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麻醉恢复室内多种并发症的可解释多标签分类预测模型————作者:马国婷;贾晓琴;张东;王玲凯;阎文军;
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可解释的多标签分类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10 313例,男5 416例,女4 897例,年龄≥18岁,按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7 220)和验证集(n=3 093)。持续监测和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低体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恶心/呕吐、...
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作者:米琰;郭怡辛;刘世娅;刘文铜;李格;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单次按压剂量1.8 ml(奥赛利定0.36 mg),锁定时间6 min。...
不同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比较————作者:彭瑞;蒋昌硕;徐晨阳;冯善武;袁红梅;
摘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阿芬太尼、布托啡诺以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女性患者150例,年龄18~55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阿芬太尼10μg/kg(A组)、布托啡诺20μg/kg(B组)和舒芬太尼0.1μg/kg(S组),每组50例。给予...
围术期颊针疗法对日间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作者:段加方;周兵香;王碧瞳;徐振;阚艳侠;鲍红光;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颊针疗法对日间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日间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92例,男51例,女41例,年龄18~35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疗法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6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双侧颈穴、背穴、上焦穴颊针治疗,留针2...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不同分娩镇痛方式的半数有效初始容量————作者:周斐;魏晓永;郝佩佩;姬乐婷;常梦;
摘要:目的 测定并比较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用于硬膜外阻滞(EA)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两种分娩镇痛方式的半数有效初始容量(EIV50)。方法 选择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头位、单胎、初次妊娠产妇51例,年龄20~36岁,BMI 21~35 kg/m2,ASAⅡ级,宫颈扩张≤3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EA组(n=21)和D...
白蛋白输注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影响:一项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研究————作者:齐霜;刘鹏飞;李天佐;乔辉;
摘要:目的 探究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早期输注白蛋白对短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症监护医疗信息市场(MIMIC)-Ⅳ数据库筛选脓毒症休克患者2 697例,筛选标准为Sepsis 3.0标准。根据入ICU后24 h内的液体复苏早期是否接受白蛋白输注治疗,将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两组:白蛋白组(n=598)和非白蛋白组(n=2 099)。白蛋白组接受白蛋白输注及其他常规治疗;非白蛋白组不输注白蛋白,仅接受其他...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作者:唐洁;吕凯丽;薛艳;俞萍;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网,纳入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
螺环哌嗪盐化合物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者:刘冬光;徐燕;赵文学;姚茹;孟雪;姚景春;姚庆强;刘忠;
摘要:目的 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V组)、DXL-A-24低剂量2 mg/kg组(L组)、DXL-A-24中剂量4 mg/kg组(M组)和DXL-A-24高剂...
微粒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林文龙;何子奇;刘康;王莹;程锦潇;陈雪丽;武岳;王龙;
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引起的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常合并急性肾损伤,死亡率较高且预后差。微粒是由质膜向外出芽和裂变并释放到细胞外的微囊泡,可携带microRNA、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等,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微粒参与了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可能是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就微粒参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和预防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
老年患者围术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的研究进展————作者:韩诗怡;刘艳红;娄景盛;李皓;曹江北;米卫东;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医疗和科研领域的关注焦点。本文旨在总结老年患者围术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制定精确、个性化的围术期管理策略,为改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远期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细胞程序性坏死在慢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赵庆祥;吴小娟;王金燕;高勇;
摘要:慢性疼痛是一种临床高发的顽固性疾病,但目前尚无显效的治疗措施,明确其发病机理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细胞程序性坏死(Nec)是一种新发现的可调控性细胞死亡模式,最新研究表明,Nec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促使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条件性敲除或给予靶向药物抑制Nec关键通路蛋白的活性均可显著改善动物模型所形成的疼痛异常行为,故Nec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疼痛的新突破口。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Nec的激...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研究进展————作者:张震;李超;林菁艳;
摘要:术后早期恢复质量作为患者住院期间的重要评估指标,其优化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患者对医疗质量需求的提高,探索安全有效的加速术后康复策略已成为临床医疗领域的关注热点。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加速术后康复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提供有效镇痛的同时还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及预防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围绕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系统阐述了超声引导下星状...
