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Ho掺杂诱导NCM622局域电子重构抑制阳离子混排的改性机制研究————作者:李欣然;常龙娇;罗绍华;李永兵;杨瑞芬;侯增磊;邹杰;
摘要:现今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商用,但对于更高性能的追求仍未止步。LiNi0.6Co0.2Mn0.2O2(NCM622)为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为其带来了更高的比容量,同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但材料充放电过程中中存在的镍锂混排现象抑制了其比容量的进一步增加且影响晶格稳定性。因此为了缓解这种现象来得到更高性能的NC...
甲醇和乙酸甲酯一步法制丙酸甲酯催化剂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调控————作者:巢欣旖;陈文尧;张晶;钱刚;周兴贵;段学志;
摘要:丙酸甲酯(MP)作为医药、香料合成等领域的关键有机中间体,其现有生产工艺面临分离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等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甲醇与乙酸甲酯为原料,在原料高分压(60 kPa)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连续合成MP的新路线。通过Ti改性策略构筑了一系列高性能Ti-Cs/SiO2催化剂,并采用XRD、BET、TEM、XPS、CO2/NH3 构建多酶复合体强化异戊二烯生物合成————作者:孙慧;屈虹男;孙甲琛;张根林;贾海洋;李春; 摘要:针对大肠杆菌细胞工厂合成异戊二烯存在前体不足、有毒中间代谢物积累、产物流失等问题,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银白杨(Populus alba)来源的异戊二烯合酶,并通过多顺反子的形式过表达Dxs、Dxr和IspD的单个基因或多个基因,强化大肠杆菌内源的MEP途径。为缩短中间代谢产物在酶分子间的运输距离及时间,增强途径的底物隧道效应,运用蛋白支架策略将MEP途径中Dxs、Dx... 一株端羟基聚丁二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机理研究————作者:张晓晨;鲁中山;郭腾;桂恒;宋红兵;肖盟; 摘要: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丁羟推进剂的重要组分,随着武器弹药的退役升级,废弃丁羟推进剂的处理带来了重大的环境挑战。本研究从炼厂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以HTPB为唯一碳源的假单胞菌HM6。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降解前后HTPB的分子量分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HTPB降解后产生两种低分子量化合物,数均分子量由降解前的9523 g/mol分别降... 煤制甲醇耦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混合系统研究————作者:张彬怡;孙少东;姚谦;蔡文河;张惠宇;李成新; 摘要:针对某大型煤化工厂产生的约15000Nm3/h非渗透气作为废气燃料直接火炬燃烧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提出在原有煤制甲醇系统中引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系统,开展煤化工与SOFC和透平发电技术耦合技术研究。使用仿真软件ASPEN PLUS建立煤制甲醇耦合SOFC系统的工艺流程,模拟SOFC进气温度、电流密度、气体利用率以及制甲醇流程弛放气循环比例对系统功率、效率的影响... Co-Pt/HAP的制备及其催化1,2-丙二醇氨化反应————作者:赵世颖;左志帅;贺梦颖;安华良;赵新强;王延吉; 摘要:为克服工业上氨与二卤丙烷反应合成1,2-丙二胺工艺的缺点,制备一系列负载型Co基催化剂,对其催化1,2-丙二醇氨化合成1,2-丙二胺反应性能进行研究。采用H2-TPR、TEM、ICP-M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载体、第二金属组分、金属负载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兼具酸-碱活性位点的羟基磷灰石(HAP)为载体制备的15Co-1.05Pt/HAP催化效果最佳,1,2... 磺化CAU-1强化聚乙烯胺促进传递膜的CO2/N2分离性能————作者:王士成;张新儒;王永洪;李晋平; 摘要:混合基质膜结合了聚合物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性能可超过聚合物膜,在气体分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高性能的CO2/N2分离膜,丙烯基-1,3-磺酸内酯(BS)的环氧基团与CAU-1的伯胺基团开环反应制备磺化CAU-1(CAU-1@BS)。然后,将CAU-1@BS添加到聚乙烯胺(PVAm)制备制膜液,将其涂覆在亲水性改性聚砜超滤膜上制备得混合基质复合膜... 