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CAJSTCSCDWJCI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2.924
综合影响因子:2.143
邮发:28-16
官网:http://nldxb.njfu.edu.cn
主编:曹福亮
平均出版时滞:293.2880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空间通道双流注意力的Sentinel-2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作者:高璞;王钧泽;李林辉;景维鹏;

摘要:【目的】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融合技术提高Sentinel-2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增强地表信息的精确性与可靠性,为后续森林资源的精确调查和监测、农业产量预测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通道双流注意力的Sentinel-2遥感影像超分辨率方法,针对遥感影像多光谱与多分辨率特性设计了一种双分支模型,分别对高分辨率波段和低分辨率波段的信息进行差异化处理。其中高分辨率波段通过引入空间注意力...

孝顺竹纤维生长形态特征研究————作者:代亚星;袁金玲;华克达;孙志虎;于磊;岳晋军;陈双林;

摘要:【目的】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地下茎合轴丛生,在我国亚热带竹区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耐寒性,解析其纤维生长形态特征,为合理利用和深入研究竹纤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孝顺竹的笋和秆为材料,通过富兰克林法分离纤维后利用纤维分析仪检测纤维性状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节间长度与纤维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孝顺竹笋的第2~4节间的纤维性状没有显著差异,可以...

植物病原真菌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作者:苏胜荣;陈凤毛;李欢;王立超;

摘要:在植物与病原真菌相互作用中,病原真菌通过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协助其对植物的入侵和致病。由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PKS)参与合成的真菌聚酮类化合物是真菌中最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合成重要的色素、致病因子和真菌毒素帮助病原真菌逃避和破坏寄主植物的免疫机制,从而成功侵染。笔者综述了真菌Ⅰ型聚酮合酶多功能域重复串联催化的结构特点;独立及偶联其他酶类催化基因簇合成包括真菌毒素、抗...

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抗旱补水作用研究————作者:黄威;张行南;李若男;向小华;吴碧琼;玉钟钰;张增信;

摘要:【目的】三峡水库可以有效应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特大干旱,但其抗旱补水效果的定量评估仍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三峡水库补水对中下游干流水位和流量的调控作用,为科学评估抗旱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0—2022年三峡水库出入库流量及长江中下游干流逐日水位、流量数据,构建一维水动力模型,开展三峡水库对中下游干流的补水作用研究。【结果】①一维水动力模型验证表明,长江中下游各断面水位和流量模拟精度...

钱江源“山水工程”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供需关系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作者:徐彩瑶;崔铭烨;许文静;任燕;孔凡斌;

摘要:【目的】固碳增汇是生态系统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量化生态系统固碳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及其关系格局特征,探明供需关系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制定和优化基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的区域碳中和解决方案的重要依据。【方法】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钱江源“山水工程”)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化分析模型探索工程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供需和供需关系格局特征、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

不同平茬机械切口对平茬后沙柳光合和生长现状的影响————作者:张世纪;韩易良;何金军;裴志永;李志华;杨建军;王海超;朱心宇;韩青池;刘文娟;

摘要:[目的]平茬在保护灌木生长与改善荒漠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平茬高度、周期等方面,但关于茬口对灌木复壮生长及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较少,缺乏评判平茬机械对灌木损伤程度的标准。[方法]于2023年,在国家沙柳种质资源库实施一项完全随机设计的田间实验,系统考察6种不同平茬处理方式(即圆盘式40齿、圆盘式60齿、圆盘式80齿、圆盘式100齿、往复式、剪切式)对植株茬口特征的影响,并探究...

流苏树叶片代谢物地理变异及其综合评价————作者:牛牧歌;刘来硕;王锦楠;陈荣;武玉柱;郭历阳;李际红;

摘要:【目的】为探究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叶片代谢物的地理变异,挑选代谢物含量优良的种源,为流苏树茶用品种选育和流苏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基础。【方法】以7个省份15个种源的150份流苏树单株叶片为材料,对其茶多酚、可溶性糖、谷氨酸、抗坏血酸、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指标进行研究,通过方差、变异系数、相关性、聚类、主成分及综合评价分析,挑选代谢物含量优良的种源。【结果】种源间和种...

“以竹代塑”发展优势与竹资源高效培育面临的挑战————作者:林树燕;张涵姣;杨青;丁雨龙;谢锦忠;曹福亮;蒋剑春;

摘要:【目的】随着塑料制品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基于中国丰富的竹资源和竹产业优势,本研究旨在剖析“以竹代塑”发展现状,明确竹产业链中竹资源高效培育及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以促进竹培育技术创新和提高竹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质量,提升竹产业整体竞争力。【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WoS)近15年...

基于CEV期权定价模型的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分析————作者:张胜良;敖海燕;彭红军;穆亚丽;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波动率动态变化的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新方法,探究波动率非恒定条件下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构成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升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方法】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高天岩生态林场造林碳汇项目为实证案例,通过将碳汇收益纳入项目价值体系,构建方差常弹性(CEV)期权定价模型,并针对无风险利率、杉木价格、碳价及经营成本等关键参数,进行系统的...

基于IWOA-BP的红松人工林枯落针叶层火蔓延速率预测模型————作者:黄天棋;辛颖;张敏;

摘要:【目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叶油脂含量较高,存在极高的森林火灾风险,地表火蔓延是其主要的火灾传播方式。本研究通过研究地表火蔓延速率预测模型,为红松人工林的火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凉水地区红松人工林枯落针叶层为材料,进行松针含水率为0、5%、10%、15%、20%,坡度为0、5°、10°、15°,风速为0、1、2、3、4、5 m/s的360组室内点烧试验,根据热...

