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2:05:26

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

CSCD北大核心

Marine Fisheries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1.599
综合影响因子:1.286
官网:https://www.marinefisheries.cn/
主编:庄平
平均出版时滞:371.6527

  海洋渔业最新期刊目录

产细菌素肠球菌筛选鉴定及其对耐万古霉素菌跨膜抑菌效应研究————作者:张海涛;马丽艳;张俊杰;迟海;

摘要:细菌素是一种对亲缘微生物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抗菌肽,被认为是可以有效代替抗生素的抗菌物质之一。从江苏琼港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 )中特异性分离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并以非入侵性的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VREf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为指示菌,筛选具有抑制耐万古霉素菌株的肠球菌细菌素。结果显示,从江苏文蛤共提取出36株肠球菌,其中,有...

杂交河鲀(Takifugu obscurus♀×Takifugu rubripes♂)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评价与比较————作者:石硕;王超宇;史燕;姚云龙;王萌萌;孙侦龙;王耀辉;赵哲;

摘要:为评价杂交河鲀(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营养品质,本研究测定了杂交河鲀肌肉中的常规营养、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并与双亲肌肉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杂交河鲀肌肉常规营养成分中水分含量为(72.52±0.04)%,蛋白质含量为(20.05±0.35)%,脂肪含量为(0.94±0.49)%,灰分含量为(1....

海水酸化对褐牙鲆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作者:薛佳欣;常一凡;梁广艳;张泽林;秦玉雪;裴欣悦;陈雷;

摘要:为了解海水酸化条件对褐牙鲆存活、生长、生化成分的影响,以体重2.16±0.34g的褐牙鲆为实验对象,通过向海水中充入CO2降低pH值,实现设置四个酸化处理组(pH7.90、pH7.70、pH7.50、pH7.30),同时以正常海水为对照组(pH8.10)来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49d,测定褐牙鲆的存活率、体重增长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效率及生化成分。结果显示,海水酸化...

乳酸链球菌素Z(nisin Z)与抑菌剂复配对大黄鱼内脏变形假单胞菌体外抑制作用研究————作者:徐春霞;张杰;林国文;陈小强;黄惠珍;张芳芳;迟海;

摘要:为探索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内脏白点病防治中使用抗生素的替代物,从而降低水产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量,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本文进行乳酸链球菌素(nisin Z)与抑菌剂(7种水产兽用抗生素、5种食品添加剂)复配对大黄鱼内脏白点病致病菌-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进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研究包括:1)首先,利用96孔微量稀释法测...

基于SPD-BsiNet的高分遥感影像养殖池塘提取方法————作者:彭俊;陈红梅;陈芸芝;罗冬莲;

摘要: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养殖池塘提取上存在的分割精度和泛化性能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增强的多任务养殖池塘提取方法SPD-BsiNet。该方法对解码器每个阶段进行深度监督,以实现对不同子任务中间特征的同时学习;基于膨胀卷积,引入膨胀卷积单元和金字塔特征提取单元,增大有效感受野,提升模型在复杂干扰场景下对不同尺度目标的定位能力。在旧镇湾及诏安湾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IoU、F1-sc...

高温胁迫对湛江沿海西施舌存活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作者:廖韬梁;蔡思灿;候勇康;张方琪;栗志民;

摘要:以湛江徐闻海域西施舌为实验材料,设置慢性升温组和急性升温组,通过比较慢性升温过程中的50% CTMax(半数西施舌存活时的温度)和急性升温过程中的72-h LT50(72h时存活率为50%的温度),探究其高温耐受性。取急性升温组在0h、3h、6h、12h、24h、48h时的鳃组织,测定高温胁迫下鳃组织的免疫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

基于CO Ⅰ基因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鳀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作者:宋成辉;徐蓓韵;刘洋;刘必林;王丛丛;

摘要:为了解西北太平洋海域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的群体遗传结构,更好地对其进行资源开发和管理,利用线粒体CO I基因对西北太平洋海域8个日本鳀群体共203尾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显示,8个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950 8±0.008 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6 70±0.000 27,总体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

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研究————作者:荆圆圆;孙铭;刘广斌;张天文;胡凡光;陈群;雷西娟;

摘要:以东营垦利(KL)、威海文登(WD)、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和日照东港(DG)的5个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群体的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与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软体质量),采用通径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群体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均为软体质量(21.25%~35.50%);不同群体各性...

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关键参数测定————作者:穆晓慧;张佳;郭禹;秦传新;常亚青;

摘要:为构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测定了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dynamic energy budget, DEB)的5个关键参数。基于生物学参数测量,通过将壳径与结构物质重量回归拟合得到形状系数;采用循环水控温法获取不同温度下紫海胆的耗氧率,计算得到阿伦尼斯温度;通过饥饿耗能法获得单位体积维持能率等数值。结果表明,紫海胆的形状系数(δm...

