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通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化学通报

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CAJSTCSCD扩展版WJCI

Chemistry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1.036
综合影响因子:0.676
邮发:2-28
官网:http://www.hxtb.org/
主编:张德清
平均出版时滞:244.7263

  化学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大学化学基础课教材著录参考文献的必要性及教育价值————作者:朱玉军;高胜利;

摘要:著录参考文献对于促进知识交流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学化学基础课教材未足够重视著录参考文献的现状,指出在教材编写中重视和著录参考文献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大学化学基础课教材编写中应予重视著录的5类参考文献:体现我国化学研究成果的文献,体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文献,必要的化学基础研究前沿文献,必要的化学史及经典文献,优质的化学教学研究文献。同时,分析了参考文献的教育价值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肾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作者:罗芯蕊;黄路;刘潜;

摘要: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与纳米技术有效结合,在生物传感领域成为一种前景可观的新技术。流行病学报告中,临床肾脏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SERS技术因其显著优势,被挖掘出在肾脏疾病早期预警及辅助诊断中的分析潜能,常用于对肌酐、尿酸、蛋白质、无机小分子、核酸等各种生物标志物的痕量检测。本文介绍了近5年肾脏疾病研究中利用SERS技术和特点对不同生物样品(如尿液、血液、细胞等)中各种生物标志物痕...

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失效机理及稳定性提升策略————作者:苏泰;李洋;张早红;张锴;詹锋;潘家鸿;

摘要:富镍层状氧化物LiNixCoyMn1-x-yO2(NCM,x≥0.8)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望将能量和功率密度推向更高水平,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过高的镍含量会引起表面残碱过高、阳离子混排严重、多次相转变、表面结构劣化、微裂纹形成以及热稳定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容量快速衰减,这严重...

磁性MOFs衍生多孔碳材料吸波性能研究进展————作者:梁镜烽;冯芷琳;黄理渊;陈莲芬;

摘要:当今社会电子通讯技术与5G网络的迅猛发展,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电磁波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影响高精密仪器运作,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开发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成为研究热点。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多孔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结构多样性和可设计性以及孔径可调性,使得其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本文以MOFs的中心金属作为出发点,对磁性金属MOFs衍生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

纳米金属氧化物氧空位缺陷抗菌机制及调控研究进展————作者:蒲俊美;王荣夫;蒋明;何永美;湛方栋;梁新然;贺思腾;邱洁;祖艳群;李小艺;

摘要:致病微生物的恶性增殖和广泛传播,使得开发新型高效的抗菌材料迫在眉睫。以环境友好兼备低成本的纳米金属氧化物代替传统的高污染高成本的抗霉剂为突破口,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氧空位缺陷诱导环境中氧分子通过电子还原反应生成活性氧(ROS),从而氧化损伤灭活致病菌,达到绿色高效杀菌的目的。可控构建与精准调控氧空位缺陷为显著增强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抗菌性能开辟了新方向。本文系统评述了氧空位缺陷驱动生成的ROS物质在纳米金...

用于研究细胞铜凋亡过程中活性物质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作者:邓佳旺;苗青;

摘要:铜凋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机制,已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铜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活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对于精准揭示其作用机制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分析法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势,在生物活性分子检测与追踪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小分子功能性荧光探针的开发为监测细胞铜凋亡过程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综述了可用于监测铜凋亡过程中活性氧/活性硫(ROS/RSS)...

多取代含硫杂环衍生物的构建新策略研究————作者:付建平;韩晓丹;

摘要:在有机碱催化下,采用调控串联环化反应底物电子共轭效应分别成功构建了四氢噻喃和四氢噻吩化合物,通过对反应催化剂类型、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的筛选,确定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并以较好产率获得了多种五/六元含硫杂环化合物。本研究为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兼具步骤和原子经济性的新路径

金催化原位有机金物种结构演化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倩;张晓昕;谢丽;宋钊宁;

摘要:催化活性物种的结构演变广泛存在于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由于金的强亲金相互作用和亲碳性,在金催化体系中往往存在单核、双核、高核有机金物种之间的结构转变,并对催化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不同形态金催化剂的常见催化机理,综述了催化反应原位偕双金物种和金簇合物的结构演化行为及其对应于自身结构所产生的独特催化作用,提出了未来对明确真实催化活性物种结构及其与底物作用方式两方面的研究想法,也为其他过渡金属催化...

分子组装技术在化妆品天然功效原料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英文)————作者:王漪;李丽;邵浩凡;袁焕祥;梁海燕;

摘要:化妆品中的天然功效原料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然而天然原料通常生物利用度不高、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如高分子量会阻碍透皮吸收或者低水/油溶解度会使其难以掺入配方,需通过剂型创新技术提升其性能和应用范围。分子组装是一个涉及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分子间的氢键、疏水作用、静电相互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合力驱动不同结构分子的有序自组装。将化妆品功效原料通过超分子组装、脂质体封装、纳米乳液包裹等分子组...

用于microRNA-21高灵敏传感检测的镧系铈配合物电化学探针————作者:王存;张瑶瑶;文燕;张玉乾;许韶菡;文容;龚涛;廖宇航;杨怡萌;任彦荣;

摘要:本文以2,2′∶6′,2″-三联吡啶-4-羧酸(Hmctpy)和硫瑾(Thi)为有机配体,镧系Ce3+为金属配位中心,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系列铈双配体配位化合物(Ce-dCOPs)电化学信号探针。电化学活性Thi分子直接以配体的形式结合到Ce-dCOPs中,避免了检测过程中信号分子的脱落,极大地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此外,在一定电压扫描过程中,Ce3+会转化...

