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CAJSTCSCD扩展版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复合影响因子:2.736
综合影响因子:1.731
官网:https://cbb.jlau.edu.cn/
平均出版时滞:361.806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油莎豆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的筛选与转录组分析————作者:金羽琨;魏尊苗;程艳;刘佳遥;牟忠生;

摘要:油莎豆是优质油粮牧饲兼用型经济作物,干旱已成为制约油莎豆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选择20份油莎豆种质资源作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盆栽结合20%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干旱模拟胁迫处理,使土壤含水量降至5%,正常供水的对照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处理10 d后开始测定各项指标,并结合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种质资源苗期的5个耐旱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取旱敏感材...

螯合剂与表面活性剂强化工业污泥中Cd去除效果————作者:刘星辰;闫丽娜;孙德生;赵晓芳;王艺霏;王玉军;

摘要:为探究一种高效去除工业废水污泥中镉(Cd)的方法,以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为污泥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单因素浸提试验筛选螯合剂与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复配组合,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pH、浸提时间和温度等工艺参数,以提升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0.15 mol·L-1 GLDA与0.07 mol·L-1 LAS组合的复配浸提剂对Cd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

吉林省光农业重点实验室

摘要:<正>吉林省光农业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由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浙江长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是吉林省唯一光学农业平台。实验室设立光学农业基础理论、光学农业感知技术、光学农业信息处理和光学农业装备技术4个研究方向,全方位开展光电子技术与智慧农业技术相融合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吉林省光学和农业的优势,培养全国领先的光农业学术团...

激光农业团队成员

摘要:<正>~

ASD-YOLO:一种复杂环境下草莓成熟度检测模型————作者:钱成;吕肇聪;余祉潇;于合龙;秦伟博;薛明轩;

摘要:草莓生长环境复杂,显著增加了草莓成熟度检测的难度,限制了自动化采摘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1个包含5 145张图像,3种成熟度类别的草莓数据集。同时提出1种草莓成熟度检测方法ASD-YOLO。首先,在特征感知阶段引入自适应下采样方法,通过其自适应调整采样区域的能力,保留草莓目标的细节纹理特征,提高模型表征能力;其次,嵌入无参数注意力机制,动态增强有效特征响应并抑制无关背景干扰,显著提升模...

基于机器视觉的耕种前期农田边界线距离检测方法————作者:于合龙;王宇辉;

摘要:保障农机自动驾驶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感知农田地块边界线,在陆地农田环境中,农田地块边界线附近常存在较为复杂的干扰。基于图像处理以及机器学习技术,首先使用一种自适应校正算法改善农田图像中光照不均现象,随后,使用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分割多张农田图像,人工标注这些图像中所有属于农田地块的图像块,提取这些图像块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构成多维特征向量,作为修改后的残差感知机模型的输入,并对模型进行训练。使用训练...

HC-HotStuff:面向大规模农产品溯源系统的高性能分层共识算法————作者:张立娜;赵帅;杨波;祝涛;

摘要:为满足大规模农产品溯源系统对高性能与高安全性的严格要求,提出一种HC-HotStuff动态分层共识算法。核心使用局部并行处理分组共识并在全局进行最终确认,原创性在于将Gossip协议、HotStuff与VRF3种技术进行深度耦合与协同优化。局部设计了目标导向的Gossip协议,通过网络亲和度函数引导海量异构节点自组织为多个高性能共识域,并由内部并行的HotStuff实例高效处理数据。全局则将VRF...

激光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展————作者:王英;马强;卞婷;梁雪梅;贾鹏;秦莉;王剑锋;于合龙;杨明来;王立军;

摘要: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技术工程。通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优化作物生长的环境因子,改变自然光温条件,通过精准调控植物生长的五要素“光、温、水、肥、气”,实现作物可调控高质量生长,是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光调控是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是实现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节点。激光作为唯一的相干光源自发明以来就在农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诱变育种、植物补光、防病虫害及除...

基于双面高光谱成像与多模态融合的玉米种子品种鉴别方法————作者:郭瀚文;毕新华;刘津晶;吕子豪;王莫寒;李春瑞;毕春光;

摘要:为满足现代农业对玉米种子快速无损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的玉米种子品种鉴别方法。选取10种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光谱成像仪(400~1 000 nm)分别采集种子有胚面和无胚面的双面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提取高光谱特征和图像形态特征,构建了多模态融合数据集。采用最小最大值归一化(Min-Max Scaling,MMS)、移动平均滤波(Moving Aver...

环境胁迫-光照耦合系统的构建及对赤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作者:穆叶;陈梦超;邢靖;高微;宫鹤;孙宇;郭颖;胡天立;

摘要:设计并构建了一套集成环境参数精确控制与可编程光照调控的耦合试验系统,该系统具备高精度环境调控、灵活多样的光照模式以及多因子协同控制能力,旨在实现菌丝体的加速培养。以赤芝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系统进行对比试验,重点评估了特定环境胁迫-光照耦合对菌丝体生物量、生物学效率(BE)及呼吸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胁迫-光照耦合能够显著提高赤芝菌丝体的鲜质量、干质量及生物学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培养结束时环境...