彩叶桂新品种‘南林紫玉’————作者:王良桂;李薇;岳远征;杨秀莲;

摘要:【目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作为中国传统的珍贵花木,兼具绿化、美化、香化等功能。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对于种质资源的收集以及桂花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从桂花的实生苗中挑选出变异株,对其无性系后代进行 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选育出的彩叶桂新品种“南林紫玉”(O. fragrans ‘Nanlin Ziyu’),其幼叶起初为暗紫色,随后...

温度对翠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孔淑鑫;邵丽娟;吕卓;赵婉琪;林树燕;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温度对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种子萌发及幼苗展叶阶段生长的影响,为实生苗造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翠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培养,通过梯度温度试验(16~30 ℃),对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①随着温度升高,翠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4~28 ℃为最适萌发温度范围,24 ℃时萌发效果最佳。温度升高,显著...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和3D-2D-CNN的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分类研究————作者:李昊;全迎;刘建阳;卞少杰;王斌;李明泽;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国东北典型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分类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针对无人机高光谱图像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树种分类框架。【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次生林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榆树(Ulmus)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4个...

基于手势交互的园林景观构建系统研究————作者:窦磊;张晨哲;苗雨露;毛锐;王美丽;

摘要:【目的】传统园林景观构建需要通过手绘平面图纸、计算机辅助建模、场景渲染等一系列过程,存在流程繁琐、学习成本高、不直观等问题。本系统基于虚拟现实(VR)手势交互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虚拟园林景观布局系统,旨在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用户体验和效率。【方法】首先基于遥感卫星地图设计虚拟湿地景观场景,其次采用Oculus Quest 2设备采集手部信息数据用于识别多种手势模式,并结合$P点云识别器设计动态手势...

红松人工林多目标经营模型————作者:李爽;蒋博;金星姬;Timo Pukkala;

摘要:【目的】以下层伐为约束条件,通过优化不同立地指数下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经营措施和构建经营模型,指导红松人工林的多目标经营并制订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多目标经营方案,提高我国人工林多目标经营水平。【方法】利用多属性效用函数构建以林分木材产量(WP)、大径材产量(LLP)和球果产量(CY)同时最大为经营目标的多目标方程,3个经营目标的权重分别为:WP 0.25、LLP 0.25...

林龄对水杉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者:师歌;阮宏华;方玉;刘晖晖;石珂;沈彩芹;徐亚明;曹国华;霍建军;

摘要:【目的】研究林龄对水杉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水杉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水杉人工林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苏省东台林场选取5个林龄(8、17、22、32、42 a)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阶段随机设置3个重复的野外定位监测样地,于2023年7月(生长季)、2024...

长期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影响————作者:宋佳;阮宏华;方玉;刘晖晖;张晨;徐润枫;徐亚明;沈彩芹;曹国华;

摘要:【目的】大气氮沉降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 (MAOC)是土壤有机碳(SOC)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氮添加对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对于理解和预测人工林土壤SOC含量对长期氮沉降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方法】以江苏东台林场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5月建立人工模拟大气氮沉降的长期固定实验样地,实验设置4种不同施氮处理,分别为N...

小甜甜’等7个观果海棠半同胞家系表型多样性及子代优选————作者:杨晓倩;张往祥;张龙;刘爱林;周婷;熊青青;

摘要:【目的】为突出海棠的观果价值,系统开展‘小甜甜’等观果海棠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探索半同胞家系子代表型特征及育种成效。【方法】在重点明确子代果色及果期物候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加权的AHP层次分析法,从果实、花朵、树形、叶片4个表型维度构建了海棠子代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①根据成熟期果色,100个子代单株可分为3个大类及9个子类,不同色系/子色系海棠子代成熟期果实色彩观赏性差异显著。②自由授粉后,子...

不同倍性蓝莓杂交组合的结实特性及果实感官品质研究————作者:李学铃;刘英;吴文龙;闾连飞;张春红;李维林;曹福亮;

摘要:【目的】以3种栽培类型的蓝莓品种‘奥尼尔’(Vaccinium corymbosum‘O'Neal’)、‘红粉佳人’(V.ashei‘Pink lemonade’)及‘博尼塔’(V.ashei‘Bonita’)为父本,与3种倍性的蓝莓配置杂交组合,比较授粉后24个杂交组合坐果率及果实感官品质性状差异,为蓝莓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栽培实践中授粉树选配提供参考。【方法】以各杂交组合果实为试材、母本品种自...

鹅掌楸3个LcPIN1同源基因在体胚发生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作者:郝兆东;马筱筱;衡柳宏;陆叶;鲁路;马营轩;施季森;陈金慧;

摘要:【目的】解析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生长素转运蛋白PIN1在体胚发生中的表达模式与功能。【方法】通过qRT-PCR初步明确鹅掌楸3个LcPIN1同源基因(LcPIN1a、LcPIN1b和LcPIN1c)在体胚发生中的时序表达模式。进一步通过克隆LcPIN1s启动子,分别驱动GUS报告基因和mCherry荧光报告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杂交鹅掌楸胚性愈伤,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处理速度超级好评,两天后拒稿,原因是不符合我刊报道范围,可惜啦~下次再试

    2024-09-27 11:24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处理速度快,1个月左右时间录用,总体上流程很快。就是要提交一些新媒体材料~总体上反馈速度很快,推荐投稿!

    2024-06-23 11:08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