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复合影响因子:5.991
综合影响因子:3.703
邮发:38-341
官网:http://hnxbw.cnjournals.net/hznydxsk/home
主编:青 平
平均出版时滞:224.870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作者:邱浩然;孔令成;徐辉;

摘要: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厘清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并驱动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该区域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经济水平进行了有效测度,并将劳动力配置扭曲、土地配置扭曲和资本配置扭曲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模型,进而深入探讨了该区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粮食...

乡村数字基建、劳动力乡城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作者:陈强;吴海涛;

摘要:利用2005年至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以“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作为乡村数字基建的代理变量,采用多期DID进行因果识别。研究发现,乡村数字基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实施以后,试点地区的泰尔指数和城乡收入比平均减少了0.006和0.086个单位。机制分析显示,乡村数字基建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乡城流动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数字基建在人才培养能力弱、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年流动人口群体细分及特征识别研究————作者:陈娟;徐远远;王雨濛;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流动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和特征识别,有助于政府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社会保障,协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的城镇环境。结合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CA模型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与特征识别,并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找寻影响不同类型老年人口流动主要动因,为更好满足其流动需求提供依据。研究发现,...

直播销售与农业企业经营收入——来自茶叶企业的证据————作者:陈富桥;李东旭;姜仁华;

摘要:基于数字技术的零售渠道创新对农业企业经营模式正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中直播销售日益被农业企业所采用,直播销售对农业企业经营收入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议题。基于国家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平台收集的258家茶叶企业问卷数据,实证分析直播销售对茶企经营收入的影响、异质性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开展直播销售能够促进茶叶企业经营收入的增长。(2)直播销售对不同经营模式、经营规模、直播投入环节、直播运营模式...

棘轮型扶持:乡村特色产业打造的非市场机制——基于玉照特色刷业20余年历史的考察————作者:胡高强;杨发祥;

摘要:乡村特色产业打造能有效促进产业振兴,其非市场化机制的运作过程及其成因有待探析。基于玉照镇特色刷业20余年打造史的透视,阐释县乡政府非市场化产业打造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运转动力。研究发现,资源加码与制度强化是乡村特色产业非市场化打造的核心机制,二者在产业进程中呈现“棘轮型扶持”特征——县乡政府形成了不断强化产业扶持的强大惯性:一是县乡政府通过陆续供给土地资源、加码配套资源、再加码行政资源,形成了资源扶持...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农村家庭消费?——基于“宽带乡村”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刘正桃;温涛;王小华;

摘要: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新基遇”,对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将“宽带乡村”试点工程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9年四期面板数据,采取多期双重差分识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家庭消费,经过模型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促进家庭数字设备持有、降低...

松散或紧密:“消薄”中引领型市场体制类型分析————作者:陈艾;

摘要:“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通过案例比较发现:“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从市场化交易到企业一体化的连续体,其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有松散、紧密之分,这源于政企社建构起不同的联结。时间压力的强激励宏观环境、适应性的中观环境是建构引领型市场体制的必要条件;产业的新旧、劳动与技术、劳动与规范是形塑引领型市场体制或松散或紧密的充分必要条件。已有产业扩展、劳动与技术的结合、生产规范形...

数字人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逻辑关联、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作者:燕连福;孙云舒;杨珂;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使用,数字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分析其逻辑关联可知,数字人才的数字化执行能力,有利于加速农民有机融入农业新质生产力,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逻辑;数字人才的数字化战略视野,有利于推动农业劳动资料提质升级,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性逻辑;数字人才的数字化思维模式,有利于拓展农业劳动对象形态,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文化消费政策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基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孙大永;王素素;梁枫;

摘要: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文化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该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其中以旅游消费为主。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下,结论保持一致。此外,东部地区基于O2O平台的试点政策对居民文旅类消...

社会工作何以助推农村妇女新内生式发展?————作者:祁颖菲;

摘要:农村妇女的内生能力发展状况关系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走向和结果。基于“能力-嵌入”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社会工作助推农村妇女新内生式发展的运作机制及其条件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动态机制来看,社会工作将情感嵌入日常生活以塑造农村妇女发展源动力,将资源嵌入妇女经济组织以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将关系嵌入合作网络以提供农村妇女可持续性发展动能,将价值嵌入公共情境以推动农村妇女主体性生产,最终以“扩散式”嵌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组态路径——基于浙江省乡镇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作者:卢泓钢;付净雅;张俊飚;

摘要:基于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和全链条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卫星反演技术获取土壤保持、产水量、生境质量、食物供给等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基于2015-2022年浙江省571个乡镇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实证检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影响及组态路径。结果表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

科学理解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刻内涵————作者:姜长云;姜惠宸;芦千文;

摘要:科学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过程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特征,特别是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加了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注意将强化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同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作用结合起...

