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史林

史林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Historical Review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上海市
复合影响因子:0.630
综合影响因子:0.388
官网:https://lwbi.cbpt.cnki.net/
主编:王健

  史林最新期刊目录

近代早期伦敦公园的兴起及功用————作者:谭赛花;

摘要:16世纪中叶以来,伦敦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城市拥挤不堪,大量燃烧煤炭致使烟患严重,恶劣的卫生条件引起疫病肆虐。为缓解诸多不适,国王兴建和改造皇家公园,贵族和富商出资建造娱乐公园。皇家公园是王室举行狩猎聚会和军事盛典的场所,也是贵族决斗和散步的首选之地。娱乐公园则是新兴中等阶层近距离模仿贵族、陶冶艺术情操之地。因此,近代早期伦敦公园在改善人居环境、彰显王权与国力、凝聚各派贵族、培育中等...

铁路时代伦敦工人阶级住房的郊区化————作者:张卫良;

摘要:19世纪早期,铁路建设开启了伦敦现代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代人对铁路建设寄予很大的希望,认为这不仅可以清除城市中心的贫民窟住房,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而且可以为工人阶级提供新的居住选择。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进一步支持伦敦城市铁路建设,通过立法推动铁路公司以“工人列车”“廉价工人车票”等手段,促进人口流动,鼓励工人去郊区居住。19世纪晚期,伦敦的现代城市铁路体系已经形成,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新...

“关市之征”与“田畴之利”之间——五代和宋朝的农具贸易政策————作者:陈佳仪;

摘要:五代后唐、后周以来,农具由专卖逐渐恢复到民营,宋朝延续了这一趋势,在大部分时间内准许农具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宋徽宗时期,农具贸易政策与铁器专卖政策分离,农具成为铁制品中的特例,是农具贸易政策史上的突破。宋朝还先后推行作为“常制”的农具免税政策和易于执行的临时免税政策,实行制度化的免税程序,从政策层面鼓励农具在市场上流通。这些政策通过鼓励农具贸易来保障农业生产,体现了“借商助农”的理念,促进了农具制造...

启事

摘要:<正>《史林》为综合性专业历史刊物,以稿件质量为唯一录用标准,严格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本刊不接受纸质文本与电子邮箱投稿,所有投稿须经唯一官方投稿系统http://lwbi.cbpt.cnki.net

叶舟:《王圻传》 上海书店出版社2024年版

摘要:<正>王圻(1530—1615),初名堰,字公石。后改名圻,字符翰,号洪洲,明松江府上海县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人;次年联捷中进士,曾任知县、知州、监察御史、武昌兵备副使、陕西布政司右参议等职。万历二十三年(1595),王圻辞官回里,隐居松江之滨梅花源,肆力著书,编纂古籍。至耄耋之年,仍点灯帐中,彻夜写作。以聚书、著述为事,广搜博取,藏书极多,学识渊博,撰述宏富。他精力过人,...

9—14世纪星命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作者:秦光永;

摘要:源自西方的星命术在唐代传至中国后,很快进入中国官方天文历法体系和民间日常生活场域,得到广泛的崇信与传播。星命术在结合本土术数衍生出适应中国传统推占的同时,也将九曜、十二宫等域外星学知识融入本土天文历法和占卜体系之中。梳理星命术在中国传播和演化的过程,不仅能揭示唐代以降中西天文学知识交融互动的曲折细节,还可彰显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涵

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权间虚拟亲属关系的名与实——以兄弟、舅甥关系为中心————作者:齐会君;

摘要: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权缔结虚拟亲属关系既是拉拢对方的手段,也是维持以唐朝为尊的天下体系的一种柔性方式,更是唐代各个政权共同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路径。学界历来将政权间的兄弟关系与舅甥关系视为简单的敌国关系,但通过系统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兄弟关系从性质上看,多是在需要联合对方共同应对第三方的情况之下建立的,故其从性质上看属于是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兄弟名分之下双方在本质上是敌...