两面针碱简化骨架四唑硫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作者:粟晓微;张宁;许茵悦;严振硕;黄玲玲;霍丽妮;

摘要:本研究基于药效基团拼接原理,成功设计并合成了40个结构新颖的类两面针碱-四唑硫醚杂合体(5a~5t、6a~6t)。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了系统表征。采用CCK-8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H460以及人宫颈癌细胞HeLa表...

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柔性电子学的应用进展————作者:刘研博;马佳蕊;殷嘉欣;赵春山;

摘要:随着柔性电子材料的迅猛发展,其在个性化健康监测、临床诊断、假肢与人机接口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其环境适应性和机械损伤自修复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众多柔性电子材料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柔性,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设备的构建。本文综述了PDMS在柔性电子学的应用进展,重点探讨了PDMS的自修复设计策略、导电填料的选择及其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现阶段PD...

纪育沣:有机化学领域的杰出先驱————作者:刘玉荣;黎杏蓉;陈昕昕;

摘要:纪育沣(1899~1982),中国杰出的有机化学家,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文章详细回顾了纪育沣的学术生涯,包括其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特别是在嘧啶化合物研究中的开创性工作。文章还探讨了纪育沣对国家化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他的学术精神和爱国情怀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化学计量学在肉类食品安全鉴定的研究进展————作者:何迦南;张文骥;董培智;王婧娟;

摘要:当前肉类食品安全已成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开发快速、精准且可标准化的肉类食品安全鉴定技术,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市场公平的核心任务。传统分析方法在肉类食品安全鉴定中虽有一定成效,但其局限性日益凸显。化学计量学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与算法,对肉类食品检测的多维数据进行深度解析,已成为解决肉类食品安全复杂问题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化学计量学,对化学计量学在肉类食品安全鉴定的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新旧两版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对比分析————作者:孙志琴;刘杰;武爱萍;徐变珍;

摘要:《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简称CCS 2017)参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历年来推荐的命名原则,并结合中文的构词习惯,是1983年出版的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年)的增补修订本。本文从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教学实际出发,基于《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从烷烃、烯烃、炔烃和烯炔、醇酚醚、单环烃及...

BCR-ABL变构抑制剂阿西米尼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作者:李雯;顾珍珍;汪海峰;刘丹;

摘要:小分子BCR-ABL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开发降低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死亡率,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毒性、耐药性。第一个进入临床的肉豆蔻酰口袋变构抑制剂阿西米尼在克服BCR-ABL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性及脱靶效应方面发挥作用,为CML患者治疗带来选择和希望。本文通过检索CNKI、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介绍了阿西米尼的设计、构效关系和耐药性...

化学酶法合成克级尿苷二磷酸-6-脱氧-6-叠氮-α-D-吡喃葡萄糖————作者:夏汝;唐艺书;张吉泉;张家彬;

摘要:尿苷二磷酸-6-脱氧-6-叠氮-α-D-吡喃葡萄糖(UDP-α-6-N3-glucose)作为糖基化修饰研究中的核心正交分子探针,在化学生物学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UDP-α-6-N3-glucose合成过程中存在的立体选择性控制困难及反应条件苛刻等关键技术瓶颈,通过对糖化学中经典的Koenigs-Knorr反应进行创新性重建,引入对银离子...

细胞内pH响应型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作者:魏丁香;乔宁;尚宏周;刘丽华;

摘要:pH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在细胞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pH可能会损害细胞的正常功能并引发疾病。传统pH测定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在复杂环境体系中对pH进行准确的动态监测。因此,开发具有在不同pH范围内响应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荧光探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对pH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同时对pH荧光探针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低温催化甲烷与分子氧直接转化研究进展————作者:王书航;周志航;张航;陈雪;赵思思;田天一;赵震;

摘要:甲烷是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和生物气的主要成分,高热值使其成为化学工业广泛使用的燃料。将甲烷选择性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是一种更环保的替代途径。对于探究在温和条件下的反应环境中进行活化和催化过程,仍然面临重大难题。本文综述了分子氧作为氧化剂低温催化甲烷转化为增值化学品的研究进展。从沸石催化剂、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和钯基催化剂等方面介绍了甲烷直接氧化转化为增值含氧化合物的催化剂基...

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汪羽翎;阚开乐;

摘要: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作为半导体晶片表面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承担着各阶段表面平整化功能,可显著提高芯片的制造精度。聚氨酯(PU)材料因其独特的软段-硬段相分离结构,通过调节分子链段的结构组成与比例关系,可在较宽的范围内实现材料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及柔韧性)的调控。更为重要的是,PU发泡材料所具有的微孔结构不仅能够提供抛光垫表面的粗糙度,还能有效维持抛光液中磨料颗粒的均匀分...

  化学通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4月份收到化学通报修改通知,还好专家提的都是些可回答的问题。在修改期限最后一天提交修改稿和修改说明。过一个月返回状态,还是修改。可看审稿意见明明是证明肯定的意见,不需要修改。电话咨询后,告知基本没问题,按照要求修改格式,就录用了。

    2024-08-18 18:33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化学通报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