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GA-SVR-MODIS的季节性冻土区入湖地下水排泄区识别————作者:苏小四;杜思楠;梁海婷;郑昭贤;杨敬爽;李阳;
摘要:湖泊富营养化是目前公众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入湖的地表污水处理和农业灌溉排水污染物的拦截与阻滞等方面,严重忽视了地下水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热红外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识别入湖地下水排泄区,但传统的热红外遥感法并未考虑冻结湖泊表面覆盖的积雪和冰层对反演湖水表面温度精度的影响,限制了其精度和适用性。以东北季节性冻土平原区典型湖泊查干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基于MODIS反演湖水表面温...
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对黄土包气带中三氯乙烯气体扩散迁移的影响————作者:谢晓涵;李小倩;王兴华;何宁洁;
摘要:三氯乙烯(TCE)气体在土壤包气带中的垂向扩散迁移,不仅是污染地块中TCE自然衰减的重要过程,还与蒸气入侵暴露和风险评估密切相关。为探究TCE气体在黄土包气带中的向上扩散迁移规律,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定量刻画黄土包气带中TCE的土气分配与界面扩散通量,揭示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与TCE气相有效扩散系数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导致TCE蒸气穿透土柱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延长,土柱吸附...
潮汐作用下海岸带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光学特征变化————作者:马凯歌;龚绪龙;梁莹;姜雪;刘源;邰晋;刘晨;马瑞;
摘要:海岸带处于陆地环境向海洋环境的过渡带,是各类元素和营养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点区域,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具有不同来源物质的复杂混合物,河水、海水和地下水的密集交换影响了各类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这些过程改变了DOC浓度和DOM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等,对滨海蓝碳的存储有显著影响。为研究陆源DOM输入对沿海水体DOM光谱特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对海州湾沿岸地区河水、地下水、海水进行广泛采样,并在...
基于DBN的苯塔泄漏致灾链与断链减灾研究————作者:杨曼;袁必和;陈先锋;
摘要:为解决化工园区内事故演化链路复杂的问题,提高事故链推理的准确性和断链减灾的有效性,以宁波科元精化股份有限公司“5·6”爆燃事故为例,构建了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DBN),采用正向推理获取灾害事件的概率;基于此模型,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确定断链关键点,同时引入损失度与损失率的概念,得出关键节点断链减灾的损失率折线图;最后,通过横向对比干预后各节点的损失情况,分析了不同干预模式下的减灾效果,并据此构建了综...
2025年西藏定日MS6.8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分析————作者:邢珂;黎昊;张乐乐;郁军建;彭一桂;彭博;向新建;窦杰;
摘要: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S6.8地震,震中位于藏南裂谷体系中的申扎-定结断裂带登么错(丁木错)断层附近,震源深度为10 km,是近十年来致灾最严重的中强震事件。为深入了解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SAR, D-InSAR)技术,利用Sentinel-1降轨数据,通过地理编码获取定日地震同震形变...
基于柯森卡门公式和粒径的饱和土体渗透系数预测————作者:刘金阳;许成波;徐用之;任兴伟;
摘要:渗透系数是土体最重要的水力参数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估测渗透系数是岩土力学界的重要课题。粒径是土体最容易获取的基本物理指标参数,其通过影响土体内部孔隙结构间接影响土体渗透特性。为了利用粒径来预测饱和土体渗透系数,根据目前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柯森卡门(Kozeny-Carman)公式,分别考虑了土体自然颗粒堆积较为松散和致密2种状态,利用等效圆球颗粒半径替代2种状态中较难获取的比表面积、孔隙比等参数来改...
基于非接触测温技术的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作者:张英;江勇;林一凡;祁梅芳;
摘要:线缆起火过程中通常带有一定的电压并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应的电场,从而影响火焰蔓延行为。固相传热在导线火蔓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通电导线,传统接触式测温方式不再适用。开展了不同电压下近地极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基于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通电导线火蔓延过程中火焰形态、气固相温度分布及固相传热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电场对火蔓延行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场的作用下,火焰尺寸随着电压的...