长江口邻近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的识别研究————作者:李磊;魏天琦;马继坤;信朝忠;蒋玫;陈新军;

摘要:根据2022年3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水域14个调查站位的监测结果,研究了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及来源。结果显示,2022年3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Cu(28.23±6.04)mg·kg-1,Zn(52.21±17.59)mg·kg-1

长江口深水航道及邻近水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作者:罗源政;施利燕;钟俊生;赵路路;

摘要:为了探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及邻近水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以考量深水航道对鱼类栖息环境的影响,2021年春季和秋季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及其邻近水域设置14个站点,分别进行了底拖网调查。结果显示:水域内采集到鱼类16 035尾,隶属于9目16科29属34种,以海洋鱼类和河口鱼类占绝大多数。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表明,凤鲚(Coilia mystus)、刀鲚(C.nas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

鲤疱疹病毒2型和3型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作者:陈永聪;方勤美;柯翎;施少华;

摘要: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和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是鲤鲫鱼类及其杂交种的主要致病原,该病毒传染性强、致病率高,对水产养殖业危害严重。为快速、高效鉴别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和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本研究针对鲤...

北部湾棕斑兔头鲀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研究————作者:徐浩;黄亮亮;王才广;承亚男;苏琼源;杨伊恒;宋建强;胥鹏;康斌;吴志强;

摘要:为了解北部湾棕斑兔头鲀(Lagocephalus spadiceus)的生物学特征和种群资源现状,根据2021年3、9月,2022年4、8月和2023年9月北部湾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ELEFAN I方法与体长变换渔获率曲线估算棕斑兔头鲀的生物学参数和总死亡系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评估北部湾棕斑兔头鲀资源状况,同时结合拐点年龄ttp和临界年龄T...

基于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的广东鲂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罗纯;谭细畅;翁士创;

摘要:为了解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提出合理的广东鲂种质资源保护策略,测定并分析了珠江及南方沿海5个地理群体(桂平、梧州、肇庆、阳江、琼海)广东鲂104条线粒体CO I基因序列。在平均长度652 bp的CO I序列中共检测到10个变异位点、11个单倍型,总体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Hd=0.508±0.058)和低核苷酸多样性(π=0...

大黄鱼寄生性盾纤毛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作者:池洪树;柯翎;林能锋;方勤美;陈永聪;施少华;

摘要:盾纤毛虫病是目前大黄鱼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快速高效的寄生性盾纤毛虫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盾纤毛虫18S rRNA基因可变区设计了1对引物,经优化建立了盾纤毛虫的PCR检测方法;并对灵敏度、特异性和检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以贪食迈阿密虫、水滴伪康纤虫、海洋尾丝虫、中华后阿脑虫、弗州拟尾丝虫、显赫针口虫等盾纤毛虫样品DNA为模板均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而以刺激隐...

锚泊式人工集鱼装置在渔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李杰;王腾;晏磊;杨炳忠;陈森;陈作志;张鹏;

摘要:锚泊式人工集鱼装置(AFADs)是定置于海洋中、用于聚集鱼群的人造漂浮物。综述了AFADs的种类与结构及其在地中海与加勒比海、中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等地区的应用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利用AFADs作业的主要渔具及渔获种类,并概括了AFADs在渔业中的应用优势。同时,针对AFADs潜在的问题及风险总结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AFADs海域设立禁渔期及渔具准入制度来控制捕捞努力量;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AFADs...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集鱼灯在海洋渔业中的发展趋势及热点分析————作者:张英;孔祥洪;黄小双;陈新军;刘必林;

摘要: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集鱼灯作为一种生态友好、低碳且高效的关键设备,在提升捕捞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集鱼灯技术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趋势、主要贡献者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考察了该领域的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学科领域、核心作者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关键指标,全面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揭示了集...

不同抗流能力大黄鱼组织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作者:张静静;王亚冰;乔光德;王倩;韩多彩;彭士明;

摘要: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流性状形成的生理机制,借助自制跑道式水槽装置,在水平流速1.0 m·s-1条件下,筛选得到强抗流组(HM组,顶流时间>30 min)和弱抗流组(SM组,顶流时间<5 min),并比较分析了两组鱼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的特征。结果显示:1)HM组肝脏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SM组(P<...

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元素分析技术在水产品溯源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丹怡;饶义勇;王许诺;王增焕;黄珂;

摘要: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开发高效的原产地保护方法和真伪鉴别技术尤为重要。稳定同位素与元素分析技术凭借其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性,在映射环境信息及生物食源结构特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水产品溯源领域备受瞩目的方法。对稳定同位素、元素分析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水产品溯源中的应用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综述表明,大多数研究中水产品溯源的准确率仅为60%及以上,因此现有溯源体系...

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栖息地适宜性研究————作者:张辉;姜亚洲;刘尊雷;严利平;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摘要:为了解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生态学特征,利用2016年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7年1月(冬季)东海和黄海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全球海洋环境数据集(GMED)和哥白尼海洋环境监测系统(CMEMS)中提取的水深、温度、盐度、叶绿素a和溶解氧等环境变量,开展东海和黄海南部银鲳栖息地季节性分布特征研究。利用增强回归树(boosted r...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