三相流化床内分布器与挡板效应的模拟分析————作者:朱紫橙;焦云鹏;刘梦溪;陈建华; 摘要: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具有复杂的非均匀动态结构,为了深入理解内构件设计参数对三相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欧拉-欧拉多流体模型,使用开源软件OpenFOAM对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内构件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三种开孔率(0.866、0.219、0.072)的分布器和两种挡板高度(20 m,6.8 m)对颗粒、气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开孔率的分布器在开孔率为0.219时总气泡体积密度最高,相较于0.86... 微米尺度液滴与尘粒作用后反弹行为特性研究————作者:张伟;武齐永;孙华中;胡适;朱小龙;孔帅; 摘要:细水雾除尘技术因环保、安全、经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尘-雾碰撞时的反弹现象导致降尘效果不佳,且目前对其反弹动力学机制认识不足,缺乏理论指导。本研究针对生产性粉尘及大颗粒烟尘(直径1~125微米),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其与相近直径雾滴碰撞时的反弹行为,并构建了考虑接触角、液滴-颗粒直径比、碰撞速度、液滴黏度、表面张力等多因素的反弹预测模型,得出了反弹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反弹现象主要发生在液滴低速碰撞疏水... 化学链制氢系统中磁铁矿氧载体的CO还原特性研究————作者:卢煦旸;徐强;康浩鹏;史健;曹泽水;郭烈锦; 摘要:磁铁矿作为化学链制氢系统的氧载体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势。然而,其在CO还原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受控机制仍不完全明晰。本研究采用热重分析方法探讨了650–900℃条件下20% CO等温还原磁铁矿的反应特征和多步反应动力学。XRD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e3O4→FeO和FeO→Fe两步反应的耦合关系是温度依赖的。在650–750℃温度区间,两步反应的进行... 通气作用下超细粉体应力演变与料仓设计研究————作者:陈路明;刘英莉;陆海峰;甘巧玉;常颖; 摘要:超细粉体在推动技术和提高各个行业的产品性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颗粒间作用强等特点,超细粉体流动性较差,对质量流料仓的设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两种超细粉体为实验物料,借助PT-X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和FT4粉体流变仪,通过休止角法、豪斯纳比率(HR)法、剪切测试法等对粉体流动性进行表征;开展了粉体料仓通气下料实验,探讨料仓通气、出口直径、粉体物性等对下料流动的影响;最后,在... 锌精馏炉砖砌式换热室数值模拟与场协同优化————作者:黄正宗;刘科成;李泽方;曾平生;刘永富;闫红杰;刘柳; 摘要:砖砌式换热室是塔式锌精馏炉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预热入炉空气和回收烟气余热。由于砖砌式换热室的结构限制,其存在气体流速分布不均、换热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以锌精馏炉砖砌式换热室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技术对换热室进行全面的数值研究,并基于场协同理论,以积分中值协同角、体积加权平均协同角、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系数等为评价指标,评估并获得了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烟气侧速度分布不均的现象集中在换热流程的连接口,... 双极膜电渗析在醇水体系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程刘惠美;闫军营;刘慧情;王治澎;王报英;徐铜文;汪耀明; 摘要:双极膜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膜,在盐制酸碱、能量存储与转化、酸碱液流电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反向偏压下,水体系中双极膜中间层的水分子可解离成H+和OH-,与阴阳离子交换膜配合构成双极膜电渗析广泛应用于高盐废水脱盐同时酸碱化。除水体系外,双极膜电渗析也可应用于水-醇体系,生产水溶性较差的有机酸。同时,双极膜也可实现醇的解离,使其解离为氢离子和烷氧根离子,应... 考虑液滴动态行为的亲-疏水复合结构表面冷凝特性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陈科拯;高蓬辉;焉富春;程博; 摘要:为了揭示亲-疏水复合结构表面对冷凝传热的增强作用和冷凝液滴的动态行为的影响,在滴状冷凝(dropwise condensation,DWC)和膜态冷凝(filmwise condensation,FWC)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冷凝液滴成核、合并、脱离和滑动清扫效应,建立了亲-疏水复合表面蒸汽冷凝传热特性试验系统和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表面结构尺寸、蒸汽温度和过冷度下,液滴动态行为对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复... 