基于SEM和RF的和田绿洲区浅层高氟地下水水质主控因素分析与氟浓度分布预测————作者:蒋悦;郑天亮;李景吉;杨晴雯;黄振富;王双成;
摘要:高氟地下水是全球广泛分布的环境地质问题,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开展新疆和田绿洲区浅层高氟地下水水质主控因素及氟浓度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气候条件下矿物溶解(β=0.99)及离子交换作用(β=0.68)对地下水水质具有重要贡献,与地下水矿物饱和指数、氯碱指数及Gibbs模型分析结果一致;基于RF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指示浅层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绿洲区中部,特征变量贡...
西藏定日MS6.8地震同震形变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作者:张丽;李曼;刘斌;张玲;葛大庆;郭兆成;陈扬洋;万祥星;王宇;
摘要:2025年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MS6.8地震是一次发生在登么错断裂的正断层破裂过程。为圈定此次地震的形变影响范围,利用陆地探测一号(LuTan-1, LT-1)卫星、哨兵一号(Sentinel-1)卫星数据获取了完整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同震形变场,结合震前、同震和震后全时段InSAR结果分析地震诱发的典型地质灾害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定日地震以登么错正断层破裂...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农房震害调查与分析————作者:王艳;敖仪斌;许强;蒋钰;黄寰;李明校;
摘要:2025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建筑破坏与人员伤亡。梳理了1978—2025年西藏地区影响较大的破坏性地震,总结分析了定日6.8级地震的建筑震害特点以及震损情况,通过对长所乡、曲洛乡、措果乡等地震灾害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和对受灾村民进行随机访谈,对比分析各典型建筑结构农房震害情况。结果发现:正规设计且施工质量有保证的砖混结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整体性表现良好,主...
基于地震动数据的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害初步分析————作者:王秀英;旦增;赵国存;张国宏;马志霞;陈旭庚;
摘要: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分析此次地震造成严重震害的原因,从地震动的角度,对震中附近100 km范围内地震预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沿断层破裂方向地震动衰减较慢,能量高且集中在很短时间内,极易对地表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垂直断层/背离断层破裂方向地震动衰减较快,能量较小且比较分散;(2)地震动的这种空间分布特征源自断层破裂方向性效应的影响,历史...
基于多源数据同化的非均质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识别————作者:高航;江思珉;夏学敏;栗现文;
摘要:为了联合水头与温度数据反演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采用水热耦合数值模型COMSOL Multiphysics和数据同化方法(迭代局部更新集合平滑器,ILUES)构建了非均质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识别的求解框架,并利用Karhunen-Loève展开技术实现渗透系数场的参数降维,最后通过同化稀疏稳态水头和温度数据实现河床含水层渗透系数场的反演。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ILUES算法能精确...
低浓度煤层气水合物法提纯的研究进展————作者:郭东东;孙嘉鑫;朱恒银;姚津津;刘志超;宁伏龙;王韧;
摘要:低浓度煤层气(LCCBM)的高效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LCCBM水合物法提纯技术由于原料简单环保、储气率高和反应溶液循环利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仍面临水合物生成条件较苛刻、CH4分离效率较低等挑战。因此,研究者对LCCBM水合物及其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首先概述了LCCBM水合物法提纯原理;然后分别综述了热力学促进剂、动力学促进剂、...
基于改进SEWM-CRITIC博弈集成云的城市燃气PE管道风险评价方法————作者:张鹏;刘为;沈豪;肖博文;宋文琦;刘思铭;
摘要: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权(SEWM)法与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赋权系数(CRITIC)法,以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充分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的博弈集成云模型,并确定了管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区燃...
