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与应用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CAJSTWJCI

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复合影响因子:0.929
综合影响因子:0.728
邮发:62-180
官网:http://www.chemistryra.com/
主编:胡常伟
平均出版时滞:233.8118

  化学研究与应用最新期刊目录

磁性Ag3PO4/CoFe2O4/Zn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作者:王喜全;吕艳丽;华丹红;陈鹏飞;

摘要:为提高Ag3PO4光催化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采用共沉淀和水热合成方法对Ag3PO4进行CoFe2O4材料掺杂与ZnO半导体复合改性,制备磁性Ag3PO4/CoFe2O4/ZnO复合催化剂,并通过XRD、...

PtCu合金和Mxene增强氮化碳处理采矿废水的性能研究————作者:王进聪;

摘要:光催化技术因具有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能降解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还原重金属离子等优点,成为处理采矿废水的理想治理技术。将Mxene和PtCu合金与g-C3N4复合,合成出PtCu/Mxene/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CP-AES、IR、SEM、TEM、XPS、DRS、PL、BET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通过降解RhB和还原Cr(...

吡啶二羧酸和邻菲咯啉构筑混价铁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DNA结合属性————作者:吕润清;余章龙;王庆华;郑轩;高凤;汪庆祥;

摘要:以2,6-吡啶二羧酸(PDC)和1,10-邻菲咯啉(phen)作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混价型的铁配合物[Fe(phen)3][Fe(PDC)2]2。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及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数据显示该配合物由一个[Fe(phen)

超声脉冲微电流电积法分离渣中镉锌的研究————作者:张艺轩;谢雪珍;叶有明;梁燕姿;施皓轩;

摘要:锌湿法冶炼副产物铜镉渣中含有铜镉锌等有价金属,本文采用超声脉冲微电流电积分离浸出液中的镉锌,以期得到纯度较高的镉金属和锌溶液。首先,对比了有无超声辅助对分离铜镉渣浸出液中镉锌的效果,从电镜和XRD看,超声辅助比无超声辅助的结构紧实,更易于从锌极上脱落,得到的海绵镉晶型更好,纯度更高。其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电流密度15 A·m-2,脉冲占空比1/3,反应时间;30 ...

香豆素-噻吩类Cu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作者:熊新;介百佳;刘芳雅;张迎乐;王知逸;何梦宇;舒朋华;

摘要:以2,2'-联噻吩-5-甲醛和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酰肼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基于香豆素-噻吩类新型荧光探针L,并通过核磁、红外、质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甲醇溶液中,探针L对Cu2+的选择识别能力较高,识别Cu2+后,体系的荧光强度减弱40倍,且检测过程中可避免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干扰。荧光滴定实验表明,探针L对Cu2+的检测具有较高的...

FeNi-氮掺杂碳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制备及锌-空气电池应用研究————作者:周鑫鹏;金虹;安欣;周来宏;查国君;李云明;刘绍欢;

摘要:对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而言,寻找氧化还原反应(OHRR)和氧析出反应(OER)双功能电催化剂替代贵金属铂碳(P/C)和二氧化钌(RuO2)催化剂,将大大降低材料成本。本研究利用溶胶凝胶法,在间苯二酚、甲醛聚合过程中均匀掺入富氮有机物和过渡金属离子(Fe3+、Ni2+),经过简单的干燥、陈化和高温碳化,制得FeNi-氮掺杂碳(FeNi-...

基于尺寸可控Ce基MOF纳米酶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绿原酸的灵敏检测————作者:秦晓艳;岳娜娜;王春浩;康凯;

摘要:构建用于定量分析检测绿原酸的超灵敏Ce(Ⅲ/Ⅳ)-MOF模拟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将镧系元素Ce作为中心原子在电化学还原的石墨烯上原位合成了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纳米酶,在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用于绿原酸(CGA)的灵敏检测。应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

LSNCM//Bi体系用于电化学卤水提锂的研究————作者:杨浩亮;田明;雷旭阳;杨浩存;

摘要: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层状尖晶石异质结构富锂锰基材料(LSNCM),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等测试方法验证了异质结构成功形成;在恒流充放电测试中,LSNCM样品经3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31.8mAh/g,容量保持率81.2%优于未改性的层状富锂锰基(PLNCM)(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81.8 mAh/g,容量保持率65.3%);对比LSNCM分别与铋(Bi)、碳(AC)两种电极组合的循环提锂...

酶催化诱导有序金纳米壳的制备及其性能————作者:丁晓莹;饶艳英;李红;汪炳贵;

摘要:采用金种子介导生长法,以SiO2晶体为模板,利用酶催化诱导纳米金的沉积,制备大面积有序金纳米壳(GNSs)阵列,探究有序GNSs阵列生长过程中的光学吸收特性、形貌特征变化以及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控制反应时间、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的浓度等关键参数,实现有序GNSs阵列的可控批量制备

S机制WO3/BiOBr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作者:崔小丽;殷进;

摘要:本文采用两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WO3/BiOBr异质样品,通过XRD、XPS、SEM、TEM、UV-Vis DRS、MottSchottky和SPV技术分析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光电学性质,以光催化还原CO2和降解水中有机污染对合成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WO3和BiOBr的能带结构匹配,符合S型异质结能带结构,能够促进...

