试。【结果】新品种‘中柿7号’柿(Diospyros kaki ‘Zhongshi 7’)果实橙红色、小...
冬季异常高温对香榧休眠解除的影响研究————作者:常雯雯;刁松锋;H?NNINEN Heikki;赵宇;王富城;郑锦彬;李志骏;张瑞;
摘要:【目的】探究在休眠解除过程中,亚热带树种香榧(Torreya grandis)对冬季异常高温(≥ 20 °C)的响应规律,量化不同休眠解除阶段中异常高温的作用,进而建立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和精度性的积冷模型。【方法】以亚热带重要经济树种香榧为材料进行控制试验,设置恒温积冷(4 °C)、自然积冷两个对照积冷处理,在冬季积冷前期(1周)、中期(4周)、晚期(7周)进行10天的异常高温处理(20 °C),...
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双编码Transformer湿地区域分割————作者:赵垣锟;胡春华;韩建刚;孙浩;汪茜;王睿;张涛;
摘要:【目的】为了高效提取无人机湿地图像中的区域信息,有效划分湿地功能区域,快速精确的获取林地、湖泊等区域的数据,设计基于双编码结构和Transformer的无人机湿地遥感图像分割网络MfdFormer。【方法】在洪泽湖湿地采集图像数据制作语义分割数据集。数据集包括水产养殖区、耕地、林地、湖泊和其他地块5个类别。MfdFormer网络采用主次编码结构,结合Transformer和微型解码通道对图像进行语...
马尾松抗病种质资源筛选与基于液相芯片的SNP初步分析————作者:朱静一;刘青华;周志春;汪阳东;骆定会;
摘要:【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南方山地的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随着松材线虫病入侵,抗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选育工作迫在眉睫。【方法】以5个松材线虫病较严重的省份马尾松林的51个抗性优树的725株1年生半同胞子代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5000条松材线虫进行家系抗性评价。将接种抗病表型数据结合马尾松101.6 K液相探针靶向测序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白桦半同胞家系多点试验与适应性分析————作者:张杰;张利民;张中良;程远林;高元科;李慧玉;张庆祝;姜静;刘桂丰;
摘要:【目的】通过白桦半同胞家系区域性试验,评价其在不同试验点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为优异家系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种子园改建提供指导。【方法】以丹东、尚志和庆安试验点10年生四倍体与二倍体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各家系树高、胸径、通直度及保存率等性状,采用异质方差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多地点固定和随机效应分析,通过BLUP-GGE联合分析法等估算各家系的综合育种值,结合GGE双标图分析各家系的...
基于RNA–seq的不同果形柿新转录本预测、可变剪接和SNP分析————作者:杨江涛;钱世江;张悦;张腾岳;白璐;胡银凤;张路;郑彦豪;孙鹏;傅建敏;
摘要:【目的】利用不同果形柿(Diospyros kaki)品种的转录组数据,预测其中的新转录本,并对可变剪接及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进行分析,从而促进高效的分子标记开发和果形等重要性状的调控基因挖掘,进而有利于柿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所用的转录组数据经柿果形形成的关键时期的17个柿栽培品...
不同浓度营养液氮肥对1年生蓝莓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作者:魏林潇;杨海燕;王华圣;吴雅琼;闾连飞;吴文龙;李维林;
摘要:【目的】筛选1年生蓝莓(Vaccinium spp.)幼苗营养生长期适宜的营养液氮肥浓度,为蓝莓基质栽培中氮肥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蓝莓品种‘莱克西’(‘Legacy’)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 0 (CK)、2(T1)、4 (T2)、8 (T3)和15 mmol/L(T4)5个氮肥浓度,共处理60 d,分析蓝莓幼苗在这60 d内的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相关生理...
植物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作者:周芳伟;徐梁;石从广;杨少宗;
摘要: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科学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不仅促进了人们对植物生物学的深入了解,而且开创了植物优良性状改良和精准化育种的新时代。植物高效的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是实施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核心基础。研究者持续开发新型遗传转化技术,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效导入和转基因植物的再生。目前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划分为直接遗传转化技术(如基因枪法、纳米材料法、电穿孔法、微量注射法、脂质体法、花粉管通道法)与...