环境胁迫-光照耦合系统的构建及对赤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作者:穆叶;陈梦超;邢靖;高微;宫鹤;孙宇;郭颖;胡天立;

摘要:设计并构建了一套集成环境参数精确控制与可编程光照调控的耦合试验系统,该系统具备高精度环境调控、灵活多样的光照模式以及多因子协同控制能力,旨在实现菌丝体的加速培养。利用该系统,以赤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试验,重点评估了特定环境胁迫与光照耦合对菌丝体生物量、生物学效率(BE)及呼吸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胁迫与光照耦合能够显著提高赤芝菌丝体的鲜质量、干质量及生物学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培养结束时环...

基于蓝光调控对紫叶生菜花青苷形成及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作者:刘春慧;于海业;张蕾;李大伟;隋媛媛;

摘要:花青苷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保护心血管等重要作用,还在植物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花青苷形成与调控机制,不仅可提升花青苷的含量和营养价值,还能为其生理响应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研究蓝光环境对紫叶生菜花青苷形成与光合生理信息变化规律的影响,揭示了生菜花青苷形成与光合生理信息变化之间的响应规律。在生菜收获前7 d应用不同强度的蓝光照射,结果表明:...

激光技术在农业育种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者:万晓茹;王英;梁雪梅;于合龙;周磊;齐晓坤;杨熙龙;张小东;刘亚丽;宋雨桐;杨明来;

摘要:激光育种作为物理育种技术,通过调节激光参数,可以精准调控植物生理代谢、诱导作物遗传变异、强化综合抗逆性、提升品质与功能,在农业多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文章概述了激光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了激光波长、强度、照射时间及配比等因素对育种的影响,发现激光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不同波长的激光对不同作物种子的生理调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过程中发...

激光补光对鲜食玉米育苗植株表型的影响————作者:黄帅;王廷超;赵珊珊;于合龙;郭洪亮;鲁绍坤;王剑锋;

摘要:为探究激光补光条件对鲜食玉米育苗的影响,设置不同强度和配比的激光补光试验区10组,分析激光补光对各试验区中玉米苗株高、茎粗、最长叶叶长和叶宽的影响。利用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对上述玉米苗表型参数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激光补光强度和配比条件下,玉米育苗长势较好,培育壮苗的效果显著。激光补光强度在0.88~1.25μmol/(m2·s)时玉米苗长势最好,当提高或降低补...

基于BA-ELM的水稻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协同反演方法————作者:惠尹宣;白驹驰;金忠煜;王益烜;周久琳;李世隆;于丰华;

摘要: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评价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潜力的重要参数,对精准农业管理、施肥决策及产量预测起关键作用。传统的LAI和AGB测定方法耗时耗力,且具有破坏性,难以满足大范围、实时、无损监测的需求。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在水稻单一参量反演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多参量协同反演研究尚不充分,存在敏感...

不同激光强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作者:杨润玲;郎云雯;吴红刚;车英豪;张天顺;纪元霞;鲁绍坤;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可持续性正面临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为突破单一光质研究的局限性,探究激光协同调控小麦产量的关键机制。以波长460 nm蓝光与670 nm红光的不同相对强度组合,通过模拟自然光照周期(早晚固定时段照射)构建可控光环境,系统探究激光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规律。试验周期为4个月,采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回归模型和深度学习多层感知机回...

作物激光育种、强种技术原理与应用————作者:周雷进雨;杨明来;毕春光;于合龙;

摘要:激光作为一种具有功率密度高、方向性强和单色性好等优势的人工光源,在作物育种、强种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和发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概述了激光在作物育种、强种领域的发展趋势,并系统梳理了激光在诱变育种、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调控、抗逆性提升以及产量品质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激光诱变可提高种子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适量激光处理能够提高种子...

梅花鹿ITGA11基因C472A同义突变对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作者:闫霄枫;刘欣;王天骄;高鹤轩;陈旭;李功腾;邢秀梅;

摘要:为探究整合素α11(ITGA11)基因C472A同义突变对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采用RNAfold软件预测C472A突变对ITGA11基因mRNA二级结构的影响,通过EMBOSS软件计算密码子使用偏性。为进一步验证C472A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构建了梅花鹿ITGA11基因野生型(WT)和突变型(C472A)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进行转染,并利用qPCR和Western...

大豆GmALS2及其突变基因耐受苯磺隆的功能研究————作者:郝飞宇;山琦;杨明雨;王南;李晓薇;董圆圆;王法微;刘伟灿;

摘要:为挖掘大豆耐磺酰脲类除草剂(Sulfonylurea Herbicides, SUs)的关键基因,聚焦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基因GmALS2,探究其第574位色氨酸突变为甘氨酸(W574G)对大豆耐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 TBM)能力的影响。分析GmALS2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及TBM胁迫下幼苗中的表达水平,随后克隆该基因,并通过...

防风抽薹质量、生理特性及代谢组比较研究————作者:刘晓;齐迎春;张利超;苏文慧;刘佳琪;崔祎;赵淑杰;王云贺;韩忠明;

摘要: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防风抽薹前后内源激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色原酮含量,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对防风根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未抽薹防风的5种色原酮含量高于抽薹防风,二者次生韧皮部的5种色原酮含量高于次生木质部;抽薹防风和未抽薹防风的生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赤霉素含量和脱落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共筛选出抽薹防风和未抽薹防风的差异表达代谢物383种,抽薹防风积累...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