多元素协同实现高电压LiCoO2长循环稳定性————作者:朱玲;陈小娟;孟岩;赵虔;肖丹;

摘要:基于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求,需要提高LiCoO2电池的截止电压,以进一步提高其能量密度。然而,在高截止电压下混合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晶格退化加剧及正极-电解质界面相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了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体相多元素掺杂的改性策略,使得LiCoO2正极中的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首先,通过XRD、XRD精修、XPS证明了该改性策略下LiCoO...

生物质炭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作者:付小琴;白延宁;南迪;

摘要:以废弃生物质火龙果皮为原料,采用炭化-磺化法,制得了火龙皮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利用油酸与乙醇的反应来研究其动力学性能,并通过XRD、FI-IR、SEM和TGA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催化剂稳定性高、耐水性好、磁性易分离,活化能低、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大。在m催化剂:m油酸=7%、n油酸:n乙醇=5...

大牛地8#煤与压裂液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作者:胡艾国;王翔;祁生金;常辉;王子雨;杨阳;鲁红升;

摘要: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常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储层改造,压裂液侵入会导致煤岩储层物性改变;但压裂液与煤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仍不明确,不利于压裂液的选择和现场施工设计。以大牛地8#煤与现场用压裂液为基础,开展压裂液与煤岩相互作用规律研究。考察压裂液对煤岩表面性质、表面官能团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压裂液对煤岩矿物组成变化,孔隙结构及甲烷解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裂液侵入后会与煤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通过吸附和...

基于Al3+的开关型碳点纸芯片测定槐米总黄酮的含量————作者:乐薇;蒙利秀;匡政豪;高倩智子;

摘要:以槐米中主要黄酮成分芦丁为标准物质,建立了一种碳点纸芯片测定槐米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Al3+可猝灭对苯二胺、磷酸和乙二胺制备的碳点(CDs)荧光,Al3+-CDs体系处于“关闭”状态;向Al3+-CDs体系加入芦丁后,芦丁与Al3+发生配位作用,使CDs的荧光恢复,此时体系处于“开启”状态,且Al3+...

非晶硼酸镍室温催化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作者:高胜寒;张蕊;彭林才;刘淮;

摘要:本文使用NaBH4还原金属镍盐制备了非晶硼酸镍(NiBOx)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温和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利用BET、XRD、TEM、XPS和H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电子结构和氢气活化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iBOx具有非晶态结构和Ni-B电子相互作用,在...

基于脱硫废物制备水泥Cr(Ⅵ)还原剂————作者:朱博;杨玲;王春勇;吴眙嶙;程亮;

摘要:由于废脱硫剂具有自燃属性,若处理不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威胁生产安全。以废脱硫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成分的基础上,利用其中的FeS成分制备复配水泥还原剂,处理水泥中的Cr(Ⅵ)。复配还原剂中醇胺和废脱硫剂的复配比例为0.6:1最佳,其掺入量为1.6‰时,水泥中残余Cr(Ⅵ)含量为1.26 m/kg。复配还原剂的热稳定性和长期存放稳定性优异,可长期控制水泥中Cr(Ⅵ)含量

Fe0/C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性能研究————作者:齐国金;李智;

摘要:以蔗糖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催化剂(Fe0/C),并与H2O2构建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罗丹明B。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XRD,FT-IR和N2吸脱附表征。详细探究了催化剂中铁含量、Fe0/C用量、pH值等对罗丹明B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含量为18%时所制...

钴基氰化物促进硫离子氧化反应辅助电解水制氢————作者:郭汝成;董斌;刘崇菠;冯翔瑞;安琪;赵虔;高涛涛;

摘要: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是实现可持续、绿色制氢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阳极析氧反应(OER)缓慢的反应速率严重阻碍了全水解的效率。为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利用低理论电位的硫离子氧化反应(SOR)取代OER,能极大的降低水电解的电压,提升水解效率,同时在阳极获得增值产物。本工作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六氰钴酸钴(CoHCC)材料,并将CoHCC负载到泡沫镍(NF)基底上制备工作电极(CoHCC/NF),作为高效的硫离...

高锰酸钾溶液对Q235碳钢电极腐蚀性能的研究————作者:张小艳;倪美君;舒洪波;

摘要:“铁的极化和钝化曲线测定”是大学物理化学电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实验内容。文中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Q235碳钢电极进行处理,通过电化学极化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多维度分析不同浓度高锰酸钾对电极试样腐蚀性能和极化钝化的影响。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机理研究,可提升学生对腐蚀和钝化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探索兴趣

基质匹配-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废水中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作者:刘崇书;王月;李智;刘春宏;刘华凯;王明昊;李桂晓;

摘要:本文建立了废水中8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同时测定的基质匹配-气相色谱质谱法,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选用正己烷-丙酮(V:V/1:1)作为提取剂,功率100%超声震荡提取30 min,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40℃水浴中用氮气缓慢吹干,用甲醇定容至1 mL,用DB-5MS色谱柱,不分流、全扫描模式进样,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优化了色谱和质谱条件,分析了基质效应影响。结果表明,8种苯并三...

  化学研究与应用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4月投稿化学研究与应用杂志,两个多月后通过编辑审查后外审,外审给力将近一个月返回意见,意见不多,依照专家和编辑意见修改后上传修改稿,隔一周就通知录用并告知预计刊登的时间,编辑部老师态度很好,回复迅速。

    2024-08-18 18:28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化学研究与应用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