红松胚性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作者:贺欣;徐秀月;亢溢敏;杨玲;
摘要:【目的】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红松胚性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方法】以增殖培育10 d的红松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携带RUBY的pCambia1300载体进行瞬时转化,根据RUBY的表达量筛选最佳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将promoterPkDof5.6-EGFP、promoterPkSHR-RUBY、35S-PkDof5.6-EGFP、35S-PkSHR-EGFP、3...
磷酸二氢钾处理对娜塔栎叶色变化的影响————作者:高亚楠;向娥;张雪雨;杜恬恬;黄涛;朱铭玮;段雨;孙李勇;李淑娴;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KH2PO4)对娜塔栎(Quercus texana)叶片呈色的影响,阐明磷、钾元素与叶色变化的关系,为娜塔栎在长江流域的景观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 以6年生娜塔栎实生苗为试材,在不同时期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KH2PO4溶液。采用色差仪测定叶片CIE...
春兰新品种‘盛世蝴蝶’————作者:刘治中;胡凤荣;孙崇波;陈跃;王筠竹;
摘要:【目的】通过杂交育种扩充春兰观赏类别、提高品种抗性,探索国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春兰‘大富贵’为母本,‘余蝴蝶’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栽培选育,从大量的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性状类似且稳定的株系,并在浙江多地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为典型多瓣奇花,外轮花瓣多呈荷瓣,且具红色斑块;花葶较高,多为一箭双花,有浓厚香气。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出花期较其父母本均提前20余天,且其姊妹系易于春末...
盐城珍禽保护区核心区丹顶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陈思文;陈浩;李征浩;薛建辉;
摘要:【目的】对江苏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越冬生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影响其生境选择的关键因素,为丹顶鹤栖息地的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取5项环境因子,进行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评价,并分析各因子的累积贡献率。【结果】丹顶鹤的生境适宜性主要受生境类型和水源距离的影响,其中距...
‘美人’梅PmMGST81基因克隆及其对花青素积累的调控功能研究————作者:刘栩;陈媛媛;蒙娟;李子葳;王桂佳;孙丽丹;
摘要:【目的】对‘美人’梅(Prunus mume‘Meiren’)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基因家族成员PmMGST81进行克隆和功能研究,旨在解析梅花GST基因在花青素苷积累中的作用,为深入揭示梅花呈色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同源序列法克隆PmMGST81基因,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亚细胞定位、烟草的稳...
我国枣种质叶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付甲天;苏万龙;李登科;王永康;赵爱玲;张睿;任海燕;薛晓芳;刘丽;石美娟;李毅;
摘要:【目的】揭示枣种质资源叶片表型多样性,为优良种质的引种、鉴定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47份枣种质的13个叶片表型性状,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主成分分析(PCA)及基于Ward's方法的系统聚类分析,探究枣叶片表型变异规律。【结果】供试枣种质叶片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叶柄长变异系数最高。各性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入侵假说及研究进展————作者:黄薇;张敏;毛岭峰;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陆地和海洋利用变化的加剧以及人口流动增加,世界范围内外来入侵物种数量持续增加,其引发的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阐明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驱动因素,对防控外来植物入侵以及治理入受侵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机理的假说被陆续提出,主要包括新武器假说、共生促进假说等。笔者基于现有植物入侵理论,梳理了达尔文归化谜团(Darwin's natur...
江苏条子泥人工修复高潮位栖息地鸻鹬类动态及影响因素————作者:方泽;肖梓蔚;盛凡;薛建辉;杨洪燕;郭佳;付婷;孙莉莉;贾亦飞;周延;
摘要:【目的】黄海生态区滨海湿地围垦导致适宜高潮位栖息地匮乏,已成为制约鸻鹬类水鸟保护的关键瓶颈。探究鸻鹬类对高潮位栖息地的利用方式及其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黄海生态区高潮位栖息地修复与优化管理,进而提升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方法】于2021–2023年,在江苏条子泥湿地两处人工修复高潮位栖息地开展鸻鹬类水鸟群落调查。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比较不同栖息地间差异,并运用广...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处理速度超级好评,两天后拒稿,原因是不符合我刊报道范围,可惜啦~下次再试
2024-09-27 11:24 -
带头大哥666
处理速度快,1个月左右时间录用,总体上流程很快。就是要提交一些新媒体材料~总体上反馈速度很快,推荐投稿!
2024-06-23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