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篇论文发表在不同的期刊上录用率就不一样,在期刊级别一样的情况下,有的期刊对文章的要求会很高,这类的刊物是比较难发表文章的。所以,自己投稿的话,首选就是一些好发表论文的期刊了。下面给大家推荐基本农业类比较好发论文的核心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CN:23-1227/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9841
主办单位:黑龙江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黑龙江农业科学院
本刊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乃至世界大豆领域唯一的一份学报,现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农学农作物类中文核心期刊(位居第八);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00种期刊之一。一直被国家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统计分析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的1000余种期刊源之一;还被国内外多 家重要数据库、多家权威文摘收和引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591/X
国际标准刊号:1673-9108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突出学术性与技术性,亦刊登少量高水平的特约综述。
农业优秀论文范文赏析:山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制冷系统设计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是事关粮食生产、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建设科学、环保、节能的中期库对于种质资源保护至关重要。由于中期库建设涉及学科广且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因此其建设与应用困难重重。本文从中期库制冷系统关键参数入手,计算了省级中期库制冷负荷,确定了关键系统方案,并根据计算结果与设计方案,探讨了中期库设备选型,同时对库体及监测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为种质库的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业论文投稿,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制冷负荷,设备选型,山东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宝贵的基因资源、遗传资源,既包括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也包括重要遗传材料和野生近缘植物。低温种质库是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保存的种质材料属于耐低温、耐干燥的正常型种子[1]。美国于1958年在科罗拉多州建成的“美国国家种质库”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种质库。至2010年底,全世界已建成了1 750多座种质库,共保存740多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