游于艺:明代的工匠知识人及其知识世界————作者:陈宝良;

摘要: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剧,“匠籍”体系的崩坏,乃至“传奉官”的广泛出现,明代工匠的社会地位得以晋升。随之而来的是职业精神的崛起,乃至物质文化的勃兴。更有甚者,有些工匠凭借自己的精湛工艺而晋身为官员士大夫;有些工匠趋于文雅,以便与士大夫交游,进而成为一种职业知识人,即“工匠知识人”。明代工匠知识人的知识世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知识,即以各色匠艺为基础的经验性知识;二是业余知识,即工匠为了附和士大夫的情...

明清学政典章的编纂及其源流————作者:叶鹏;

摘要:明王朝先后颁布卧碑、敕谕用以规范生员操守、提学职掌,由于条文过于简单,各地提学官多自行编纂学政条约。万历三十九年由官方汇集以往敕谕及各地条约,颁布《钦定教条》,是为学政典章之嚆矢,得到广泛流传。清朝采择明制,顺治时即参考明代条文,颁布新“卧碑”与“督学敕谕”等文本,概称为“学政全书”。经康雍乾三朝多次增补,到乾隆三十九年刊行《钦定学政全书》,实现了从零散条文到王朝典章的转变。此后分别于乾隆五十七年...

清代江南省黄快丁佥运路径与基层漕务运作实态——以江淮、兴武二卫为例————作者:沈胜群;

摘要:清代佥选运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保证运丁额数,清廷往往旁佥他丁。江南省内江淮、兴武二卫黄快丁即是其一,因运丁避入黄快籍所引发的“运丁冒快”等问题,既促使清廷运快并佥,又催生了黄快丁“银当人差”之举,最终贫疲与弊病并存。运快并佥后,清廷与地方社会或依赖拨发国库银两发典生息助运,或借助本地官洲捐垦济丁等措施,千方百计维持运力,直至光绪朝。这些举措,构成了清代基层漕务运作的一部分,也清晰地揭示出地方社会...

新国家与旧出版:1949年后的世界书局————作者:邱雪松;

摘要:1948年底,世界书局因被视作“民营及非全部官僚资本所经营的书店”,而被归入“仍准继续营业”的范围。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随着官僚资本问题浮现,世界书局被实施军管。经过初步调查,它被判定为官僚资本过半,于1950年2月由军管升级为接管。随后数年间,接管工作从人员安置、印厂改组、书稿处理、商股登记四个方面展开。1954年2月,世界书局的股东会议通过结束出版社议案。1957年,清理工作完成。世界书...

“历史时间”的重新定义——晚清士人认知“世变”由千年到百年的转向————作者:章清;

摘要: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士人对于“世变”的认知,最初执迷于“运会”,往往以数千年、数百年为维度思考“世变”。中外沟通渐开,外部世界示范的主要是近“百年”的经验,促成晚清士人认知“世变”的转向,聚焦的维度明显由“千年”转向“百年”。这显示出晚清以降“历史时间”被重新定义,是以“化约”的方式呈现二元化的历史,成为“古”与“今”、“中”与“外”的表征,主要指向中国之“过去”与西方的“现在”,甚至...

重塑都市时间:民初上海公共租界“惜阴制”的落地与废除————作者:许文心;滨下武志;

摘要:“惜阴制”(即夏令时)是一种适宜高纬度、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地区,通过人为拨动时钟来改变整个社会时间,督促人们早睡早起,以最大化地利用日光,节约照明能源的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即开始实行此制。为应和母国,亦呼应上海新兴中产借工时调整以获取更多自主运动和娱乐空间的诉求,上海英国商会在公共租界发起一场惜阴制运动。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对工作时间的局部自我调整以及外交运作,1919年江海关大钟得以...

全球化时代的知识旅行——以马戛尔尼使团测算的清代疆域面积为例————作者:陈兴;

摘要:古代国家习惯使用纵横里程表示疆域范围,很少采用具体的面积数据。启蒙运动时期,随着欧洲科学技术发展、行政能力改进,测算区域面积逐渐成为习惯做法。同时,由来华耶稣会士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在欧洲流传。马戛尔尼使团在访华期间,利用该图计算出中国长城以内各省的面积。此后一百多年里,这组面积数据在欧美世界广泛传播,并不断得到修正。鸦片战争以后,很多中国和日本学者也采用它们,并进行本土化的单位换算。民国时期,甚...