碱水制氢电解槽极板通道中气泡的生成及演化性质————作者:邹家庆;张肇钰;张建国;张博宇;刘定胜;毛庆;王挺;李建军; 摘要:碱水制氢电解槽极板上气泡的生成和合并会改变电解液的流动状态,影响电解液的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导致局部的过电流和热点出现,进而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效率。采用水平集耦合流体体积(CLS-VOF)数值技术对极板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动状态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了气泡在极板通道表面上的生成、成长、脱落过程,以及气泡之间的合并规律。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液流量和通道截面形状对极板通道中含气率、表面气体覆盖率和压力降的影响... 沉浸式气化器烟气分布器布气性能与多目标参数优化————作者:陈宇航;陈金国;陈炜毅;王康;郑昊;韩昌亮; 摘要:为了实现沉浸式气化器(SCV)烟气分布器高效设计,利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烟气分布器布气性能与多目标参数优化,揭示了烟气分布器场特性、偏流/空流机理及多目标响应面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分流作用,分支管存在明显偏流现象,迎风侧烟气速度较大,盲端附近存在局部“低温区”;受变质量流动影响,分支管内烟气轴向速度逐渐降低,轴向压力逐渐增大;上游分支管排气速度不均匀度较低故布气性能较优;为了保证烟气分布... 加氢站液氢泄漏扩散特性与安全监测数值模拟研究————作者:刘奕扬;邢志祥;刘烨铖;彭明;李玉洋;李云浩;沈宁舟; 摘要:随着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氢气具有低密度、高扩散性及宽可燃范围等危险特性,其泄漏后易形成大范围可燃云团,遇点火源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这一安全问题对液氢泄漏扩散规律进行安全研究,可以预防和减少氢泄漏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软件Fluent,... 化学品生物制造过程机器学习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治宏;吴佳伟;楼小玲;贠军贤; 摘要:化学品生物制造过程具有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优势,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然而,化学品生物制造过程受代谢调控和外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生物合成的监测、控制、优化及产物分离,都具有实时动态复杂性。机器学习在无需明确机理条件下即可捕捉动态过程数据中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有助于掌握化学品生物制造过程的复杂规律,进行过程优化和预测。本文对机器学习范式、主流算法及其在生物合成过程优化、监测与控制、生... 季铵盐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作者:彭梦圆;李家明;沙敏;张丁; 摘要:为研究全氟支化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性能,以全氟支化短链季铵盐氟碳表面活性剂(BQSF-IEt)和己烷磺酸钠(SHS)为研究对象,针对BQSF-IEt/SHS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表面张力(γCMC)、聚集行为、相互作用参数以及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HS可显著提升BQSF-IEt溶液的表面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复配比(BQSF-IEt/SHS)为... 间接内重整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温度分布特性及改进————作者:王世学;于在辉;朱禹;蹇季廷; 摘要: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燃料电池(IIR-SOFC)在紧邻电池片处增设重整多孔介质层,利用电池产生的热量对燃料气进行重整为电池提供氢气。但受重整反应影响电池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池的发电性能和寿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板式间接内重整SOFC的燃料和空气的流动方向、运行温度、重整气流速对电池温度分布及发电特性的影响,并在重整流道内采用催化剂载量梯度分布的方式来改进温度分布。结果显示,阴、阳极流...