收入保险对粮食类家庭农场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彭澎;董文槟;王浩晨;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收入保险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风险管理工具,对于提高粮食类家庭农场应对冲击的能力意义重大。基于2021及2023年对江苏省家庭农场追踪调查获得的数据,使用熵值法构建家庭农场韧性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收入保险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韧性及不同韧性维度的影响,并探索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收入保险显著增强粮食类家庭农场的韧性,有助于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在提升家庭农...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数智化转型论析————作者:陈波;郭瑞达;

摘要:新质生产力兼具经济与社会双重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在数智化时代,面对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而农业数智化则是新质生产力基于我国农业国情的必然选择与应用。从出场逻辑看,新质生产力为农业数智化的出场,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阐明了农业数智化的跃迁升级源于新质生产力的...

论基层政府拓展自主性中的“经营型治理”——以A省S县梅镇产业发展为例————作者:张紧跟;张旋;

摘要:制度紧缩环境和治理现代化背景推动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发生变化,“经营型治理”出现并成为新时期基层政府寻求自主性的新趋向。通过对梅镇政府产业发展的田野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借用治理的名义进行情境造势,顺利获取上级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关注与配合,完成自主空间的再造,由此成为邀功与避责的利器。基于制度逻辑的理论视角,文章构建出“多重制度逻辑-情境嵌入-组织行动”的分析框架,认为“经营型治理”的实现源自基层政府对所...

从流量变现到内力再生:数字时代乡村治理有效的实现路径——基于“村BA”出圈现象的分析————作者:许晓;杨明;

摘要: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推进,农村农民迈入数字时代已是大势所趋,这也为化解村治难题、提升村治效能创造出新的机遇。从中国式乡村治理有效的“恒常”出发,结合对台盘村“村BA”网络出圈现象的实地调研,可以将数字时代乡村治理有效的实现路径总结为“从流量变现到内力再生”。流量变现黏合了原本松动的人村关联,使村庄演变为能吸引村民返乡创业、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时空场域。在此基础上,社会关联得以重组...

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再测度————作者:尹朝静;杨坤;孔锋;

摘要:测算粮食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并揭示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省级层面粮食行业面板数据,将气候因素作为外生不可控投入要素纳入粮食TFP测算体系,使用特定测量(MS)模型对粮食TFP增长进行测度,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投入变化、气候变化和效率变化,进而细致剖析25年间我国粮食TFP增长及其构成。研究发现:(1)25年间...

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再测度————作者:尹朝静;杨坤;孔锋;

摘要:测算粮食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揭示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省级层面粮食行业面板数据,将气候因素作为外生不可控投入要素纳入粮食TFP测算体系,使用特定测量(MS)模型对粮食TFP增长进行测度,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投入变化、气候变化和效率变化,进而细致剖析25年间我国粮食TFP增长及其构成。研究发现:(1)25年间我国粮食T...

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进路————作者:丁玲;钟涨宝;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发展。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进路在于:以深化改革为指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粮食安全为底线,构建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科学技术现...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作者:张冰冰;仇童伟;

摘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期数据,研究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以及45~64岁人口占比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越高,农户撂荒耕地的可能性越高;而家庭中45~64岁的人口占比越高,则耕地撂荒的发生率越低。机制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务农经验积累抑制耕地撂荒;而由于老龄人口的健康状况更差、采用农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23.12月投稿,24.7月录用,9月见刊,初审挺快的,外审的审稿流程也不算慢,唯独就是中间一共经历了6次返修,包含3个外审专家(其中一个外审专家来回修了3次)和最后一次编辑部的小修意见,该刊是一个一个送外审的,感觉应该是一个过了再送下一个。总体而言是历经波折,会寄样刊,不要版面费,给了300稿费

    2024-10-30 11:05
  • Yangming_ak

    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录用啦!!!感谢编辑部,感谢各位审稿专家,使文章焕然一新!!!

    2024-10-21 16:55
  • zhaohhhh

    第二次投稿,录用,审稿很快,流程很清晰。

    2024-10-05 04:07
  • 奔跑的辣椒酱

    上午投稿,下午再看显示已经被拒了,这速度真的可以,即使被拒也没啥。

    2024-08-30 09:35
  • 带头大哥666

    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两个半月,经历了三审三校,录用后下一期见刊,效率很高。为编辑部和审稿专家点赞,编辑也很负责,每次打电话态度都很好,无任何歧视,无版面费和审稿费。以后有机会还会投稿。

    2024-07-20 18:16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