硅藻土基一体化纳米阻燃剂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作者:印恋;涂贝;周克清;
摘要:为改善环氧树脂的火灾安全性能,通过水热反应对硅藻土进行共价修饰改性以结合硅酸镁,再通过聚合反应原位生长植酸掺杂聚苯胺,合成植酸掺杂聚苯胺/硅酸镁/硅藻土一体化纳米阻燃剂(DMPN),并将其掺入环氧树脂(EP)基体中合成EP复合材料,探究纳米阻燃剂在EP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对EP的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MPN可均匀分散在EP基体中;当DMPN的添加量为5 wt%时,EP复合材料(EP/DM...
一株锑耐受真菌对水体中锑吸附去除的性能及机理————作者:叶博涛;李佳沁;刘玉洁;龚千惠;冯亮;鲁小璐;
摘要:锑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有毒类金属元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锑生产国家,锑矿的开采与冶炼可造成矿区附近环境中锑的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研究有效去除环境中锑污染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物吸附法,选取了本课题组前期试验分离得到的一株耐受高浓度锑的帚枝霉属真菌(Sarocladium kiliense) ZJ-1作为生物吸附材料,研究其对溶液中锑离子的吸附能力,并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其...
地下滴灌埋深对棉田根系分布与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作者:赵豫浙;张耀珑;盛统民;任卫东;陈文岭;
摘要:地下滴灌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节水抑盐、增产稳产的优点。探究地下滴灌不同埋深根区土壤水盐及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确定干旱区棉田最适宜的地下滴灌埋管深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野外微区试验,设置T1(0 cm)、T2(5 cm)、T3(15 cm)和T4(30 cm)4个滴灌带埋深处理组,对比分析棉花各生育期内不同滴灌带埋深下的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棉花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基于平急双态-二维云模型的高原高寒地区地震应急协同能力评价————作者:何欣宇;郭海湘;刘雅凝;石咏;王墩;窦杰;
摘要:在高原高寒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且破坏性强,提升区域内地震应急协同能力是增强灾害响应与应急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有效、准确、科学地评价各时段各状态下各行业、各部门的应急协同能力。首先,基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从应急组织、指挥决策、生命救援、事故处置和应急保障5个维度构建了高原高寒地区地震应急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基于平急双态-二维云模型的高原高寒地区地震应急协同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2...
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协作网络结构动态演化研究————作者:贺梦扬;代姗姗;郭海湘;蔡云宇;
摘要:在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间协作网络在灾害发生前、中、后各阶段的有效转型机制是减缓灾害影响的关键,亟待深入探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进行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和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雪灾的应急网络演化双案例对比。结果表明:在“准备—响应—救援”3个阶段中,定日地震和瓜州雪灾的整体救援网络均经历了从整体均衡型向中心型演化的过程;分析了组织结构洞和核心...
基于CatBoost的恶劣天气下电网设备故障预测模型————作者:江上航;王国庆;朱建明;黄钧;
摘要:恶劣天气对电网设备故障的发生有着显著影响,进而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综合气象特征与地理信息特征,提出一种恶劣天气下基于CatBoost(分类数据提升树)算法的电网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首先收集故障信息、实时气象和地理信息等原始数据,并使用MICE Forest(多重插补随机森林)算法填补缺失值;然后根据数据特征属性进行特征衍生得到时间、气象等方面的8个新特征,并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方法结合交叉验证方法,评估...
安全与环境工程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审稿速度快,专家点评意见中肯。第一次投稿5天初审,返回并提出意见、再次投稿。第二次投稿两个月经历一次修改,一次格式修改,目前终审。
2024-01-05 17:21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2022.5月投稿,初审不到一周,很快送外审,外审一个月左右收到反馈意见并退稿。
2022-06-23 09:13 -
带头大哥666
8月26投稿,初审4天,很快送外审,外审半个月即返回,速度很快,但被拒稿,感觉速度快和拒稿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个期刊今年刚升C,投稿难度应该增大了。
2021-12-03 10:00 -
zhaohhhh
从投稿到录用4个多月,中间修改了3次,每次审核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左右,编辑处理速度很快。7页版面费3500。
2021-10-06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