英国自由商人群体与19世纪东南亚贸易网的重构————作者:刘金源;季曹丹;

摘要:在19世纪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地位衰落之际,英国自由商人群体以英属海峡殖民地为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贸易活动,包括:以新加坡为中转站,开展对华转口贸易;以海峡殖民地为中心,在东南亚进行英国商品分销与亚洲商品输出;在东南亚从事农产品种植和锡矿开采等。通过自由商人群体的自由贸易实践,19世纪的东南亚区域贸易网逐渐完成从重商主义垄断到开放式自由贸易的转变;依靠与国内工商业集团的密切关系,自由商人群体还着力推...

制度性传播媒介与真革命者的形成——以大革命时期的胡适、陈翰笙为例————作者:瞿骏;

摘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报纸杂志、新式学校、学会等制度性传播媒介兴起。这些制度性传播媒介既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又因列强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负面作用。其造成了中国早期革命的复杂性,让真革命者如何形成这一问题浮现。真革命者在其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会借助制度性传播媒介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不会依赖制度性传播媒介,而是亲历革命现场,投身革命实践以推进真正能改变中国的革命。在大革命时期,陈翰笙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麦厘裁撤与麦粉税开征————作者:于广;

摘要: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决心裁撤各地厘金,强调国家税收标准一致。理论上,弱化地方对生产型税基的控制有利于市场的整合,长远看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麦厘的裁撤却遭到各地商人的反对。此中原因,除了麦粉税的出台因经济和财政因素过于仓促,还涉及不同区域之间的麦粉竞争。“奖励金”成为平息争议的关键措施,确保了麦粉统税的顺利开征,但麦粉统税在20世纪30年代并未增长,也影响到国民政府的产业和税收政策...

从族群身份视角试析拜占庭海军裁撤原因————作者:朱子尧;

摘要:拜占庭海军在1285年被最终裁撤,为帝国的灭亡敲响了警钟。关于裁撤原因,财政困难和战略转向等传统解释仍有未尽之处。随着近年来拜占庭族群与“外来者”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边缘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正在被重新审视。以新研究为理论基础、以拜占庭本土军队政策为思考框架,将有助于考察水兵的身份认同困境,解释海军裁撤的原因。13世纪的拜占庭海军士兵在血缘或文化上与拜占庭人存在隔阂。尽管皇帝米哈伊尔八世试图推动水兵融...

商号跨地域经营与银钱资本核算——以徽商汪左淇家族盘查道光年苏浙典铺年账为中心————作者:胡岳峰;

摘要:道光二十六年初,徽商汪左淇家族因自身经营及分家析产的需要,盘查了其下在江苏、浙江两地各典、各号道光二十五年的账目。这些商号在苏、浙各地经营时采用的记账本位币是“铜钱两”,各号间往来使用的是足钱和洋银,盘查总账亦使用足钱,而各种货币间或浮动、或固定的比价,在会计核算上也有充分体现。这对我们了解清代家族商号的跨地域经营状态,以及其如何使用单一货币进行资本核算,乃至江南区域内部基层社会货币的使用习惯都有...

土耳其历史教科书中的古代中国叙事与土耳其国家建构————作者:张向荣;段丽竹;

摘要:土耳其共和国建国以后,一直将历史教育作为民族建构和国家认同的关键。其历史教科书经历了多次修订,反映了土耳其国内政治导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但是建构独立、辉煌和连贯的土耳其国家历史始终是其核心目标。古代中国在土耳其历史教科书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土耳其历史教科书对古代中国的叙事折射出该国建构民族国家的深层逻辑和土耳其民族主义的流变。在土耳其教科书中,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独特并对古代土耳其产生过...

  史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十天左右退稿,没有退稿意见。

    2024-06-13 08:27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审稿速度在人文类期刊里面还算较快,大约2个半月返回外审意见,让作者修改。但是修改后到终审阶段可能突然退稿,且无任何正当理由。总体评价:自由投稿还算避雷吧!

    2023-12-07 08:11
  • 奔跑的辣椒酱

    19年投稿,三天就给退稿信息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总比那些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要好一些。

    2023-03-24 11:31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史林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