《跨性别和性别多元化者的围术期管理:临床医师和科室指南》解读————作者:张倩;孟煜翔;钮阳;史晨阳;张恒睿;刘苏;张月英;赵林林;
摘要: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由追求自我真实的性别认同,跨性别和性别多元化个体数量显著增加。其中,41%的跨性别和性别多元化个体认为他们的特定医疗需求不被医疗人员所理解。近期,由英国具备相关临床经验的专业人士、内分泌及性别替代激素治疗领域的专家、跨性别与性别多元化医疗教育工作者共同制定了首份《跨性别与性别多元化者围术期管理:临床医师与科室指南》。该指南针对围术期气道评估、激素治疗管理、产...
环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中的效果————作者:许宜珍;汪艳萍;陈爱芳;王龙;杜健华;
摘要:<正>近年来,肺门及纵隔占位性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因其微创、精准及诊断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诊断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1-2]。然而EBUS-TBNA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对气道的刺激强烈,...
枕颈融合术后困难气道一例————作者:冯伟杰;杨欢;刘克玄;
摘要:<正>患者,女,68岁,140 cm,60 kg,ASAⅡ级,因“左下肢疼痛1月余,加重半月余”入院。患者一般状况可,无法下地行走,无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史,无长期用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既往因“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于2020年11月行枕颈融合术(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颈部X线片:枕骨及寰枢椎复位、枕骨大孔成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及C...
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症患者反流误吸一例————作者:赵倩笛;夏敏;王新建;
摘要:<正>患者,男,32岁,180 cm,100 kg,BMI 30.9 kg/m2。因“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 d”至急诊就诊。查体:痛苦貌,腹部膨隆,左下腹压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急诊血常规:白细胞15.07×10~9/L,血小板21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9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9%。腹部CT:阑尾明显增粗水肿,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收住...
合并食管裂孔疝产妇急诊剖宫产术中严重反流误吸一例————作者:王云花;王汉兵;郑雪琴;王靖;贺俭;何万友;
摘要:<正>产妇,34岁,157 cm,87 kg,BMI 32.4 kg/m2,因“停经38+4周,阴道流液1 h”入院。入院诊断:(1)胎膜早破;(2)妊娠期糖尿病;(3)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4)妊娠合并肥胖;(5)孕1产0,孕38+4周宫内单活胎。入院后考虑胎儿足月,胎膜已破,B超提示胎儿中等大小,无明显头盆不称及胎...
短时程Burst脊髓电刺激治疗节段性带状疱疹性上肢麻痹一例————作者:吴纯;王然;高献忠;华敏;曹缘;徐晨婕;
摘要:<正>患者,女,74岁,162 cm,62 kg,BMI 23.6 kg/m2,因“左上肢带状疱疹后疼痛伴麻木无力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成簇疱疹,疱疹分布于上臂内侧、前臂内侧、左手尺侧三指掌侧,伴持续烧灼样、针刺样疼痛。5 d后出现左手麻木,抓握无力。出疹第2天开始于当地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注射液0.5 g,每日3次,共1周)...
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女性患者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作者:徐亚杰;夏道林;方兆晶;张文文;张勇;朱丽丽;许汝坤;李子萱;姜雪;刘慈宝;王晓亮;
摘要:目的 探讨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女性患者行双孔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择期行双孔VATS的女性患者150例,年龄18~4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排列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与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组(L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于术...
闭环体温管理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体温的影响————作者:叶国妹;陈依君;汪洁;马文璐;杨茜;陈君君;
摘要:目的 探讨闭环体温管理在围麻醉期患儿腹腔镜手术体温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120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1~3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闭环体温管理组(CL组)和常规保温组(C组),每组60例。CL组引入全程闭环体温管理系统,C组术中采用棉被保温。记录佩戴体温传感器8 min、麻醉诱导时、诱导后10、30和60 min、术毕时、入PACU时...
临床麻醉学杂志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难度还行,速度不是很快
2024-01-30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